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6章 京师正序,宣府战启(一)

书名: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朝会那庄严肃穆的气氛犹自萦绕,袅袅余音才刚消散在殿宇之间,刑部尚书张析便如同一道奔驰的野马,风驰电掣般地疾步而出。

他神色冷峻,心中思量着关乎京城秩序整顿的圣谕,脚步不停,径直朝着皇城司、吏员捕快以及锦衣卫等一众相关部门奔去,那架势,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要将这平静的京城搅起一番风云。

圣谕所到之处,仿若点燃了一把烈火,刹那间,各个部门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又或是被上紧了最紧的发条,轰然间高速运转起来。

衙役们忙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却又秩序井然,各司其职。

瞧,有的衙役憋足了劲儿,扛起那又长又沉的长凳,这玩意儿可不简单。

待会儿在街头巷尾,它可就是用来行刑的关键“工具”,到时候,肇事者们见了它,腿肚子都得发软;

有的衙役则大步上前,抄起那根杀威棒,好家伙,那棒身黝黑发亮,犹如深夜的潭水。

在明晃晃的日光下泛着摄人心魄的冷光,单单是看上一眼,就能叫人心生畏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了咽喉;

还有的衙役不慌不忙,拿起那薄薄一片的板尺,可别小瞧了它,这可是专门用来掌脸的刑具。

平日里看着不起眼,此刻在阳光的映照下,却隐隐透着一股不容亵渎的皇权威严,让人不敢直视;

更有衙役像捧着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捧着记账本,那本子的纸张洁白如雪,却即将承载一笔笔罚款记录。

这些数字,关乎着执法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银钱的进出,都不容有失。

再看每一支执法队伍的人员配置,那可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编排的,不多不少,整整二十人,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市容小队(那啥,形容词)。

队伍之中,有六人专门负责掌刑,这几位,个个都是人高马大、膀大腰圆,那手臂上的肌肉高高鼓起,宛如铁铸一般,青筋暴起处,似一条条蜿蜒的小蛇。

一眼望去,便知他们是常年与刑具打交道的老手,那双手,不知在多少犯人身上留下过疼痛的印记;

另有十二人,身姿矫健得如同猎豹,眼神犀利得仿若苍鹰,他们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抓捕那些在京城街头肆意妄为的闹事者。

一旦发现目标,他们便会如离弦之箭般迅猛出击,不给闹事者丝毫逃窜的机会;

队伍里还有一位记录员,手捧笔墨纸砚,那墨香在空气中轻轻飘散,他时刻保持警醒,随时准备将关键信息精准地记录下来,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日后断案的重要依据;

最后,还有一位观察员,这角色可非同小可,通常由御史担任。

他们身着一袭庄重威严的官袍,头戴乌纱,身姿挺拔,肩负着监察执法全程的重任。

他们的眼睛就像放大镜,一旦发现执法过程中有任何异常之处,便可行使那令人闻之色变的风闻奏事之权。

直接将情况上报给圣上,容不得半点马虎,铁面无私的令人发怵。

皇城司的队伍组建,同样遵循着一套严谨细致、有条不紊的章法,就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每一个环节都严丝合缝,确保执法行动高效无误。

他们的人员排列整齐划一,装备配置周全妥当,行动起来整齐有序,彰显着皇家执法的威严,与过去的形象大相径庭,真的很像那么一回事。

唯有锦衣卫,在这一众执法力量中稍显特殊,仿若一把隐藏在暗处的利刃,平日里不轻易出鞘,一旦现身,必见血光。

他们习惯以十人小队作为最基本的作战单位,一水的锦袍绣春刀,这些小队成员个个身怀绝技,行动之时,如同鬼魅夜行,身姿矫健轻盈,脚步悄无声息,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穿梭自如,来去无踪,让人防不胜防。

由于锦衣卫肩负着特殊且机密的职责,所涉之事多关乎国家安全、宫廷秘辛,因此他们一般不会插手街头巷尾那些琐碎繁杂的小事。

但倘若真有触犯重大律法、威胁皇权统治之事发生,他们便会如雷霆万钧之势迅猛出击,毫不犹豫地直接将嫌犯拷拿进那阴森恐怖的诏狱之中。

紧接着便是一番严刑审问,不把真相挖出绝不罢休。

也正因如此,他们的队伍构成精简高效,并不设置观察员与记录员,一切行动皆以追求极致的效率和严守机密为重。

绝不拖泥带水,以免贻误战机或泄露机密,特别是卫指挥使不在后,他们似乎更像皇城密探了。

从朝会结束的那一刻起,京城便仿若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悄然推动,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至巳时末这段时间里,原本喧闹繁华的京城大街小巷,开始陆陆续续、悄然无声地出现一支支这样威风凛凛的执法队。

起初,他们的出现并未引起太多人的特别关注,就像是往平静的湖面投入了几颗小石子,仅仅泛起几圈微小的涟漪。

闹事的不法之徒们,此刻正沉浸在自己的冲动与戾气之中。

忙于寻衅滋事,与对手拳脚相加,眼睛里燃烧着愤怒的火焰,满心想着如何在争斗中占得上风。

哪里还有闲暇去留意周围环境的变化?

而那些平日里就爱凑热闹的围观群众呢,此刻正伸长了脖子,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

只顾盯着街头巷尾随时可能冒出来的新鲜事儿,一门心思忙着看热闹,对执法队的悄然现身浑然不觉。

就在这看似平常的喧嚣与嘈杂之中,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幸运儿(或者说倒霉蛋)应运而生。

宣武门一带,仿若被点燃的火药桶,正在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激烈异常的打斗。

现场已经乱成一锅粥,只见十二个人仿若疯狂的野兽,相互扭打成一团。

拳脚如同雨点般密集地挥向对方,甚至有人在盛怒之下,挥舞着棍棒等致命器械。

棍棒划破空气,发出呼呼的声响,寒光闪烁之间,已有伤者倒地哀号,鲜血染红了地面,场面惨不忍睹。

围观群众也不是好东西,叫嚣着该这么这么打才对。

恰逢孟兆祥,这位以果敢坚毅着称的刑部右侍郎,正带领着一支训练有素、威风凛凛的执法队路过此地。

他身形挺拔如松,面庞冷峻坚毅,目光如炬,仿若能穿透这混乱的表象,瞬间洞察局势的本质。

见此情景,他毫不犹豫地扬起那宽厚有力的大手,在空中猛地一挥。

那气势仿佛能斩断一切乱象,同时大声下令,声音如同洪钟般响彻四周:

“立即擒拿所有人,一个都不许放过!”

执法队员们得令,迅速如饿虎扑食般冲向打斗现场,一场惊心动魄的执法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遵照圣谕那如雷贯耳、不容置疑的明确指示,执法队的行动仿若疾风骤雨,行事果断利落得令人咋舌。

他们全然不问这场打斗究竟因何而起,双方谁对谁错,在他们眼中,此刻只有律法的威严需要扞卫。

首要之事,便是以雷霆手段,先给这些闹事者来一顿杀威棒,重重地打板子,也好让旁人瞧个清楚,起到以儆效尤的震慑作用。

每人十板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寻常人听了都得胆战心惊,更别说亲身去挨了。

执法队员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迅速分工,两人一组,动作麻利地将犯人们

一一按倒在那冷冰冰、硬邦邦的长凳上。

负责行刑的队员们,个个身姿矫健,臂膀粗壮有力。

此刻,他们手中那根黝黑发亮、让人望而生畏的杀威棒被高高扬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凌厉的弧线,紧接着,带着千钧之力重重落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