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653章 贞观四年元正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很快到了元正。

也是后世所说的除夕,在大唐的元正满街都非常的热闹。

朝廷会举办盛达的仪式:驱傩。

今日要举行大朝会,李承乾非常的无语,跟着李世民忙前忙后。

不过大朝会总算迎来了好消息。

那就是李世民的子女,还有李渊的子女,几乎都有了封号。

至今还没有封号的,恐怕就是那些真正年幼,且出生有问题的子女了。

特别是李渊。

那大安宫,李承乾就听说还有几个至今他都未曾见过的叔叔和姑姑,嗯,可能还在襁褓之中。

因为母贫,未得李渊的宠爱,所以子女也就跟着受苦。

关于这一点,李承乾其实也是提过意见的,不过似乎这对李渊来说是耻辱,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今岁的大朝会极其的热闹,那些使臣络绎不绝,光使臣献礼都忙活了三个多时辰。

回礼也是丰富。

一日时间,李世民不知道进账了多少,而李承乾不知道出了多少血。

没办法,李世民送的东西,李承乾发现一半都是他南崖工业园产出的东西。

到时候这老登付不付钱还两说呢,这李承乾已经预想到了老登的钱不好要。

大朝会之后就是大陈设。

大陈设就是把所有的珍惜之物都摆出来给大臣们和使臣们欣赏。

李承乾对这些东西一点兴趣没有。

自己是穿越来,又不能来回穿越,不然的话,他肯定看见这些东西能瞪大眼,想办法弄回后世去换钱。

虽然这些东西在大唐也是值些钱,可如今的李承乾,缺少钱吗?

不缺,自然没有这种爱好。

什么字画更加别说了,自己写的够难看了,看见别人写得好,他有想撕了的冲动。

唯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生意。

在别的官员看皇室珍藏的时候,王泉匆匆过来把李承乾喊到了一旁道:“殿下,不夜城今日人山人海,如今不夜城的城门都挤不进去人了。”

“哦?”李承乾挑了挑眉,这么多人吗?

内心已经不想呆在太极宫了, 想要飞出去了。

可不行,他是太子,今日如此重要的场合,不可能不在这里。

“那就加强守卫,给不夜城发三倍工钱,另外替孤给每人包一百文,就说是孤给的红包,压岁钱。记住贴一张红纸,这样才喜庆。”

在大唐是没有红包的规矩。

但李承乾年年都会这么做,瞬间长安城都被他带起了这阵风。

压岁钱,新年红包。

一百文看似不多,可不夜城有上千人。

每人给一百文红包,最少也得上百贯之多了。

本就是讨个喜庆,喂太饱了,过个年都不想着上工了。

每年等着红包就成了。

“喏。”王泉也是喜滋滋的去办事了。

早晨起来的时候,李承乾便给东宫每一位内侍和侍女发了一贯钱的红包,侍卫也是发了红包。

这就是为什么东宫很多人都忠心李承乾的原因。

一日时间过得很快,几乎都没时间坐一坐,脚都站疼了。

好不容易来到了晚上设宴的时间。

今夜是家宴。

首先是李世民带领着后宫妃嫔给李渊行礼。

“祝阿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李世民带头道。

长孙皇后和嫔妃们也是异口同声。

整个殿内都响彻着黄鹂般的喊声,没办法谁让这个殿内女人最多呢。

“好好好,赏。”李渊开心极了。

自从李世民得了天可汗的称号,还给了他这个太上皇自由,之前玄武门一事似乎都忘到了脑后。

去养老院住了快一年了,李渊都年轻了不知道多少岁。

酒也不天天喝了,没事就是找几个老伙计麻将,下棋,高尔夫,谈谈诗词歌赋,生生娃。

没错,一年的时间,李渊又造出来三四个娃。

王德听见李渊的笑声,连忙对着周围的内侍挥挥手。

紧接着,李世民手中出现了两块金饼,长孙皇后手中也出现了两块金饼,其余的嫔妃每人一块。

这一块金饼可不是金币,最起码都是十两起步的。

李世民瞬间挑眉,看向了长孙皇后,再想自己准备的是不是太小气了些?

太上皇出手,怎么和太子一般,出手就是金子。

而他们帝后准备的是铜钱,却是寒酸了。

毕竟早晨起来,长孙皇后便以李世民的名义给整个太极宫的内侍和侍女都发了十文钱,当作红包。

得知东宫是一贯钱,长孙皇后已经震惊了。

如今习以为常的回了李世民一个安心的笑意。

“谢过阿爷。”

“谢过太上皇。”

各宫嫔妃觉得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以前都要想着节省布料,如今这一年收的红包都顶过去一两个月的月俸了。

谢过恩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便坐到了李渊的身旁。

李承乾带领着几十位皇子公主上前,高喊道:“儿臣给皇爷爷,父皇母后拜年,祝皇爷爷老当益壮,青春长寿,祝父皇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财源滚滚,祝母后青春永驻,万事如意,财运亨通,琴瑟和鸣。”

听见最后一句话,长孙皇后的脸都红了。

白了李承乾一眼。

这种异口同声,十几个成语能一起用的,没排练过,她都不信。

肯定是李承乾这个大哥带的头。

身后小萝卜头,一个比一个矮,甚至有两个被乳娘放在了地上,还在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看的大家心都萌化了。

穿的衣衫也是喜气洋洋的。

全身红红的,而且还带着福的字样,最主要带了两顶小虎头帽。

这都是李承乾给那些弟弟妹妹准备的。

大唐钱庄这一年在江南收购了不少的布庄,江南的针织手艺真是一绝,李承乾一看就喜欢上了,便让人多准备了几套,都送去后宫给那些刚出生的皇子和公主。

就连公主们今日被册封,她们都穿上了李承乾送的衣衫。

唯独皇子比较可怜。

他们只能穿宫里准备的衣衫,跟公主们相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倒不是材料差别,宫中用度肯定是最好的,可样式.......他们看着像老头,妹妹们看着像鲜花。

这一点宫中的嫔妃和长孙皇后也是看的眼前一亮,觉得好漂亮。

“好好好,赏。”李渊和李世民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了。

鲜明的对比。

李渊再次送出金饼,李世民的内侍送的则是一串铜钱。

“二郎,你何故如此小气?承乾没给你分红吗?”李渊嘲笑了一番。

李世民脸都憋红了。

无奈,长孙皇后只能提高了音量道:“今年你们父皇给你们的红包,都是新制出来的铜钱,上面印有贞观字样,你们看看。”

果然,不少的皇子和公主都看了眼手中的铜钱,还真是如此。

瞬间李世民感觉自己扳回一成。

虽然金饼值钱,可他送的有意义啊。

唯独李承乾撇撇嘴,随意的塞进了口袋中。

“谢过皇爷爷、父皇、母后。”几十个孩子异口同声喊道。

紧接着李承乾对王泉挥了挥手。

后者,立马让人端上来几个大箱子。

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多的当然是金币。

不能比李渊给的多,所以每人给两个金币,用红纸包好。

然后李承乾将一块岭南上供的玉石放在了李渊的面前,那玉石大的比李渊的脑袋还大。

这可把李渊看傻眼了。

“这......”

“皇爷爷,这是帝王玉,帝王美玉配帝王,您是大唐的开国皇帝,是人中龙凤,千万挑一的帝王,那么帝王玉自然是要送给您。”李承乾嘴跟抹了蜂蜜一样,能齁死人。

看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吃味了。

“好好好,哈哈哈,还是承乾有孝心。”李渊‘啧啧啧’的看向这么大的玉石,而且还是原石,称赞道:“这名字好,帝王玉,帝王玉配帝王,好兆头。”

倒不是李渊没见过这样的玉石,而是李承乾取的名字,非常合李渊的胃口。

就在李世民吃味的时候,李承乾专门让人抬上来一幅巨大的画。

“打开。”

李世民蹙眉不解,可等画展开的时候,他震惊了。

“这.......这是舆图?”

“父皇,这是天下地图,并非舆图。”李承乾指着海岸边一处道:“父皇,这就是大唐。”

“啊?”李世民一看,蹙起了眉。

感觉小了些。

李渊正好说出了他的心声:“这大唐为何如此之小?”

“咳咳。”李承乾都有些尴尬,李渊这老头什么话都敢说:“这天下地图,儿臣让人绘制了一年之久,把儿臣之脑海中看见的天下图模样全都复刻了下来。”

“大唐对着天下来说,一成都比不上,儿臣特献此图,父皇能够悬挂于甘露殿之中,待强盛之日,父皇随意标记一处,儿臣都愿意出兵灭之。”

嘶~

这礼送的,李世民瞬间觉得比什么玉石都好。

这要是地图上全是大唐的范围,那岂不是更好?

李承乾要听见这话,绝对说:老登你想屁吃,就以大唐的进军速度,三百年都打不下来这么大的地盘。

紧接着就是给长孙皇后和嫔妃们的新年礼。

但是没有打开,李承乾的意思是让她们回去再打开,还吩咐各自伺候的侍女,赶紧送回去,别被人看见了。

这神神秘秘的,弄的长孙皇后略有不安。

没错,大唐制衣厂在江南成立了,这盒子里面的全都是女性的东西。

今日公主们的衣衫全都是李承乾画的样式,江南制衣厂做出来,虽然看着很奇怪,但确实漂亮多了。

甚至还给长孙皇后做了旗袍,可惜今晚她是主角,只能穿凤袍不能穿旗袍,不然绝对美翻全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