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571章 三足鼎立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46

侯君集本要回自己的房间,可转念一想还是来到了李承乾休息的包间。

听闻是侯君集找自己,李承乾也没有多想,直接让对方进来了。

还不等侯君集开口,便由小厮过来传达了公孙达的话。

“太子殿下,公孙郎君说楼下一切顺利,已经有两位商贾愿意出钱修建新的码头。”小厮躬身,头也不敢抬的说道。

闻言,李承乾颔首道:“嗯,告诉公孙达,不急于一时,可以多宽限几日时间,让他们好好考虑考虑。毕竟新建码头一事不能摊在一两个人身上,未来会出乱子的。”

这种合资的情况,肯定是人越多越好。

不然只有一两个商贾参与,日后发现码头赚钱了,说不准有歹人会起心思。

如果人多了,歹人就算是有心思,也不敢轻易的对十几个商贾下手,哪怕官府也不行。

“喏。”

小厮退下后,李承乾这才抬头望向侯君集道:“侯将军,刚才你要说什么?”

侯君集刚才被打断,也歇了心思,转念问道:“太子殿下,不知何时启程前往南扶州,末将和尉迟敬德一直在广州府也不是一回事啊。”

对做生意,他是一窍不通。

而且也没兴趣知道。

不是说他府邸就没有生意在做,那些生意都是管家在打理,根本不关心这些。

李承乾微微蹙眉,沉思片刻道:“这事孤也考虑过,明日准备船只直接南下吧,想必一日时间就能到南扶州。”

说着,他掏出了一份信件递给了侯君集,随后起身。

“打开看看吧。”

接过信件,侯君集蹙眉打开。

发现是南扶州的情况。

细读之下,侯君集脸色微微一变,猛地抬头:“太子殿下,这情报从何而来?”

信里面的内容是南扶州已经被僚人攻破,而冯盎率领的几万大军按兵不动,陈龙树大败南扶州,逃往了泷州。

而冯盎则是没有发兵援助,而是趁机攻城掠地,已经拿下了两个县。

这岭南乱的,侯君集都感觉到了头疼。

被僚人攻破了一个州,而冯盎没有及时守卫,而是去攻打僚人的后方夺下了两个县。

这笔账怎么算,好像都不划算。

李承乾冷笑着看向侯君集道:“这就是为何孤没有立即去南扶州的原因。”

“太子殿下,那眼下该如何是好?”侯君集一时间想不出来办法了。

这情况,明显是内部斗争。

李承乾看了眼书桌上的地图,抿着唇道:“岭南我们暂时是别想调动兵马了,长安来的两万精锐恐怕还需要一月之久才能到。”

“唯一能够解决困境的,那边是这里。”说着,李承乾指了指尹州。

“尹州?李光度?”侯君集连忙想到了这个人。

“没错。”

李承乾双手负背道:“在长安的时候,孤已经命人调查了整个岭南的官员和关系。陈龙树此人是泷州豪门陈氏的掌权人,而冯盎想要做岭南王,陈龙树就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僚人作乱,冯盎虽然将情况上报给了朝廷,可却迟迟没有出兵援助,导致了陈龙树兵败南扶州。”

“而李光度是俚族的一个首领,在武德四年,李师来岭南招降俚僚各族,李光度仅次于冯盎归降。此人性格就是希望岭南能够在大唐的统治下和平,同样陈龙树也是俚族的部落首领,陈龙树如今被僚人攻破城池,知道是冯盎想要壮大自己的实力,李光度是不可能视而不见。”

“所以我们的突破点就在尹州。”

听李承乾分析的头头是道,侯君集看了地图上的这些城池。

确实是如此。

要是冯盎把陈龙树给干倒了,那么接下来受难肯定是李光度,未来俚族在岭南就无翻身的可能。

去找冯盎,肯定会推诿。

毕竟如今的冯盎怎么说也是岭南总管,确实有能力不听李承乾这个太子的调令。

而李光度则和陈龙树不同。

他们如今急需朝廷的支持,来对抗冯盎。

说来说去,侯君集发现这哪是僚人作乱,完全是内部作乱。

恐怕身在长安的陛下也没想到是这么回事。

“太子殿下,可陛下.......”

不等侯君集继续说下去,李承乾蹙眉打断:“父皇怎么了?父皇不知道是吗?”

“孤猜测,用不了多久,冯盎便会亲自去长安一趟,说不定已经在去长安的路上了,为了打消朝廷对他的顾虑,亲赴长安,自荐平定僚人作乱。”

“啊?”侯君集不可思议的看着李承乾。

不过仔细一想,如果他是冯盎的话,或许也会这么做。

一是证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打消朝廷一直弹劾冯盎谋反的谣言,又能够名正言顺的拿到皇帝圣旨去平乱,相当于是拿着尚方宝剑收复南扶州,打压俚族。

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简直是好计谋啊。

可李承乾这意思,是要支持俚族?

“太子殿下您?”侯君集不可思议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勾唇邪魅一笑:“孤就在等长安那边的消息,而且孤已经给父皇去信,如果冯盎真的去了长安,自荐平乱,那么朝廷就同意他的要求。而孤要在冯盎不在岭南的这段时间,帮助俚族重新站稳脚跟,收拢僚族,让岭南成为三足天下的局面。”

“对于朝廷来说,岭南道由一人掌控,那是非常危险的。你也看到了,广州府的富裕,不是长安城传言那样。如果让冯氏家族继续发展几年,那么五姓七望,就可能变为六姓八望了,岭南彻底的会成为冯氏的王。”

闻言,侯君集吞咽了一下口水。

第一次看李承乾如此老谋深虑的讨论军事,政治,还是非常的意外。

从前都是谣言,如今亲眼看见,侯君集忽然有些害怕眼前的太子。

怕李世民,那是因为李世民真有能力。

而面前的李承乾,恐怕能力不输李世民。

侯君集想着想着,忽然想到刚开始李承乾说明日去南扶州,他有些不解:“太子殿下,南扶州不是被僚人攻占了吗?我们还去南扶州,这......”不是送人头吗?

“呵呵。”李承乾微微一笑,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笑道:“这封信是昨日孤收到的,也就是如今陈龙树刚溃败不超过三日,如今恐怕还在南扶州境内。”

“具体的位置,孤已经让人去寻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

“再说了南扶州只是州城被攻破,附近的县还是大唐的,既然是要利用尹州都督李光度,不带上陈龙树,怎么谈?”

这下侯君集完全明白李承乾的计划了。

陈龙树是俚族最大部落的代表,而次之就是李光度。

带着陈龙树去,李光度不管站在朝廷的角度,或者站在俚族的角度,出兵那是必须的。

那么接下来就好说了。

相信陈龙树手上还有兵马,加上李光度,二者结合怎么说也有一两万人。

有这一两万人,侯君集认为,胜算在我。

一日处理了这么多事,李承乾确实累了,都开始打哈欠了。

侯君集自然明白意思,起身拱手告辞。

而今夜的这个招商会,也是比较圆满,公孙达跟李承乾汇报的时候也是眉头飞扬。

听着公孙达汇报完,李承乾有些困倦的说道:“公孙达,明日你就驻守在广州府,把这件事处理完。孤要前去南扶州,孤会留二十人听你差遣,切记在广州府多收集一些情报,最好能够替孤搞一个情报站。”

“广州府距离长安太远了,想要知道广州府的消息,必须要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是。”公孙达直接领命。

也不多问李承乾去南扶州干什么,毕竟这趟来的目的就是平乱,南扶州如今正是僚人作乱的地方。

他一介书生也就不去参与了。

替李承乾做好后方的事情就行了。

“嗯,关于码头的事宜要抓紧。孤解决完僚人作乱一事,就会掉头去潮州海阳县,到时候你随孤一起前去。”李承乾吩咐道。

“是。”

潮州,如今隶属于江南道。

而李承乾之前说是岭南道,完全是混淆视听,因为怕走漏消息。

如今的潮州海阳县,也就是未来的汕头,穷的不能再穷的一个地方了。

但魏征开荒的地方则是在循州,也是一个贫瘠的地方,就因为贫瘠所以历史上循州多次被并入到其它的州府,而李承乾这一次开荒决定在这个地方,未来千年的历史,恐怕循州都会成为独立的一个州,百姓将不再会贫穷。

加上旁边的潮州造船厂发展好,很有可能广州府到潮州沿海会大面积的富裕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