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5章 鲁地来人,股权纷争(二)

书名: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王承恩,速去给朕寻根鱼竿来,朕要钓鱼!”

朱有建眼眸中透着几分随性,下巴微微扬起,不紧不慢地吩咐道。

王承恩听了这话,心里瞬间泛起层层疑惑的涟漪,暗自思忖:主子这是打的什么主意?

在这宫里,既没个池塘,又不见条像样的水流,他究竟打算在哪钓鱼呀?

可王承恩侍奉多年,深知办事要利落,不敢多耽搁,忙不迭地应了声“遵旨”,便匆匆去安排。

不多时,几个小太监就像一阵风似的跑了过来,一人怀里抱着整套渔具,另一人胳膊上还搭着件蓑衣,神色匆匆,脚步急切。

朱有建上前一步,信手拿起那根钓竿,目光自始至终都没在蓑衣上停留片刻,仿佛它根本不存在似的。

随即,他偏头看向身旁的太监,神色淡然,语气却不容置疑:

“把躺椅搬到门口去。”

太监们不敢怠慢,手脚麻利地照办。

朱有建大步走到门口,稳稳站定,将鱼竿线轻巧地伸出门外,而后,双手如同经验老到的渔夫一般,稳稳握住鱼竿,身姿笔挺,摆开了一副标准的钓鱼架势。

刹那间,他仿若与周遭的喧嚣隔绝开来,整个人沉浸其中,眼神专注得好似要把那虚空盯出个洞来,全神贯注得令人咋舌。

王承恩站在一旁,和一众太监、宫女、护卫面面相觑,你瞅瞅我,我瞧瞧你,眼神里满是惊愕与茫然,活像一群迷了路的羊羔。

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

皇帝陛下这是演的哪一出啊?

这青天白日的,又没个正儿八经的钓鱼地儿,外面还淅淅沥沥下着雨。

您要是真想过把钓鱼的瘾,咱们轻轻松松就能弄来一大盆清水,里头放上几条活蹦乱跳的鱼,保准让您钓个过瘾,可您这般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操作,到底是为啥呀?

说起来,朱有建平日里还真不怎么爱钓鱼,一来工作繁忙,二来也没那个闲暇条件。

可如今不同了,这几日在宫里闲得都快长草了,心里空落落的,总觉着该找点事儿填补一下这空虚,这不,脑门子一拍,就想到了钓鱼这档子事儿。

旁人不知道,朱有建心里却门儿清,钓鱼的人虽说最忌讳空手而归,可他又不是那些个成天泡在河边、以钓鱼为生的专业钓鱼佬。

他图的可不是鱼,而是那份悠然闲适的情怀。

所以,能不能钓到鱼,在他这儿压根儿就不重要,只要摆出这架势,任谁看了,敢说他拿着钓竿就不是在钓鱼?

外面雨丝纷飞,他钓雨又何妨?

权当是给这沉闷的日子添点别样趣味。

王承恩站在原地,虽说一时有些怔愣,仿若还没从这突如其来的状况中回过神来。

但这几日相处下来,他算是瞧明白了,主子性情大变,行事作风近乎疯魔。

如今做出这般出格、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儿,细细想来,好像也说得通,是吧?

还别说,他这想法歪打正着,完全正确。

要是去精神病院里瞅瞅,像朱有建这般钓鱼的,一抓一大把。

有的人比他还离谱,两手空空,愣是比划着钓鱼的动作,姿势标准得如同教科书一般。

态度认真得就像在干一件关乎生死的大事,就差手上没根实实在在的钓竿了。

朱有建这边,钓鱼钓得那叫一个投入,眼睛死死盯着鱼竿,连眨都不眨一下。

等待鱼上钩的工夫,仿若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心无旁骛。

整个人好似遁入了空门,无思无想、无欲无求,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

申时初,就在这静谧得有些诡异的氛围中,鱼上钩了。

与此同时,鲁地的话事人也如同掐着点儿似的,已然候在午门外,个个神色焦急,请求觐见。

朱有建听闻禀报,微微挑眉,略一思索,那握着鱼竿的手轻轻抬起。

腕仿若灵动的蛇,微微一抖,将鱼竿往前送了送,似是在逗弄水下的鱼儿,又缓缓拉回。

紧接着,猛地起竿,手臂高高扬起,口中随口而出:

“五百!”

声音不大,却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监们训练有素,赶忙上前,手脚麻利地收拾好钓竿和蓑衣,匆匆拿走。

朱有建则仿若啥事都没发生过,神色依旧淡然,抱着茶壶。

迈着慢悠悠的步子,踱步走到御书案前,不紧不慢地给自己斟了一盏茶,仰头一饮而尽后。

随手丢下茶盏,看都没看一眼,便唤来太监,重新泡上一壶,那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午门前,王承恩正压低声音,神色严肃地叮嘱自己的干儿子:

“待会儿,凡是要入乾清宫的,收银五百两,可别给我出岔子。”

只见午门外站着几十号人,王承恩目光如炬,粗略一打量:

鲁王、衡王、德王、泾王、衍圣公,还有山东的一众官员,好家伙,这得是五家势力。

按人头算,这回能收两千五百两,虽说这点银子在宫里头不算啥大钱,可也算聊胜于无。

可实际上殿的,居然有十二人,这一通算下来,收银足足六千两白银。

这些人表面上倒是恭恭敬敬,低眉顺眼,行着大礼,不过,其中有两个看着有些畏畏缩缩的,眼神躲闪,仿若心里藏着什么事儿。

王承恩心里好奇,但也没多嘴去问,毕竟人家给了银子,就是冲着上殿来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乾清宫内,朱有建姗姗来迟,脚下的步子慢悠悠的,仿若带着千斤重的脚镣,一步恨不得分成两步走。

那模样,好似生怕踩死一只蚂蚁,轻轻抬脚、缓缓放下,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

好不容易才走上龙椅,坐定之后,长舒一口气。

好在跟着的是王承恩,自家主子如今不管干啥事儿,他都能坦然接受。

哪怕哪天主子突发奇想,要去爬房顶,他估摸着也会二话不说,陪着主子一起爬。

谁让主子平日里的好,那是实实在在的,主子做的其他事儿,想必也自有深意。

就拿钓鱼这事儿来说,这不,鱼不就上钩了?

还顺带送了六千两白银,关键人家还都是自愿奉上的!

这一来一回,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暗藏玄机,王承恩心里跟明镜似的,嘴角微微上扬,暗自庆幸自己跟对了主子。

朱有建身着龙袍,身姿挺拔,端坐在那威严无比的龙椅之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下方。

底下十二个人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动作整齐划一,“扑通”一声齐刷刷地跪地行礼,口中高呼“万岁”,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震得人耳膜生疼。

朱有建面色沉静,微微抬起右手,轻轻挥了挥,那宽大的衣袖随之飘动,仿佛一片悠然的云朵,示意众人起身平身。

说起来,这朝堂之下站着的究竟是些什么人,他还真没认全乎。

就拿陈演与魏德藻来说,这俩家伙整日在朝堂上晃悠,可到底是负责干啥的,他至今都如同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

“大伴,宣!”

朱有建早在之前就把事儿交代得明明白白给王承恩了,此时他微微转头,目光投向王承恩,眼神中透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承恩心领神会,不慌不忙地向前迈出一步,那脚步沉稳而笃定。

紧接着,他不紧不慢地将手伸进袖中,摸索了一阵,掏出一个册子来,仿佛那是一份决定乾坤的机密文件。

随后,他慢条斯理地打开册子,清了清嗓子,扯着嗓子,声音洪亮得如同洪钟一般宣读起来:

“总股本金两千万两白银,股数一万,股金两千两,官爵三品以下,限额二十万两。依北直隶法,朕以战法及利器占一千一百股,余者,尔等相议!

另:以前例,贼军百长以上不留,余众活人五两,死人无,用人自行组织,非北直隶人,建议百人队,配置连弩手雷若干。附股权书,讨贼凭据。钦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