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686章 拖延战术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李泰正式开始接手《贞观百科全书》的编撰。

原本挺失望不能去武器工坊,可看李世民那态度,李泰便觉得这编撰的事似乎也是不错选择。

最起码做好了能够得到李世民的重视。

而李承乾心中明白,李泰不可能只是为了为自己分担,肯定是有什么目的。

所以在李泰正式组建编撰团队的时候,他也是安排了自己的人进去,时刻盯着李泰,以免有什么事让他有个措手不及。

时间一晃,又是一年快过完了。

倭国使臣在长安城待了一个多月都没有见到李世民,非常的苦恼。

不知道如今倭国到底如何了。

也不知道从哪来的门路,竟然找来了东宫。

李承乾听见王泉说倭国使臣来的时候,也是一愣。

“倭国使臣来东宫了?”他不敢置信的问道。

“没错。”

王泉为难的颔首,低声道:“似乎是来寻求太子殿下帮助的,太子殿下这倭国使臣已经来长安一月有余,如今朝堂还没有对倭国战事做出态度,他们好像是挺急的。”

闻言,李承乾释然了。

想了想,随后问道:“倭国战事如何了?”

王泉思考片刻,回道:“一月前,运送粮草的船队出了状况,所以粮草便迟了半月之久,如今粮草已经运送到了倭国,大军也是原地休整了一月之久。”

“李将军还托人送回了口信,询问是不是要继续进攻?”

“嗯。”

李承乾微微颔首,至于李靖给自己带的口信,他倒是不意外。

毕竟倭国战事已经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掌控,只要朝廷一日没有确定,李靖便能继续进攻。

而倭国使臣,李承乾微微一笑。

“让他们进来吧,孤也要见见这倭国的使臣,看看他们倭国到底会不会同意孤的条件。”

“喏。”

不到一刻钟,王泉便带领着倭国使臣和一堆礼物走进了崇教殿。

李承乾眼角瞥了一下,并没有在意带来的礼物是什么。

“拜见大唐太子殿下。”倭国使臣礼貌的用了大唐礼。

似乎有意称臣。

李承乾这才抬起头,就像是刚反应过来一般,微微抬手道:“起来吧,你就是倭国使臣?”

“是,我叫苏我虾夷,乃是此次遣唐使的主使。”苏我虾夷谦卑的说道。

苏我虾夷?

这名字听的李承乾一愣,就连旁边的王泉也是表情古怪。

觉得这倭国的名字怎么这么奇怪。

咳咳~

似乎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李承乾咳嗽了两声掩饰尴尬,笑道:“哦?之前的主使难波津守呢?这次没来吗?”

苏我虾夷一怔。

不过很快就脱口道:“听闻难波津守来大唐出使,对大唐不敬,回到倭国,天皇已将他斩首了。”

斩首?

李承乾瞪大眼。

没想到倭国的天皇竟然如此迅速,本还想着利用难波津守一波。

可如今是没可能了。

不过也对,来大唐出使,结果却是引来了大唐这头猛虎的攻城掠地。

他要是皇帝,这责任肯定是要推到主使身上。

“好吧。”李承乾并没有觉得惋惜,而是淡淡的问道:“既然如此,那么主使来东宫是为何事?总不能是来跟孤交代难波津守被斩首一事吧?”

一番调侃,说的苏我虾夷很难看。

好歹苏我氏在倭国也是有头有脸,三代长盛,在倭国极有威望。

而且他苏我虾夷也是倭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好吧,这是在大唐。

他对李承乾的调侃一点脾气没有,甚至还要露出讨好的表情。

“太子殿下,外臣此次来一是为了难波津守冒犯大唐给个交代,二则是商量议和一事。”说着,苏我虾夷非常的卑微,语气甚至有些可怜道:“如今大唐猛虎之师已经攻占倭国三十余座城池,倭国一向对大唐俯首称臣,因为难波津守的错误,倭国百姓也遭到了苦果,还望太子殿下能够替倭国百姓劝一劝大唐皇帝陛下,能否议和停战?”

“哦?”

李承乾摸了摸下巴,觉得这苏我虾夷倒是一个聪明人。

一点没说大唐的错,而是把这次侵略说成了倭国的错,也没有说让大唐归还城池的请求。

倒是十分有趣。

也就是这一份有趣,李承乾有了点兴趣的问道:“那你说说,既然倭国认为是自己的错误,打算如何赔偿大唐的损失?”

“大唐天威受损,使团前往倭国遇袭,倭国不到钱,反而是派兵阻拦大唐天兵前往倭国,害的大唐损失数百名战将,这事总得要个说法吧?”

额......

颠倒黑白的能力,让苏我虾夷彻底傻眼了。

袭击使团一事,倭国是真的没做。

可他们也解释了,大唐的将军们非但不听,事后攻打的更加的猛烈。

如今大唐太子又说这是倭国的责任。

好,那就算是倭国的责任。

大唐大军都抵至白江口,倭国自保出兵,这怎么就是倭国的错了?

算了算了,来了大唐之后,苏我虾夷总算是明白了大唐的那句名言:胜者为王,败者寇。

现在是倭国有求于大唐,苦果也只能自己咽下了。

苏我虾夷非常的卑微问道:“太子殿下,请您提示一下,只要倭国能做到的绝对义不容辞。”

来了大唐一点进展没有,好不容易见到了大唐的太子,而且还是有非常重话语权的人物,他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哪怕是损失点城池,只要能够停战,也算是他出使有功,回去也算是有交代了。

李承乾继续摸着下巴,心中冷笑,要求他早就提了,不过现在是玩玩苏我虾夷的态度。

同时也相信倭国对自己的要求,不可能不答应。

不答应等于灭国。

“嗯,这样吧,孤觉得倭国境内的所有金银矿归属大唐,作为赔偿给大唐的损失,你看如何?”

“什么?”苏我虾夷吓了一跳。

所有的金银矿?

认真的吗?

李承乾对苏我虾夷的表情有些不满的蹙眉道:“怎么?大唐的天威难道还不值一些金银矿吗?若是轻易的揭过,大唐天威何在?岂不是他国也可以在大唐脸上踩一脚?”

“要是倭国不愿意,大唐也不会勉强,那就战场上见。”

一言不合就上战场,李承乾的语气也是非常的凝重,不似作假。

这可把苏我虾夷给吓坏了。

“太子殿下等等,这......这是外臣做不了主,还需要向天皇陛下请示才行。”

“嗯,请示去吧,今日就聊到这里,孤也挺忙的。看看这一堆的奏折,都需要孤批复,请示好了,再来。”李承乾示意了眼殿外,对王泉冷声道:“送客。”

“太.......”

“主使,请吧。”

不等苏我虾夷开口,王泉已经做出了逐客的态度。

无奈,苏我虾夷只能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崇教殿。

走到外面,一路被带往了东宫大门,一路上都没有心思去看东宫的巍峨建筑。

满心满眼的苏我虾夷都在想,怎么和倭国天皇交代。

崇教殿。

等王泉回来复命后,李承乾问道:“送走了?”

“是的太子殿下。”王泉微微颔首。

没有外人在,王泉便随意许多,并没有那么多的规矩,静悄悄的半弓着腰研磨。

李承乾批复完一本不错的奏折,心情挺愉快,伸了一个懒腰道:“这苏我瞎子就没说什么吗?”

苏我瞎子?

不是苏我虾夷吗?

王泉并没有去纠正李承乾的口误,认为太子殿下这么称呼,那么以后苏我虾夷肯定就叫苏我瞎子了。

“并没有,不过看样子,似乎非常的为难,太子殿下,倭国能答应这要求吗?”他是知道李承乾的四大要求的。

或许苏我虾夷也听说了这些要求。

可听说和太子亲自说还是有区别的。

恐怕如今苏我虾夷都在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听错。

李承乾冷笑一声,往后一靠,悠哉的态度道:“倭国答不答应,也不影响大唐多拿对方几座城池。”

这么一说,王泉眼前一亮,反应过来了,原来太子殿下的用意是这个。

要是请示他们的天皇,一个耽搁又要半年之久。

就半年时间,大唐又不知道能够攻下几座城池了。

“太子殿下说的是,只是.......”

不等王泉说完,李世民挥挥手道:“别只是了,让押送粮草的船队带话给李师,告诉他,继续进攻倭国城池,不要停,只要朝廷这边没下令,最好能够攻到倭国京都。”

嘶~!

倭国京都?

平安京?

这段时日王泉也是了解过倭国的舆图,对于倭国平安京十分的好奇,区区岛国到底和大唐长安城有何区别?

竟然敢和大唐对战。

“喏。”

不等王泉转身,李承乾便又说道:“等等,秋闱那边结果出来没有,孤可是和国子监的大儒们打了赌,输了很没面子。”

“去给孤看看,那些去参加秋闱的学生有多少上榜的。”

“喏,我这就去看看。”

王泉顿了顿,发现李承乾低头继续批复奏折了,这才转身离开了崇教殿。

不止东宫这边在催秋闱秋的事。

国子监那些大儒们也是在催促此事,三日派人问,五日登门问。

弄的秋闱监考的官员都忙里忙外的在排名次。

今岁的秋闱时间已经推迟了,因为战事不决,加之官员严重不足,所以没办法只能推迟举行。

如今已经十一月了,不少考生也是等的有些焦急,不少考生都聚在了皇城外,等着礼部放榜的消息。

再不放榜,恐怕一些别的地方的考生都来不及赶考科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