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94章 火锅宴使,如此军演(三)

书名: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关于榜葛刺的出兵请求,朱有建虽在殿上应下,却对出兵时机与规模含糊其辞。

他眼下实在没心思顾及印度洋的事——

莫卧儿帝国究竟是何路数,他摸不清;

榜葛刺具体在何处,还得翻地图查证。

如今大明的国策很明确:

先解决北边的隐患,接着将轨车铺过去,再想法子将瀚海的水引到肃州。

连西域都得往后排,乌思藏的具体情形尚未厘清,也需慢慢探问。

这样一来,榜葛刺的事,自然更得往后搁了。

《永乐大典》里有一段关于“中国”的介绍,起初汉武帝听东方溯讲中国,认为中国其实就是中华夏的意思。

黄帝当年梦游华胥国,醒后回忆,认为陇中与河套在华胥中部,所以始称——

中华。

后来颛顼立国后正式用中华名称,待到夏启,干脆称华夏!

其义为正统,就是想不承认虞国的中华,虞国最后一帝手段狠辣,离间夏国姻亲商族;

商汤代夏后,为了掩饰自己上了虞国的大当,干脆利落地灭夏族与虞族;

可怜虞族已经逃进十万大山,依旧被灭绝了族裔。

夏族倒是比它强,逃进了东胡,然后出了一位纵横家型的大才,它将夏族典籍分享给东胡各部落,造就了落日神山的东夷族;

东夷族很有意思,它对商朝就是滋扰,你来我就走,你走我就继续滋扰,有点像毛文龙的东江游击队。

周人不是商族敌人,而是原来与夏族有姻亲的那群人,与商族被蛊惑的群体天然对立面,被发配到西疆戌守;

也就夏族匈奴人比较放水,要不然周人早就消失了。

商周秦其实就是烂账,都属于商族,由于立场不同,闹腾了一千多年。

朱有建从未想过《永乐大典》居然连这些辛秘都能够记载;

大典对《史记》有评价,认为那是乱改历史,搞得不伦不类,哪有什么上古贤帝?

都是血淋淋地攻伐,唐尧架空中华,立了唐国,到处扑杀颛顼后人。

汉武帝确实有抱负,他对“中国”有研究,认为东万里,西万里,北万里,南万里,长安正好在中间,所以大汉就是中国。

所以派军队出去验证,认为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胥就是华胥国,灭夜郎证明南去确实有万里,征西域过贵霜后,好像还有路,但是证明确实有万里,东部直接给干到虾夷。

汉武帝的认知为,除中国之外都是蛮荒,哪怕有国,也是小邦,不足为虑。

匈奴也是同样想法,所以大汉再怎么攻伐驱逐他们就是不愿离开,哪怕灭族也不能去蛮荒。

最终将中国称谓坐实的是大唐天可汗太宗,这位太宗也是明太宗成祖皇帝崇拜的偶像。

他是真敢干,杨广征朝鲜,是为了消耗门阀大族的有生力量,所以促成高句丽建了隋军京观。

天可汗征高句丽,纯粹是要证明东极必须离长安万里之外,高句丽只是过程中一段距离;

后来他家老九实现了这个愿望,安东都护府建在庙屯,于是明太宗自豪地在庙屯建立“奴儿干都司”!

可以说大唐为了证明是中央之国,在四方万里之处都设立了都护府,北边到了通古斯,见到瀚水认为到了北海;

西边到了咸海认为更西边都是蛮荒,于是建了西域都护府;

南边自然就是真腊,那里建了安南都护府,整个中南半岛都可以叫安南。

明太宗同样将宣慰司立了这些地方,不过他发现宋人在南洋发现很多岛屿;

所以就搞了船队去南洋,然后发现还有西洋,就这么一路过去,得到的成就,让他以为已经超越大唐天可汗;

他才是天下共主,很自豪地说——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凡邦国蕃属皆归大明!

朱有建认为很有道理,但是与我无关,我才没兴趣要这些虚假荣耀,得来点实惠的!

午膳的宴席设在迎宾楼膳厅,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火锅宴。

这并非寻常炭火火锅,而是新式样的:

圆形餐桌中央立着一根圆柱,柱内藏着蒸汽铜管,全靠蒸汽加热。

如此设计,既省了贡炭的开销,免了烧炭的麻烦,更没了炭火熏人的烟气。

六百多位各国使团成员,按与大明的亲疏远近分坐百桌;

鸿胪寺与礼部的官员另设十桌。王承恩作了主持人,面带笑意穿梭于各桌之间,指点众人取用菜品。

皇帝身份尊贵,自不必亲自陪宴。

火锅的食材称得上琳琅满目,天上飞的禽鸟、地上跑的走兽、水里游的鱼虾,一应俱全。

翠绿的时蔬堆得像座小山,旁边还摆着番薯、土豆和各式杂粮糕饼——

虽算不上稀世珍馐,却也样样色泽鲜亮、香气扑鼻,勾得人食欲大开。

酒水也备了好几样:

低度的高粱白酒清冽爽口,红宝石般的葡萄酒醇厚甘甜,还有酸甜适口的果酒,度数不高,任谁喝都不容易醉。

这席宴对各国使团成员来说,简直是皇家规格的礼遇。

他们何曾见过这般丰盛的吃食,尝过这般鲜美的滋味?

一时间人人眉开眼笑,脸上满是满足。

西洋六国的使者更是连连称奇。

他们竟在这儿见到了白面包——

雪白的面皮里裹着葡萄干馅料,口感细腻松软,比本国贵族餐桌上的还要精致美味。

意大利使者尤其惊讶,当尝到桌上的杂面条时,忍不住咋舌:

这面比自家的意大利面好吃太多!

原来这面条里掺了骨粉,炖煮后汤汁都带着股鲜醇的肉香,滋味自然不同凡响。

往日里,也曾有西洋人混进使团前来朝觐,可那时的大明朝廷自居天朝上国,一心讲究繁文缛节,总将他们视作不开化的蛮夷,半分包容也无。

自然不会考虑他们本国的饮食习惯,汤若望虽然不在乎饮食,第一次吃到白面包时,也是涕泪横流。

此时西方尚未普及三明治,朱有建指示膳房,仿肉夹馍,用面包夹羊肉片或者鸡胸肉片,涂抹上甜面酱,加些蔬菜叶。

如今神谕科都是这种面包夹片,还有羊奶和麦乳饮。

不过没有用在这里,皇帝认为他们没资格享用!

白面包可以随意吃,白面包加葡萄酒,以及羊肉烤排。

大明对各家使团的请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即便他们不行跪拜大礼,也全不计较。

可这般宽容,反倒让西洋人对形势有另外想法,只当大明确实衰弱了;

居然用谄媚态度对待他们,没了往日的强盛与傲气。

若军演很强大,可以稍微收敛些,若火炮威力不如,那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