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3章 顺庆伏击,播州战酣(三)

书名: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土司部落,本质上与关外鞑靼部落并无二致。

关外鞑靼因生活环境恶劣,觊觎关内的富庶,自商周时代起,便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屡屡进犯。

而在皇帝心中,无论是关外的鞑靼,还是川蜀的土司,都是一样的存在。

只要能借他人之手解决问题,便是上策。

就如同皇帝给曹化淳的密旨,竟连山西藩王都不打算放过。

在他看来,大明的腐朽虽是多种因素交织而成,但藩王封地不纳税,无疑是最大的毒瘤之一。

这种对既得利益集团的打击,虽看似冷酷无情,却也是为了大明王朝的长远发展。

在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相互交织,每一步决策都关乎着无数人的命运;

而朝廷也在这复杂的局势中,艰难地寻求着平衡与出路 。

对于一名灵魂穿越者而言,名声于朱有建而言,并非什么沉重的负担。

毕竟,这副身体承载的身份并非他原本所有,他又何必为这虚名所累呢?

在他看来,好好生存下去,才是当下最该关心的事。

队伍继续前行,一路来到了岳池县。

然而,一场激烈的争吵再度爆发。

秦良玉熟知岳池的地形,她深知此处有一处绝佳的伏击之地。

于是,她向林有德建议,由两方联手发动伏击,力求出其不意,给敌人沉重一击。

然而,林有德却断然拒绝。

在他眼中,此次伏击风险实在太大,那处矮土丘根本无法有效阻止骑兵冲锋;

一旦敌方骑兵冲入,局势将难以控制,所以他坚决不同意参与此次伏击战。

其实,这处伏击点远没有林有德说得那么不堪。

虽说土丘并不高耸,但在其前方,恰好有一条岳池水潺潺流淌。

这条河流对于骑兵冲锋而言,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能够有效遏制敌人的攻势。

林有德却推诿说没有远程打击兵器,若要发动伏击,必须先渡河;

而一旦渡河,面对骑兵冲锋,又根本来不及撤上山丘,只会陷入绝境。

林有德的态度,让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怒不可遏。

他气得大骂,质问这大明王师为何胆小如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林有德的蔑视,甚至直言“果然是没卵子的玩意”。

秦良玉见状,没有斥责自家孙子,只是在一旁默默看着,这种默认的态度;

无疑是在宣告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已然撕破了面皮。

一千白杆兵与游击军最终分道扬镳,岳池伏击战终究未能打响。

不过,这场蓄势待发的战斗并未就此夭折,而是在广宁州迎来了它的爆发时刻。

不得不承认,白杆兵有着强大的作战能力。

在广宁州的这场激战中,仅仅一千多人的白杆兵部队,竟给大西军造成了三千多人的伤亡。

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格斗技巧和无畏的战斗精神,在敌群中左冲右突,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敌人心脏。

然而,敌众我寡的局势终究难以逆转,白杆兵最终还是败走。

此役,他们损失了一百多名兄弟,但也不乏收获,成功抢夺了九百多匹战马。

带着这些战利品,白杆兵向着重庆府方向仓皇逃去。

张文秀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支败退的白杆兵。

在他看来,消灭这股残余力量后再转去夔州府,不仅能够消除潜在的威胁,还能振奋士气。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指挥部队,朝着白杆兵逃窜的方向追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有德却显得不紧不慢。

他率领着游击军,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那悠哉悠哉的模样,不像是来打仗的,倒更像是一场惬意的野游。

他的这种态度,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而那些俘虏兵,早已习惯了这种局面。

他们乐得这般轻松赶路,毕竟只要林大人不发话,他们就没有拼命的必要。

在他们看来,跟着林有德,至少能保住性命,至于战事如何发展,似乎与他们关系不大。

就这样,各方势力在这乱世之中,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行,局势愈发错综复杂。

队伍在行进途中意外捡到两千匹战马,这本该是振奋人心的大事;

足以让队伍加快脚步,以更迅猛的姿态奔赴目的地。

然而,现实却出人意料,他们依旧不紧不慢地行军,仿佛这两千匹战马只是无关紧要的点缀。

当队伍进入重庆府地界后,突然转向西南合州方向,这一举动让俘虏兵们大为吃惊。

他们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不明白为何突然改变行军路线。

进入合州山林,呼哨声此起彼伏地响起。

紧接着,一匹又一匹战马从林中冲了出来。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战马数量竟达一万多匹。

而且,不知是不是吃食不佳的缘故,这些战马跑近后,纷纷用头蹭着它们的主人,似乎在诉说着思念与渴望。

这时,不知游击军何时藏起来的豆子被拿了出来。

士兵们纷纷将豆子喂给战马,马儿们吃得欢快无比,长嘶声在山林间回荡。

就在众人以为马匹数量已足够时,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从山林里又跑出来许多马。

这些马没有主人,数量竟多达五千多匹,而且品种类似大明军马。

谁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跑进山林的。

游击军无奈之下,只能又掏出一些豆子喂这些无主之马。

俘虏兵们见状,心中满是疑惑。

他们跟着队伍近两个月了,实在想不通游击军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豆子。

终于,有人忍不住向游击军发问。

游击军却只是淡然一笑,并未直接作答。

其实,他们每次寻找食物时,只要见到豆类就会收集起来。

因为在《野外生存手册》中,为战马的食材列了十几条;

其中明确提到马儿不吃豆类会缺乏营养,影响体力,还列出许多野豆可以食用。

正是凭借着对知识的运用和对细节的关注,他们才在这艰难的行军途中,为战马储备了充足的口粮,确保了部队的战斗力。

喂完那五千多匹无主战马后,剩余的豆子又被拿去喂之前捡到的两千匹战马。

这些战马想必是许久未曾尝过豆子的滋味,一吃起来便兴奋不已。

只见它们边跑边嘶叫,那欢快的模样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这份久违的美味。

随着这一万五千匹战马加入队伍,原本的队伍瞬间“兵强马壮”起来。

如今,加上之前的战马,队伍里竟多出了三千多匹能征善战的坐骑。

于是,所有人摇身一变,都成了骑兵,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山林间气势汹汹地前行。

白杆兵的逃命本事着实了得,一路狂奔,竟已逃进了播州宣慰司境内。

气急败坏的张文秀,此时已顾不上许多,不管不顾地追进了播州境内,丝毫没有害怕遭遇伏击的迹象。

他甚至不屑地认为,若张能奇还未进入播州,那就主动降职算了。

他们一路追击,当进入重庆府后,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许多城池的大门敞开着,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惨剧。

走进城内,四处可见横七竖八的尸体,血腥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显然这些城池已经遭遇了屠城的厄运。

张文秀望着这满目疮痍的景象,心中明白,这是张能奇造成的。

显然张能奇已经带着部队进入播州,心中大定,对于这支白杆兵的命运,似乎已经看到他们败亡结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