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6.1千字

第12章 旅馆的煤气灯和逛街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1895年8月11日,伦敦,贝斯沃特(bayswater)路150号,海德公园旅馆。

这是一家联排别墅改造的3层半(地上三层,加底部的半地下室)砖砌结构的家庭旅馆,临街门面悬挂“Lodgings”(住宿)黄铜标牌。离维多利亚车站不远,并且靠近海德公园。底层的公共客厅仍然配煤气灯,显然从新大陆引进的电灯并未普及到这里。

煤气灯是欧洲工业革命后流行的公共照明系统。煤气由煤炭干馏产生,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灯具。灯头设计简单,通过阀门控制煤气流量。早期为开放式火焰,亮度较低且闪烁;1885年后,welsbach灯罩(浸渍钍和铈的纤维网罩)开始应用,火焰加热罩体发出白炽光,亮度显着提升,光效提高至相当于50瓦电灯。玻璃灯罩多为钟形或球形,防止风吹熄火焰并扩散光线。街灯常用磨砂玻璃以减少眩光。

街道煤气灯通常安装在铸铁制成的装饰性灯柱上,柱高约3-6米,表面饰有维多利亚时代的纹样(如藤蔓、几何图案)。家庭用灯则更精巧,多为壁挂式或吊灯,采用黄铜或镀金框架。

煤气灯需人工点燃,街道的煤气灯夜间有专职“点灯人”用长杆操作。密集分布于伦敦等城市主干道,灯柱间距约20-30米,形成“煤气灯网络”。家庭与公共场所:中产阶级家庭采用雕花玻璃灯罩的吊灯;剧院、商店使用枝形煤气灯以营造华丽氛围。

煤气灯延长了夜间经济活动,促进了夜市、剧院等社交场所繁荣。虽然1880年代电灯兴起,但煤气灯因成本低、设施完善,直至20世纪初仍占主导。它的缺点是煤气泄漏易引发爆炸,室内使用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小小的一盏煤气灯,却是需要工业体系从原料到技术的全链条支撑。

首先是要有大规模开采煤炭的能力,为煤气生产提供充足燃料。

然后要有煤气制造技术,通过高温无氧分解的煤炭干馏技术生产煤气,需要焦炉、净化塔等设备。1807年弗雷德里克·温泽(Frederick winsor)在伦敦建立首个煤气厂,至1850年全英已有超600家煤气公司,日产煤气超4亿立方英尺。

需要采用高炉炼铁技术生产铸铁灯柱与管道,抗压耐腐蚀(如格拉斯哥的carron pany铸造厂)。伦敦1850年代铺设的煤气主管道长达3000公里,铸铁接头采用铅密封技术防泄漏。

煤气阀门、压力调节器依赖机床加工(如约瑟夫·惠特沃斯标准化螺纹技术),确保气体流量可控。

煤气含硫化氢、焦油等有害物质,需通过石灰水洗涤(1820年代)、氧化铁脱硫(1849年克劳斯工艺)实现净化,避免腐蚀管道与中毒风险。煤气纯度检测仪(如本生光度计)、泄漏探测器(嗅探犬辅助)的应用,提升安全系数。

煤气灯的推广使用还需要强大的工程与基建能力。煤气管道网络采用分级供气系统(高压主干管—低压支管),配合蒸汽动力压缩机维持气压。伦敦地下管网由工程师威廉·默多克(william murdoch)设计,适应城市扩张需求。

煤气灯组件(灯罩、燃烧器)通过工厂化批量生产,成本降低80%(以伯明翰的chance brothers玻璃厂为例)。

煤气灯的推广和使用还需要法规、资本与公共治理的协同。

1847年《煤气厂与煤气管道法案》强制要求煤气公司定期检测管道,安装防爆阀;1860年《大都市煤气法》规定煤气热值下限(500 btU\/立方英尺),打击掺假行为;

煤气灯关键技术(如welsbach灯罩的钍铈合金专利)受《专利法》保护,激励企业研发投入。

早期由私营煤气公司运营(如1812年伦敦与威斯敏斯特煤气公司),后市政当局通过特许经营招标(要求路灯覆盖率、价格上限)平衡公益与盈利;

煤气公司股票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流通(1860年代超1\/3上市公司为煤气企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基建。

议会通过《公共照明法案》(1830年),强制主要街道安装煤气灯,警务部门监督夜间照明时间(通常日落至午夜),降低犯罪率;

设立“点灯人”职业(伦敦1870年有超1000名持证上岗者),需通过气体力学、急救培训;煤气厂工人纳入《工厂法》保护,限制童工与超时工作;

煤气泄漏引发的火灾催生专业消防队(如1833年伦敦消防引擎局),配备防爆工具与煤气总阀关闭预案;

政府印发《家庭煤气安全手册》(1858年),普及通风常识与中毒急救措施,减少民用事故。

煤气灯从实验品(1807年伦敦帕尔林街试点)到普及(1850年全英10万盏),倒逼政府建立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流程监管。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煤气公司铺设偏远地区管线(如苏格兰高地),实现照明网络全国覆盖。煤气灯重塑市民夜间生活(延长商业时间、促进剧院繁荣),公众对“现代性”的认同反哺政策支持。

英国煤气灯的辉煌,本质上是“煤炭-冶金-化工-机械”产业链与“立法-资本-市政-安全”治理链的双重胜利。它不仅照亮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街道,更标志着现代国家通过技术整合与制度创新,将工业潜力转化为公共福祉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19世纪英国全球霸权最微观却最持久的基石。

客厅一角,略有破损的波斯风格的地毯上摆着一套印花棉布沙发。靠近中部是一张长餐桌,围坐在长桌边上的有一对明显是从乡下来伦敦的年轻夫妇。稍微隔两个位子,则是当时在葬礼上致辞的王月生,跟在葬礼上拿相机的阿宽,和一起参加葬礼的女生阿珠,一起在吃旅馆提供的早餐。

早餐还是万年不变的那些,主食切厚吐司配橘子果酱、燕麦粥淋蜂蜜,热食煎培根、烤番茄、黄油炒蛋、黑布丁(血肠),饮品则是用保温壶盛装的锡兰红茶和新潮饮品速溶咖啡。不过私下场合经常喝王月生从后世带来的速溶咖啡的几人显然对这种新潮饮品不感冒。

因为此时的速溶咖啡是刚刚在1890年由新西兰化学家大卫·斯特朗首次通过喷雾干燥法将咖啡液制成粉末,并申请专利制成的。其口感比后世的速溶咖啡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在只是有部分人家或者商家把它当做一种新品噱头来使用。后世人习惯的速溶咖啡,是1938年瑞士雀巢公司应巴西政府请求,为解决咖啡豆过剩问题,研发出更稳定的冻干工艺后才大幅改善了速溶咖啡的风味和溶解性。

有时候王月生看着这千年不变的英国早餐都发愁,你说这一百多年前早餐这个样子,后世经过两轮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了,一百多年后的英国人早餐还是这个样子,那这两轮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不是白打了嘛。

女仆将今天的泰晤士报送了过来,先打算递给那对年轻夫妇中的男人,见他略显羞涩地下意识地缩了一下身,顿时明白这对年轻人跟当时大部分来伦敦开眼界的乡下人一样,不认识那么多字,对报纸并无兴趣,于是试探着将报纸递给了王月生,见这个男人很自然地接过报纸,一边翻看,一边用她听不懂的语言与两个同伴低声说着什么。

“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表示对《地方政府法案》在下议院通过充满信心;

白星邮轮公司(white Star Line)新船将下水待命名;

王尔德因“严重猥亵罪”入狱后疑遭狱友虐待;

威尔斯《时间机器》大卖拟再版(王月生的声音在这里下意识地停顿了一下);

最新型号胜家缝纫机仅需5英镑,分期付款,阿宽这些记一下;

霍洛威药丸,根治消化不良与神经衰弱;

殖民地公务员考试报名启动,月薪20英镑起。

看来昨天的葬礼并未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

阿珠,饭后我跟阿宽去市场转转,你在旅馆继续把报纸上的重要信息捋一下”。

“史密斯太太”,王月生扭头向不远处正在指挥女仆打扫卫生的老板娘说道,其实老板娘的娘家姓和夫家姓都不是史密斯,但这个时代约定俗称用mrs.Smith来称呼旅馆和酒馆的老板娘,“今天城里有什么购物的好地方?”

老板娘显然接待过不少从东方来的客人,虽然她也分不清具体都是哪里的,但东南亚华人巨富经常派族人或管事来伦敦采购一些时尚和风雅的家具陈设等,于是轻车熟路地答到,“先生,其实老斯皮塔佛德和伯孟德希都是其他东方客人喜欢去的地方,但是一个是在周四,一个在周五,才有古董专场,今天周六了,不太巧。不过你们可以去波特贝罗跳蚤市场去看看,我每隔两天都要去那里采购水果蔬菜,最近几个月经常有那些老家族的人在那的角落里卖些家传的物件,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你们去肯定可以拿到好价钱”。

“那太好了。不过史密斯太太,为什么那些老家族的人不去您刚才说的那两个古董市场呢?”

“谁知道,可能是东西没那么贵重,也可能自己不愿意出面怕丢家族的脸面,派自己的管家或者仆人来跳蚤市场试试运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