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0章 苦中求变,奢愿难全(二)

书名: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朱有建却仿若未闻,径直将剩余的一百万两银票一股脑全拿了出来,双手捧着,高高扬起,言辞恳切又激昂:

“朕如今有钱,你们尽管花销,莫要顾虑,即便不够,朕也能再想法子。

大明乃堂皇盛世之朝,皇家身为天下表率,如今却这般寒酸模样,如何能让天下百姓对大明有信心?

皇家若失了体面,只会令百官万民寒心,进而乱了心智。长此以往,大明离亡国之日,怕是不远矣!”

这番道理,看似有理,实则牵强。

想当年隋文帝杨坚,虽因独孤皇后管束,平日里过得简朴,衣食不奢,可大隋国威,何曾有半分减损?

那可是靠着兵强马壮、开疆拓土打出的大一统江山,真正的威风赫赫。

再看如今这大明,哪里是因灾荒致使流民遍地、无可生计,亦非兵力疲弱、军备不精。

纯粹是崇祯登基之初,将天启年间诸多行之有效的搞钱良策一概推翻,还把内库里的积蓄一股脑全挪到国库,自身又能力有限,刚愎自用。

如此一来,天启留给他的丰厚家底,尽数落入大臣腰包,流民之灾无力解决,朝堂之上,政令朝夕改,用人全凭一时喜好,稍有不顺,便将大臣下狱。

实则天启年间留下的能臣干将可不少,像那魏忠贤,虽有诸多弊病,却堪称弄钱好手;

孙承宗、孙传庭、熊廷弼、袁崇焕、洪承畴、杨嗣昌、陈新甲、黄道周、史可法、满桂、曹变蛟、卢象升、赵率教等,哪个不是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才?

东林党人,难道真就祸国殃民?

也不尽然,他们一心求施展抱负,渴望青史留名,可惜崇祯不给机会啊!

失望透顶之后,便是彻底绝望,人心离散,这才致使大明江山摇摇欲坠,众人都盼着拥立新主,以求转机。

哪怕是李自成揭竿而起,众人起初也存了几分期许,只盼能在灯下黑的新朝施展拳脚,可谁曾想遇上个混不吝,抄家灭门,下场凄惨。

即便如此,东林党人依旧贼心不死,妄图在南直隶重振大明,奈何南方局势混乱,张献忠四处劫掠,各地起义不断。

崇祯寄予厚望的左良玉又拥兵自重,不作为,即便有郑芝龙家族忠心耿耿扶持南明,终究是无力回天。

被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这帮叛徒卖了个干净,拱手将江山相送。

虽说朱有建这道理歪得离谱,却也歪打正着,沾上几分理。

张后一时之间,竟也无言以对,嘴唇微张,欲言又止,眼神里满是纠结与思索,仿若陷入两难抉择的困境。

王承恩在旁瞧着,更是惊为天人,暗自思忖:

咱家主子所言极是,咱皇室都过得这般寒酸,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主子说得在理,就得吃好的、穿好的,给天下人做个表率,方能让百姓重拾对大明的信心。

一个敢说,一个敢信,旁人又能所作何?

只得照办罢了。

朱有建说到底,不过是个平凡之人,面对这既定的悲惨结局,没那份逆天改命的决绝勇气。

既如此,倒不如躺平,图个痛快。手头有钱,便吃好喝好,有了大钱,索性全面改善生活品质。

真到了上路那一日,好歹也算阔过一场,没亏待了自己。

也有人说:普通人之所以难成大事,就是歪理太多。

可如今,朱有建也顾不上这些闲言碎语了。

此刻,周后领着袁贵妃等人,已是泪水涟涟。

她们大多出身小门小户,哪懂什么家国大义,不过是顺着崇祯的意思,苦熬日子,才落得如今这般凄惨境地,仿若被风雨摧残的花朵。

张皇后虽说贤淑,又有天启皇帝悉心教导,可毕竟也是小家碧玉出身,真正的治国理政之道,哪里学得通透?

平日里能规劝崇祯几句,也不过是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真要让她挑起治国大梁,怕是有心无力。

朱有建对宫中物价、贵妇花销一概不知,寻思着就算问王承恩,估计也问不出个所以然。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从银票里抽出三万两,凑成五万两,递给女人们,挥挥手道:

“你们且自己看着安排,朕也不懂这些,只一点,三天之内,朕要见到你们个个华美贵气,恢复皇家该有的风范。”

言罢,他俯身抱起最小的女儿,在那粉嫩脸颊上轻轻落下一吻,动作轻柔无比,仿若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柔声道:

“女孩家,就得娇美贵气,小少年们,也得英气逼人、富贵天成。”

放下小女孩,朱有建不敢多瞧女人们那泪眼汪汪的模样,转身快步离去,脚步略显仓促,似在逃避那满室的伤感,仿若不忍直面悲伤的鸵鸟。

他自觉自己是个良善之人,心软得很,瞧见路边流浪猫狗,都忍不住投喂,眼神里满是怜悯。

在他心里,自己就是那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五好青年,没半分坏心眼。

至于鼓捣出那个疯狂计划,实在是被形势所逼,走投无路。

朝堂上那帮老狐狸,哪个不是富得流油?

可让他们掏腰包,给将士们发军饷,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他们心里门儿清,大明亡了,换个皇帝,照样能高官厚禄,根本没把大明皇室当回事。

既然指望不上他们主动掏钱,那就得想法子让他们为自己掏腰包,于是乎,那疯狂计划应运而生。

说实话,朱有建心里那是一点儿底都没有,仿若走在钢丝上,脚下就是万丈深渊,生怕这些守财奴贪生怕死,不愿跟着他冒险。

没成想,古人对土地的那份执念,竟浓烈得如同陈酿的美酒,一闻就醉。

一听说有这等发财机会,还能拉皇帝入股,当下便头脑发热,仿若被金钱蒙了眼,以为万无一失。

他们哪里想得到,如今的大明,早已威严扫地,就像褪去了华服的落魄贵族,没了几分价值。

倘若知晓大明十日之后便要亡国,皇帝都得吊死煤山,他们还会这么疯狂吗?肯定不会。

只是大明往昔那些辉煌战绩,像闪耀的星辰,让他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土木堡之变那般凶险,面对穷凶极恶的瓦剌铁骑,大明都能绝境逢生,仿若浴火重生的凤凰;

多少次白莲教起义,亦是安然度过,仿若乘风破浪的巨舰;

先前高迎祥闹得那么凶,不也照样被扑灭,仿若燎原之火被一场大雨浇灭?

他们骨子里就瞧不起农民起义军,连带武将都不放在眼里,又怎会将泥腿子出身的李自成当回事?

所以才会为这计划疯狂,笃定这是泼天富贵,只要皇帝入局,他们自有办法扭转乾坤,仿若手握必胜的底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