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146章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甘露殿。

在宴会准备的时候,李渊、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承乾、李泰......都在这里等待着。

长孙皇后初见李承乾的时候,双眼就是通红的,扶着肚子疼惜的摸着李承乾脸颊道:“承乾,你瘦了。”

不知为何,李承乾眼眶一酸,忽然有些想自己的母亲了。

“母后,瘦了才更加健康。”

长孙皇后看李承乾如此懂事,心疼的不行,一把拥住了对方,眼泪就哗啦啦的往下掉。

有心疼的泪水,有感叹自己儿子小小年纪便要担起重任的惋惜。

可没办法。

偌大的李唐江山还是需要有人继承的。

如果李承乾不继承,那么皇位就会落入其它皇子手中。

要不是亲兄弟的话,恐怕自己的几个孩子未来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这就是皇权。

被拥住的李承乾眨巴眨巴眼,忽然眼角发现有一双幽怨且愤怒的眼神正盯着自己。

顺着视线瞧过去,竟然是李泰这个小胖子。

李承乾嘴角鬼魅的一笑。

吓得李泰这个小胖子往后退了几步,瞬间收回了刚才的眼神。

可能是年纪小,还不懂得隐藏。

李承乾都快忘记了自己这个弟弟,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教导了。

这才几个月过去,就敢用这种眼神了,他必须要好好教育教育才行。

在长孙皇后松开的时候,李承乾便给了对方一个微笑,然后拱手对李渊和李世民说道:“皇爷爷,父皇,此次下江南,儿懂得了一个道理。”

“哦?”本来还在伤感和满意的李渊和李世民忽然听见李承乾要说大道理了,瞬间来了兴趣。

李世民嘴角微微翘起:“说吧,什么道理。”

虽然平时李承乾非常不着调,但是说出来的话,还是非常受用的。

嗯,也就是危难时刻受用。

平时,那完全就是忽悠。

李承乾看了眼李泰和李恪几个弟弟的方向,微微一笑道:“玉不琢不成器。”

闻言,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在甘露殿的不止是长孙皇后,还有杨妃等妃嫔。

除了才人,几乎所有妃位以上的都来了。

他们听见李承乾这话,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同时看了眼自己的孩子。

长孙皇后则是沉浸在自己长子懂事,承担责任的心疼之中,并未发觉有什么奇怪的。

倒是李世民看出来了一点意思。

似乎李承乾对几个弟弟有些不满,脸色微微变了变,但还是语气如常问道:“太子,此话何意?”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称呼,无非就三种。

愤怒的时候叫:逆子。

冷淡的时候叫:太子。

热情的时候叫:承乾......嗯,李承乾穿越过来,李世民就没有热情过。

李承乾也不惧怕,有一说一道:“儿觉得几个弟弟磨炼不够,专门读书,读死书是没有用的。”

顿了顿,他继续道:

“如果能找到一个既能读书,又能了解百姓生活的地方,那是最好不过。”

“让皇子体验民间疾苦,知道百姓如何耕种,粮食来之不易,赚钱难,花钱易的道理是最好不过。”

这话说的李渊和李世民都对视了一眼。

发现有几分道理。

皇子自古以来都是锦衣玉食,也就是因为锦衣玉食,所以长大以后很多的皇子都吃得饱没事干。

要是从小能够培养李承乾所说的百姓耕种,粮食来之不易,赚钱难,花钱易的道理,肯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只是发现几个妃子脸色都变了,李世民也没有回话。

长孙皇后同时也反应过来,看了眼李泰,再看看李承乾,心中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了担忧。

难道李承乾和李泰亲兄弟不和睦?

李渊人老成精,有一种看戏的姿态,看着李世民该如何回答。

发现自己老父亲似笑非笑的眼神,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眼神犀利的看着李承乾道:“此话不假,可又有什么地方能够让皇子接受此等教育呢?”

又要能够读书,又要能够学习到农事。

李世民不觉得天下有这样的地方。

百姓读不起书,更加别说农家了。

要是在长安城,也接触不到农事。

李承乾看自己的计划即将要得逞,连忙拱手道:“南崖村,孤儿院。”

短短六个字,瞬间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止是杨妃等人脸色微微一变,就连李世民都阴沉了脸色。

“太子,你让朕的儿子去孤儿院?那可是你的弟弟,你就是如此做长兄的?”

李承乾并不慌张,直视李世民微怒的表情,一字一句道:“就是因为我是长兄,才希望弟弟有出息。”

“我已经想过了,实行假期制度。在孤儿院的孩子们,读五日书,放两日假期。每四个月,便可以放两个月长假。”

“为了皇子和百姓能够融合到一起,除了读书五日待在孤儿院同吃同睡,不能有人伺候,另外两日假期和长假还是可以回来,并不算什么大事。”

“哦对了。”李承乾嘴角一勾,看向了李渊道:“皇爷爷,我那些未及冠的皇叔也要去。”

“什么?”李渊本来正在吃瓜,忽然这个瓜吃到了自己头上,瞬间脸色一黑:“朕的孩子也要去?”

李承乾一副很肯定的表情:“没错,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你......”小兔崽子。

本来李渊是想骂两句,可忽然想到了什么,扭头看向了李世民道:“世民啊,朕觉得太子此言有理,不如试试?”

“阿爷。”李世民不敢置信的看向了李渊。

本来跟李承乾学的父皇都忘记了,直接喊阿爷了。

所有的嫔妃也是不可思议的看着李渊。

没想到李渊会同意。

李承乾挑挑眉,实在没想到李渊竟然同意了。

只要大家长同意了,那么李世民恐怕就没有理由反驳了。

自己兄弟都去了,儿子不去,岂不是让天下人说他排除异己?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看着杨妃等人投过来的求助眼神,微微叹息着跟李承乾商量:“太子,你看这事能不能商量商量,皇子去孤儿院,传出去到底不好听。”

堂堂皇家血脉,竟然寄养在孤儿院,传出去李世民觉得很丢人。

搞得他养不起儿子一样。

“不好听?”李承乾皱了皱眉,不解的说道:“难道父皇准备让这些弟弟们去孤儿院说自己是皇子?岂不是很丢人?”

“反正我觉得弟弟们去孤儿院不能暴露身份,不然的话这种教育又有何意义?”

说着,他看向李泰、李恪眼神凌厉的说道:“在外不说皇子身份,谁要敢暴露,逐出族谱,及冠之后不能有封地。”

嘶!

不止是几位妃子倒吸了一口凉气,就连李世民都震惊不已。

李渊则是皱着眉头。

人家是发扬光大,你这兔崽子是准备清理族谱啊。

暴露身份就逐出族谱,族谱上能有几个人留得住?

顿时,李泰被李承乾的眼神吓到了。

啊~呜呜呜~

“母后,我不要去孤儿院,我不是孤儿。”李泰就像是小炮弹一样冲到了长孙皇后的怀里。

开始使出自己的杀手锏。

长孙皇后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可看李承乾坚定的眼神,她只能作罢。

今日除了庆祝大唐解决粮食的危机,也是李承乾庆功宴。

可......要是寒了李承乾的心,有些不太好。

再说了,长孙皇后虽然看出来李承乾不喜欢几个弟弟,但......道理也是没错。

从小读书的长孙皇后就知道自古以来皇子好像都太娇生惯养了。

用一用李承乾的办法,也不是不行。

又不是上战场杀敌,吃吃苦又能如何?

“母后。”李承乾生怕长孙皇后心软,连忙说道:“身为皇子,未来都要有封地,不知民间疾苦,何以治理百姓?”

“百姓要求很简单,可就是如此简单的要求,身为娇生惯养的皇子却不懂。”

“认为百姓是他们的奴隶,百姓就应该吃苦。”

“殊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是所有皇子都如此想法的话,我李唐江山又如何万代昌盛?延绵千载?”

顿了顿,李承乾眼神直勾勾的盯着李世民,语气有些冰冷道:“父皇,如果后代子孙败家,请问历代陵寝可能安生?”

“难道父皇百年之后,草草下葬?”

“一旦修建陵寝,朝代不保后果是什么,父皇难道不清楚吗?”

嘶!

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有种李承乾在咒李世民死一样。

包括李世民的脸色极其的差。

可想了想,又不无道理。

子孙不争气,连累祖宗在地上都不能长眠。

千年以来,未被盗掘的皇陵少之又少,几乎都被挖过。

特别是曹贼盗墓养兵的行为特别盛行。

李渊眼皮一跳,连忙道:“就这么决定了,承乾,皇爷爷支持你。”

主要是这句话,提醒了李渊。

他可不想死后不安宁。

谁知道那些人挖了坟,还会做什么。

简直比暴尸荒野还残酷,李渊瞬间怕了。

就在此时,张阿难从外面走进来道:“陛下,大臣们都已经到了,可以开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