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6.1千字

第209章 回到老营和菌子催吐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整个老营一半在平地,一半在逐渐抬升的山坡上。建筑主要是在整齐排列在山坡上人工削平的层层台地上的宿舍、教室和工坊,平原部分是农业试验田和运动场。整个营地有栅栏合围,但并不是深院高墙,反而可以很容易地透过栅栏看到里面人的劳作和锻炼、以及课后工余一众青少年嬉笑玩闹的场景。

里面的建筑,无论是宿舍,还是教室,或是实习车间,或是仓储、娱乐、食堂等辅助设施,都是统一制式的夯土墙茅草顶长屋,而且都是像山坡上的台地、山下的农田一样,由每届学员参与建设开辟的。王月生可不是要培养什么大学生,他要培养的是有文化、有规矩、有本事、有干劲的四有人才。

一个很普通的秋日的下午,没有门口的列队欢迎,只有王月生此行的小队长快步上前,向门口的两个站得笔挺的门岗敬礼,说了句什么,然后门岗回礼,打开拒马,分立两侧,向下马步行入营的王月生和一行同伴敬礼。王月生面色如常内心激动地向两位面色潮红的门岗队员回礼。

营地内,无论是田亩间趁着太阳不晒且光线不错的时候干农活的队员,还是放学后正在操场上运动的队员,纷纷在原地站直了身体,挥手喊到“生哥回来啦”,却没有拥上前来,还是各安其位。

王月生并不像是一个校长或者领导,而是像一个大师兄一样挥手,好像并没有离开5年多,只是上午出门去镇里买了趟东西回来而已。

王月生几乎是两手空空地走到自己的宿舍门前,是跟其他老营教官和领导一排的同样的房间,不同的是自己的宿舍是中间一个客厅兼起居室,两侧分别为书房兼小客厅,和卧室。其他教官和领导都是一室一厅,至于学员,都是30-40人间的上下铺,跟之前在意大利威尼斯淘气乐岛上的营地宿舍一样。哦,其实应该说淘气乐岛上的营地是拷贝老营这里。

一直有人打扫,所以一切都跟5年多以前自己离开那样,真的好像只是上午出了趟门而已。拿起自己的饭盒出门,沿路点头向路经的学员和教官示意,随着人流上了两层走到了最上面台地上的食堂。

今天天气好,打饭的师傅们把几口炒好菜的大铁锅和分别装米饭和汤的蒸汽保温桶在食堂外的空地上摆成同样的两排,这样可跟食堂室内的一套打饭组合分流排队人员,加快速度。

王月生在室外挑了一行排队,向队伍前后几位学员和教官点头致意,然后盯着旁边黑板上看。上面写的是今明两天的一日三餐菜谱,分别是:

今日

早餐

杂粮粥(本地玉米面+红豆+糙米)200g

煮鸡蛋2个

自种腌萝卜\/芥菜 80g

保生丸(作者注:维生素片改蜜丸)1片

午餐

糙米饭(本地红米)400g

半罐头沙丁鱼本 120g

地黄豆炖马帮腊肉 200g

清炒自种蕨菜\/芥蓝)200g

干海带+本地豆腐汤

晚餐

本地荞麦面 400g

蛋白粉炒自养鸡蛋 120g

本地酸菜炒土豆丝 200g

烤本地红薯 200g

明日

早餐

本地玉米面贴饼子150g

杂粮粥(糙米+本地红芸豆+速食燕麦片)200g

自养茶鸡蛋1颗

冻干豆腐丁拌辣酱50g

酸腌萝卜条(本地萝卜+贵州辣椒)100g

利口水(作者注:维生素c泡腾片冲饮)1杯

午餐

糙米饭(糙米+本地红米)400g

土豆烧马帮腊肉(腊肉100g+本地土豆300g)

素鸡(作者注:大豆蛋白,仿肉口感)80g

清炒自种空心菜200g

凉拌野生折耳根

酸菜豆花汤(四川泡菜+紫菜,配木姜子油)

晚餐

本地过桥米线300g

自种烤红薯200g

香煎石屏包浆豆腐150g

花生酱拌本地乌骨鸡胸肉丝80g

辣炒野生蕨菜150g

加餐:

睡前冲泡牛奶250ml

是的,所有的菜量都明确标注了,当然帮厨打菜学员的炒勺下去舀多舀少还是没那么精准,但总的大差不差。至于标注本地的,指的是从当地市场上采购的,自种或者自养的,指的是营地里学员自己种植或养殖的,写野生的,就是大家在野外采摘的,至于什么都没写的,就是王月生从后世大量集采,每月用约柜在老宅的仓库里输入,这边食堂按时去提货。而且为了自己统计方便,还让食堂把本地采购和自种自养的食材按照公式折算成后世的人民币,连同在后世集采的,一起用人民币核算,每天的食材标准是10元人民币,不含燃料、人员工资的费用,就是食材和油盐调料、浓汤宝、维生素药片等本身入口的。

后面排队的教员见王月生看完了黑板上的菜单公示,挥手叫了刚打完饭的一个同学“周笔畅,过来一下”。这丫头姓周,在市集上插草贩卖时没有大名,被管家批量买回来给老营充当预备班的小学员时,王月生一时兴起给起的。周笔畅端着长方形的托盘和上面的饭菜乐颠颠地跑了过来,因为手上不空,所以没有敬礼,而是立正喊道“生哥好,李教官好”,然后兴奋地说“生哥你回来时我在地里跟你挥手,你看见了没?”

王月生笑着说“没有。我就看到一个小土豆在地垄上蹦啊蹦啊的”

周笔畅嘟囔着嘴瞥了一眼。

李教官笑呵呵地说,“小畅是这个月的伙管会的学生代表之一,跟生哥说一下你们的感觉”

“好的教官。生哥,没啥问题,都是按照您说的至少斤半加四两的标准搞的,就是每次要帮助师傅们算那些大卡什么的挺麻烦,还有有些菜不让做挺郁闷的,豆角就算了,连菌子都不让,自己去野外挖来请食堂煮也不行,好多同学都特馋这口”。

王月生笑着说“那可没有办法,你忘了有次那谁偷采了菌子,还从化学实验室偷了酒精灯和烧杯煮,最后拉着仓库看门的大黄狗聊了半夜那次了”。

“哎呀生哥别说了,您那出的都什么招啊,喂那些人中黄催吐(注:人的粪便)”,说着,周笔畅一个冷战,也不顾礼貌,端着托盘跑掉了。

李教官也哈哈大笑。王月生问“你什么时候在伙管会的?有什么问题吗?”

李教官道,“上上期了。别的没什么,就是我那届伙管会有人提议把食材成本控制在每天8.55元,留1.45元会餐或者给大家发伙食尾子,效果不太好,后来没执行”。

王月生叹道,“众口难调啊,这种事大家商量着来吧。这也好几年了,反反复复烙饼似的,怎么做都有人不满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