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6.1千字

第18章 同厢遇“同乡”与精神上的英国人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周一,三人组分开,阿珠仍然留在伦敦,王月生和阿宽则按照周六与海因德曼的约定,从伦敦的尤斯顿火车站乘坐伦敦-西北铁路公司的客车前往利物浦的莱姆街火车站。在购票时,阿宽还在纠结是买15先令一张的二等车厢,还是7先令6便士一张的三等车厢车票,王月生则让他买1英镑10先令一张的一等车厢。

“生哥,二等车厢跟一等车厢是同时到利物浦的”,阿宽显然对于二者翻倍的差价耿耿于怀,却不理解王月生对于在后世基本没坐过飞机头等舱的深刻怨念。

王月生不理会阿宽的絮絮叨叨,见阿宽已从窗口取到车票,便昂然向候车室走去,阿宽扛着个大箱子忙不迭地跟在后面。二人此时已不似在葬礼上那种泯然众人矣的英国工薪阶级装束,而是典型的商人打扮。之所以不是主仆打扮,一是王月生并未当阿宽是仆人,二是此时的铁路公司有规定,仆人不能随同主人同乘一等舱,最多只可以去二等舱。不仅仅是对仆从有区别对待政策,此时的铁路公司甚至规定女性单独乘车需出示丈夫或父亲签字的“旅行许可书”。

因为根据英国普通法中的“feme covert”原则,已婚女性被视为丈夫的“附属”,无法独立签订合同、拥有财产或进行法律诉讼。这一原则延续至1870年《已婚妇女财产法》出台后仍未被完全废除。

既然根据铁路运输合同购票被视为一种合同行为,未婚女性需父亲作为“法律代表”,已婚女性则需丈夫授权,否则铁路公司可能拒绝承运,以避免法律纠纷。

而且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普遍认为女性单独出行可能面临道德风险(如遭遇骚扰、私奔或从事不轨行为)。“许可书”既是保护措施,也是对女性行为的监控,确保其行程符合家庭伦理。1892年《淑女家庭杂志》曾告诫女性,“无男性陪同的旅行需谨慎,并应事先征得家中男士同意”。当时女性乘坐电车也常被要求坐在特定区域,甚至部分公司禁止女性夜间单独乘车。

这次的车程全程约200英里(322公里),车站说时速约45-55英里(72-88公里),大概四个半小时即可到达。一等车厢的旅客有专门的候车室,并且比其他舱的乘客提前5分钟检票上车,有身着制服的铁路职工专门搬运行李,倒是省却了阿宽的操劳。

二人走进车厢,见是一个四人包厢,有可以锁闭的包厢门,内用桃花心木镶板装饰,天鹅绒座椅配黄铜扶手,车窗悬挂深绿色呢绒窗帘。阿宽正堵在包厢门口仔细地观察箱壁上钉着的镀镍煤油灯,突然传来列车乘务员的致歉声,阿宽及时闪身坐回王月生的旁边,随即乘务员引着两位英国军官进入了包厢。两个军官看到包厢里的两个东方面孔,稍微一愣,随即礼貌地点头示意,王月生与阿宽也微微欠身还礼,各自心中纳罕,“倒是不似平常所谓的英国上等人那种貌似热情遮盖的疏离感和表面礼貌下隐藏不住的傲慢”。

待乘务员帮助放好行李离开车厢后,两个英国军官很直截了当地看向王月生和阿宽,王月生也坦然地回望过去。其中一个30多岁,典型的盎格鲁-爱尔兰后裔长相,额头宽阔,鼻梁高挺,下颌线条硬朗。蓄有当时流行的 “帝国式”八字胡,胡须末端微微上翘,唇上胡须浓密但修剪整齐,下颌不留须,符合英军仪容规范。身高约5英尺10英寸(178厘米),体格精瘦但结实,肩背挺拔, 目光锐利,肤色呈深麦色,眉间有常年皱眉形成的浅纹。一身军服,上衣是单排扣的卡其色棉质立领军装,领口镶深绿色牙线(皇家工兵团兵种色),铜制纽扣刻有维多利亚女王王冠与皇家工兵徽记,交叉的火炮与爆破筒。肩章为深绿呢绒底,缀两颗铜星(上尉军衔),左胸口袋上方佩戴缅甸边防服役章(银质,刻有孔雀与棕榈树),裤装为同色卡其马裤,裤脚塞入棕色皮革高筒军靴。当然,这些标识代表的意思此刻的王月生并没有概念。

此人见王月生神态与此时常见的唯唯诺诺小心谨慎样子的亚洲人大不相同,十分好奇,开口问道,“两位是缅甸人,还是马来人,还是中国人?”

王月生微笑回答,“中国人,老家云南”。此人看似恍然的样子,确认道,“缅甸北面的那个云南?”

王月生不禁大为惊讶,要知道此时英国虽然侵华已久,在东亚势力几达巅峰,但在本土碰到一个英国军官随口能说出中国西南内陆一个省份名称的却绝对是凤毛麟角。想了想这位身上,与其他街上常见的本土英国军官略有差异的军装,中蕴含的浓浓的热带元素,再想到他随口说出的缅甸,不禁好奇地回问,“您是缅甸英军?”

这位军官倒也没有什么后世军人尤其是中国军人那种对外国人谨慎小心的态度,说起来也是一方面此时空的军人普遍没有保密的概念,而且对自己的部队和服役经历非常自豪,另外一点此时英军傲视天下的实力和战绩早已令其军官团自信爆棚, 所以此人纠正王月生道,“英属印度陆军,亨利?麦克马洪(henry mcmahon)”。

王月生觉得麦克马洪的名字似乎有些熟悉,但也没有在意,微微起身伸手致意道“Eason wong,中国云南王氏,家族在云南和东南亚有些薄产”。

与麦克马洪伸手握毕,又礼貌性地把手探向旁边坐着的另一位军官,“很高兴遇见您”。这位军官年纪应该比麦克马洪大,约40岁,面部线条刚毅,颧骨突出,鼻梁高挺,带有典型的英伦绅士特征。同样蓄有维多利亚时代军官标志性的浓密八字胡。肤色呈浅褐色,眼窝深邃,灰蓝色眼睛常显审视目光,眉间有轻微皱纹。身高比麦克马洪略矮,约5英尺9英寸(175厘米),体型精瘦但肌肉结实,肩背挺拔,右手虎口处有老茧。军服上衣为卡其色棉质立领军装,单排四颗黄铜纽扣,与麦克马洪同样刻有维多利亚女王王冠与皇家工兵徽记(交叉的火炮与铲子),领口镶深蓝色牙线(工兵兵种色),肩章为深蓝呢绒底,缀两颗银星(少校军衔)。左胸佩戴埃及战争勋章与印度边疆服役奖章,袖口装饰金色丝线刺绣的工兵部队爆破筒与指南针纹样,下身穿同色卡其马裤,裤脚收束于黑色皮革高筒马靴内。

不想对方在握手的同时居然说出流利的中文,“约翰?戴维斯(John davis),皇家工兵部队少校”。

见到王月生和阿宽此刻目瞪口呆的样子,两个军官似乎诡计得逞般哈哈大笑了起来。麦克马洪解释道,“约翰11月就要出发赴任驻华武官,我12月份也要出发返回孟买,然后转赴仰光的缅甸边防部队”。

戴维斯道,“我7年前就在香港驻扎,那时学习了粤语与官话”。麦克马洪又补充道“九龙要塞的扩建工程就是约翰的手笔”。

王月生不禁哑然失笑,道“真的没想到能在英国的一节车厢里同时遇见两位大英帝国在远东的精英军官。难怪刚才二位进来时,看到我们的神情与其他英国绅士见到亚洲人不同”。麦克马洪和戴维斯对视一眼,显然明白王月生话中所指,也笑回道,“王先生也与我们见到的亚洲人气质迥异,令人耳目一新”。

对面二人又与阿宽见礼,见他少言寡语,也不以为意,明白其人貌似同伴实则随从的身份。

几人随口聊些各自在英国和远东的见闻,列车却早已启动。聊兴正浓,门口传来敲门声,随即乘务员推了餐车进来,原来已到午饭时间。乘务员在每位面前摆上了一个锡制餐盘,分别放入今天的午餐套餐,共三道,前菜是利物浦港特产烟熏鲱鱼配酸黄瓜,主菜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流行的威灵顿牛排配约克郡布丁,这道菜曾经是女王国宴的保留菜品,甜点则是司康饼配德文郡奶油。听到乘务员介绍这是卡文迪什家族领地特产,王月生不禁感慨这些世家大族真是影响深远。配餐的是银壶冲泡的印度红茶和开胃雪利酒。

正在用餐,列车突然慢慢停了下来,不到五分钟的样子,又缓缓启动。阿宽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列车外面,见没有车站的样子,好奇地问,“这刚开一个小时,也没见什么车站,为什么要停”。

见对面麦克马洪和戴维斯心中了然却不愿开口的样子,于是紧盯着乘务员等待答案,乘务员只好不顾及正在用餐的时刻,说“先生,这是每小时的轻松时刻,专门给三等车厢的旅客响应自然召唤的”。

阿宽知道英语里响应自然召唤是去拉野尿野屎的意思,再想到自己在售票窗口问三等舱与二等舱的区别时,被特意提醒三等舱没有厕所,自然明白了。王月生在旁边听着倒也有趣。

用餐完毕,几人喝着红茶,继续随意聊着。王月生突然问了一句,“二位都是职业军人,而且常驻远东,不知道对于刚结束的清日战争(注:甲午战争)怎么看?”。此刻,王月生恐怕都没意识到,他在不知不觉中使用清替代了平时习惯用的中国。可能是他不愿意承认清可以代表真实的中国,不自觉地在论及一些窘迫或者丑恶的事情时,下意识地用清来麻痹自己,似乎这样就可以超然物外、客观公正。

麦克马洪看了一眼戴维斯,说“约翰,这是我第一次见中国人如此平心静气地谈论那场战争,你呢?”。

王月生小小地翻了一下白眼,可能是想用这种貌似戏谑轻松的表情麻痹一下感觉绞痛的心,故作轻松道,“亨利(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用名而非姓来彼此称呼了),我承认我们打得不好。我们今后可能会打得更糟。但不会永远那么糟,毕竟有越来越多的像我这样的中国人在走出来正眼看这个世界,然后去学习强者。如果不敢正视一场战争的结果,那谈何改正错误争取胜利呢?大英帝国还有布尔战争的大败呢,我没那么玻璃心”。

戴维斯立即追问“布尔战争是哪场战争?81年那场跟布尔人的战争,虽然我们最终承认了德兰士瓦的独立,可从军事上讲,完全谈不上大败啊”。

麦克马洪则跟着问,“玻璃心又是什么?”

王月生偷偷捏了自己大腿一下,暗骂自己嘴巴松,把四年后才会发生的为期两年半、最终让英国人军事上不算输、政治上不算赢、财政上大亏空,甚至影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战争能力的布尔战争一不留神吐噜了出来。好在看来跟布尔人的战争打了不止一场,应该能圆回来。于是拿出孔乙己舌战群氓的劲头,梗着脖子说,“对于大英帝国这样的实力,没大胜就不算胜,小胜就算输,让人家独立了当然算大败了。至于玻璃心嘛,就是玻璃做的心,敏感易碎”。

王月生没有想到自己为了强行圆谎表演了一回精神上的大英帝国正米字旗人,却着实令两位英国军官大生好感,心中之前对亚洲人的鄙夷与歧视,在此人身上似乎完全不存在了。如果后世的美粉精日知道区区几句话就能让帝国军官放下成见衷心接纳,肯定会大呼不公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