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3章 清廷内乱,遁走朝鲜(七)

书名: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阿济格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身旁簇拥着两百亲军,还领着镶黄旗的一千人走在队伍最前面。

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但内心深处却也有着一丝无奈。

曾经身为旗主的他,如今却被多尔衮剥夺了旗主身份,甚至连旗籍都没了。

不过,议廷的许诺又让他燃起了希望——

只要成功抓捕多尔衮,那正白旗便会归他所有,他可以凭借这个机会重建正白旗,重拾往日的荣耀。

想到这里,阿济格握紧了手中的缰绳,心中暗暗发誓:

“多尔衮,你昔日对我的羞辱,今日我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正白旗也终将再次成为我的骄傲!”

他的呼喊声在队伍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位士兵,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未知的前方前进,而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一场与多尔衮的激烈对决。

从盖州出发后,这支四万人的队伍宛如一条迟缓的长龙,在大地上缓缓蠕动。

队伍中的各方势力,各怀心思,谁都清楚那多尔衮可不是好对付的角色,像个不要命的疯子,所以没人愿意充当先锋,去直面多尔衮的锋芒。

阿济格心里窝着一团火,他本就是个脾气暴烈之人,以往凭借着强大的势力,说一不二。

可如今时过境迁,他身边只有区区两百亲军,即便想耍耍威风,也没了那份实力。

他看着磨磨蹭蹭的队伍,只能强忍着怒火,不断催促着前进,却也无可奈何。

而在这支队伍的周围,京鲁营的游击小队斥候早已悄然盯上了他们。

消息迅速在各个游击小队中传开,队员们顿时热血沸腾,摩拳擦掌。

“这一票咱们要干大的,想办法把这四万人给吃掉!”

有人兴奋地提议道。

与此同时,游击小队中的太监们也紧急召开了会议。

他们围坐在一起,神情严肃又带着一丝自信。

一位年长的太监清了清嗓子说道:

“这四万人的队伍算得了什么?咱们可都是见过大世面的,在徐州的时候,那可是见过四十多万人的场面,还怕这区区四万人不成?”

其他太监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势,似乎已经在谋划着如何将这支队伍一举拿下。

一场看似实力悬殊的较量,即将在这片土地上拉开帷幕,究竟是阿济格的队伍能够顺利找到多尔衮,还是游击小队能够成功吃掉这四万人,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悬念。

京鲁营的众人看着那分成十二支各自扎营的四万人队伍,脸上都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在他们眼中,四万人本就不算多,如此分散扎营,简直是给他们提供了可乘之机,也难怪他们会有些看不起这支队伍了。

此时,游击小队的成员们心中正纠结着一个问题:

到底要不要等这四万人到了金州再动手呢?

而他们纠结的原因听起来有些荒诞——离金州远的话,运送这些俘虏会很辛苦。

就在大家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京营的探马带来了新消息。

探马气喘吁吁地汇报说:“

他们都有马,还有驮马拉着辎重粮草,运送起来并不难!”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心中的纠结顿时烟消云散。

一位领头的太监眼神一亮,果断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再等了,当夜就动手!

咱们先用仁慈煤烟放倒他们,然后把煤灰灌进他们鼻腔里,让他们失去反抗能力,再把他们绑在马上送到海边去。

之后马上派人通知田有良,让他放大船过来接人!”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迅速开始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

夜色渐深,游击小队的成员们如鬼魅般悄然接近那十二支扎营的队伍,一场惊心动魄的突袭行动即将展开。

而那尚在睡梦中的四万人队伍,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一步步逼近,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意想不到的遭遇。

田有良最近的生活可谓是忙得焦头烂额,用任何单一的形容词都难以描述他的忙碌程度。

在山东地界,原本分田安置流民与退役士兵的工作就已经够繁重了,可如今又多了估算当地地主士绅财产这样复杂且敏感的任务。

不仅如此,曲阜孔家那边也有一堆事儿等着他处理,孔家要搬迁,需要安排大马车来运送家什。

高总领负责与各方进行谈判,而田有良则要实打实的去操办这些事情,一点都不敢懈怠。

毕竟,有大把的太监盯着这些差事,就等着他出点差错,好取而代之呢。

时间一晃已经过去了五个半月,朝鲜女人的转运工作还远未结束,还有好几万人眼巴巴地等着被转运。

田有良可不敢在这件事上有丝毫的糊弄。

要知道,这涉及到副总领高智成(朴应智)的族人,皇帝陛下对这件事也是格外关注,容不得他有半点闪失。

每天,田有良都在各种事务之间奔波,协调着人力、物力,安排着各项事宜。

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这些事情办不好,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更会对整个局势产生不利的影响。

可即便如此,他也只能咬着牙坚持下去,在这忙碌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中,努力寻找着平衡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田有良正被一堆事务缠得脱不开身时,金州传来的消息让他瞬间瞪大了眼睛。

听到俘虏了四万余旗军,还有四万多战马、两千多驮马以及大量辎重粮草,需要赶紧派大福船去接送,他心里既震惊又犯起了难。

高宇顺离开山东前,提拔了二十名太监作为田有良的副手,可副手终究只是副手,调派大福船去金州这等关键事务,按规矩必须由田有良亲自操办。

他皱着眉头,在心里快速盘算着:

要调派大福船,就得协调船只的调配、人员的安排,还得考虑航行的安全和物资的装载。

此时的他,手上本就有估算地主士绅财产、安排曲阜孔家搬迁等一堆棘手的事儿,这又突然来了这么个紧急任务。

但他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容不得他有丝毫犹豫。

田有良强忍着疲惫,立刻开始召集相关人员,布置调派大福船的各项事宜。

他一边向负责船只管理的人员说明情况,要求尽快准备好大福船,一边安排人手去筹备船上所需的物资和补给。

同时,他还得考虑到金州那边的实际情况,确保船只到达后能顺利接上俘虏和物资。

在忙碌的过程中,那二十名副手也在一旁协助,可田有良依旧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个环节都亲自过问、严格把关。

他知道,这次调派大福船任务完成得好坏,不仅关系到那四万多俘虏的处置,更关系到自己在众人眼中的能力和地位。

而在这紧张忙碌的氛围中,他只能咬着牙,全力去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