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7章 莫非闹鬼?徐州围解(二)

书名: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作者:三千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三万多将士听闻太监们这一连串的主意后,顿时像炸开了锅,纷纷直摇头,脸上满是不屑与惊愕。

他们在心底呐喊:

咱们可是堂堂正正的正规军,怎么能使出这般上不得台面的招数?

瞧那些太监出的主意,什么打闷棍、抽冷子,这听起来就像市井无赖的行径;

还有捂嘴巴,莫不是要偷偷摸摸地搞偷袭,不让敌人发出声响?

更离谱的是扮鬼吓人,这哪是行军打仗,简直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恶作剧,传出去怕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也难怪将士们反应如此之大,毕竟京营再怎么不堪,平日里接受的也是正规的军事训练,打的都是堂堂正正摆开阵势的战役。

就拿刘泽清来说,虽说他名声在外不怎么样,可他手里的军队那是实打实的,曾经真真切切地在战场上与后金浴血奋战过,那可是用鲜血和生命扞卫过国土的。

哪怕上次从开封城败退而归,那也是实在寡不敌众,拼尽全力仍无力回天,但军队的正规军本色从未褪去。

如今,让他们按照太监们这些歪点子行事,简直是一种羞辱。

在将士们的观念里,这压根儿就不是一场冠冕堂皇的战斗,反倒像是街头泼皮无赖之间的打架斗殴,毫无军人的风骨与尊严。

眼见将士们抵触情绪如此强烈,太监们一时也有些慌了神,不过他们很快就镇定下来,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只见为首的太监清了清嗓子,神色庄重地大声说道:

“诸位将士,莫要再争执了,这可是当今圣上亲自下的旨意,咱们这叫游击战法,如今形势危急,对待敌人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不择手段方能克敌制胜!”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陷入了沉默。

虽说心中仍有诸多不满,但皇帝的旨意犹如一道紧箍咒,让他们即便不情愿,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战术。

三万将士们虽满心不乐意,可皇命难违,也只好暂时咽下这口气,先认命般地按照太监们所说的游击战法行事,心里却都盘算着走一步看一步,要是真不靠谱,再另做打算。

时间来到二十二日,局势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让这些原本嗤之以鼻的将士们彻底改变了看法,开始觉得太监们出的主意“真香”了。

他们依葫芦画瓢,照着“抽冷子”的法子行动起来,专门挑那些落单或者防备松懈的流民下手。

这招还真奏效,流民队伍松散无序,毫无防备,他们屡屡得手,不断有流民被抓获。

为了防止俘虏逃跑,一开始,将士们采用一马绑一人的方式押送,可随着抓获的流民越来越多,马匹渐渐不够用了,无奈之下,只能增加负载量,变成一匹马绑两个,到后来甚至绑三个。

即便如此,俘虏数量的增长速度还是远超马匹的承载能力,押送成了大难题。将士们没办法,只好每队抽调人手,先行将俘虏送往微山城。

无巧不成书,就在这时,太监卫队也恰好赶到了微山城。

卫队迅速接手了这些流民的安置工作,本以为只是处理一帮普通的难民,可当他们开始清点物资时,却惊得目瞪口呆。

谁能想到,这近十万名流民俘虏身上,居然搜出了总值近百万两白银的金银财宝!

那白花花的银子和珠光宝气的珠宝堆成了小山,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晃得人睁不开眼。

这意外之财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原本对游击战法的质疑声瞬间消散,一场原本不情愿的作战行动,竟收获了如此惊人的战果。

微山城有太监卫队接收俘虏,三万多人就没有后顾之忧,战马留着运送俘虏与财物。

他们则听从太监军师安排再度奔赴前线,此时的他们,脚步轻快了许多,毕竟刚刚尝到了“游击战法”带来的甜头,心中对后续的行动也多了几分期待。

反观乱军那边,他们的队伍浩浩荡荡,犹如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黑色洪流,绵延数里。

由于自身规模太过庞大,人员鱼龙混杂,对于身后少了十万流民这件事,他们压根就没察觉到一丝异样。

在他们眼中,流民不过是一群跟着蹭吃蹭喝、毫无威胁的乌合之众,多一个少一个根本无关痛痒,所以这十万流民的悄然失踪,就如同往大海里扔了一颗小石子,没有激起半点涟漪。

而这边,乱军首领们正忙着重新分配人手,那些裹挟来的流民,被安排去挖渠。

放眼望去,城外到处都是人,乱军自己的士兵们各自为战,忙着监督执行水淹徐州的计划;

明军投降过来的人,则被集中在一处,干着一些杂役活儿,他们与流民之间界限分明,互不相干。

毕竟,无论是首领还是普通士兵,都对这些身份不同的群体心存芥蒂,生怕他们聚在一起闹出什么乱子,影响整个作战计划。

就这样,各方势力在徐州城周边这片土地上,或主动、或被迫地忙碌着,一场围绕徐州城的大战,已然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二十三日子时,万籁俱寂,忙碌了整整一天、累得精疲力竭的流民们,纷纷在简陋的营帐里倒头睡去,不多时,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便交织在了一起。

他们实在是太累了,这一整天都在烈日下挥动着铁锹,挖那仿佛永远也挖不完的河渠,双手早已磨出了血泡,此刻一沾到地铺,便迅速沉入了梦乡。

然而,就在他们酣睡之际,危险却悄然降临。

只见一道道黑影如鬼魅般在营帐间穿梭,动作轻盈而迅速,丝毫不敢弄出半点声响。

这些黑影时不时地俯下身去,扛起一个个沉睡中的流民,如同扛着一袋袋毫无重量的货物,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太监们此番行动可是谨遵主子的密令,特意强调要抓全家一起的。

可这大半夜的,黑灯瞎火,小队成员们根本看不清人脸,对于哪些人是一家人,实在难以判断。

无奈之下,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整营整营地把人带走。

一时间,营帐区这边“热闹”非凡,却又诡异至极,只有偶尔几声低低的惊呼,很快便被淹没在夜色之中。

就这样,他们马不停蹄地忙活了两个多时辰,东方的天空依然漆黑一片,连一丝曙光都还未泛起。

而这些小队却已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有序撤退到黄河东岸。

到了岸边,众人手脚麻利地将抓捕来的流民俘虏捆绑在马上,准备即刻送回微山城。

原来,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组织严密的行动。

整整六百六十支队伍,事先就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朝着沂水、泗水、微山湖边进发,专挑那些流民聚集之地“偷人”。

这一番忙活下来,虽说耗费了大量体力,可成果斐然,短短半夜功夫,就扛走了六万多人。

其实,他们本可以抓走更多,只是队员们也深知后续任务艰巨,还得留些体力,以便将从流民那里搜刮来的财物一并背走。

毕竟,这些财物可是重要的“战利品”,说不定主子见了,一高兴还能重重有赏呢。

此刻,他们望着满载而归的队伍,心中既兴奋又忐忑,不知道这场冒险行动接下来还会引发怎样的波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