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 分类:军事 | 字数:48.7万字

第303章 宫内端午,三份奏则(三)

书名: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许大匠眼角笑出深深的褶皱,整张脸几乎笑成了一朵绽放的菊花,高悬许久的心终于“咚”地落回实处。

他悄悄抹了把额角的薄汗,喃喃自语:

“只要主子开心,老奴这几个月的辛苦,值了!”

蒸汽轮机有图纸,但是离真正制造成如主子要求的轨车,困难不是一星半点,与发明新物已无区别,他愁的头发都白了许多。

幸好器工监动迁进皇庄,有鲁总监这样的大拿帮衬着,要不然许大匠会更焦虑。

那龙舟仿若不知疲倦的蛟龙,一圈又一圈地绕着琼话岛疾驰,整整九周后,才调转船头,朝着岸边缓缓驶去。

原本有力划动的大桨渐渐停歇,不再做往复运动,机轮也如同慢慢放缓脚步的舞者,转速由快至慢,最终归于静止。

随着“咔嗒”一声轻响,龙舟稳稳当当地停靠在了岸边,溅起的朵朵水花,似是在为这场精彩表演鼓掌喝彩。

朱有建拍起手掌,为精彩的表演喝彩,然后一众随侍卫兵女官,学着样子鼓掌,直到所有人都在鼓掌

。这一刻属于龙舟的高光时刻,以蒸汽轮机驱动,本就是开创性的行为,朱有建以为它值得喝彩!

许大匠难掩兴奋,三步并作两步登上岛屿,快步来到朱有建身前,胸膛还因激动而剧烈起伏着。

一旁的王承恩见状,即刻端来一盏香茗,恭敬地呈送给许大匠,许大匠感激地向他回礼。

朱有建目光灼灼,直直望向许大匠,一连串问题脱口而出,言语间满是对蒸汽轮机未来的期待:

“许大匠,以当下的蒸汽轮机,究竟能承载多重的船只?

能否打造出海船?

航速又能达到几何?

用钢料做龙骨是否可行?

还有那铁甲舰,咱们可有能力制造?”

许大匠听着朱有建这一连串急切又满含期待的询问,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热流,眼眶瞬间红透,泪水夺眶而出。

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已逝的干爹、干爷的面容,心中感慨万千:

“干爹啊,干爷啊!主子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他是真心实意地想要造海船,是铁了心要复兴这蒸汽轮机啊!”

想到此处,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竟呜呜地哭出了声,那哭声中满是欣慰与振奋。

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忙掏出手帕,匆匆擦去眼角的泪水。

紧接着,“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响头。

而后站起身来,腰肢深深弯下,双手在身前灵活翻转,行了一个独特的墨家之礼。

朱有建瞧着这从未见过的古怪礼节,一时愣住了神,眼神中满是疑惑。

但他深知这些匠人自有他们的规矩和礼数,便按捺住心中的好奇,并未出声打断,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许大匠,眼神中多了几分尊重。

许大匠双目炯炯发亮,似有万千星火在眸中跃动,谈及擅长的领域,他整个人都焕发出别样的神采。

只见他抬手比划,声音铿锵有力:

“主子!承载船只的重量,可不能单看轮机!再庞大的船体,只要增添轮机体量或是增配轮机组,就能驱动!

制造海船更是不在话下!

想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那五千料的宝船,配上十二组轮机,便能乘风破浪!”

他稍作停顿,目光投向波光粼粼的太液池,神色变得郑重:

“不过,内河行船与海上航行,可不能一概而论。

内河之中,顺流而行或许能一日千里,但在茫茫大海上,船速至多百节。

皆因海船多用木质,行于水中,阻力重重!

那五千料的宝船,并非不能造得更大,只可惜,难以寻觅更长的大料做龙骨!

船身长久在水中浸泡,断然不可用榫卯拼接。

若是能找到足够大的龙骨材料,造出五万料的巨舰,也绝非痴人说梦!”

话音落下,他微微躬身,眼中满是自信与期待,仿佛那万吨巨舰已然在眼前破浪前行。

“那么,钢料可以一体成型,做龙骨理论应当可行,只要能够做出模具,是不是可以将钢水浇出龙骨来?

且船体结构也可以一并浇筑,许大匠以为如何?”

朱有建追问着,前世造船厂那些巨舰到底是如何制造的,他真心不知道。

龙国“战忽局”不仅仅是忽悠别的国家,忽悠自己人更是拿手,那些大驱、航母拍摄地就像自家鱼塘里的小玩意。

许大匠神色一怔,额间瞬间沁出细密汗珠,慌忙拱手躬身:

“主子恕罪,以钢料作龙骨这等巧思,老奴此前从未敢想。

待回皇庄,定要即刻与鲁总监闭门研讨,依老奴愚见,若能攻克锻造难题,此事多半可行。

一旦成了,那铁甲舰还真不算登天难事!”

他声音微微发颤,眼底却燃起炽热的光。

自唐宋以来,乃至西洋诸国,造船皆以木为骨,钢铁造舟的念头,似从未有人敢打破。

可经朱有建这般提点,许大匠脑海中已然翻涌起惊涛骇浪——若真以钢为骨,立起高耸入云的巨型高炉,日夜吞吐钢水,何愁造不出惊世巨舰?

华夏匠人自古便有“器大者声必闳”的豪情,若钢料龙骨成真,他们定要造出十万料的海上巨无霸,轮机组百组千组齐驱,在汪洋中犁出一条钢铁航道。

这般遐想令他呼吸急促,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心中已然盘算着回庄便要画下新图,誓要将这破天荒的构想化为现实。

朱有建眼中笑意盈盈,满是嘉许之色。他素来偏爱与这些懂得变通的大匠们交谈,他们全无迂腐之气,一点即通。

哪怕自己那些在外人听来荒诞不经的“奇思妙想”,在他们这儿也能得到认真对待。

他轻轻颔首,兴致勃勃地开口道:

“许爱卿,你这龙舟当真精妙,依此规格放大打造,必然可行,机轮的设计也颇具巧思。

只是这大桨嘛,若是将船体放大,不仅有碍观瞻,反倒成了累赘。

不知你可曾想过用轮叶驱动?

把轮叶安置在船尾,多设上几组,只要船体经得住水流冲击,速度快慢还不是随心所欲!”

话语间,他双手不自觉地比划着,眼中闪烁着对未来巨舰的无限憧憬 。

许大匠越听,双眼瞪得如铜铃般浑圆,眼底迸发出炽热的光芒。

原来,他这段时日正朝着将风阻转化为驱动力的方向日夜钻研,只是卡在关键之处不得其解。

此刻经朱有建这般随口一提,仿若一道惊雷劈开混沌,瞬间让他豁然开朗!

他心中翻涌如浪——既然风阻能借轮叶化阻力为动力,那船桨又为何不能用桨轮推进?

同样以轮机驱动,桨轮相较桨叶,岂不是更为实用?

要知道,桨叶对材质要求近乎苛刻,一旦在茫茫大海中断裂,根本无从更换;

可换成轮叶,不仅制作难度降低,更换起来更是便捷无比!

想到此处,许大匠激动得浑身微微颤抖,看向朱有建的目光中,满是惊佩与感激。

好似眼前这位帝王是点化迷津的仙人,为他打开了一片全新的造船天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