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63章 蒸汽轨车,新型棱堡(六)

书名: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在考虑防御和居住功能的基础上,朱有建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保护区理念融入堡城形制之中。

保护区范围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抵御外敌,更是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秩序。

堡城的选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避免对草原生态造成破坏。

同时,堡城周边可以设置缓冲区域,种植一些防护林带,既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又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草原生态的平衡。

网格化管理则要求堡城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和协同作战能力。

堡城的形制要便于与其他堡城进行信息传递和物资调配。

可以在堡城之间建立通信系统,如烽火台、信鸽传递等,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

同时,要规划好交通路线,保证物资运输的畅通无阻。

朱有建在纸上勾勒着线条,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棱堡”的模样。

西洋人使用多年的前突类堡垒,此刻在他眼中宛如一颗启明星,照亮了大明在草原防御与轨车建设上的新思路。

皇庄新制的米汁草木灰水泥给了他灵感,这种比水泥混凝土更加坚硬的材料;

配合预制法,能制作出榫卯结构的墙体,以空心砖为基础,实现可移动的堡垒。

朱有建深知,这将是改变大明边防格局的关键。

他在纸上画出五六种不同的形制,每一种都倾注着他对防御与实用的双重考量。

最终,“x”型棱堡脱颖而出。

这种独特的结构,仿佛是大自然与军事智慧的完美结合。

左右内“V”型的设计,如同两只坚实的臂膀,守护着棱堡的两侧。

前后平底“U”型,则像是一张等待猎物的大口,又似一条畅通无阻的大道。

前后平齐的结构,是为了轨车的顺畅通行。

棱堡直接骑跨在轨道上,形成一道坚固的关闸,需要时落闸关闭通道,便能牢牢掌控进出。

在棱堡左右,轨车厢里的货物取走或装载都极为便捷,实现了军事防御与物资运输的高效结合。

棱堡的多层结构更是独具匠心。底层堆放物资,为长期驻守提供充足的补给;

上层用于居住,让士兵们能有一个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

伸出的四臂呈尖顶形式,尖锐的角度让敌人根本无法攀爬。

而四臂上的可行人通道和射击孔,则是防御的利器。

不论敌人从哪个方向发起攻击,棱堡都能利用伸出去的四臂,对敌人展开猛烈的反击。

正背面的城墙架设火炮,对敌人进行远程打击。

当敌人进入保护区,便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棱堡的布局使得敌人难以逃脱攻击,只能在密集的火力网下瑟瑟发抖。

朱有建看着纸上的“x”型棱堡,心中满是激动。

他仿佛看到了这些棱堡在大明边境和草原上拔地而起,成为守护大明疆土的钢铁屏障。

轨车在棱堡的保护下,安全地穿梭于草原与内地之间,物资得以高效运输,贸易得以繁荣发展。

他深知,这“x”型棱堡不仅仅是一种军事防御工事,更是大明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石。

它将融合军事防御、物资运输、民生保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大明的长治久安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朱有建目光紧紧盯着桌上的“x”型棱堡图纸,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完善它的功能。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立刻拿起笔,在图纸上勾勒起来。

很快,堡顶加装开合式排盾的设计跃然纸上。

这种排盾平时可以折叠放倒,不占用过多空间,也不会影响棱堡的整体外观和日常使用。

而当战事来临,它又能迅速支撑起来,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排盾的角度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有效抵挡敌军的远程火炮攻击,大大增强了棱堡的防御能力。

朱有建深知,在未来的战争中,火炮技术必然会不断发展,射程也会越来越远。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他对棱堡的布局也有了新的规划。

当火炮射程达到更远距离后,棱堡之间可以适当拉大距离,只需保留轨道线路上的棱堡即可。

这样既能保证防御的有效性,又能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人力成本。

“可以根据轨道铺排,实现轨车运载预制棱堡构件。”

朱有建兴奋地说道,

“轨道延伸到哪里,棱堡就能运到哪里,这无疑会给棱堡的建设带来极大的便利。”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轨车在草原上穿梭,将一座座预制好的棱堡构件运送到指定地点,然后迅速组装成坚固的堡垒。

想到这里,朱有建立刻召来韩赞周。

他将设想述说于韩赞周,详细地讲解了棱堡的设计理念、功能特点以及建造规划。

“韩爱卿,你先行制作出一座棱堡来。

等制作完成后,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验与改良。”

朱有建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韩赞周双手接过图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当他看到图纸上那精妙的设计时,不禁为之惊叹。

这座棱堡不仅融合了大明各种堡城的优点,还加入了许多创新的设计元素,如开合式排盾、可预制运输等。

它的防御价值远远超过了大明现有的堡城,甚至可以说比现有的堡城更具攻击性。

而且,有了轨车的运输和组装方式,棱堡的建设将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无需再依赖卫堡进行保护。

韩赞周越看越觉得震撼,心中对朱有建的智慧和远见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看向皇帝的眼神里,不由自主地带上了崇拜的神情。

“主子圣明,此等精妙设计,定能保我大明边疆稳固,万世太平。”

韩赞周激动地说道。

朱有建微笑着点点头,

“韩爱卿,此事就交给你了。

朕相信,你定能不负朕的期望,将这座棱堡完美地建造出来。”

韩赞周领命而去,立刻召集工匠,准备开始制作棱堡。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韩赞周全身心地投入到棱堡的制作中。

他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精心挑选材料,组织工匠进行加工和组装。

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确保每一个部件都符合设计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座崭新的棱堡逐渐成型。

它矗立在大地上,宛如一座石头巨人,散发着强大的威慑力。朱有建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现场进行视察。

当他看到这座凝聚着自己心血和智慧的棱堡时,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很好,韩爱卿,你做得非常出色。”

朱有建满意地说道,

“接下来,我们要对这座棱堡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确保它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同时,我们也要加快轨道的铺设速度,让更多的棱堡能够在草原上矗立起来。”

韩赞周连忙点头称是,

“主子放心,老奴定当全力以赴。”

相信在朱有建的领导下,大明的棱堡定会在草原上拔地而起,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为大明的繁荣和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整整五日夜以继日的奋战,无数工匠齐心协力,一座宏伟的棱堡终于拔地而起,矗立在广袤的大地上。

它完美契合图纸上的设计要求,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建造者们的精湛技艺与严谨态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