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5章 宣府危局,豫东有信(二)

书名: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李自成听闻此言,仿若被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击中,瞬间如遭雷击,整个人呆愣在原地,久久沉默不语。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有那一个个残酷的数字在不停回荡。

仅仅这一场战役,己方精锐便折损二十七万人之巨,如今能存活下来的,竟然只有两万三千人。

自起事以来,他历经无数大小战斗,刀光剑影中从未有过一场战役遭受如此重创,损失这般惨重。

这些可都是大顺的中流砥柱,是支撑起大顺政权、弹压百万流民、逐鹿天下的根基所在啊!

若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了大业捐躯,倒也罢了,可如今,却尽数折损于区区数万人的一场埋伏之中(若知晓敌军实际仅有两千四百人,真不知他彼时又该作何感想)。

一念至此,李自成只觉胸口如遭重锤猛击,呼吸猛地一滞,一阵钻心的剧痛袭来,那是心如刀绞的痛感。

他的双手紧紧握拳,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这样就能抓住那正在消逝的希望。

本就负伤在身的刘宗敏、牛金星等人,此刻更是眼前一黑,只觉天旋地转,再也支撑不住。

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纷纷瘫倒在座椅之上,仿若天塌地陷,大势已去,绝望的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般在众人心中蔓延,将他们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之光也无情扑灭。

“老营……老营如今情况究竟怎样啊?”

李自成使劲吞咽了一口唾沫,试图压下喉间那股酸涩,眼眶泛红,好似被怒火与悲戚熏染,那里面蓄满了泪水,随时可能决堤而下。

他的声音颤抖着,哽咽得厉害,每一个字音都像是从破碎的心底艰难挤出,带着无尽的悲怆与揪心。

心中则如同在黑暗中祈祷的信徒,暗自向冥冥上苍哀求着,但愿老营的伤亡能尽量少一些,给大顺这摇摇欲坠的江山保留哪怕一丝希望的火种,那是他们东山再起的最后依仗。

“回陛下,”

李岩听闻此言,眼眶瞬间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极力忍住不让它们掉落,声音低得几近于耳语,仿佛多说一个字,那悲痛就会将他彻底淹没,

“老营现余一万一千一百六十七人,重伤难愈者四千八百一十六人……”

每一个数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砸在这死寂的空气中。

李自成仿若被一道晴天霹雳当头劈下,顿觉天昏地暗,眼前一黑,身子猛地一歪,双脚像是突然被抽去了力气,站立不稳,险些昏厥过去。

老营啊,那可是大顺的根基核心,是他们一路摸爬滚打、浴血奋战积攒下来的家底,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梦想。

如今却仅剩不到六千四百人,如此惨重的损失,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承受极限,好似一座大山轰然崩塌,将他压在底下,让他几近崩溃,整个人都陷入了无尽的绝望深渊。

当下,剩余的兵力加上留守后方的人员,细细一算,总计还不到六万人。

这点人马,在这乱世之中,犹如沧海一粟,渺小得可怜。

即便算上那些新近投降过来的明军,全部加起来也不到七万人,这点兵力,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

在尚未探明明军伏兵的详细情形之前,他们自是不敢轻易踏出宣府镇半步,就像惊弓之鸟,稍有不慎,踏入敌人的圈套,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况且,明军如今既然手握如此厉害的火器,那火器的威力他们可是亲身领教过,贸然出城,难保不会再度遭遇埋伏,被那无情的烟火吞噬,陷入绝境。

李自成眉头紧锁,眉心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满心焦虑,仿若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却又无计可施。

宋献策与李岩亦是绞尽脑汁,脑袋里的思绪如同乱麻,苦思冥想,试图从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找出一条生路,却始终拿不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计谋。

众人无奈,只得暂且各自回营疗伤,养精蓄锐,以待时机,此刻,沉默与伤痛笼罩着每一个人,只有那微弱的希望之光,还在黑暗中倔强地闪烁。

曹化淳此刻仿若战场上的拾荒者,却又带着几分悲壮与决绝,正忙碌于收拢残局。

他亲率一众手下,身影在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战场各处穿梭,好似在废墟中寻找珍宝的探险家。

战场上,受惊的战马嘶鸣着四处奔逃,扬起漫天尘土,他和手下们不顾危险,一个个箭步冲上前去,将那些受惊后四散奔逃的战马逐一牵回。

一番辛苦忙碌后,共计收拢得七万余匹陇西高头骏马,这些战马个个体型矫健、神骏非凡,身姿挺拔如松,鬃毛随风飞扬,仿佛自带一股傲视群雄的气势。

它们大多来自甘肃镇、固原镇、宁夏镇、榆林镇等边军营地,那些地方,可是孕育良驹的摇篮,也是勇士的诞生地。

大顺的老营兵卒,有大半正是出身于这四镇的逃兵,他们在边疆的风沙中磨砺,久经沙场,悍勇善战,为大顺的崛起立下过赫赫战功,每一次冲锋陷阵,都有他们无畏的身影。

此外,还有一些是自李自成追随高迎祥起,便一直忠心耿耿跟随他的老部队成员,彼此间情谊深厚,同生共死,历经无数生死考验,不离不弃。

然而,经此一役大败,于大顺而言,这损失已然不是简单的伤筋动骨,而是犹如被人狠狠抽去了脊梁骨一般,致命且惨痛。

精锐部队里,那些从四镇投奔而来的边军将士,几乎死伤殆尽,曾经那威风凛凛、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勇猛之师,如今元气大伤,风光不再,好似陨落的星辰,黯淡无光。

曹化淳审时度势,并未打算将这批珍贵的战马再度贸然投入战场。

他深知,当下局势危急,每一步决策都关乎生死存亡,这些战马另有大用。

一方面,它们将承担起运输战利品的重任,战场上缴获的物资、器械,那可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都需靠它们一趟趟搬运回营;

为后续的作战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就像源源不断的血液供给,维持着军队的生机;

另一方面,运送补给同样离不开这些得力的“脚力”,前线将士的粮草、弹药能否及时供应,全仰仗它们在崎岖道路上的奔波,它们就是军队的生命线。

有了这批战马作为坚实后盾,曹化淳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之火,他坚信,要不了多久,便能重新组织起一轮对宣府镇的凌厉攻势。

果不其然,局势的发展正如他所料,不久之后,改良后的投弹机即将运抵前线。

这新式投弹机堪称攻城的夺命利器,浑身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它的恐怖。

一经亮相,必然能让敌军胆寒,令活下来的敌人永生难忘。

其威力与连弩、手雷、地雷等凶悍武器并列,在战场上,它们将成为闯军走向失败与覆灭的关键依仗,是黑暗中的曙光,为大明带来了新的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