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327章 顺丰镖局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看着帝后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李渊顿时没了看戏的心情。

一拍面前的桌子道:“都给朕住口。”

场面瞬间安静下来了,周围的人也是低垂着脑袋,丝毫不敢抬起头。

刚才他们听见了什么?

皇帝一家竟然为了钱在吵架,而且还是陛下和皇后殿下。

李渊虽然对李世民有气,可也是最维护皇家尊严的人,起身指着李世民道:“你没本事当皇帝,就坑你儿子是吧?”

“阿爷。”李世民皱着眉喊了一声,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

“别叫朕。”

李渊冷哼一声:“朝廷国库没钱,你就去找你的大臣,你的户部尚书,在这里为难承乾和观音婢作甚?”

“观音婢也没有说错,那钱是大唐百姓的,你这样和抢百姓的有什么区别。”

这话怼的李世民不敢吭声。

做皇帝难,做他这个皇帝更难。

一边是入不敷出的国库,一边是渭水之盟的耻辱。

想要解决这两件事,李世民觉得李承乾要是免了富通钱庄一千万贯的欠款,国库就有钱了,而且还有钱能够制作雷霆炮,狠狠的打击突厥报仇。

李承乾也看出来了李世民的为难,看着李渊和长孙皇后为自己据理力争的样子,十分感动。

叹息一声:“父皇,钱归钱,朝廷当初可是未曾花费一文钱便将富通钱庄收入囊中,百姓虽然没说什么,五姓七望已经是恨得咬牙切齿。”

“想钱的事,难道不应该是户部尚书戴胄的事情吗?为何总是要父皇您跟着操心?户部尚书解决不了此事,那就别当这官不就成了?”

戴胄你背刺孤,就别怪孤撸你顶戴了。

“就是。”李渊也是气愤的回应了一句。

长孙皇后没说话,可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但还是心疼李世民。

她也知道这皇帝不好做。

在李承乾给张阿难一个眼神后,整个小院里伺候的人都退出去了。

几乎是百步之内没有一个人。

这时李承乾才开口:“父皇,儿臣知道国库缺钱,户部也是时常惦记父皇的内帑,可父皇就没想过,您的内帑能不能撑住国库的亏空呢?”

李世民叹息了一声。

拆东墙补西墙罢了。

虽然李承乾不知道后来的大唐盛世是是从何而来,但他也看出来,这大唐并不是想象中那般盛世,李世民也并不是那般的威武霸气。

君子还为三斗米折腰呢。

感觉今天要是不拿点实际性的东西出来,李世民还能继续来找他。

李承乾也豁出去了,拍板道:“父皇,儿臣有一个提议,能够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此话一出,在座三人均是眼前一亮。

特别是李世民,连忙问道:“什么办法?”

李承乾环顾面前太上皇和帝后三人的面色之后,才缓缓说道:“儿臣准备弄镖局一事,父皇肯定也知道了吧?”

“嗯。”李世民颔首。

早就听说了,在鄯州弄贸易市场,要把南崖工业园所有的东西搬过去,专门给西域供货。

李承乾紧接着提议道:“这镖局,我可以让朝廷入股,只要朝廷的驿站旁边留出一块位置,能够提供给儿臣。”

嗯?

听的李渊和李世民都很是不解。

为什么要在驿站旁留出一块位置来?

李承乾知道他们不解,笑着解释道:“其实儿臣的镖局不止是提供西域行商的商贾,在大唐境内还有很多的山匪,要是有镖局保护的话,他们商贾肯定会放心不少,而且有保障。”

“儿臣打算在朝廷每一个驿站旁边也弄一个站点,这样能够保证镖局运送过程中有休息的地方,而且还能够分拣不同地方的货物。”

“打个比方,从长安到幽州有两千里地,在这两千里地又有不少的州郡,我们可以专门弄几支从长安到幽州的固定路线,比如捎信或者送东西。以往的商贾都是亲自押解队伍,我们镖局可以提供商贾不需要亲自押解,毕竟朝廷的声誉还是有的,商贾也不担心镖局会把货物私吞。”

“还有就是在途中,比如洛州有东西送往幽州,其他的镖局肯定要另开一条线,成本就高,而我们从长安到幽州是需要经过洛州的,这样就节约了成本。”

最后总结一句:“反正就是不需要专门派人护送,我们的专线就是三日便由一支队伍出发幽州,然后从幽州回来亦是如此。虽然没有八百里加急快,但还是比一般的镖局要快不少。”

李世民听了半天,懂了。

大唐也是有镖局的,只是镖局需要大笔银钱专门护送,而李承乾的意思是不管有货没货都会走这一趟镖。

这样一来途经的所有城池都能够送货和送信。

镖局只做一笔生意,而李承乾开的镖局会一路送抵幽州,再从幽州返回带东西回来。

妙啊。

“这办法似乎不错,肯定能挣钱。”长孙皇后夸赞了一番。

李承乾微微一笑道:“这其实需要依托驿站,在每一个城池建设一个驿站,我称之为仓储,在仓储中准备好需要护送的东西和地点,然后路过的镖队可以直接带走,至于送达的东西就直接丢在驿站,第二日可以安排专门往城里送。”

“极大的节省了时间,并不耽误镖局接新的生意。”

“好,这办法甚好。”李渊拍掌大笑,说道:“如此一来,不止是商贾行商能够方便,百姓在千里之外的亲人都能够收到信件和东西,百姓绝对会夸赞这办法。”

古代最不便利的就是远行。

所以有些远嫁的亲人,可能是一辈子都不会再见面。

李渊就是经历过这一点,所以非常赞同李承乾的镖局做法。

接下来就是李世民和李承乾谈股份的事情。

拍板下来,朝廷以驿站旁边的空地入股,占股三成,李承乾花钱入股,占股五成成,另外两成就是李渊和李世民内帑的。

没办法,老头子蹲在这里半天,不给点甜头,肯定是不愿意的。

很快顺风镖局的业务就在长安开展起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