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6.1千字

第75章 查你底掉与无主之地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王月生感觉自己设想的珍稀木材时空贸易最大的问题是在后世如何解释这批木材的来源。之前他想着是否通过来料加工的形式,直接向国内保税区内的自己与专业家具厂建的合资工厂供货即可。但发现即便是保税区,对于委托加工的货物的来源与合法性的审查仍然是周到完备的。虽然老艾瑞克答应,可以在海外建立一个公司洗一下来自前世的珍稀木材的履历,但在这之前还是需要一个木材产地。但后世珍稀木材的监控和管理也都全球联网了,贸然出现大宗来历不明的珍稀木材,肯定会引起注意,尤其是这些木材做成的家具最后的买家都是有钱有身份的人,不可能冒这种自家家具可能是走私或者盗采木材的风险。

王月生想了许久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假装是在南美或者非洲丛林采伐的也不行,因为专家告诉他,现在的技术可以检查所有生物的成长轨迹。比如一个人生在贵州、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在美国生活了十年,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分析生物体内“痕迹”,使用“稳定同位素分析”和 “生物地理定位”等技术,并结合 “环境暴露组学” 的综合应用推断出来的。

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核心原理,是不同地区的水源、土壤和食物中,氢(δ2h)、氧(δ1?o)、碳(δ13c)、氮(δ1?N)、锶(??Sr\/??Sr)等元素的同位素比例存在差异。这些同位素会通过饮食和环境暴露进入人体,并在骨骼、牙齿、头发、指甲等组织中长期保留。牙齿形成后不再变化,牙齿釉质的同位素记录童年生活地的水源特征;骨骼则反映近10年内的饮食和地理位置。头发与指甲每月生长约1厘米,可逐段分析,追溯数月至数年的迁移轨迹,例如从贵州到北京再到美国。

环境暴露组学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检测人体内的化学物质,如污染物、重金属、农药残留、药物代谢物等,结合环境数据库,推断个体在不同地区的暴露史。北京的大气污染物,如pm2.5中的特定成分,可能沉积在肺部或血液中;美国饮食中的转基因作物标志物、当地水源中的氟化物等,均可能成为地理标签。

代谢组学的补充作用是分析体内代谢产物的组成(如脂类、氨基酸),反映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如贵州的辣椒素代谢物、美国的快餐饮食模式。

比如,通过分析牙齿釉质,因为贵州山区的水源锶同位素(??Sr\/??Sr)比例独特,从而锁定出生地。还可以通过骨骼中的重金属,比如贵州土壤富含汞(如汞矿附近),骨骼中可能残留较高汞元素。头发中段可能检测到北京雾霾中的多环芳烃(pAhs)或铅污染标记。代谢产物可查出北方饮食(如面食)相关的代谢物(如麦胶蛋白分解产物)。美国生活10年可在指甲与头发末梢显示美国玉米-大豆饮食的碳同位素特征(δ13c偏正);血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可能有美国常见的阻燃剂(pbdEs)或农药残留。

活蹦乱跳的人都能给查个底儿掉,更不要说不会搬家的树木了。要确定一棵树是生长在19世纪还是20世纪,可以通过以下技术的组合实现高精度判断,包括:

树轮年代学,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分析树木年轮的宽度、密度和化学组成,结合已知年代的“年轮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办法是使用取芯器(无损)或切割截面(破坏性)获取年轮样本,直接数出年轮数量(每轮代表一年),然后交叉定年,将样本年轮模式与本地或全球的“标准年轮序列”对比,确定具体生长年份。精度可达1年,直接判断树木存活的时间段,例如:若最外层年轮对应1900年,则为19世纪树木。

放射性碳测年的核心原理是测量树木组织中放射性碳(1?c)的衰变水平。由于大气1?c浓度在20世纪因核试验显着升高(“原子弹峰值”),可通过这一特征区分19世纪与20世纪的木材。若树木在20世纪中叶后死亡,其木材中的1?c含量会明显高于19世纪木材。可以结合国际校准数据库(如Intcal20),将1?c数据转换为具体年份。误差范围约±20-50年,需结合其他技术提高精度。

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核心原理是分析树木年轮中碳(δ13c)、氧(δ1?o)等同位素比例,反映历史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影响(如工业化导致的空气污染)。19世纪,δ13c可能因大气co?浓度较低而偏正;氧同位素反映前工业化时期的降水模式。20世纪,化石燃料燃烧导致δ13c偏负;核试验后δ1?c异常升高。

通过上述方法,不仅能判断树木是否生长于19世纪或20世纪,还能精确到具体年份,甚至重建其生长期间的环境变迁。所以,如果真落到有心人眼中,自己是绝无可能用19世纪的木材冒充21世纪采伐的木材的,更不要说21世纪根本没有那么多好的木材留给你采伐了。

但你别说,将这个脑洞放到网上求解后,还真有好多人出谋划策。翻看了半天,发现居然有人提出个灯下黑的方案:找个无主之地放置这些木材,而且地方都是现成的。王月生看了也觉得匪夷所思,却又值得一试,前提是,自己在前世的所作所为能辐射到自己原生的后世。

为此,他还特意骚扰了一下沉寂许久的系统,问“如果我在前世买了块地,我所在的后世会得到承认吗?”

“原则上,本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在前世的活动去平衡本系统原生的时空遭受的扰动。但如果需要的能量不大,且不影响你原生时空的正常活动,可以考虑分流一部分能量,这也是你可以在两个时空之间转移物品的原因。至于土地这一特殊物品,关于所有权属,前世获得权属的土地,人类在其上的活动达到一定阈值后,若在后世已形成了他人的明确权属,则无法改变”。

王月生一听,大感兴趣,觉得那个灯下黑的方案简直就是为这个可能性量身打造的。于是决定实验一番。能不能做成时空木材贸易事小,真的找到这么个bUG,以后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于是,王月生决定先在后世飞去当地查看一下现实的开发程度。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搭乘航班至欧洲。为了致敬此地的历史上曾属于奥匈帝国这一事实,他恶趣味地选择了乘坐奥地利航空13小时飞到维也纳,再转机2小时飞到了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

随后,从萨格勒布租车自驾,沿E70公路向东行驶约250公里到了武科瓦尔,再向东南沿多瑙河岸行驶约30公里,到了自己打算购地的区域Gornja Siga。这里是一片多瑙河畔的未开发的河漫滩湿地,杨树、柳树林与芦苇荡交错,冬季多瑙河部分结冰,夏季水位上涨形成沼泽。此地还是白鹭、苍鹭等候鸟的迁徙中转站,偶见野猪、狐狸和鹿群。这里处于一种自然原生态,无商业开发,保留着一股原始的荒凉感。这里无基础设施,无道路、住宿、医疗设施,手机信号极弱,克罗地亚运营商t-mobile hR在此地都没有覆盖。

网友之所以推荐这块地方,是因为这里是个乌龙地段。两个邻国之间争抢土地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是,两个邻国都想把一块土地推给对方的事情却十分罕见。这里就是这样一处奇葩的地方。

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历史上长期以多瑙河为界。15世纪时,塞尔维亚全境被奥斯曼帝国吞并,当时奥斯曼帝国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分界线就是多瑙河。在南斯拉夫时代,多瑙河仍然是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边界,但因为同属南斯拉夫,多瑙河不再具有国界属性。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后,多瑙河再次成为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界河。在南斯拉夫时代,多瑙河发生了改道。这导致了按照旧有河道为界还是按照新河道为界的领土争端。塞尔维亚主张按照新河道为界,因为新河道更加平直,能够获得更多的领土面积。克罗地亚则主张按照旧河道为界,因为旧河道能够使其获得更多的领土面积。Gornja Siga是多瑙河改道后形成的区域之一,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由于两国的主张不同,这片区域成为了一块“无主之地”。从技术上讲,Gornja Siga在克罗地亚的实际控制之下,尽管克罗地亚声称该地属于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对该地不做任何主张,因为一旦主张这片土地,就等于承认了对方的主张,从而放弃更大的土地。

甚至后世2015年,还有个捷克人维特-耶德利奇卡带了7个人进入此地,宣布占领这块无主之地,要成立一个叫“利伯兰自由共和国”。

王月生当然不想去找块什么地方封土建国。他在确认这片地方一百多年来几乎没有什么人为扰动后,便回到前世。在1896年底,欧洲万家团圆喜迎圣诞之际,开始了自己的欧洲冬季之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