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604章 赋税增长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东宫。

王泉知道李承乾今日回来,早早的就准备了接风。

整个东宫的内侍和侍女排列成两排,看见李承乾便恭敬的行礼。

“拜见太子殿下。”

见到这样的场景,李承乾挑了挑眉,微笑着颔首。

有种大老板进入某高档会所的既视感。

走进崇教殿,身后的王泉挥了挥手让内侍和侍女们都各自去忙了,他自己则是满脸笑意的跟了进去。

“太子殿下,这段时间在岭南累了吧,我已经让人准备了热水澡,先泡个澡吧。”王泉见到自己主子那一刻别说多开心了。

也是准备很多东西,等着李承乾过目,想要听一句夸奖。

李承乾坐在了椅子上,仰天伸了一个懒腰,别说这一天天的挺累的。

“嗯。”洗个澡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

听见李承乾答应,王泉立马让人去准备了。

寝宫浴室。

李承乾懒洋洋的躺在了水桶里,泡着热水澡。

这长安可比潮州冷多了,刚宽衣的时候他还打了一个哆嗦。

“王泉。”李承乾喊了一句。

殿外的王泉连忙应道:“在。”

“进来。”

“喏。”

王泉轻轻的推开了店门,蹑手蹑脚的走进了浴室,看着泡在水中的李承乾,轻声问道:“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没什么,孤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李承乾挑眉抬头看向王泉,问道:“最近长安城可有什么事发生?”

闻言,王泉想了想。

把一些感觉奇怪的事说了说,都是一些杂碎的事。

关于五姓七望的,他也是重点的说了说。

主要是朝堂上,五姓七望是如何针对李承乾的,弹劾李承乾的。

不过这些都是道听途说,也信不得真。

李承乾撇撇嘴,感觉五姓七望也就这点能耐了。

恐怕五姓七望现在也不会轻易翻脸,先不说隋末纷争他们花了多大的力气。

就灭突厥这一件事才刚刚过去,加之朝廷有了雷霆炮,五姓七望傻了才会现在翻脸。

“不夜城如何了?”

“回禀太子殿下,不夜城如今是越来越热闹了。”王泉听李承乾问起不夜城,脸上都骄傲了几分:“这几个月光舞台剧,就有万余贯的收益,足浴城也是长安城达官显贵常去的地方,附近的百姓空闲了就会去曲江池逛一逛,甚至有不少周边村子的百姓都来不夜城凑热闹。”

李承乾微微颔首。

人的天性,真是千年不变。

哪怕在大唐,百姓也是喜欢凑热闹的。

听说皇家林园开放,谁不想去看看呢。

要不是李世民在上面压着,李承乾都能够把太极宫开放了给百姓参观。

这才是普天同庆嘛。

“赌城那边呢?”

听见李承乾的询问,王泉也是笑着回应道:“太子殿下,赌城一切都顺利,自从之前有人闹事之后,如今已经没人闹事了。马周每隔几日便会带着人亲自去检查,想必用不了两年,必定能完工了。”

李承乾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赌城是他目前最大也是最重视的项目。

又跟王泉聊了一番,李承乾觉得泡好澡了,这才站起来穿衣。

堕落了,堕落了。

之前李承乾可都是自己穿衣服的,怎么现在堕落的想让人帮自己穿了。

怪不得说皇室养出来大部分是废物,一代不如一代,就这生活条件,不就是专门养废物的吗?

在穿衣服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李承乾对王泉道:“去喊戴胄来。”

“喏。”王泉替李承乾宽衣后,急急派人去喊来戴胄。

原本李承乾这个太子去喊一个户部尚书是不合适的,可考虑到很多因素,李世民封了戴胄一个检校太子左庶子的官职。

毕竟户部是管银钱的,李世民知道李承乾赚钱能力,希望戴胄能够在李承乾这里学几招。

特别是富通钱庄,对于户部而言,完全是白纸一张,什么都要模仿大唐钱庄。

所以有了这个官职,李承乾这个太子传戴胄来,也合情合理。

同时东宫派人去找戴胄的事情被传到了李世民耳中。

甘露殿。

李世民听见这个消息,微微蹙眉。

“你是说太子让人去传戴胄?”

“是的。”张阿难恭敬的回应道。

李世民这下更疑惑了,李承乾刚从甘露殿回东宫,便匆匆让人去传戴胄这个户部尚书是为何?

“张阿难,你说太子急匆匆的找戴胄是为何事?”

“这......臣不知。”张阿难是真的不知道,但看李世民蹙眉的样子,还是猜测的说了一句:“会不会是跟赋税有关?”

刚才太子殿下不是在这里说了关于赋税的事情,找戴胄肯定与这事有关吧?

李世民微微颔首,也是有这样的猜测。

“戴胄从东宫出来,让他来朕这里一趟。”

“喏。”张阿难立马让人去东宫门口等候了。

东宫,崇教殿。

戴胄正要下值回去,被内侍喊来了东宫,走进崇教殿,便看见李承乾坐在了书案前不知道在书写着什么。

“臣,拜见太子殿下。”

闻声的李承乾抬头看了眼,又重新低下头开口道:“起来吧。”

“戴胄,你知道孤传你来是为何事?”

这话直接把戴胄给问懵逼了,最近他好像没有得罪面前这位太子吧。

不知道为什么,面对李承乾这个太子的时候,戴胄心里有些犯怵,像是学生做错事之后站到了李承乾面前。

“臣,不知。”戴胄如实的回道。

心里也是在打鼓,心跳也是加快了几分。

李承乾沉默不语,好长时间之后,他将手中的笔放在了一旁,看着自己的作品满意的点头,这才道:“不知?今岁的赋税户部核算出来了吗?”

额......

目前已经是十二月了,户部的核算也开始了。

最近户部官员忙的脚不沾地都在忙着核算赋税,戴胄如实回应道:“回禀太子殿下,还未曾。”

不知道李承乾是什么意思,戴胄只能这么回答。

就算核算出来了,他也不敢轻易的说出来,毕竟还没上达天听,肯定不能乱说。

李承乾背靠椅子,看向戴胄似乎能看穿对方什么似的。

最终什么也没看出来。

可这一份威压,已经够戴胄忐忑不已了。

叹气一声,李承乾也知道自己不能这么问,换了一个问法:“那关于边关的赋税,你们户部总是有些了解的吧?”

边关的赋税?

戴胄想了想,回应道:“还没有全部传回长安,不过大部分是了解的。”

“嗯。”李承乾微微颔首,接着问道:“那跟孤说说,边关和长安,还有洛阳等地的赋税,同比往年有何区别。”

“这......”

戴胄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他能说吗?

肯定不能啊,哪怕对方是太子殿下也不能说。

李承乾叹息一声道:“这样吧,你就跟孤说,增长还是缩减就行了。”

听见这话,戴胄沉默许久,才咬着牙道:“大唐边关和长安、洛阳等地的赋税有所增长,增长幅度很大。”

闻言,李承乾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关税这一块,增长了多少?”

戴胄顿了顿,继续咬牙道:“比往年翻了两倍不止。”

这让李承乾也是意外不已。

没想到动了动关税这一块,竟然增长了两倍不止。

而且还不是全年的,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大唐的赋税岂不是要蹭蹭上涨?

可李承乾按捺住了激动,淡淡开口继续问道:“那对边关百姓有何影响否?胡商他们的反应是如何的?”

“回禀太子殿下,百姓是没有什么影响,如往年一般。胡商那边.......倒是怨言不小,甚至有些胡商觉得来大唐经商,并没有利益可图,都放弃了。”戴胄如实说道。

这些都已经汇报到了李世民那里。

李承乾这才若有所思的点头。

胡商对于曾经赚的钱,和如今赚的钱,有很大出入,心里不平衡是正常的。

“孤知道了,那些胡商不必理会他们,不来大唐贸易,他们拿什么养家糊口,只是逞口舌之快罢了。何况如今大唐很多东西,胡商根本没有别的渠道获取,无需担忧,他们迟早还是会回来的。这批胃口的大的不来,自然有那些想赚钱的胡商来。”

“是。”戴胄颔首道。

对于胡商来不来大唐,他其实并不在意。

只要国库有钱就行了,反正商贾在他眼里,不过是最低等的。

“去吧,恐怕父皇知道你来东宫,要召你去太极宫了,别让父皇等急了。”

额.......

“是。”戴胄满头问号。

。。。。。。。

等戴胄出了东宫,不出李承乾所料,太极宫的内侍找了上来。

甘露殿。

匆匆赶来的戴胄,额头布满了细汗。

大冬天的,能把戴胄累成这样,也只有李世民和李承乾这对父子了。

把东宫的事情说了一遍,戴胄就静静的站在了那里。

李世民则是大感意外。

“你是说户部今岁的赋税增长了两倍?”

“回禀陛下,不是今岁的赋税,而是今岁的关税增长了两倍。”戴胄即刻纠正。

生怕李世民这么认为。

去岁赋税两千余万贯,增长两倍可是四千余万贯,户部可没这么富裕。

而且大唐以农为本,大部分的赋税还是耕地得来的。

关税增长两倍,顶多也就几百万贯。

不过相比去岁,戴胄在统计的时候,能够明显感觉到增长。

说不定今年有三千余万贯都不一定,但最终数目没出来,戴胄可不敢乱说。

哪怕是关税增长了两倍,李世民也是意外不已。

同时李承乾的话,他也是非常赞同,这些胡商不来,自然有别的胡商来。

大唐的东西独一无二,想要这些东西,只能来大唐。

震惊过后,李世民掩盖住喜悦之情,对戴胄道:“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喏。”

等戴胄离开后,李世民才大笑出声,对张阿难道:“走,去立政殿用晚膳,这是个好消息啊。”

在他李世民手中,赋税能够有所增长,还不影响百姓,这肯定是一件值得喜庆的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