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章 圣西尔军校

书名: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作者:莫比乌斯光环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8

1895年9月15日,星期日。法国巴黎郊区凡尔赛宫以西约5公里的圣西尔村圣西尔军校最西侧的大演习场。

9月的巴黎郊外已入初秋,枫叶渐染金黄,气温微凉。弥漫在塞纳河支流水面上以及周边的旷野间的晨雾逐渐散去,露出了一处被四周小高地围成的盆地。盆地南北两面的缓坡经过人工处理,南面是可拆卸的主席台架构和两侧依照坡度从下往上排列的几行椅子,主席台是给参加今天军校开学典礼的陆军总部的高级军官和军校领导准备的。两侧的观礼座是贵宾席,而普通来宾席则在北面的缓坡上。尽管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贵族阶级,但权贵阶层总是存在的。圣西尔军校每年招生约2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高级军官子弟和权贵子弟,三分之一是全法国的高中生经过考试选拔出来的,还有三分之一是有能量的中低级军官和殖民地方面推荐的名额,这几年还增加了外籍学员的名额。所以也是差不多权贵出身的学生家长在贵宾席,其他学生家长在普通席。东面和西面则是留给操演部队的通道。

此刻两边的来宾席已坐满了兴奋的新生家长们。男宾们的服装千篇一律,女士们的着装则争奇斗艳,异彩纷呈。王月生入乡随俗地穿着与其他男宾大同小异的衣服坐在北面的普通来宾席上,并且争取让自己隐入背景中,不引起他人的注意。因为被系统选中这么多年来,他从没有主角光环的意识。尤其在前世的时空中,总觉得自己是个过客,是一只在夜色中明亮的萤火虫,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身边的阿珠跟其他女宾着装风格类似,但同样不显眼。

他至今仍觉得前段时间发生的一切有些不可思议。原本的计划是王月生陪大韦去马赛的一个工程学院学习,兼联络当地的华人机构。但临行前的几天,这个高大粗壮的汉子一反常态地变得沉默寡言,屡次欲言又止。王月生看着都替他着急,知道他有话要讲,但是也知道逼问的话没准就把他憋回去了,仍然会像以往一样对自己言听计从,只是把自己的想法深深压在心里。但现在情况不同啊,以后他要在这里独当一面承担重要任务的,心存芥蒂怎么能开展好工作。而且现在大家只是在起步阶段,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调整的。于是,王月生找了个下午,拉着大韦在塞纳河边坐着看河水逝者如斯夫地流淌而去。一直到太阳快下山,大韦终于憋出一句,“生哥,我想去读圣西尔军校”。

饶是王月生这样手握两界穿越神器、正在筹划未来几十年的工作计划,且目的是让世界产生天翻地覆变动的人,都没有想到过现在去进圣西尔军校。须知圣西尔作为与后世美国西点、苏联伏龙芝等并驾齐驱的世界头部军校,采用小规模精英式培养,对国内生源卡得都很死,对本土和殖民地以外的招生就更少。在后世,1906年才有第一个中国留学生,然后那么多年过去,知名的中国学生只有国民党方面的廖耀湘一人。而且,即便本国学生,除了那些校方都要巴结的军队高官和政商两界权贵子弟,以及那些有能量的中下级军官力荐的学生外,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这里,会被先扩招,然后卡住相当一批学生去读预科,排队等候入学资格。而且不像阿宽和阿珠那俩的学校,只要出大价钱用旁听生的名义,就可以跟其他同学享受完全同样的教学资源,只是学校最后不发给学位证而已。而王月生的规划里又不需要这个。可圣西尔,就算王月生拎着钱去送,都不知道对方肯不肯收中国学生。

“生哥,我不知道你今后的打算,但我知道你是要做大事情的人。我猜你今后一定需要懂得打仗的人。我觉得我喜欢打仗。你在西林把我救起来的时候,我就是刚帮人打完仗,哦,就是你后来跟我们开玩笑讲的村战。我这个小杂种,能在当地活下来,就是因为我会打仗。我不但自己能打,而且我看见对家来人的样子,就知道我们这边的人马该怎么分配,哪些人藏起来,哪些人冲上去,我都知道。他们平时骂我小杂种,不给我活做,但是十里八乡哪个村要跟别人争地抢林子或者报恩怨,他们那时都会找我,我还可以挑喜欢的一方加入”。

“大韦,谢谢你一直替我想。有些事情不是不跟你说,而是没到时候说了没用。我也可以告诉你,我想过派老营的几个兄弟去日本学军事。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进圣西尔。咱们的国家现在被人瞧不起,拿官府的保荐都敲不开门,砸钱更是没用”。

“生哥,让我试一次。如果不行,咱们就扭头去马赛”

结果,王月生和大韦被表情冷漠的军校卫兵带进教务主任的办公室后,大韦从怀里掏出那个从广西西林相遇时就贴身藏着的唯一东西,一个布包,然后居然请王月生给他和教务主任一个单独的谈话空间。王月生听到这话后就开始麻木,鬼使神差地就出了办公室到了走廊上,然后脑子里一片空白。再后来就是教务主任送大韦出来后,大韦告诉他,可以入学了。

怎么做到的,大韦没有说,王月生也没有问。

军号声响起,四个礼兵骑着高头大马站在了主席台下,整齐同步地将长管军号斜指向天空,吹出了迎接长官的号谱。随后,一行十几人走上主席台就座。前排中间位置的军官挥了下手,台下一个礼兵又吹了段军号。远远的东方传来一段呼应的号声。

随后,隐隐传来隆隆的脚步声。很快,四人一排的队伍整齐地从谷地东边的入口走了进来。队伍中的士兵上身穿深蓝色双排扣呢绒外套,领口和袖口镶着象征步兵兵种色的红色滚边。下身穿红色宽松呢绒裤。头戴平顶圆筒形军帽,帽墙红色,顶部深蓝色,帽徽为步兵交叉步枪图案。腰间是白色的宽武装带,左右的两个皮质弹药盒里面按照步兵操典要求,装了80发子弹。肩扛勒贝尔m1886步枪,这种步枪使用8x50mm无烟火药子弹,射程与精度领先同期欧洲大陆其他国家装备。几百人枪口处长约52厘米的m1886四棱刺刀形成了一片刺刀森林,阳光在森林的树梢上跳动。双肩背的帆布背包里装着干粮、毛毯,外面插简易工兵铲,灰色粗呢冬季大衣折叠成一捆环住背包扎好。约一个营人数的步兵方阵进入盆地,沿着边缘跑道似的道路折向主席台方向。

随后进入观礼众人视线的,是约一个连的士兵。根据来宾席前站立的礼兵的大声宣讲,现在进场的是工兵。这些工兵与之前进场的普通步兵的制服风格相似,上衣为m1877式铁灰色大衣,采用双排扣设计,每排有六枚纽扣,带有红色领章和蓝色军团数字编号。大衣下摆前后可以扣到一起,方便士兵移动,袖口处绣有工兵专属的交叉斧头与火焰图案,象征工程与爆破。下身着宽松的m1867式红色长裤,裤子后面设有半条腰带,可用于调整宽松,裤侧带有士兵款黑色裤线,并配有短靴和皮革绑腿。头戴平顶帽,帽墙为深蓝色,帽顶为红色,帽子前部的正中位置缝有蓝色团编号。工兵们背着m1893式背包,装着用于伐木、挖掘和搭建工事的短柄斧、工兵铲、锯子、镐头、绳索等,或者是用于破坏敌方设施或开辟道路的炸药包、导火索、雷管等。

因为是阅兵和给平民来宾及学生家属做观赏性的演戏,而非真正战术性的演习,所以工兵方阵并未携带战场上更为重要的由马车拉运的木制或铁质便携式浮桥组件等大型专业设备。同样的原因,战场上很重要但和平时期不具备观赏性的辎重兵种并未参加此次活动。而炮兵尽管颇具观赏性,但这次活动的场地连真正的营一级攻防战都容纳不下,更何况现在法国陆军装备的几种主力火炮,比如 mle1877型90毫米野战炮或mle1880型155毫米榴弹炮的挽马队列都无法在这小小的场地展开,于是也自动隐身了。

最后进场的是骑兵方队。尽管胸甲骑兵在二十多年前的普法战争中损失惨重,已证明其在现代战场上作用的日渐衰微,但这个极富观赏性的兵种却是各种礼仪场合的爱宠。此次也是由在校各个年级军校生中的前朝贵族子弟、当今权贵家庭子弟等,不管他们是不是专修的骑兵科,都拉来组建了一个由60人组成的方阵,且统一是军官的装扮。

只见这些人上衣为深蓝色外衣配红色衣领,领章为深蓝色,饰银色爆炸手榴弹图案;肩章为银色(若是士兵则为红色),纽扣为九枚银色排列。上衣外套胸甲,由前后两片重量约10-12公斤的抛光金属板组成,通过皮带固定。下身则是红色马裤搭配黑色裤线,黑色高筒骑兵靴配马刺。头盔为1874年列装的皮制镀银款式,顶部装饰镀金,前板带金属鳞片下颚带,今天特意插上了羽毛盔饰。每人斜挎左轮手枪,装在手枪套里,枪套的绳子跨在左肩,胸前挂内装军官专用双筒望远镜的黑色皮盒、左侧腰间挎棕色皮质弹药袋,马身左侧悬挂着皮革包裹的木质刀鞘,鞘口设有卡簧固定装置,鞘尾装饰铜制配件。鞘内是m1880式重型马刀,刀身长度约90-95厘米,采用高碳钢锻造,单刃弧形设计,兼顾劈砍与突刺功能,刀尖带有假刃以增强穿透力。刀背较厚,刀刃后部略微加宽,以提升挥砍时的动能传递。护手为全包围式d形黄铜结构,保护手部免受冲击,刀柄材质为木材,外有皮革包裹,握持处带有防滑纹路,并配有腕绳以防止脱手。骑兵胯下则是一水的盎格鲁-诺曼马,这是一种由法国诺曼底地区本地马与英国纯种马杂交的品种,是为了满足军方关于具备快速冲锋能力和长途耐力的要求专门培育的。每匹肩高都在150-160厘米之间,体重都在450公斤以上,体型匀称且肌肉发达,适合负重和高速运动。黑色、栗色和深棕色的毛皮质地光滑,随着皮下肌肉牵动,毛皮起伏着,在上午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英武。

骑兵方队入场时,最先进入的步兵方队已开始用分列式通过主席台接受高级军官和校方领导的检阅。此时法国已不再使用拿破仑时期发明的“鹅步”即早期正步,所以没有王月生以为的正步走的阶段。整个分列式下来感觉远不如后世转播的国庆阅兵震撼。不过想想这个毕竟只是一个军校的开学典礼。尽管后世法国国庆阅兵式上走在受阅部队最前面的永远是圣西尔军校的方队,而且只有当年的毕业班学员才能获此殊荣,但在前世这个规模的典礼上,只可能看到一个阉割版的仪式。不过,必须承认的是,没有经过一战二战残酷的洗礼,此时欧洲各国的军人装束依然非常古典、华丽,与后世军服功能性为主完全是两种迥异的风格。尤其是胸甲骑兵列队经过主席台,一声号令下,全体拔刀举到面前行礼时,阳光照耀下一片刀光随着马背起伏,浮动在一簇簇的羽毛头饰上方,漂亮极了。

随着一个个方阵完成分列式,在中心操场上站好各自位置,从主席台两侧,今年的新生们排成尽量整齐的队伍鱼贯入场,在带队教官的指令下,聚集到操场中心正对主席台的特意留出的位置上。前排的几个新生撑起了一个横幅,上面写的是当年拿破仑留给圣西尔军校的校训“Il s'instruisent pour vaincre”(为打胜仗而受训)。

接下来就是惯常的各级领导的讲话。讲话完毕,所有在场学员和军人齐声高呼“N'oubliez pas Sedan!”(勿忘色当!)。今年正值普法战争结束24周年,法国社会弥漫着对德国复仇的渴望,军官普遍以夺回阿尔萨斯-洛林激励士兵。

随后,新生方阵一阵骚动,每个人快速地与其他人拉开了一定距离。然后,一排排高年级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方阵,逐一站到每位新生面前。一声令下,新生们右腿单膝跪地,左手轻扶空刀鞘,右手自然下垂。高年级学生将左手捧着的配有鹤鸵羽饰的圆筒帽交到对面新生手中。待其自行戴好后,将右手持的无鞘佩刀轻压在新生左肩之上。新学员接过佩刀,在随后校长发出的“军官们,起立!”的口令声中,学员们起立,行持刀礼。此刻,主席台和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因为这个举动代表着新生们已正式成为军校的学生。

当然,除了官方的仪式,还有圣西尔军校的传统私下庆祝活动。新生们会参加“凯旋式”,最后老生们向新生们泼凉水,代表着新生从老百姓蜕变为军人,才算老生们对新生的接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