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304章 孔孙:孔惠元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穷惯了的大唐皇帝,想到一百万贯,就跟自己的肉被割了一样的痛。

道理都懂,可代价有些大了。

“罢了罢了。”李世民挥了挥手,这钱肯定也弄不到内帑之中,叹了口气:“事已至此,玄龄,这事你去找一趟孔颖达,看看他如何说。”

“喏。”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对于二人而言,效忠李世民没错,可他们更希望能够做出功绩。

功绩这不就来了。

长安城,孔府。

刚上完课的孔颖达摇摇晃晃的回到了府中。

对于报纸上的事,他也知道了,还是国子监的学子告诉他的。

虽然觉得是好事,可他身为孔家族长,却不知道这事,直接听说了消息。

很快就想明白了。

这事,恐怕是太子先斩后奏,逼的孔家妥协。

“阿爷。”孔志约听说了此事,早早回来在厅堂等着孔颖达,如今看见人第一时间便上前行礼,顺带着问道:“孔家真的要和太子合办学堂吗?”

孔颖达看了眼自己已经年近四十的儿子和二十多岁的孙子。

两人都是自己至亲之人,可就是没有扬名孔家的能力。

学问也只是马马虎虎。

五十好几的孔颖达真心不知道,他要是不在了,孔家会如何。

叹息一声:“老夫从未听太子提过此事。”

意思很明显了,孔颖达没有听过,也就是完全不知道这件事。

可如今报纸都写了。

那只有一种可能,太子的先斩后奏,完全没有得到孔颖达的首肯。

孔志约满脸怒容道:“阿爷,这事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既然您没有同意,那我们不能随意让太子胡说,要是被世家知道我们与东宫走的如此密切,恐怕……”

不等孔志约将话说完,孔颖达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自己这儿子真的是被养废了。

学问不好好做,天天跟世家牵扯到一起去。

他们孔家算是士大夫的领头人物。

虽然士大夫圈子不能与五姓七望和关陇士族相提并论,但也是双方拉拢的对象。

自己儿子却以五姓七望马首是瞻。

这让孔颖达很是想不通。

看着自己父亲的脸色,孔志约乖乖闭上了嘴。

倒是身后的孔惠元开口了:“阿翁,阿爷。如今朝堂太子已经占了大半,就算没有陛下的支持,光太上皇的支持,太子殿下足以站稳。”

说着,他表情还露出了羡慕之色。

十岁的孩子背后就有如此之多的人支持,而且能够跟五姓七望,关陇士族扳手腕,已经显现出了帝王之姿。

“而且五姓七望接连在太子殿下手中吃瘪,甚至有博陵崔氏领头的五姓七望主家在上次较劲中输给了朝廷,让他们低调了许多。”

要知道五姓七望在地方可是横行霸道,虽然不好明面反对朝廷,因为有关陇士族的存在,让五姓七望做事也需要衡量。

可五姓七望也不是好欺负的。

掌控着大唐经济命脉。民间流传五姓七望的粮食和铜钱能够装满整个长安,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

就这种情况下,他们都低调了,可见太子殿下也是有几分本事的。

孔颖达若有所思的颔首,孔志约也是语塞了。

紧接着孔惠元继续分析道:“我听说富通钱庄一事,关陇士族也是参与其中,这种情况下太子殿下还能够将富通钱庄收入朝廷,这已经证明太子殿下在朝堂之中的地位已经非常稳固。”

“长孙无忌是国舅,也是太子的舅舅,无故被调离长安,说明陛下和太子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没有领头的人,关陇士族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五姓七望也只是待宰的羔羊罢了。”

这么一分析,让孔颖达父子眼前一亮。

孔颖达每日上朝,当然能够知道朝堂的变化。从之前大家都以为太子顽劣,到如今能够无形的拉起来如此之多的支持者,说明这些都是有谋划的。

最主要太子竟然没有安排任何一个自己的人在朝堂之中,这才是最可怕的。

当今陛下的手段,无非是更换掉太上皇留下的人。

像裴寂、萧瑀等人,都是忠心太上皇的。

之前还听说了这样的风声,如今却听不到了,说明这些人被太子掌握了,陛下依然不会继续动这些人。

而太上皇似乎真的对皇位没有执着了。

“惠元所言有理,如此说来,孔家和太子合办学堂,不为一桩美谈。”孔颖达眯着眼笑嘻嘻,抚摸了一下胡须。

觉得这事可行。

孔志约却皱起了眉:“阿爷,可五姓七望那边,我们该如何说?还有关陇士族……”

想到两个如此庞大的势力,自家却选择了皇室。

虽说李渊打江山,得到了关陇士族的大力支持,可如今形势不同。

关陇士族索要的陛下给不了,慢慢的皇室和关陇士族会渐行渐远。

没有关陇士族的支持,陛下如何跟五姓七望对抗,更别说太子了。

没等孔颖达开口,孔惠元便率先站出来了:“阿爷,我知道你所担心的事情,可太子殿下势力日益壮大。五姓七望掌控的东西,太子殿下手中均有,唯一没有涉及的就是军队。如今军队除了京畿的十六卫,其余都把控在关陇士族的手里。”

“别看太子殿下满不在意,涉及军队也是迟早的事情。长孙无忌就是例子,太子恐怕真的动手,会毫不顾忌亲情。”

“孔家虽然是士大夫的代表,可孔家真有能力跟太子抗衡吗?而且太子开出的条件是十州之地的学堂,每年还会贴补十万贯,这已经说明太子殿下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

“让我们孔家出面,并不是示弱,而是给我们选择。一旦我们拒绝,我们孔家名声又该如何?面对日益壮大的太子势力,孔家真能抵抗吗?”

一番话说的孔志约哑口无言。

这些他清楚,可内心却依旧不看好太子。毕竟五姓七望和关陇士族他们传承了数百年,什么问题没遇到过,不都过来了吗?

孔颖达正要开口说些什么,管家便跑过来低声道:“大郎,刑国公和蔡国公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