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588章 岭南现状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46

几十艘货船在大海上航行了几日。

李承乾待在船舱内有些闷,特意出来散散心,站在船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一股淡淡的咸味飘进鼻腔。

内心有着一种恐惧。

别说这种古代的木船,就算是后世的那些钢制船,看见这么深蓝色的大海也会有恐惧感。

此时纥干承基忽然指着一处山脊道:“太子殿下,这是到广州府地界了。”

顺着海岸走,只能靠岸边的景物来确定航线和位置。

李承乾望过去,确实是到了广州府地界了。

算算时间也该到了。

“陪孤去一趟广州府。”李承乾想了想,决定先在广州府停留一日。

公孙达送来的信中说魏征已经来广州府上任了,既然经过了总要去看看,怎么说也是自己的老师。

“喏。”纥干承基应声,然后去通知船队停靠广州府码头。

对于朝廷这一项决定,李承乾觉得挺明智。

再让党仁弘继续这样下去,岭南必成大患,在没有合适人选之前,魏征就是一个不错暂代广州府都督的人选。

而且大食国那边,也是需要去交涉。

大唐再强大,那也是需要外交的。

派党仁弘去,大食国要是泄愤杀了党仁弘,那么大唐出兵也是有了理由,主动权就会握在大唐这边。

如果大食国能够忍气吞声,那么让党仁弘去也可以试探如今的大食国实力如何。

毕竟史书上的大食国和亲眼看见的大食国肯定不一样。

大唐虽强,但也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货船慢慢靠向广州府码头。

闻言的魏征也是带着广州府官员去码头迎接,只是阵仗没有党仁弘搞得那么大。

李承乾经过新建码头的位置,深深的注视了一会儿。

对于公孙达办事,他还是放心的。

下船。

魏征见到李承乾便拱手道:“臣拜见太子殿下。”

后面十几个官员依葫芦画瓢给李承乾拱手。

“老师不必多礼。”李承乾快走两步来到魏征面前,轻轻扶起了对方。

看着魏征两鬓竟然生出了白发,李承乾感慨道:“老师在岭南这些日子辛苦了。”

闻言的魏征微微一笑。

“为朝廷办事,为百姓办事,臣不觉得辛苦。”

辛苦吗?

那是肯定的。

岭南局势复杂,要管着开荒的事,还要弄造船厂的事,而且还有训练海军的事,每一件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他不敢怠慢。

刚来的时候,觉都睡不安稳,每日的就是想着如何把事做好。

如今初见成效了,魏征这些时日欣喜不少。

“太子殿下,循州开荒一直都进展挺顺利,不管是州府或是县衙都非常支持。如今他们应该在收割稻米,这趟太子殿下过去可以看看收成如何。”

这算是汇报,同时也是让李承乾过去看看,这样传回朝廷对他的名声有好处,也算是老师在教导学生。

对于魏征的好意,李承乾是欣然接受,拱手道:“老师之言,承乾记下了。”

魏征满意的颔首,扶起了李承乾。

“臣离开循州之前,开荒已经到达了千亩,可惜这些地还是需要养,恐怕今年收成不会是最佳的。”

李承乾听着魏征的许叔,微微颔首。

一年时间开荒了千亩地,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毕竟不借用现代的工具,能够达到这个数量已经是很吓人了。

主要还是朝廷政策让循州不再征收徭役,鼓励开荒的成果。

“老师之言,承乾到了循州自会查清楚。”李承乾颔首道:“今日来只是看看老师,不为公事,明日便要出发潮州了。”

经过魏征的点拨,李承乾觉得这十万人不能安放在循州。

一旦放在了循州,这开荒的地就不太好分了,有种僚族去摘桃子的感觉,当地的百姓肯定会有怨言。

既然如此,那么只能去潮州。

潮州是造船的基地,如今有几个大型的造船厂就在潮州。

发展经济不单单是农业,造船厂要是发展的好,潮州自然就经济腾飞,加之特区李承乾觉得到时候再个大唐最大的码头,到时候政策下放外贸免税之类的,特区有着外贸的加持,肯定能够过得更好。

“好好好。”魏征听见李承乾是来看自己的自然是高兴,不过也有事要寻求李承乾的意见,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他伸出手道:“太子殿下地方已经安置妥当了,先去歇息,稍后在聊。”

在船上摇摇晃晃几日,想必李承乾是累了。

感受过在船上几日时间的魏征,也知道那种感觉不太好受。

李承乾颔首,看了眼后面陆续进码头的船只,对身后吩咐道:“纥干承基,通知船只不需要进港了,就停留在海上,待会儿让人做好吃食,送去船上。”

不是他不心疼僚族的老弱妇孺,而是他们身上的穿着,实在不适合在人流聚集的码头。

大唐虽然开放,可还没开放到穿比基尼的地步。

“喏。”

交代完事情,李承乾便跟魏征来到了广州府的大唐会所。

在大唐会所,第一个看见的便是公孙达。

“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颔首,拍了拍公孙达道:“辛苦你了,等你忙完广州府的事,到时候便可以跟孤去潮州接手造船厂。孤还要给你在特区安排一个官职,算是给你一个身份。”

闻言,公孙达两眼放光,真诚的感谢道:“谢过太子殿下。”

为什么跟着李承乾,不就是为了做官吗?

为什么做官,不就是为了百姓吗?

如今李承乾竟然直接承诺给官职,公孙达能不开心吗?

在一旁的魏征也没有说什么,大唐本来就有推荐官员的权力,何况是太子。

而且公孙达的能力魏征也看在眼里,未来肯定是太子殿下的得力助手。特区那么重要的地方,肯定是要安插自己人在里面,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做官也是迟早的事情。

走进大唐会所,李承乾先是去洗漱一番。

公孙达和魏征则是在外面边等边交流。

“公孙达,太子殿下对你重视的很,未来在潮州一定要好好辅佐太子殿下,切勿让名利蒙了心智。”魏征沉默良久,最终还是说了这句话。

本来这话魏征完全可以不插嘴。

但广州府的情况,让魏征发现了这些地方官员的无耻程度,他不想公孙达也变成这样的官员。

公孙达立即起身对魏征拱手道:“魏师请放心,学生一定专心辅佐太子殿下,认真办好每一件事,绝不给朝廷摸黑,不给太子殿下摸黑。”

对此,魏征满意的颔首。

很快李承乾便从楼上下来,随便冲了个凉就行了,如今的他也没有那么讲究。

看着公孙达和魏征畅聊,他上前微笑道:“老师,你和公孙达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公孙达连忙起身,拱手道:“太子殿下,我去看看膳食好了没,您和魏师慢聊。”

这一举动,李承乾微微蹙眉。

明显公孙达是让出空间。

“老师,是发生何事了吗?”李承乾不解的问道。

魏征看公孙达离去,从袖口中掏出了一沓纸放在了李承乾面前道:“太子殿下看看吧,这是臣来广州府后调查的事情,这只是一小部分,因为臣在广州府实在没有人手可用,还是通过公孙达接触到了那些商贾调查出来的事情。”

拿起调查结果,李承乾微微扫了一眼。

越看脸色越黑,越看越心惊。

贞观元年一月,都督府官员强抢民女,百姓被逼跳海。

贞观元年一月,都督府官员收受贿赂,打压商贾,导致商贾全家满门被杀。

贞观......

光从贞观元年开始到现在,这种事情发生了不下于百起。

控告的官员从上至下,几乎李承乾能想到的官职都在其中,也就是说广州府已经烂到根里去了。

怪不得百年后,会招来大屠杀。

就这样的官员治理下,这个地方不出问题才怪呢。

李承乾黑着脸看完了所有的结果,眼神猩红的抬头对上魏征的视线问道:“老师是打算如何办?”

这些东西魏征不可能无缘无故给自己看。

按照他的脾气,直接把这群人全砍了也不为过,可魏征肯定不会。

果不其然,魏征叹息了一声道:“处置这些人简单,问题是从上至下都有问题,想要直接换了所有位置,去哪找这么多的官员?”

其实魏征说得不单单是广州府。

从他来岭南,给朝廷上奏折,已经处理了不下于百名官员。

他担忧的是整个岭南道。

李承乾也是想到了这个问题,右手在桌上不停的敲击。

“老师,一地的官员好换,可一道的官员,属实很难办。”

想到李光度、陈龙树、冯盎这些盘踞在岭南百年之久的世家,一直在喝着岭南百姓的血,他就非常气愤。

可......无可奈何,人家手上有兵,有钱还有权,朝廷想动他们,也不可能一次性来个大清洗,肯定是要步步为营。

他不相信李世民看不见这些。

只是帝王有帝王的思维,需要权衡。

皇权太强了也不行,那样要是来一个无能的皇帝,绝对会被外族欺负。

皇权太弱了也不行,那样各地都督刺史割据,到时候又会天下大乱。

“是啊。”魏征也是头疼的这个问题。

他最近一直在纠结,奏折递上去,恐怕陛下也不会在意,毕竟这已经动了岭南的根基。

可又不能不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