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6.1千字

第19章 论战甲午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麦克马洪说,“开始我们都以为中国军队在海上可能不是日军的对手,毕竟帝国海军情报局对日本的评价,是已掌握蒸汽铁甲舰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其战术纪律甚至优于意大利或奥匈帝国海军,训练水平则接近欧洲二流海军。但中国军队在陆地上凭借巨大的资源优势,最终可能会反败为胜”。

“陆战?”戴维斯叹了口气,说“你敢相信吗?清军火炮仍使用黑火药,军官计算弹道靠占卜而非数学。就说平壤战役吧,日本陆军表现出了克劳塞维茨教科书般精巧的迂回包抄战术,其国内高效的动员能力和跨军种的陆海协同作战模式,已经基本与欧洲军事体系接轨。而清军不但战场上缺乏电报联络和野战医疗体系,导致指挥瘫痪,而且整个体系腐败、训练不足和指挥混乱,可称作前现代军队的典型缺陷” 。

二人言罢,都把目光投向了王月生,明显地表示该你了。阿宽也兴致勃勃地看了过来。“二位都是职业军人,我十分信服两位关于军事方面的论述。刚才提到了克劳塞维茨,我记得他说过,“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而我想说的,就是这场战争还没打,清国就已经输了,在政治上”。

王月生望着满脸迷惑不解的三人,继续道,“这里面有两重因素,第一,就是清国的统治基础是小族临大邦,怎么说呢,类似于锡克人突然因缘际会地取得了大英帝国的统治权,你说他们会怎么办?看来你们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王月生苦涩地笑道,“锡克王族会只跟锡克族或者廓尔喀族的贵族通婚,中央军队由锡克族人和廓尔喀人组成,英格兰人只能当地方民兵,而且所有的重要部门和郡级地方都是由一个锡克的主官和英格兰人的次官共同管理。算了,你们脸上已经表现出了大便干燥的表情,就不刺激你们了,但是,我们已经这样大便干燥了251年了”。

王月生喝了口茶,看了看其他几人的表现,继续说道,“你们猜,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在清国,30多年前,一群有中国特色的基督徒试图建立一个地上天国(注:太平天国),打了14年,失败了。但是他们造成了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就是清国的满族军队和蒙古军队都几乎被打光了,第二个结果就是中国主体民族汉人的军队已经成为了全国武装力量的主体。这个时候,你猜皇帝会怎么办?”

“我不知道你们那里的锡克人和廓尔喀人是怎么一下子掌握了那么大一个帝国的。但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大英帝国,那么现在皇帝怎么想已经不重要了,英格兰人可以非常容易地推翻皇帝,建立自己的帝国,毕竟你说了帝国的武装几乎都在英格兰人手里”,麦克马洪说。

“可惜啊,除了一群有中国特色的基督徒,历史更久远、影响力更大的,还有一群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而这群知识分子在中国叫做士大夫,是从中央到地方乡村,自成一体,且掌握了几乎全部的喉舌的。你们知道美国陆军最大的敌人是谁吗?”

“英国陆军?”戴维斯不确定地道。

“不对,是美国议会,因为美国议会可以解散陆军。好了,这是个笑话。但在中国,可以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群士大夫最担心的不是皇帝,因为哪个皇帝来了,都要依靠他们去统治。他们担心的是武人,是军队,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军队势力过大。这个理论对不对我们暂不讨论,但是在清国,当时的情况是,一个军机大臣,相当于你们的内阁大臣,他不但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派系的部队的司令,而且掌握着国家外交部和外贸部以及重工业部门。这个时候,你们的文官团体会怎么办?”

“我注意到你刚才说的那位阁僚的权力不包括财政,这是一个弱点,也应该是唯一的突破口”,麦克马洪说道。

“亨利,你不但是个出色的军官,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历史上一定会有你的名字”。没过几年王月生就恨不得撕了自己这张乌鸦嘴。

“这时中国的另一位阁僚(军机大臣)不但是财政大臣(户部尚书),而且是现任皇帝和前任皇帝的老师(注:翁同龢)。而他恰恰跟前面那位将军大臣有私人恩怨,因为将军大臣之前替他当时的上司写了一份报告给皇帝,举报了财政大臣的哥哥,结果是财政大臣的哥哥和父亲都因为这件事先后去世,这俩人的关系算是不死不休那种。

而作为小族临大邦的皇帝,最需要的就是在主体民族的重要官员之间保持分而治之、互相牵制,有矛盾要分,没有矛盾创造矛盾也要分。所以,皇帝,其实是现在皇帝的名义上的母亲,特意支持财政大臣和他圈子里的一群人去限制将军大臣的势力,为此不惜借日本人的手去消灭将军大臣的军队”。

“不可思议,你是说你们的皇帝跟你们的大臣一起配合外国军队消灭本国军队,原因只是这个将军的势力太大?”,戴维斯惊讶道。

“原因很复杂,我刚才说的高层恩怨、公报私仇,只是原因之一,这场战争我们国家恐怕要研究很久。但是,从政治上讲,这个至少是原因之一。其实,从利益的角度讲,也可以理解这些政治决策。毕竟,对于皇帝,或者小皇帝背后的太后来讲,将军的部队输了,清国不过割地赔款而已。但如果将军的部队在对外战争中赢了,本身就已实力超强,再叠加对外作战胜利的光环,恐怕大清就不姓爱新觉罗了。

同样,对于那位财政大臣和他的同道者而言,无论是现在的皇族,还是可能占据中华的外国势力,他们都还有利用价值。而如果将军的势力全面占据了上风,那么将军的幕僚内有无数的人才可以取代他们的位置”。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口中的将军大臣就是你们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大人,你说的私人军队就是淮军了?那你认为这次战争之后李鸿章大人会是什么结果?他的势力还会存在吗?他的继任者会是谁?别这么看我,我毕竟在香港呆了那么多年,而且马上要去中国做武官,这些基本的事实我还是了解的”,戴维斯不满王月生张大嘴巴对他发呆的傻样子。

“呃,你这个问题太大了,是东亚问题专家才能回答的。不过你要问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第一,李鸿章大人现在要承担失败的一切责任,作为马关条约的签字人,他已经身败名裂,再无政治前途;

第二,他的势力会被削弱,但汉人掌握的其他军队派系不会允许中央和满人任意地消灭一个军队派系,到了一定程度,几个军队派系会互相保护;

第三,如果说有谁能继承李大人的位置,去维持和带领淮军的残余势力的话,应该是袁世凯将军。他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处理朝鲜事变期间表现出较强的办事能力和军事才能,尤其是在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中,维护了大清对朝鲜宗主国地位的。他的政治表现在此次事件中优于其他淮系将领,而他在朝鲜战争后期被李大人下令调回国内,名为不满,实为保护。所以袁将军对甲午战争中军事方面的失败无须承担主要责任,应该是李大人留的后手”。

“我俩军事方面的分析未必全面,您的分析涉及太多高层博弈和自由心证的因素,也无法证明。但我个人很欣赏您观察问题的角度和高度,想必您的家族一定是中国的世家大族,在中央和地方都有势力”,麦克马洪用英国人的方式吹捧着,完全不管王月生受得了受不了。

“哪里哪里,亨利,等你到了缅甸,就会知道我们王家只是蜗居西南一隅的商业家族而已,完全没有政治势力和野心”,王月生急忙撇清。

麦克马洪只当他是中国式的谦虚,暗忖此人身后必有睿智的家族长老指点,此家族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东方隐世家族。云南与缅甸山水相连,民族杂居,势力相通,自己将来去了缅甸,少不得刻意结交一番,以借其势力。

戴维斯也颇为心动,觉得此人对政治方面的分析虽然颇显稚嫩和偏颇,但站位的高度和思考问题的广度却是同龄人中少见。自己此去武官任上,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调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军队系统的实力和发展趋势,少不得多关注一下这个人提到的袁世凯。

其实,这也是二人被王月生卡了个bUG。但凡这番话语传到中国一个士子或官员耳中,都会毫不犹豫地认定王月生是个佞人妄言。因为且不管他的论点论据是否正确,以当时中国的政治上的透明度,和落后的信息传送效率,根本不足以支持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合理合法获取跨越了这么多系统和维度的信息。

须知一条准确的有用的信息,是要从无数条无用的冗余的甚至虚假的信息中筛选出来。王月生短短几句话中包含的信息,无论对错,如果要真的收集到,需要一个横跨中国很多地区、很多领域、很多层级的团队,用很长时间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有用资料去分析的。

王月生本人并未意识到这个技术上的bUG,但好在他认定了不能在中国人面前显摆,倒是减少了穿帮的风险。

这番话后,几人各怀心事,再也没有讨论什么深刻的话题,彼此有一搭无一搭地聊些不敏感的内容,不知不觉就到了利物浦。下车前,几人互留了地址,麦克马洪和戴维斯留的是他们在英国的地址,王月生留的是一个广州的地址,大家约定等各自在他乡的住处稳定下来后,彼此通报,保持联系。

“广州西关仁安街宝芝林药局”,戴维斯看着手中的地址,准确地用中文念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