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6.1千字

第145章 哥老海底与红旗老五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哥老会有自己的“海底”,就是黑话体系。刚才里面人用哥老会的海底在问话,表层意思是风大需借火,实际意思是你身份不明,需亮明底细。王月生在后世闲极无聊还真看了看这段时间的海底记录,于是凑趣地回答“种田卖柴汉,不懂江湖灯!”。这里“灯”暗指切口,自称务农撇清关系。然后马上又跟上一句“梁山几口井?井深多少丈?。这是问对方在哥老会哪个“山堂”及职位高低,而且还是用川西腔问的,且句间停顿严格符合“三长两短”节奏。虽然不符合普通国人读这些字句时的发音习惯,却是会中判断对方真假的一个细节。对方显然有点懵逼,因为这边说自己不是会中人物,却用自家的海底和规矩来沟通。迟疑了一会,屋里回答“龙头镇四海,井通九重天!”。王月生一听,倒是吃了一惊,对方居然是会中的执法头目红旗老五级别。

在哥老会的组织架构中,“红旗老五”(或简称“红五爷”)是一个极具权威的职位,属于帮会核心管理层之一,主要负责执法、纪律监督和对外武力行动。其地位与职能融合了江湖规则与军事化管理的双重特征。

如果详细解释的话,就是哥老会按“五旗”划分职能(红旗、黑旗、蓝旗、白旗、黄旗),红旗主掌刑杀、执法,象征“血性与权威”。红旗成员腰间系红巾,行动时持红色令旗,代表帮规不可违逆。

哥老会外八堂(对外行动层)中,职位按“一排”至“十排”排序,但避讳“四”“七”(因谐音“死”“弃”),故实际为“大爷、二爷、三爷、五爷、六爷、八爷、九爷、十爷”。“老五”即“五爷”,虽排名居中,但因专司执法,实权常高于部分虚职“大爷”。

红旗成员对内执行帮规,对叛徒、泄密者、私吞财物者施刑,刑罚包括“三刀六洞”(腿部刺穿)、“挖眼断指”等;调解纠纷,仲裁帮内兄弟争斗,确保“海底”(帮规)权威;监督香堂仪式,主持入会“斩鸡头、喝血酒”仪式,违誓者由其处置。对外负责武力震慑,如带队劫官仓、剿灭敌对帮派,行动中举红旗为号;情报肃清,清除官府渗透的“钩子”(密探),手段酷烈;还作为谈判代表,与清廷、其他帮会交涉时,持红旗令旗象征“先斩后奏”之权。

当红旗老五需要“三不欠”(不欠人命债、不欠兄弟情、不欠香堂钱)的清白履历,至少参与过三次“红差”(见血的帮派行动),需亲手处决一名叛徒以证“铁面无私”。由内八堂“坐堂大爷”提名,全体外八堂成员“过堂”(投票),最终由“总舵把子”授旗。上任时需在关帝像前立誓:“红旗所向,血债血偿;若违公道,万箭穿心!”

袍哥谚语:“红旗过处,阎王让路”——形容其执法无情。帮内口诀所言:“红旗不倒,袍哥不老;五爷断头,香堂换朝” 。红旗老五可以制衡“龙头”,弹劾腐败的“总舵把子”,必要时启动“换旗”程序。还可以协同“黑旗”,因为黑旗老五主暗杀,二者合作时称“红黑双煞”,专攻硬目标。而且凌驾“钱粮”之上,如果“钱粮三爷”(管财物)克扣经费,红旗老五有权直接查账。

后世历史上引发辛亥革命的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中的“同志军”,就是由四川哥老会红旗老五张达三组织的。后世有个电视剧《傻儿师长》里面那位师长的原型,四川袍哥领袖发展起来的军阀范绍增的“红旗卫队”,就是他手下的红旗老五转型而来的。

里面见外面没了声音,又试探着喊道“草鞋破了底,求块补丁布!”。“草鞋”指低阶会员,这是说手下有人受伤求药。王月生从怀里,其实当然是从系统空间里,掏出个急救包,交给一个队员,队员喊着“我来给你送药”,走近窗户,把包递了过去。里面伸出一只手迅速接过。王月生倒是不担心里面的人不会用,因为订购这些急救包时,特意在外包装上同时用前世此时的繁体字和图画一起说明如何使用,无论是老营学院还是自家家丁看了都可以理解掌握。屋里亮起了火把,然后传来轻微的呻吟声。

王月生让队长带了几个人在房前守着。虽然自己不想为难什么反贼,估计大概率跟自己一样是准备反清的,哪怕是会道门组织,这个时期也是团结和利用的对象。但是对方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在旁边的自己虚言卷到冲突中,若是一般的商队,恐怕就此被清军名正言顺地杀良冒功,即便侥幸不死也要倾家荡产。这种做法王月生颇为不齿,对方不给自己个交代是不行的。自己也不可能站在这里替对方守门。于是先回到了自己营地,跟自家兄弟先把东西收拾一下做拔营离开的准备。至于满地的清军尸体,就留给屋内那批人处理吧。只是有些头疼怎么处理那些当地找的向导和随队的非本家兄弟的驼夫。

顺便回到后世去查一下此时本地哥老会有什么组织和活动,尤其是对方自称的红旗老五。不管对方是否虚言恫吓,先当真的看。花钱找晚清民国史专家打探了一圈,新疆和甘肃都没有查到符合哥老会外堂红旗老五身份的,只有在陕西的张云山此时是“通统山堂”的红旗老五,后来被推举为龙头。

后世此人算西北哥老会大佬与辛亥元勋,出身于陕西长安县农民家庭,幼年丧父,13岁入西安满城当杂役,目睹旗人特权,萌生反清意识。1890年加入哥老会,前世此时应该是23岁。后因胆识过人被推为“通统山堂”龙头,势力遍及陕甘。善用黑话、暗号,会众称其“张大架子”。1906年受陕西巡抚恩寿招安,任新军协标司号官,暗中在新军中发展哥老会,至1911年陕西新军半数入会。与同盟会井勿幕达成“三十六弟兄歃血为盟”,约定“哥老会出刀,同盟会出钱,共图反清”。

1911年10月22日率新军哥老会众攻占西安满城,亲手斩杀西安将军文瑞。成立秦陇复汉军,任兵马都督,与清军激战潼关,保陕西独立。1912年遭袁世凯拉拢,被任命为陕甘边防督办,但与革命党渐生龃龉。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亲袁势力毒杀于西安,终年38岁。其人既是会党枭雄,亦是革命功臣。孙中山赞其“西北首义之功”,但因其嗜杀,西安满城屠戮旗人两万余、私德争议,吸食鸦片,评价复杂。

等查完资料,穿回前世,咳嗽一声,外面站岗的队员禀报对方来人已候在营地外。王月生让人招呼对方进来,待来人进到营地的篝火旁时,脸上还蒙着黑色面巾。王月生见状不由得哂笑,对方似乎也觉得藏头露尾弱了气势,伸手解下面巾,是个二十多岁的汉子,拱手道“多谢大哥救命之恩”。因为王月生前世此时已是30岁,之前在欧美游历时还算清秀,过去这段时间风尘仆仆地赶路,已是满脸沧桑,符合此世真实年龄。

王月生站起还礼,请他在对面马扎上坐下,笑问“兄弟是革命党,还是山里的大龙头?”

对面的年轻人犹豫了一下,说“小弟张飞鹏,平凉县团练教习。此次系被小人诬陷,官军误会,不及解释。情急之下,误将大哥商队卷入纠纷。此番特来请罪,要杀要剐,但凭大哥吩咐”。王月生一看对方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来,倒是没有对付这种滚刀肉的经验,索性摆手说道,“当着明人不说暗话,小兄弟这么说我就不能说什么了。别的我也不追究了,我这边有几位本地的向导和驼夫,无辜卷入此中,你须得帮他们料理清楚首尾,不要委屈了他们。否则”,沉吟了一下,继续道,“我就只能去找通统山堂的龙头老大求个公道”。

见对面年轻人身体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心中暗笑,“20多岁人,关中口音,掩护的身份和化名都对得上,吓不死你”。年轻人口中又说了几句软话道歉,告辞离开。刚转身没走几步,就听王月生后面喊“且慢”,不由身形一顿,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回过头,见王月生丢过一把左轮手枪来,说“相逢即是有缘。大家都是反清的同志,日后若是有什么不忍言之事,让家人拿着此物去敦煌莫高窟边上的道观找冲虚道长,就说是你大哥滇商王月生所托,也不枉你我并肩战斗一场”。

见此人收下枪,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王月生摇了摇头,随后吩咐众人将向导和驼夫送过去那边,然后出发。不知道此人后世历史上是否有今晚之战,是否还会7月蒙面焚毁平凉厘金局、秋天率众劫掠凤翔官仓赈济饥民。不过想到此人后面的举动,倒是今晚被此人施计算计的恶感减少了不少。想必任何时代欲成大事者皆不拘小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此吧。自己是不是还不适应这种身份举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