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730章 运粮问题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几日后,长孙皇后便喜悦的告诉了李世民这个消息。

“陛下,您的几位妹妹都同意许配给阿史那什钵苾和执失思力。”长孙皇后浅笑道 。

感觉牵线拉媒这种事,非常的有成就感。

促进了一段姻缘。

李世民也是喜笑颜开:“真的?看来她们也知道为朝廷出力。”

喜悦的同时,又想到了李承乾这个逆子,还敢威胁自己。

你老子永远是你老子。

你有张良计,咱有过墙梯。

一山更比一山高。

“哼。”李世民不屑的冷哼道:“这下看那逆子还有什么话说。”

闻言的长孙皇后又是浅笑一声,感觉这父子俩争斗简直是其乐无穷。

明明都在乎对方,可双方谁也不愿意低头。

李承乾的行为,虽然不符合朝廷的利益,可也是为了姑母和妹妹们,长孙皇后深知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女人在这种社会只有嫁得好,日后的日子才会好过。

可身为大唐公主,只要不是远嫁,皇室总是会给她们撑腰,而且还有属于公主的食邑,根本不愁吃喝。

长孙皇后倒是没有继续和李世民讨论这话题,而是转移话题道:“陛下,那您打算让哪两位公主嫁给阿史那什钵苾和执失思力?”

这才是她身为皇后要关心的。

恐怕过完年,就要给两位公主准备婚事了。

李世民想了想在脑海中的记忆,可对自己的妹妹,他知之甚少,只能询问长孙皇后。

“观音婢,你觉得哪两位公主合适?”

对于这个问题,长孙皇后虽然是皇后,掌管着后宫女子,包括公主。

哪怕是李渊的女儿,她也是有资格提意见。

但嫁给突厥草原的汉子,长孙皇后并不知道两位公主日后的生活如何。

过得好,那还好。

若是过不好,最后流传传出去是她这个皇后出的主意,恐怕不太合适。

所以长孙皇后便给出了几个名字。

“九江年龄适合,性子也和善。庐陵年纪也合适,就是......胆子有些小。南昌倒是年龄也合适,还有安平和淮南都到了择婿的年龄,真定和衡阳年龄小了些,不先定亲,等两年也合适。”

“剩下的公主,恐怕还需要四五年之久才到择婿的年纪。然后就是......”

哗啦啦的十几个公主名字,李世民脑瓜忽然有些疼。

“那就九江吧,性子和善的嫁给执失思力,淮南嘛......”李世民想了想,倒是也不错,过年的时候几个妹妹他也是见过,说起淮南他还有些影响:“性子有些野,配阿史那什钵苾也是合适,就这样决定了。”

就这样,在过年最后一次朝会的时候,李世民宣布了此事。

阿史那什钵苾,也就是曾经的突利可汗和执失思力,自然是接受了这件事。

在草原上,娶妻不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也知道这是天可汗的赏赐,也是笼络。

娶了公主,他们自然要为大唐卖命。

殊不知大唐公主可不是那些宗室女,不少大臣羡慕,而五姓七望和关陇士族则是勾唇冷笑一番。

认为这二人以后有他们受的。

“多谢陛下。”阿史那什钵苾和执失思力学着大唐的礼仪感谢李世民。

李世民很开心,说了一些官话道:“阿史那什钵苾,执失思力,希望日后你们能够为大唐征战沙场。”

“为了表示朕的诚意,你二人可以从以前的部将当中选出一些人辅佐你们。”

其实李世民的意思,就是朝廷给你们权力,但是兵嘛,那就要靠你们自己了。

“喏。”二人自然是应允了下来。

这事在吐谷浑的李承乾并不知晓。

因为有光化公主和慕容顺的配合,大唐一连又拿下了十数城。

在过年前,已经彻底的占领了吐谷浑的半壁江山。

为了庆贺这一喜事,李承乾还吩咐在鄯州的郑玄毅动用大唐集团在鄯州的银钱,购买了一万匹羊。

将士在外征战不能回家过年,他身为太子肯定是需要表示表示的。

甚至还亲自教授庖厨做了一顿饺子。

大唐可没有过年吃饺子的说法。

但太子都下令了,庖厨自然是跟着学。

“太子殿下,这饺子好吃吗?”

“饺子自然是好吃,正所谓好吃不过饺子,好玩儿不过.......”咳咳咳,李承乾边包饺子,边回答。

差点说漏嘴了。

还好憋住了。

不然太子形象全无。

“好玩儿不过什么?”军营里的庖厨们纷纷看向了李承乾。

虽然不少人也是埋怨过李承乾,但真正人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还是感到了兴奋。

他们可是见过太子的人。

而且,曾经过年在军营的时候,哪有羊肉吃啊。

这可都是太子殿下私自掏腰包给他们准备的。

足足一万头,二十万大军,平均二十个人就能够分到一头羊呢。

虽然对于常年征战的汉子而言不算多,但曾经从未有过的,从前能吃羊肉的可都是那些立了战功的人,从将军们手中能够分到一些羊肉。

不像这一次,二十万人全都能够吃到羊肉。

哪怕是追击慕容伏允的秦琼他们,也是在李承乾的授意下,送去了羊肉。

“好玩儿不过包饺子,不然你们还以为好玩儿不过什么?”李承乾实在解释不出来什么,只能耍无赖,看着数百庖厨在跟着他包饺子。

然后指着那边在和面团的庖厨道:“快点揉,没看见这边都没有皮了吗?”

“对对对,用点劲,面揉的越劲道越好。”

“哎呀,包饺子需要沾点油,没有油煮的时候容易散开知道了吗?”

“你这包的是什么玩意儿,怎么跟汤圆似的。”

。。。。。。

为了扯开话题,李承乾是各种命令。

但看着五大三粗的这群男的包饺子,也是摇头。

特别是有些人的手,黑黢黢的。

真怕二十万大军吃了这些人包的饺子,拉肚子。

就在此时,所有人被李承乾责骂了,也是笑嘻嘻的时候,纥干承基突然从一旁走到了李承乾身边喊了一声:“太子殿下。”

回头一看,李承乾笑问:“有何事吗?”

“太子殿下,长安急报。”纥干承基看了一圈周围的庖厨,然后压低声音道。

李承乾闻言,迅速放下了手中饺子,走到了一旁。

随后纥干承基将信封交给了李承乾。

打开一看。

李承乾的脸色瞬间黑了。

上面写着九江公主要嫁给执失思力和淮南公主交给阿史那什钵苾,甚至日期都有。

过万元正就举行婚宴。

“哼。”李承乾冷哼一声道:“父皇怎么就是不听呢,什么年代了还赐婚。”

纥干承基有些担忧道:“太子殿下,那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这话并不是纥干承基多赞同李承乾的做法,而是生怕太子殿下做出一些不可控的事情。

到时候被陛下责怪就坏了。

“怎么办?能怎么办?”李承乾将信的前两张丢在了纥干承基的胸膛之上道:“孤如今在吐谷浑,还能飞回长安不成?再说了,信上明摆着说了,两位公主心意对方,是自己要求嫁的,孤能怎么办?”

对于两位年龄差不了多少的姑母,李承乾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怒气。

自己都如此为她们撑腰了,怎么就这么听话呢?

叛逆一下不好吗?

唉。

叹息一声,李承乾接着看剩下的信。

这些都是关乎于大唐集团的一些事,主要是特区那边重建有序进行,而去岁的时候大唐集团的利润确实如同李承乾所想,已经呈现了负数。

主要投资的项目太多了,各种码头和重建特区,还有借给特区的钱,一时半会儿也收不回来。

但还是按照他的意思,马周筹集了一百万贯分红。

证券商行的百姓也是沸腾了,不少百姓拿到了分红表示要一直支持大唐集团。

紧接着就是关于粮食的问题。

那就是二十万大军出征吐谷浑,粮草消耗极快,运输方面出现了问题。

从林邑到江南的粮食有些供不应求了。

也就是速度太慢了。

李承乾将信揉成团,丢进了旁边的火堆之中,叹息着负手往自己营帐而去。

跟在身后的纥干承基有些不明所以。

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他也不知道,毕竟没看见信的内容。

跟着李承乾回到了营帐,纥干承基无奈只能在外面守着。

而李承乾则是拿出了纸笔,咬着笔尖四十五度角仰望营帐顶端。

运输的速度太慢,二十万大军的粮食有些供应不及,现在是长安城和鄯州的粮仓支撑着。

不止二十万大军,还有辽东的五万兵马,也是需要送粮草过去的。

长安城是有粮食,可按照他的想法,从吐谷浑征战到薛延陀和回鹘,没有个一两年时间肯定不行。

说不定还需要一路绕去辽东。

若是如此,三四年,四五年的时间,长安城的粮食一点点消耗,到时肯定会惹出麻烦。

最终,李承乾无奈,只能写道:水道不通,择路而行。

简简单单八个字。

虽然费用高出四五倍有余,但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曾经李承乾把粮食问题想简单了。

怪不得大唐出兵永远是以少胜多,人马的口粮消耗实在是太快了。

大唐的府兵制度,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政策。

募兵制,光每日训练的粮草恐怕都是很大的问题,最主要还是运粮的问题。

从前朝廷是没有粮食,而如今是有粮食,看运送的速度太慢。

这不是增加船只能解决的问题,从林邑到江南,最快也需要三月之久,还是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

若是意外,可能船都会消失。

就比如这一次的特区海啸,就损失了两船的粮食,到现在人都没有找到。

当然这都是后面统计发现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