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196章 苦口婆心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这边,李承乾重新找到了刚才聊天的小孩。

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稀粥,并不觉得烫,就大口大口吸溜起来。

这一幕,李承乾感觉有些心酸。

身后的裴寂和王泉也是立马跟了上来,生怕再出什么意外。

李承乾没有理会二人,而是蹲在了小男孩面前,微笑的问道:“够吃吗?不够吃的话,那边还有,慢慢吃,别烫着了。”

闻言的小男孩,脸黑黑的,只有眼睛是明亮的。

但也掩盖不住对方的可爱。

想必之前,家中也是将他当做了珍宝一般的对待。

他看见李承乾的时候,有些怯怯弱弱的。

身旁的老妇人,连忙推了一下小男孩的胳膊,焦急的道:“小郎,快叫太子殿下。”

紧接着叫小郎的男孩才柔柔弱弱的喊了声:“太......太子殿下。”

吐字似乎不是很清晰。

也不知道是吓的,还是原本就如此。

李承乾对这些都不在意,而是继续微笑着摸了摸对方的脑袋笑道:“够吃吗?”

“嗯嗯。”小郎乖乖的点了点头。

这一幕看在裴寂和王泉的眼中很是惊讶。

毕竟小郎的头上还有杂草和泥土,有些头发都打结了,一看便是很脏的样子。

没想到太子殿下一点也不嫌弃的就摸了上去。

王泉都准备好了兜里的手巾,准备给李承乾擦拭手,生怕染上了什么病。

不料李承乾却是直接坐到了小郎身边的枯草堆上,这一幕吓得周围人都瞪大了眼。

这可是太子殿下,怎么会跟他们这些难民一样直接坐在了草堆上。

不是说富贵的人,最喜欢干净了吗?

看太子殿下的样子一点也不像啊。

就连在不远处忙活的魏征,也是注意到了李承乾这边的举动。

魏征这次主要来就是想看看李承乾如何做事的,可看见这些难民,特别是这些老弱妇孺,他便一个个过去询问了,已经将李承乾忘到了脑后。

看着她们都端着粥,魏征才松了口气。

可正要找李承乾的时候,发现李承乾正在跟一个小男孩有说有笑的。

“小郎啊,你想不想上学堂?”李承乾微笑着问道。

闻言的小郎懵懵懂懂眨了眨眼睛。

古代的孩子,特别是唐朝的孩子,像小郎这么大根本没有读书的概念。

别说学堂了,就连认字都是奢侈。

可旁边的老妇却知道李承乾的意思,连忙放下了手中的碗,摆摆手道:“太子殿下我们没钱,上学堂这事可不敢想啊。”

这话引的李承乾一阵皱眉。

他有说要钱吗?

但看老妇人这样,显然是被吓到了。

李承乾只能微微蹙眉,虚扶了一下老妇人的手道:“大娘,孤只是问问,并没说要收钱啊。”

这下老妇人,更加不敢吱声了,只能低着头,看向小郎。

见此的李承乾有些奇怪。

给一个孩子上学的机会,他们都不要吗?

环顾一周,李承乾发现,他看到哪里,这些大人都死死的护着孩子,就像是他是人贩子一样。

裴寂这个时候走到李承乾身边,弯腰低声道:“殿下,他们可能是听了刚才那些人的话,以为您有图谋,所以害怕。”

原来如此。

怪不得这些人知道了他是太子殿下害怕成这样。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也不生气,便起身对周围的人说道:“或许大家都已经知道孤是太子,刚才裴司空的话,可能大家没有听明白, 我再跟大家解释一下。”

“南崖村是孤专门建的工业区,里面有各种工坊,如大家所熟知的雪花食盐、香水等物都是那里生产出来的。”

“原本孤是不打算继续招人的,但因为此次灾情紧急,朝廷负担不了如此庞大的开支,所以孤便想了一招便是以工代赈。”

“在此特设粥棚三日,主要是为了后续未到长安城脚下的百姓。三日之后,不管此地还有没有人,孤和朝廷都不会继续再设粥棚,也就是你们要么返乡,要么便是去南崖村。”

顿了顿,李承乾发现周围有很多人都围了过来。

同时猛虎营的将士也是第一时间将李承乾保护了起来,让围过来的人跟李承乾保持一定的距离。

“那么何为以工代赈?那便是你们出力,孤出钱。每日三文的工钱,一日一结,做完便能够拿到钱,同时也是为了让你们积攒银钱,能够在南崖村立个家,或者是有返乡过年的钱。”

“孩子在南崖村有机会免费读书习字,妇女在南崖村别怕没事做,在南崖村还有一个孤儿院,只要未到五十的,均可在孤儿院照顾孩子,工钱同样是每日三文。”

嘶!

免费读书习字?

他们听到李承乾这么说,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老人工钱可能会有些低,但不会很重,这个到了南崖村他们那边的人自会与你们解释清楚。”

“你们要相信朝廷,相信孤,所做的决定都是为了大家好。虽然你们是百姓,但你们也知道,朝廷每年修堤坝,特别是武德年来天灾不断,国库早已空虚,所以只能另想办法帮助大家。”

“所以请大家想好了,马上要过冬了,你们的孩子身着衣物如此单薄,不赚钱难道等着朝廷给你们衣物吗?给你们被褥吗?如果有想法的,都可以到那边去登记,孤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过一个好年,回乡的时候能带一笔钱回去。”

话毕,李承乾喉咙都有些刺痛感了。

主要人太多了,他需要扯着嗓子说话。

加之现在身体还未发育完全,如此扯着嗓子说话,嗓子确实会疼。

就在此时,有个人站出来问道:“太子殿下,那我们去了就有工钱吗?”

李承乾扭头看见是一个男子,满脸络腮胡,一看就是满身力气的壮汉。他点点头:“没错,只要在南崖村做一日,就能发一日的工钱。”

“前一个月,会安排你们建造自己的房子,如果决定留下,房子那就是你们的,如果不决定留下,那么房子我们会收回,但会给你们一笔回乡的路费。”

“以保证你们能够安稳的度过这个冬日。”

一听,有这么好的事情,络腮胡的男子立马顶着鸡棚一样的头发走出来喊道:

“太子殿下俺去,反正在这里也是饿死,俺要试一试,俺要过好日子。”

络腮胡男子的话,引起了众人低声议论。

“是啊,如果粥棚只设三日,我们在这里不也是饿死吗?”

“太子殿下看着不像是说假话,也不知道那里收多少人。”

“去去去,别去迟了,人家不要了。”

。。。。。。

一窝蜂已经有几十个人去登记处报名了。

李承乾看着还站在原地的人,微微蹙眉。

无奈只能问向老妇人道:“大娘,您说说为何不去啊?”

呜呜呜!

不料老妇人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诉了起来:“我年纪大了,都五十好几了,去了又能如何,挣不到工钱,还是一个死。”

李承乾眉头紧蹙,有些无奈。

似乎有些无法跟面前这群年纪大的大娘沟通了。

看了眼旁边的小郎,再看看老妇人,似乎他们是爷孙关系。

“大娘您不顾自己,也要顾小郎吧?南崖村有一所孤儿院,不要钱的,如果您觉得实在不行,可以把小郎交给孤儿院照顾,这样也算是能让小郎吃饱饭吧。”

既然说不明白,李承乾也不多说。

只有先让人去南崖村之后,她们或许才会改变想法。

果不其然,一群老弱妇孺都看了眼自己身边的孩子,似乎在纠结。

李承乾离开后,王泉突然小跑上来问道:“殿下,为何不跟她们解释清楚呢?殿下不是说了,年龄大的也有活可干吗?”

“解释?”李承乾撇撇嘴:“百姓们都太淳朴了,被固执的思想禁锢了几十年,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吗?”

“我说能赚钱,他们能信?”

裴寂和王泉跟在身后,仔细一想,好像也没错。

毕竟上了五十岁,除了种种地,外面找工,哪怕是把自己入了奴籍恐怕都没人要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利用孩子,先让她们去南崖村,然后让陈管家去解释吧。这种活,恐怕只有陈管家他们同一个年龄段的人,才能够说的明白。”李承乾无奈的叹息一声。

而闻言的裴寂,眼皮子微微一跳。

往身后看了眼那群老弱妇孺,裴寂忽然心中给陈管家点了三根蜡烛:保佑老陈不会被烦死。

施粥很快,裴寂运来的粮食虽然很多,但在不断难民涌入的情况下,已经消耗了十分之一了。

差不多是能够坚持三日。

李承乾也是让王泉快马加鞭的去催促江南那边,多安排一些货船将粮食赶紧运到长安。

毕竟一下子多了几万人,按照原先的速度,长安的粮食恐怕真的不够吃。

设粥棚的事情,太极宫里的李世民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为此,李世民开心至极,总算是将事情解决了。

以往解决这件事没有个三五日肯定不行,到那时城外的难民都已经尸横遍野了。

没想到这次李承乾处理事情竟然如此迅速,最主要除了几千将士,他竟然没有用到朝廷的任何资源,这才是让李世民最为满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