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713章 打着送信名义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李世民非常的开心。

在李承乾功德碑的作用下,官员们变得更积极了。

哪怕是五姓七望已经被坑了一大笔,他们也舍出了钱袋子,捐了最少一千贯。

要说为什么长孙无忌能捐五千贯,人家这人情放在这里。

再穷,也不能穷了支持李世民的心。

恐怕也是砸锅卖铁了。

立政殿。

下朝后,李世民开心的来到了立政殿。

跟长孙皇后分享着喜悦。

事情不止完美解决了,甚至还为潮州和循州筹集了十数万贯的钱财。

虽然不多,但加上慈善机构和户部的配合下,想必不需要再发愁了。

可长孙皇后闻言后,却微微蹙起了秀眉。

“观音婢,你怎么了?”李世民察觉不对,好奇的问道。

长孙皇后抿了抿唇。

“没什么,只是臣妾在想阿兄府上恐怕日后会变得拮据。”

何止是拮据。

李世民心里如此想着,但还是慷慨的拥住长孙皇后道:“没事,待会儿朕赏赐些银钱给辅机便是,这些都是小事。”

闻言,长孙皇后总算是露出了一个喜悦之色。

倒不是卖乖。

而是心里真的担忧,长孙无忌不能够做宰府是她一力阻止。

虽然不想让长孙家位高权重,但也不能过的太拮据不是。

但李世民心里却是无所谓。

毕竟去岁分红没有,但内帑长孙皇后帮着赚的钱也不少了。

而且还买了江南造船厂的证券票,听闻能够涨到十文一股,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挺好。

经过两个月的修订律法,证券商行也慢慢的管理严格了起来。

刚开始两个月百姓们都是赚钱,慢慢的发现这段时日这证券商行的证券票似乎越来越难赚钱了。

玩儿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

李承乾听闻此事也不在意,毕竟任何事都是有循序渐进的一个状态。

没有世家和士族的大笔买进,上涨缓慢也是常理之中。

只能多选一些优质的工坊,增加数量了。

证券票风声过去了,可氏族志的风波又起。

高士廉将新的氏族志修订好,交给了李世民。

最终长安李姓被排在了二等,把李世民气的直接将一箱氏族志全都踹翻了。

还冷声对高士廉吼道:“打天下的是二等,这就是你高士廉的水准吗?”

高士廉有些想不通,很自然的说道。

“陛下,毕竟自古以来五姓七望都是一等,这有什么不妥吗?”

不妥?

李世民觉得非常不妥,怒道:“这打天下怎么会二等,是朕的话说不清楚,还是你高士廉老了,听不清楚?”

这么一说,高士廉立即明白了。

心中也是有些懊悔。

是啊,陛下都多次提醒了,怎么自己还是死脑筋。

可心中还是对这个排名觉得没什么问题,可人家是皇帝,都透露这样的意思出来了。

他也只能回去重新修订了。

把李姓放在了一等,而五姓七望则是降为了三等。

士族升为了二等。

这才让李世民满意,并将新的氏族志直接颁发天下。

五姓七望主家知道此事后,气的直接跳脚。

他们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气。

太子抢他们生意,忍了。

太子坑他们银钱,忍了。

如今皇帝还要骑在他们脖子上拉屎,他们.......算了,还是忍了。

毕竟现在的五姓七望已经不是从前了。

只能苟着慢慢筹谋。

氏族志算是大事,一旦落定,基本可以肯定世家的天已经变了。

代表着世家时代已经慢慢褪去。

李承乾早已预料到这种结果。

“太子殿下,这氏族志已经确定了,世家那边似乎不太满意,但也没有什么动作,会不会......”王泉内心有些担忧。

生怕世家悄咪咪的搞一把大的。

而李承乾却摆摆手道:“世家终将是过去式,时代在改变,世家的天也会变。朝代更迭,大唐如果不改变格局,继续让世家做大,未来也长久不了。”

“如今挺好。”

对于这些他不在意,如今更在意的是潮州受灾安置情况。

虽然隔一段时日就有消息传来,但重建并不是一日两日的时间。

“潮州那边情况如何了?”他随意的转移话题问道。

王泉愣了愣道:“回禀太子殿下,如今潮州和循州重建速度不理想,受灾很严重,最起码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恢复。”

是啊,两三年的时间。

倒不是等不起,而是时间太慢了。

计划直接延迟了。

不行,李承乾眼神眯了眯道:“调拨人手,速度不能太慢,最起码铁甲船的进度不能推,五年内孤就要看见铁甲船,另外还有就是大唐炼铁厂的速度也要加快。”

调拨人手?

王泉有些发愁:“这如今哪还有人手啊。”

大唐人口就这么多,大唐集团一下子亏损了数百万贯,还欠着大唐钱庄钱呢。

怎么想,怎么都觉得潮州是个烂摊子。

可李承乾的概念中,烂摊子也是需要收拾的,总不能一直烂在那里吧?

“没有人手,那就把流放岭南的人用上,恢复耕种和工厂建造迫在眉睫,潮州原有百姓可以重建房屋。”说着说着,李承乾咬了咬牙,突然想到了什么。

“吐谷浑最近的动作如何?”

吐谷浑?

怎么好端端的问起吐谷浑了?

王泉不太理解的道:“吐谷浑如今挺平静的,太子殿下有什么不对吗?”

若是有战事,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不......吐谷浑不平静。”李承乾道。

“啊?”王泉懵了。

不平静吗?

“对,不平静。”李承乾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看着王泉道:“吐谷浑不平静,既然大唐缺人,那就把平静变得不平静。倭国海军是不是快回来了?”

王泉讷讷的颔首。

算算时间,应该快了。

李承乾嘴角勾起了弧度,别怪他是个战争贩子。

谁让大唐人口不足,那就只能打仗俘虏了。

想到此,他静静的在王泉耳边说了什么。

闻言的王泉眼珠子都瞪大了,看着李承乾不敢确定道:“太子殿下,真的要如此做吗?”

“若是被陛下或者大臣们知道了......”

挑起战争这是他李承乾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知道就知道了。

反正要打,迟打不如早打。

新造的雷霆炮那么多,总要拉出去秀一秀肌肉。

不秀肌肉怎么成?

打通吐谷浑,直通西域,完美的想法。

把吐谷浑拿下,那么接下来只需要防备吐蕃。

有雷霆炮的加持,一天推进一里地,也能把吐蕃给干趴下。

高原反应,总有适应的时候。

只要不一下子冲上去剧烈运动,问题也不大。

而且吐谷浑可以很好的成为高原反应的训练地。

“就这么干。”

看李承乾如此坚决,王泉也只能点点头:“好吧。”

就这样,一匹东宫快马,飞快的出了长安城,奔向吐谷浑方向。

并没有人多想。

毕竟打着给鄯州送信的理由,谁能想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