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647章 实话实说总没错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2.4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不少百姓得知官府开始抓那些帮派的人,纷纷都高兴不已。

就差举起横幅去皇城前感谢了。

而世家和勋贵们,则是人人傻眼,虽然预料到了这种结果,可李承乾的干脆,让他们都有些超出想象。

知道要抓这些帮派的人,可也不是一点通知没有,上来就抓人啊。

长安城一处宅院中。

五姓七望和关陇贵族的众人都齐聚在了一起。

帮派是他们的白手套,很多脏活累活都是由他们去办的。

如今白手套没有了,他们肯定不会自己去干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人就是如此。

自诩谦谦君子,高人一等。

可背地里都是干着龌龊的勾当,没有这些勾当,他们日子也没有如此快活。

“都说说吧,此事该如何应对。”清河崔氏的崔以玄询问道。

这一波,他们清河崔氏损失的最为惨重。

长安城中,谁不知道清河崔氏做的是酒肆的买卖,既然是做酒肆,那么背后养的帮派肯定不止一两个。

毕竟接触的酒的,大多数都是那些青楼妓馆。

关陇勋贵的高士廉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道:“此事绝不能让太子胡闹下去了,如今弄的长安城人心惶惶,必须要阻止才行。”

话说的大义凛然。

殊不知五姓七望的人,虽然如此权势比不上关陇贵族,可在他们眼里,关陇贵族就是一帮兵痞。

只会武力解决问题。

看向高士廉的时候,眼神中都带着轻蔑。

还不是关陇贵族的青楼妓馆受到了影响,所以才急着跳脚出来吗?

没错,平康坊也分为几个势力。

表面上是帮派与帮派的斗争,实则是幕后这些人的斗争。

除了李世民的百骑司掌控的那些青楼妓馆之外,最大的受益者就要数关陇勋贵了。

没有帮派,那么平康坊的女子就无人管理,而且甚至会断层。

没有新货,还有什么生意可言。

本就被不夜城冲击的利益下降不少,如今这一手是刨了根了。

“申国公,那你说该如何阻止?如此大的动静,你会觉得陛下不知道吗?如今陛下连奏折都让太子批复,这是完全放任太子来对付我们世家了。”王珪略带讽刺的说道。

原本是义兴郡公的高士廉,因为长孙无忌被贬,如今又被远派萨珊王朝,所以李世民便封了高士廉一个国公。

李承乾刚开始是反对的,可最终想了想,这种爵位制度暂时也不可能消除,也就随李世民的意了。

大不了,他登基之后,不再封爵位就是。

用不了几代,这爵位也就慢慢的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高士廉被阴阳怪调的询问,微微蹙眉。

虽然语气讽刺,可事实也是如此。

“那也要上朝的时候弹劾太子,不能让太子如此肆意妄为。”

“呵呵。”王珪算是在李承乾身上吃的亏太多了,如今看着高士廉要弹劾太子,当然是要支持的:“既然如此,那明日就有申国公领头弹劾太子,或者是让关陇世族的人领头也可,我们五姓七望必定支持。”

这意思也是很明显。

他们五姓七望不会做出头鸟。

高士廉一时气结,扫视了周围一圈,发现五姓七望的人似乎都是这一个态度。

话都说出口了,高士廉也只能咬了咬牙道:“好,就由我们关陇世族弹劾。”

这一场闭门会议,就这样在冷嘲热讽在散去。

虽然双方百余年来不对付,可在对抗朝廷方面,他们也是能做到同心协力。

为的就是更大的利益。

如今关陇贵族在大唐占了上风,他们五姓七望也是想要超过关陇贵族,重获荣光,可奈何出来了一个太子。

出手就对五姓七望的打压。

五姓七望那叫一个憋屈啊。

最主要好打不过。

双方离去,各自开始开了小会。

关陇贵族这边的人有些责怪高士廉,这种时候怎么能做出头鸟。

不料高士廉直接怒斥众人:“如今形势还看不清楚吗?关陇世族再不站出来,恐怕未来太子登基,那就要清洗朝堂了。”

“今岁科举又要开始了,你们猜猜看,太子会入选多少人?”

“这......”众人都有些咋舌。

形势所迫,确实如此。

三年一科举,自从贞观元年科举后,到现在又是三年了。

确实要谨慎。

各大世家和勋贵也在积极地做准备,甚至有不少人都去找太子效忠了。

甚至一些学子恬不知耻,堵在了南崖工业园门口,想要让太子收了他们,美其名曰是太子门生。

可太子才几岁?

一个个都比太子大了一轮,为了当官,也是不择手段了。

这种时候,高士廉怎么会不着急。

次日早朝。

高士廉一马当先的,在朝政还未开始之前,便出列弹劾李承乾。

“陛下,臣有事启奏。”

“准。”李世民不知道是什么事,毕竟对方是自己和观音婢的中间人。

没有高士廉,他李世民未必能娶到如此贤妻。

哪怕是防备长孙无忌,对高士廉,李世民还是带着信任的态度。

高士廉捧起笏板,昂起了头,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道:“陛下,这些时日太子下令,让京兆府衙役和长安城武侯,在大肆抓捕百姓。”

“甚至列出了十条刑罚,最轻监刑一月,最高监刑一年,如今闹的长安城人心惶惶。”

“老臣听闻,京兆府已经抓捕百姓数千人,不少百姓都逃离了长安城,陛下,此举万万不妥啊。”

逃离长安城?

这可是非常严重的,百姓对大唐的都城都不信任了,那民心何在?

李世民蹙紧了眉,瞥了眼张阿难,这事也没人告诉他的。

被白了一眼的张阿难是有苦说不出。

谁知道太子殿下闹的这么大,抓不到那些帮派头目,就开始大批量的抓人。

这不还没来得及汇报,就被高士廉给点破了。

“京兆尹何在?”

“臣在。”郑仁基出列,大冷天的额头都紧张的出了汗。

怎么每次太子作妖,都要拿京兆府作妖,大理寺和刑部不行吗?

李世民冷声开口询问:“申国公刚才说的可是实情?”

“这......”郑仁基不敢说。

说了是得罪东宫,得罪太子。

不说就是得罪五姓七望和关陇勋贵。

本来他这段时日的做法,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开小会都不带他了。

“说。”李世民看郑仁基支支吾吾的样子,就烦躁,暴呵一声。

“喏。”

郑仁基是真的被吓到了:“申国公所说属实,但也有不属实。”

“哦?你说说看,哪些不属实?”李世民抓住了重点,挑眉问道。

这其中难道有隐情不成?

郑仁基对上四大势力(李世民、关陇勋贵、五姓七望、太子党)的视线,紧张的不行。咬了咬牙,狠心道:“太子确实下令抓捕帮派成员,列出了十大罪状,符合罪状者一律处以监刑,并非是胡乱抓百姓。”

“抓的人数确实已有数千,可逃离长安城的并非是普通百姓,更多的是帮派的成员。”

说完之后,他松了一口气。

反正死活就这样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实话实说总没错了吧。

五姓七望和关陇勋贵恶狠狠的盯着郑仁基,后者抿抿唇低着头,眼不见为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