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6.1千字

第72章 碳化书卷与幽灵马车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用完早餐,王月生在酒店私人导游的陪同下,乘坐备有香槟与冰镇毛巾的镀金马车前往赫库兰尼姆古城游览。其实赫库兰尼姆遗址自1738年起被陆续发掘,但在前世此时仍处于局部清理阶段。相较于庞贝古城,赫库兰尼姆因被火山碎屑流深埋,最深处达20米,发掘难度更大,仅部分建筑(如剧场、浴场)被揭露,大部分区域仍被火山岩覆盖。所以整个遗址真的没什么看头。

王月生知道去后世看这两处地方,发掘程度更高,能看到的东西更多,之所以来这里而不是更有名的庞贝遗址,是因为他听说这个遗址上私挖滥盗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还有公务人员监守自盗的,所以想来捡点漏。至于找谁?呵呵,现成不就有个导游嘛。

果不其然,这个酒店导游平时接待的都是国外来的有钱客人。这年头有钱人谁都爱附庸风雅地在家里摆放点古董文玩彰显自己的品味,所以他没少给这些游客私下倒卖些真的假的所谓出土文物,反正文物贩子和造假贩子他都有渠道。

本来王月生兴致勃勃地跟着他去了几个所谓手上有货的人家,看也看不懂,但看着看着,王月生突然发现自己是不是昨晚没睡好,怎么一个劲地犯糊涂,先是早上打车被司机绕路,现在居然想着在旅游区买文物。游客几大傻他快一天凑齐了。想到这里,他扭头就走。

导游有点摸不着头脑,赶紧跟出来,悄声问怎么回事。王月生半真半假地说,我不懂这些啊,被人骗了怎么办,除非有那种根本没法造假的,否则我不敢买。导游一听乐了,“有那一眼真的我都想买,维纳斯都是造假的……”突然停住不再继续说。

王月生还以为从前世人口中能挖到什么了不得的八卦,不成想这家伙不知道是为了转移视线,还是真的想到什么,不再继续聊维纳斯,反而生硬地换了话题,说“还真有造不了假的。但是,没人买”。

王月生一听来了兴趣,说那倒要开开眼界。导游一看酒店规定的游览时间还远没完成,无可无不可地带王月生去了附近一户人家,让他拿出一堆东西,说“诺,这个没人造假”。王月生一看,是应该没人造假,因为是几筐黑乎乎一坨坨的东西,有的结了块,有的成了团,更多的是卷轴状,但都是像碳化了一样,又像板结了一样,反正咋看都是垃圾,傻子才去造假一堆垃圾。

王月生问“这是什么东西啊?”

“您听说过莎草纸别墅的碳化书卷吗?”

“没有”,这个还真没有。

“你知道当年是怎么发现的莎草纸别墅吗?当时的那不勒斯王国是由西班牙波旁家族的查尔斯七世统治的。他派了西班牙军事工程师罗克·华金·德·阿尔库比埃尔带着工兵,用镐、铲和炸药在火山岩中开辟通道,通过垂直竖井和隧道系统深入地下,发现了莎草纸别墅。

军队负责将出土的雕像、壁画碎片和书卷运至波旁王宫。军队那些人你是了解的,干活有多糙。说是运走了1800卷到王宫,其实现场乱七八糟丢的比运走的多很多,运去王宫的路上还有不少当兵的和当官的自己就偷。

这种黑炭块没人知道是干什么的,当时有人还以为是像木乃伊一样可以吃了治病的,所以才有人特意存了起来。结果这么多年就没卖出去。你要是敢冒险,这些都可以拿走,随便给点钱就行”。

听说可能是古代的书籍卷宗,王月生心中有了计较。告诉导游回去考虑一下,然后回到了酒店。

一夜无话,当然,这里说的是前世一夜无话。魂穿后世的王月生仔细查询了一下,才发现莎草纸别墅的碳化书卷不但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考古发现,而且还是西方古文明的重要佐证,更是依托不断进步的现代科技逐步取得进展的典型案例。

这些书卷于1752年在意大利赫库兰尼姆的“莎草纸别墅”中被发现。该别墅因保存了几千卷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莎草纸卷轴而得名,推测为古罗马贵族皮索(Lucius calpurnius piso,凯撒岳父)的藏书。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喷发时,别墅被火山碎屑流掩埋,高温使莎草纸碳化,形成黑色易碎的硬块。

18世纪发掘时,许多卷轴因强行展开而损毁,仅少数幸存。自出土之日起,几个世纪的科学家和考古工作者都试图打开和破译其中内容,但囿于科技手段的落后,根本无法对这种经过严酷的自然条件封存固化进行有效剥离和处理,反而在研究过程中又破坏了很多文物。

这批文物的有效处理,还是近几年高科技的结果。现代科学家使用同步加速器产生的超强x射线比阳光亮度高100亿倍,对碳化卷轴进行三维扫描,生成高分辨率图像,捕捉其内部结构细节,可检测碳墨与莎草纸的微小密度差异,甚至墨水笔触的纹理。

然后通过虚拟展开算法,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生成卷轴的三维模型,利用算法模拟“展开”过程,将卷轴逐层分离并还原为平面图像。再进行墨水识别,机器学习模型,如“VirtualUnwrap”,被训练识别碳墨痕迹,通过分析扫描图像中的纹理和灰度差异,定位文字区域。

2023年发起的“维苏威挑战赛”向全球开放了5.5tb的卷轴扫描数据,鼓励跨学科团队参与破解。参赛者结合AI、几何学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成功识别出首个完整段落。

目前解读出的文本以古希腊哲学着作为主,尤其聚焦于伊壁鸠鲁学派,其中菲洛德穆斯的着作占已解读文本的多数,包括《论愤怒》、《论死亡》、《论虔敬》等,阐发伊壁鸠鲁学派对情感、伦理和宗教的思考。还有伊壁鸠鲁学派与其他学派论战,如对斯多葛学派和柏拉图主义的批判,揭示了古希腊哲学的多元互动。发现少量拉丁文诗歌残篇,包括可能为失传的恩尼乌斯作品,以及未署名的抒情诗。以及涉及音乐理论、修辞学与自然哲学讨论,如《论音乐》探讨声学与美学。

王月生隐隐感觉这批东西应该对自己有很大的用处,不是财富上的,但一时捕捉不到那个缥缈的想法。

魂穿前世,一觉醒来,去吃早餐的路上,让昨天那个导游通知卖家把东西送来酒店,然后去了餐厅。

餐厅服务员在给王月生递上今天的报纸的时候,还很关心地问了一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您是昨天一早入住的。那您前天夜里有没有见到什么奇怪的东西?”

王月生好奇地问“没有见到什么呀。怎么了?”

“您看看吧,报纸上都有写了”。

王月生好奇地接过服务员递过来的当地报纸《Il mattino》,果然,头版头条的新闻就是《幽灵马车惊扰托莱多街!》(《Una carrozza fantasma terrorizza Via toledo!》)。王月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吊了起来,赶紧往下看。但见文中写到:

“12月4日凌晨,本报夜间编辑前往印刷厂送稿途中,从圣埃尔莫城堡出发,沿托莱多街行至平民表决广场。中途不知道什么时候,感觉有被跟踪。该编辑只听得背后似有车轮滚动时发出“非铁质”的沉闷响声,伴随低沉的嗡嗡声,但寂静的夜中听不到马蹄或者马匹口鼻的气息。编辑前行了很久,那种声音一直在后面跟随”。

看到这里,王月生乐了,暗道“咱昨晚在小区不也有这感觉嘛,其实就是小区马路上遛弯时,一辆新能源车跟在身后,司机挺有礼貌,也不鸣笛催促,就是不紧不慢地跟着。电动车没有油车发动机的那种声音,很低沉的嗡嗡声,不注意都听不出来。要不是后面一直有轮胎压路面的沙沙声,自己根本不知道,还吓了一跳。嗯?电动车?”

急忙再往下看:“待编辑回头瞧时,便见夜色中一黑色物体紧随身后,见编辑停下,也停了下来。该编辑大骇,沿路狂奔并高声呼叫,引来巡夜警察xxx和街头露宿者xxx。三人互相鼓励,一起接近查看。警察提灯的昏暗灯光下,隐约可见出现一辆“幽灵马车”,黑色车厢,并无马匹拖曳。警察提灯凑近车窗与三人共同查看,车内空无一人。而此时马车居然启动前行,三人惊恐至极,四散逃逸,然后远远见该车消失在港口附近的迷雾中”。

王月生说啥好呢,只能说自动驾驶功能亚克西了。前面有人慢走就慢慢跟随,人停下来挡住了路就自动停下,三人围观时前面没了遮挡便继续前进。至于为什么车里没人,我那不是在后排睡觉呢嘛。再看看报道,见最后写部分市民声称马车是“亡灵引渡者”,由当地民间传说中的“安吉图诺”(Angeletto,即小天使引导亡魂)驾驭,自11月起每周五午夜出现,已持续约三周云云。看得王月生啼笑皆非。

后来,在后世,王月生参加那场轰动全球的那不勒斯仪式时,特意去当地档案馆查阅了一下,居然真发现了这张报纸。而且还有后续,该报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幽灵追踪”,每日更新读者来信,包括科学推测(如光学幻觉)、恶作剧指控,甚至灵媒的“通灵记录”。那年12月12日,该报又发布悬赏启事,奖金100里拉,相当于熟练工人3个月工资,要求提供“幽灵马车”存在的确凿证据,如清晰照片、实物残留物,或合理解释,期限是1897年1月1日前。

这下子一个灵异事件变成了全民狂欢。市民自发组队携带煤油灯、相机(当时使用笨重的箱式相机)在托莱多街夜间蹲守巡逻。街头小贩出售“驱灵符咒”,占卜师开设“幽灵占卜”摊位,甚至有酒馆推出“幽灵马车鸡尾酒”(含苦艾酒与龙胆利口酒)。科学界也介入了,那不勒斯大学物理教授埃米利奥?塞格雷公开质疑,认为可能是煤气灯光反射导致的集体幻觉;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多?科斯塔在《Il mattino》撰文,分析恐慌传播的群体心理机制。

这种事情怎么能少的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乱者。警方调查发现数起伪造目击报告,有人用驴车覆盖黑布伪装,但未找到核心证据;悬赏截止前三天,一名马车夫自首称受雇于某贵族制造恶作剧,但无法解释所有目击细节,舆论质疑其为替罪羊。最后,《Il mattino》以“科学终将战胜迷信”总结事件,暗示可能为集体癔症。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有余波呢!作家马蒂尔德?塞拉奥在1897年小说《那不勒斯故事》中融入“幽灵马车”情节,隐喻社会动荡。该事件成为20世纪初意大利神秘学研究的案例,1940年代甚至有电影短片改编。

而这一切的源头,不过是王月生夜半钟声到货船后想睡个好觉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