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496章 长孙皇后问话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扫视了一群皇亲国戚的官员。

吓得他们就跟鹌鹑一般。

要说出使突厥算是九死一生,那么去萨珊王朝,等于是十死无生。

特别是唐俭,发现李世民的目光看向自己,他的背脊就是一寒,好像有一股冷风刮进了脖领子,浑身的颤抖了一下,缩着脑袋不敢去对视。

李世民注意到这一点,微微叹息了一声。

确实没有好的人选。

身份够了,办事能力不行。

办事能力行的,身份又不够。

想了想,或许李承乾提的长孙无忌,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怎么说也是大舅哥,做这个决定恐怕会被天下人抓到话柄。

帝王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百姓私下议论一些不好的事情,失去民心。

李承乾见此,主动上前道:“父皇,儿臣有一人可推荐。”

所有大臣的视线都看向了李承乾。

唯独李世民和房玄龄、杜如晦、张阿难双眼微微眯了起来。

该来的还是来了。

李世民其实不想让李承乾背负这种名声,给了房玄龄一个眼色。

不料房玄龄故作没看懂,眨眨眼没有任何的动作。

这可把李世民气坏了。

差点气的跳起来给房玄龄一脚。

李承乾也不管李世民答不答应,直接开口道:“儿臣推荐齐国公长孙无忌为此次使臣,带领着大唐使团前往萨珊王朝是最合适的。”

嘶!

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

瞬间在脑中开始幻想着,李承乾这是什么意思。

各种不好的猜测浮现在诸位的脑海中。

高士廉眯着眼看向李承乾,连忙站出来道:“太子殿下,为何说齐国公合适?臣看齐国公戴罪之身,并不合适出使他国。”

这才是亲舅舅。

不少的大臣都为高士廉竖起了大拇指。

敢当面硬刚太子。

李世民也注意到了高士廉异常的举动,在龙袍袖子里的手微微握成了拳。

感觉李世民不对劲,房玄龄站出来道:“义兴郡公......”

此时的高士廉才是郡公,并未封国公,因为之前私扣密奏一事,被贬为了益州长史。

但通过长孙无忌的运作,加之高士廉特殊的身份,李世民还是让他回到了长安。

李承乾在房玄龄刚开口称呼的时候便打断了对方,直接道:“义兴郡公,此乃大唐大计,如此重要之事,肯定需要找一个稳妥之人去办,万一办砸了,大唐将会错失一次机会,这谁也担待不起。”

“二就是身份问题,萨珊王朝虽然和大唐有所接触,可了解的并不多,派一个无名小卒过去,萨珊王朝会觉得大唐轻视他们。而齐国公乃皇后兄长,太子舅父,不管是身份或者办事能力,都是如今朝堂无人可替的,难道不是吗?”

“至于戴罪之身......”李承乾一个潇洒的转身,对李世民拱手道:“父皇,儿臣为齐国公求情,请父皇为江山社稷考虑,召回齐国公,继续为大唐出力。”

啧啧啧!

一番慷慨陈词,说的有理有据。

高士廉都无法反驳。

就连大臣们也是互相对视,交头接耳的颔首认同。

确实,如今要说身份,除了皇室宗亲外,那就是齐国公长孙无忌是最高的了。

不止是皇室姻亲的关系,而且还深得陛下信任。

一起陪着陛下打天下最早的功臣之一。

论功绩,长孙无忌是最顶尖的一批。

论身份,长孙无忌可以在长安横着走。

论能力,长孙无忌绝对是宰府的人选之一。

只是一直被陛下压着罢了。

更深的原因,部分人算是了解,那就是长孙皇后一直在阻拦长孙无忌做大做强。

高士廉深深注视着李承乾有火不知道如何发,怎么说二人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可看着李承乾竟然推自己舅父去火坑,高士廉还是冷静不下来,拱手道:“陛下......”

“爱卿,勿要多说了。”李世民摆了摆手打断了高士廉的话头,直接决定道:“太子所说的朕看很有道理,此事事关重大,只能麻烦齐国跑一趟了。”

闻言,高士廉瞪大了眼。

这就决定了?

其余官员也是非常震惊,特别是关陇集团的官员,他们不止是震惊,还有诧异。

有心想要开口劝说,可又不敢在这种时候去练铁头功,并非所有人都是魏征。

今日恐怕魏征在这里,也会是同样的看法。

没办法,长孙无忌实在是太合适了。

李世民对着房玄龄道:“玄龄,此事中书省要尽快起草诏书。”

“喏。”房玄龄瞬间应下。

根本不给别人反驳的机会。

李世民微微颔首,看其余人都在发懵的时候,直接起身大手一挥道:“下朝。”

“退朝。”张阿难顺势喊道。

就这样,大伙儿刚反应过来,李世民便已经离开了太极殿。

李承乾也没有多耽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这种时候不跑,更待何时?

难道等着五姓七望和关陇集团的官员过来对着自己吹胡子瞪眼吗?

只是想法是美妙的,现实很残酷。

李承乾刚准备离开太极殿,殿门口就等着一身红衣的红秀。

“拜见太子殿下,请殿下去立政殿一趟。”

嗯?

李承乾看了眼太极殿内大伙儿准备出来了,连忙走到了太极殿旁边的角落,皱着眉问道:“是母后找孤有事?”

“嗯。”红秀不明所以的颔首。

感觉太子好像在躲什么,可又觉得肯定是自己看错了。

堂堂大唐太子,除了陛下和皇后殿下,还有太上皇,还有什么人需要他躲得。

不过,红秀不知道的是,她猜的没错。

李承乾确实在躲着那些世家官员,偷偷看了眼正走到太极殿殿门口的那些官员,似乎在左右张望找着什么。

见此情形,他连忙拉着红秀往立政殿的方向跑。

“走,快走,母后不是找孤有事吗,别让母后等急了。”

这可把红秀看傻眼了,身后跟着的侍女也是呆愣了好一会儿,看着二人都跑远了,才追上。

立政殿。

李承乾刚走进了殿内,便长长的呼出口气,刚才跑的急,如今有些气喘吁吁的。

“拜见皇后殿下。”红秀看见长孙皇后略微诧异的表情,连忙行了一礼。

“嗯,起来吧。”

长孙皇后也是呆滞了片刻便反应过来了,看着李承乾匆匆忙忙的样子微微蹙眉:“承乾何故如此着急?”

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看的长孙皇后眉头紧蹙。

有些不满。

这已经不是礼仪不行了,是完全没有礼仪了。

大唐太子在后宫奔跑,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还以为自己是孩子呢。

李承乾回过头,憨憨一笑装傻道:“母后,儿臣听说您有事,这不立马赶过来了嘛,跑的急了些,下次保证不会了。”

感动了。

本来找李承乾是询问长孙无忌的事情,可现在长孙皇后内心就像是被堵了一块棉花,软绵绵的。

旁边的红秀翻了一个白眼。

当她傻呢。

明明是刚才好像在躲什么人,可红秀也想不明白,到底是躲谁。

谁如此能力让李承乾惧怕。

难道是上朝的时候惹怒了陛下?

嗯,越想越有可能。

长孙皇后也只是感动了片刻,该问的也不能少。

“承乾,过来。”

“嗯。”李承乾就像是一个乖孩子一般,缓步走到了长孙皇后面前,故作乖巧。

长孙皇后摸了摸李承乾的衣服道:“跑了一会儿出汗了吧,待会儿回东宫记得换一身衣服,以免病了。”

“嗯,母后请放心,儿臣会照顾好自己的。”

听见这样的回答,长孙皇后便笑了。趁机问道:“对了,听说你答应了萨宝,把军械甲胄卖给给萨珊王朝?”

李承乾对此一点也不意外。

既然都传开了,长孙皇后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

也大致明白了长孙皇后找自己是什么事情,恐怕不是单单想问军械甲胄的事情。

“母后,你是想问,儿臣为何推荐舅父去出使萨珊王朝吧?”

被反问,长孙皇后还有些愧疚,不好意思。

毕竟怀疑自己儿子的用意,是非常不应该的。

可她依旧是点点头:“嗯。”

李承乾叹息一声,坐在了长孙皇后旁边的软垫上,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道:“母后,难道您不想舅父早点回到长安吗?”

“当然想啊。”长孙皇后不假思索的说道。

外面再好,哪有长安繁华。

自己兄长出生入死,难道不就是为了此时天下太平享福吗?

李承乾双手一摊:“对啊,既然母后想,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吗?招舅父回长安,还能够给出使萨珊王朝,一举两得的事,母后为何如此担忧?”

这话说的,把自己撇的一干二净。

长孙皇后担忧什么,李承乾也知道,包括那些官员的想法,李承乾也是有猜测的。

可是这次,李承乾是真的要用长孙无忌。

这不是一件小事,哪怕是交给马周他们,李承乾还是会担心。

只有长孙无忌是最合适的。

这一点李承乾并没有骗人。

长孙皇后露出了怀疑的眼神,不知道李承乾是真心还是假意。

面对这样的长孙皇后,李承乾确实有些生气和伤心,不过还是努力的解释道:“母后的担忧,儿臣明白。可儿臣是大唐的太子,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儿臣必定不会马虎。”

“再者,儿臣一手推动这次事情,世家时时刻刻盯着儿臣,要是派了别人去,世家从中作梗只会更麻烦。舅父正好有处理这方面事情的能力,所以是独一无二的人选。”

这么解释,长孙皇后倒是能接受不少。

李承乾说的也是真话。

确实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