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7章 发展内线与密写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海因德曼的工作效率确实很高,第二天晚饭前,这两位就来到了王月生的旅馆。王月生首先感谢了二人的到来,跟他们确认了一下11号进入公使馆的华人的现状,柯尔说,

“11号确实是有两个中国人跟一个中国人谈笑风生地从公使馆大街前面走过,然后二人趁另外那人不备,突然把那个人推进了大门。我当时就是被参赞马格里爵士要求打开门等着,等那人被推进来后,让我马上紧闭大门”。

“马格里爵士?一个英国人为什么会在清国公使馆当参赞?”

霍维夫人道,“这个我倒是清楚一些。马格里爵士是苏格兰人,他家跟当年去见你们乾隆皇帝的马戛尔尼伯爵属于同一个家族。马格里爵士本人早年学医,三十多年前英法联军跟你们打仗的时候他就在队伍里,打完仗就跟很多英国人和法国人一样在中国留了下来找工作。马格里进了你们李鸿章大人办的雇佣军“常胜军”,跟那些太平天国的人打仗。他在那时候学会了中文,还当上了李大人的顾问,帮助在南京建了你们那时最大的兵工厂。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chINGchEN”,意思是大清的臣民。后来李大人推荐他进了郭嵩焘大人筹建的驻英使团,他当使团秘书。20年前回的伦敦,一直当到使馆参赞,无论是英国方面还是清国方面都很欣赏他”。

王月生不禁奇道,“霍维夫人,我真的没有想到您一位伦敦的女士能那么清楚明白地说出那么多我们中国的事情”。

“嗨,我既然在中国的公使馆工作,肯定要多了解一些雇主的情况。而且马格里爵士也非常自豪他过去的经历,有空就跟我们吹,我们都快背下来了”。

“那位先生现在身体状态怎么样?里面的人是怎么对待他的?”

“不太好,他被关押在使馆三楼的一间密室内,窗户被铁栅封死,门外有守卫日夜看守”。

“有没有挨打或者受刑?”

“这个我们不知道,但公使龚照瑗先生和马格里参赞应该是审问了他很多次”,霍维夫人道。

“而且这位先生曾经用纸包裹钱币从窗户缝里往外扔,但他不知道他的窗户不是冲着外面的马路,而是对着公使馆的花园,都被我们的园丁同事捡到上交了”,柯尔补充道。

“十分感谢你们两位。这次请你们二位来,是想告诉二位,这位先生是一位对中国政府持不同意见的美籍华人。公使馆的这种做法既不人道,也不合法。我想请两位帮忙,第一是帮我跟这位先生建立秘密的联系,第二是帮我关注一下公使馆内官员的举动。如果感觉要对此人下手杀害或者秘密运走,立即通知我。我就是为此特意住在这里的,离你们工作的地方近。这段期间我会一直守在这里。我不会让你们冒险,并且我会给你们丰厚的报酬”。

柯尔和霍维夫人对望了一眼,柯尔说道,“我们不是为了钱工作。我们愿意帮助你,因为这种当街绑架路人的行为说明他们的做法肯定是不合法的。一个外国使团在我们英国没有执法权,而且还囚禁。如果再加上您猜测的可能的谋杀,天哪!”

“你们两位谁能直接接触到那位先生?”

“应该是我,柯尔在下面看大门,我在楼里工作,我可以去给他送饭,反正都是我们几个人,谁想去都可以”。

“那好。我先教您第一步怎么做,咱们需要确认他的真实身份”。

10月14日,清国驻英国公使馆三楼密室。

房间门被从外面打开,一个女士推着送餐车进到房间,门外的一个中国警卫随即把门关上锁住,从门上的一个小窗看着里面喊道,“霍维夫人,请不要跟他交谈,看着他吃完就把所有东西收走。我会看着你们”。

“放心吧,我对你们中国人之间的事情不感兴趣,我只要每月把我24英镑的薪水拿回家养活我的小约翰”。

“您很聪明,太太”。

屋内,只有一张铺在地上的铺盖,那些带有腿的桌椅和床都在园丁上交带着纸条的硬币后,被紧急收走,连同屋里那人的随身物品。

屋里那人精神萎顿,看来这段时间颇受煎熬。根本不看送来的食物。霍维夫人重重地咳嗽了一声,对着门口喊,“你不让我跟他说话,你来讲”。门口的人果然在监视着里面,用中文喊道“赶紧吃饭”。

里面的人抬头看了一眼背对着房门的霍维夫人,见她向自己低垂了几次眼皮,似有所悟,漫不经心地站了起来,看向餐车,却见霍维夫人正在盘子上摆弄几根火柴。正在不解,突然发现,几根火柴拼成了一个类似汉字“文”的图案。不禁吃惊地望向霍维夫人,当然,长期的活动经验让他很自然地将脸孔藏在霍维夫人身前,没让门外的警卫看出什么破绽。

此时,旅馆内的王月生也在感叹“霍维夫人可千万别记错啊。这么简单的笔划应该没问题吧。亏得前辈的名字简单,要是个复杂的字,打死霍维夫人她也学不会、拼不来呀”。

当晚,柯尔和霍维夫人又来到王月生的房间,霍维夫人说,“他看见那个图案后很激动地向我点头,但我制止了他跟我说话,因为警卫不让我们说话,我不想找麻烦,而且他的东西都被收走了,只有身上的衣服。所以您如果想让他传什么消息,估计很难,他连钢笔和纸都没有”。

柯尔说“今天没有任何外人进来,我向其他同事也打听了,没有任何异常”。

王月生给了每人10英镑,约好第二天一早再来一趟看看是否有安排。二人千恩万谢地走了。他们走后,王月生却是发了愁,这跟历史上偏差大了点啊。前辈的回忆录里,他还能很方便地跟外面写信联络呢,当然那时也是通过柯尔,没说什么警戒严到话都不能说、东西都收走啊?不是说前辈跟使馆里很多当地员工都做工作往外捎信的吗?最后才说服了柯尔。这么一弄,只能单向联系,非常麻烦啊。于是穿回后世想办法。

第二天早晨,霍维夫人像昨天一样推着餐车进了房间。里面的男人期冀地看着她,却见霍维夫人无动于衷地规规矩矩地在给他摆放餐具和食物。他失望地站在餐车前,因为房间里没有座位了,像往常一样准备拿餐巾掖到衣领里。之前还只是习惯这个动作,后来成为了必须,因为站着吃饭太容易弄脏衣服前襟了。却不想霍维夫人用手指蘸着稀稀的粥汤,在餐巾上轻轻涂抹起来。男人紧张地看着,只见慢慢显出一行英文字迹:dr. cantile & manson?(康德黎博士和孟生博士?)

男人吃惊地望向霍维夫人,霍维夫人见他看清了字迹,马上取出另一张餐巾,在字迹上一抹,字迹很快消失不见,然后把餐巾一块递给男人,一块铺在餐车里。男人没有思想般地接过餐巾,塞到领口,然后不相信地飞速拿了下来仔细翻看,见确实什么东西都没有,又颓丧地塞了回去,拿起早餐细嚼慢咽地吃起来。吃着吃着,一抬头,发现霍维夫人一直在用渴望的眼神望着他,突然明白过来,改成狼吞虎咽的吃法,甚是豪爽,甚至不断发出“嗯、嗯”的声音,倒是让门外监视的警卫啐了一口,喊“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话说霍维夫人当天又跟柯尔去了王月生那里汇报了情况,每人又领了10英镑后,兴冲冲地回到家,对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喊道,“约翰,快过来,妈妈教你一个魔术。你看,用咱们擦药的这个碘酒,把它稀释掉,然后,拿根蘸水笔来,对,蘸上它,在这餐巾上写个字,等一下,看不出来了吧。来,用这些米汤再洒到这块地方,看,看,字又出来了。现在,你去拿些大苏打来,沾到另一张餐巾上,现在来涂这些字,看,没有了吧。回去跟你的小朋友显摆去吧”。

10月17日晚11点,伦敦钵兰大街覃文省街46号的门铃声响起。屋内男人气恼地打开门,只见两男一女站在门前,其中一男一女明显是本地人,而另一男子则是亚洲人。

只听那个亚洲男人先开口问道,“您是孙逸仙医生在香港西医书院学医时的老师康德黎博士吗?”

屋内男人很吃惊地望着对方,说“我是dr. James cantile。您怎么知道孙逸仙?他好几天没有来我这里了”。

“他11号在来您这里的路上,被清国大使馆派人诱捕了。现在扣押在使馆的密室”。

“天啊,这不可能,您怎么证明这件事?您又是谁?您都知道些什么?”

“这两位分别是使馆的看门人乔治?柯尔和女管家霍维夫人。具体的您可以晚些向他们二位求证。现在天色已晚,他们明天还要回使馆帮我关注事件进展,需要现在回家休息,咱们后面的谈话也只限咱俩之间”。王月生说完,向柯尔和霍维夫人点头示意,二人回礼,递给康德黎写着二人家庭地址的纸条然后走掉了,当然每天都有的10英镑已经领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