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章 从韦拉克鲁斯到哈拉帕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按照几位专家共同商讨的方案,第一段旅程是从韦拉克鲁斯至cordoba(科尔多瓦)。这段约120公里的路程需耗时3-5天(视天气和路况)。这是“韦拉克鲁斯-墨西哥城”传统商路的一部分,须穿越热带低地、咖啡种植园与高海拔山区,沿途既有殖民时代的贸易通道,也有未开发的荒野。

考察团人人轻装骑马,且当地接待人员已在沿途驿站预定了更换马匹的服务。至于货物和行李,都雇佣骡夫驾驭骡车运输。这玩意的木轮没有减震,非常颠簸,不适合人乘坐。

每个人的随身物品是防水斗篷、宽边帽、水囊、火绒盒、防身砍刀等装备,腌肉、玉米饼、咖啡豆、甘蔗糖块等补给,和随处可见的波菲里奥·迪亚斯政权检查站要求的通行证、防范黄热病疫苗接种证明等文件。出发前,保安队长再次重申,沿途溪水需煮沸方可饮用。

第1天是从韦拉克鲁斯到Soconusco(索科努斯科)约30公里的行程。清晨从韦拉克鲁斯港区启程,沿红树林边缘土路西行,骡车吱呀作响,马蹄踏过潮湿的火山灰土壤。低地热带雨林中可见藤蔓缠绕的吉贝树,吼猴啼叫,凤梨科植物附生树干。偶尔可见零散的甘蔗田与香草藤架,非裔劳工在田间劳作。低洼处蚊群密集,大家都按照向导的建议,在身上涂抹草木灰以驱虫。因低地湿热区疾病高发,大家还按照当地人的习惯嚼苦木树皮预防。当晚住在索科努斯科村落的简易旅店,草席铺地,大家共享炭火炖豆汤。

第2天是从索科努斯科到San Andrés tuxtla(圣安德烈斯图斯特拉)约35公里的行程。一行人离开沿海平原,进入山麓丘陵,气温渐凉。此段因气候适合,常见19世纪末咖啡热潮下,德国移民经营的咖啡庄园遍布山坡,红顶白墙的加工厂飘出咖啡豆发酵的酸味,部分庄园残留白色咖啡小花,香气清甜如茉莉。在土着村落,纳瓦特尔妇女身缠彩布,在路边售卖陶罐与编织篮。在一处丘陵,山间清泉汇成cascada de texolo小瀑布,骡队在此饮水休整,随队的摄像师拍下了海拔5636米的奥里萨巴火山的雪顶在云端闪耀。

逐渐进入山区,狭窄路段常有山石滚落,骡夫以哨声互通信号。随行的保安队员也持枪警戒,因为向导说迪亚斯政权虽镇压匪患,但偏僻路段仍可能遭遇劫掠。

好在有惊无险地过了这里。当晚未遇见村落,大家在野外露营。众人按照保安队长的要求清理草丛,靴子倒扣防毒虫。王月生透过帐篷的缝隙欣赏着无光污染的高原夜空,银河横跨奥里萨巴雪峰,流星频坠。随后酣然睡去。

第3天和第4天,是从圣安德烈斯图斯特拉到科尔多瓦约55公里的行程。海拔从500米升至约800米,山路陡峭,骡车需“之”字形迂回。橡树与松林被苔藓覆盖,兰花与蕨类丛生,晨间雾气弥漫。叶片锋利的蓝色龙舌兰成片种植,用于酿造梅斯卡尔酒。夜宿圣安德烈斯图斯特拉附近高地,清晨醒来时,但见火山锥体被晨曦染成粉金色,云海翻涌其下。

科尔多瓦郊外,刻有西班牙王室纹章的puente del Rey石砌拱桥,骡蹄踏过时回声空灵。西班牙殖民庄园hacienda de toxpan的白墙与钟楼显现,教堂尖顶指引方向。接近终点时,路边出现售卖陶器、皮革马具的摊贩,骡队与运棉花的牛车交错。

第5天,最终抵达了科尔多瓦。这座“咖啡之城”因有很多欧洲移民投资常驻而显精致,随处可见石板街道与铸铁路灯。中央广场的棕榈树下,咖啡商人在露天咖啡馆洽谈着生意。一行人选了个带庭院的中产阶级旅馆,这里提供热水浴与炖鸡。大家好好地洗去了过去几天的征尘。洗澡后,有部分团员感觉头痛,经随队医生检查,系初步的高原反应,建议饮用古柯叶茶。

考察队在科尔多瓦市场采购了玉米饼、烟熏辣椒、咖啡豆,补充了火绒与绷带。雇佣了懂纳瓦特尔语的骡夫,以应对山区土着部落问路。租了一批驮骡以供峡谷路段换乘,因为骡车的木轮在那段石板路上会颠簸过于剧烈。

第6天,在晨雾中离开科尔多瓦,沿石板路西行,穿过殖民时代的石砌拱桥,沿“科尔多瓦-奥里萨巴”商道向西北行进,前往25公里外的奥布兰科。

沿途可见山坡梯田上的咖啡庄园与甘蔗田内,混血劳工在忙碌,德国庄园主骑马巡视。不久,里奥布兰科峡谷的石灰岩峭壁渐现,白鹭盘旋于溪流之上。进入峡谷前,遇到了迪亚斯政权收编的“乡村警察”设立的检查站。团队将早已准备好的银币奉上,被获准通过。午后峡谷穿堂风猛烈,挑夫们紧抓骡车绳索以防货物翻落,其他人则下马牵行。高海拔导致气温骤降,不少人出现了高原反应,在火山周边碎石路段上艰难跋涉。当晚夜宿里奥布兰科村的posada del Rio客栈,众人在木屋中共享炭火烤玉米,听纺织工人抱怨工厂剥削。奥里萨巴的雪顶在月光下泛蓝,本地传说视其为“沉睡女神的银冠”。

第7天,一行人从里奥布兰科前往奥里萨巴,路程约25公里。离开峡谷,地貌突变,进入火山冲积平原,道路渐平缓,空气转凉。奥里萨巴火山终年积雪的锥形山体巍然矗立,山腰云雾缭绕,火山灰土壤滋养着蓝莓田。时不时地面传来了火山的微震,提醒着奥里萨巴火山休眠但仍有活动,向导警告勿饮火山地热造成的温泉水,因为里面含有硫磺。

经过一处火山脚下的印第安集市,奥托米人出售火山石雕、草药,如治疗疟疾的“epazote”,与蓝莓蜜饯,巫师用可可豆占卜。白色巴洛克风格的圣玛丽亚德洛斯雷梅迪奥斯教堂孤立于火山脚下,朝圣者赤脚攀爬石阶。随着离城镇越来越近,开始看见墨西哥东方铁路延伸段工地上,美国工程师指挥土着劳工铺设铁轨,蒸汽打桩机轰鸣。法国资本的cocolapam纺织厂喷吐黑烟,童工在铁丝网内奔跑,运河引奥里萨巴河水驱动水轮机。

奥里萨巴镇的石板街道上,戴礼帽的欧洲商人与披毯子的奥托米妇女擦肩而过,铸铁路灯与煤油灯并存。当晚,众人住在Gran hotel de Francia,这是一幢殖民遗风的法式三层楼,供应葡萄酒与焗蜗牛。不远处的龙舌兰酒馆是工人的聚集地,泥土地面铺松针,乐手用木笛吹奏印第安哀歌。

一行人在奥里萨巴市场采购了火山灰陶罐、蓝莓干、和用于修补工具的龙舌兰绳。因为山区寒冷,还依照当地人的建议准备了治咳嗽的草药茶yoloxochitl与防冻裂的羊脂膏。

第8天,考察团在晨雾中穿过奥里萨巴的铸铁煤气路灯,沿石板路出城,向东北沿“奥里萨巴-哈拉帕”古道,前往约20公里外的科索马拉帕。路过圣米格尔教堂时,修女向考察团分发了祝福面包。途经科索马拉帕山地与阿坎巴罗山谷,绕过奥里萨巴火山北麓。山腰硫磺泉Aguas termales de Rio blanco蒸汽缭绕,伐木工砍伐奥亚梅尔松用于铁路枕木。山脚的火山灰农田里,农夫用木犁翻土,在灰黑色土壤上种植玉米与苋菜,白鹭紧随啄虫。

午后天上突降冰雹,众人赶紧拉着骡车和马匹紧急躲入附近岩石突出形成的天然棚户。在特拉斯科山口回望,奥里萨巴火山在暮色中由金转紫,最后一丝雪光消逝于星夜。当晚夜宿科索马拉帕村的posada de la monta?a,石屋内烤火吃炖野兔,听村民讲述火山女神citlaltépetl的传说。时不时山林间传来郊狼的嚎叫,更给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当然本地骡夫并不在意这些,他们点燃火把出去驱赶狼群。

第9天,团队从科索马拉帕前往25公里外的特拉斯科。这段行程须爬升至海拔2500米,进入云雾林后,气温骤降至10°c以下。好在众人在出发前已按向导的嘱咐备好了御寒的衣物。走在寒温带风格的苔藓森林里,树干覆满苔藓与地衣,雾中如鬼魅缠绕,Laelia speciosa兰花在枝头绽放。快速爬升导致很多人头痛,众人都听从向导的建议咀嚼古柯叶。云雾林湿滑,骡蹄都包麻布防滑,众人也从马上下来,持木杖探路。

隐蔽山路中可见避开税吏巡逻走私烟草的马队。经过的纳瓦特尔村落中,妇女用背带负柴,儿童放牧黑毛猪,草屋烟囱飘出松脂香。恰逢当地的求雨仪式,巫师戴羽毛冠起舞,用血祭火鸡与玉米酒献祭火山神。阿斯卡波察尔科火山湖水面如镜,倒映火山雪顶,渔夫划独木舟捕鳟鱼。

当晚夜宿特拉斯科山口的猎人木屋,与猎人共享鹿肉干与松针茶,屋顶漏星,寒风透隙。

第10和11天,一行人从特拉斯科前往约55公里外的哈拉帕。离开云雾林,下山进入哈拉帕谷地,气温回升,道路渐宽。当看到法式庄园hacienda de El Lencero的白色围栏内,玫瑰与鸢尾花田延绵,混血园丁修剪枝叶时,王月生有种文明重现的感觉。就犹如他在后世上大学期间,有次独自从湖北神农架保护区进入大九湖,然后钻进大巴山,沿着伐木工的小路两天一晚走到了四川境内,看见了公路和路边小卖部,以及小卖部货架上那落满了灰尘的百事可乐时的感觉。

众人在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小憩,修士们提供热巧克力与忏悔室,并且主动记录旅行者见闻。

接近哈拉帕时,路灯未及覆盖的郊野中,萤火虫与夜光蕈照亮小径,如星毯铺地。

第11天抵达xalapa(哈拉帕)。对于考察团中的很多人,之前十几天热带丛林、高山林地和峡谷中的行进已令其精疲力竭。杰克团长决定在此休整一天,获得全团的欢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