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433章 突厥特区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时间过得飞快。

李承乾花了三天时间审理了所有的高官将领,基本上有一个判定。

突厥的文臣五品以上官员一律判刑五年,家眷不得离开长安城,所有家产充公。

而将领李承乾并没有判决,因为这事需要上报李世民那边,让李世民来定夺哪些该留,哪些该坐牢。

有用的留,没用的便坐牢。

数万的俘虏也是被判刑了,互相检举,只要能检举一个突厥兵杀了大唐百姓或者大唐将士的,就能少判一个月。

而杀害大唐百姓或大唐将士的徒刑增加一年。

如此兵部在李承乾加派了上百人手的情况下,一个月终于把数万俘虏全都审判了。

最长的高达二十年徒刑,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李承乾看见这人都吓了一跳,肌肉横生,比大唐很多武将都要魁梧。

可惜只是一个小兵,似乎还不认字。

这种人要是在大唐肯定被重用,只可惜生错地方了。

希望二十年后,这人还能够活着吧。

最少的徒刑一年。

因为检举的多,足足减少了四年的刑期。

李承乾也是无奈摇头。

不管是哪里人,总有一些人的心智是不坚定的,什么爱国都是假的,自私自利。

解决了这件事,南崖工业园那边也传来了消息。

说是招募了一个月,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经过筛选一共有一万多人符合李承乾的要求。

“这么多?”李承乾看着王泉递上来的名单问道。

卫规也在旁边看着名单,惊讶的说道:“这大唐退伍将士有这么多吗?”

“也不是退伍。”王泉抿着唇道:“很多都是二十岁不到的壮劳力,听说一月有两贯钱,他们就都来了,甚至有不少的府兵听说这事,也来了。”

嚯!

府兵都来了。

李承乾也不觉得奇怪,毕竟一月两贯钱,比那些当府兵可以省一些粮税划算。

“这样吧,设立一个考核。之前猛虎营怎么训练的,他们就要怎么训练,告诉他们,训练七日,七日之后考核,考核通过的可以留下,考核不通过的,给他们每人一贯钱离开,训练途中退缩的只有路费。”

“好。”王泉微微点头,便离开了。

也就在这时,甘露殿那边的内侍小跑着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天气渐暖,李承乾又回到了老位子,东宫后花园的凉亭。

“太子殿下,陛下让您去一趟甘露殿。”

“甘露殿?”李承乾不情愿的撇了撇嘴道:“孤这刚忙完战争律法的事情,怎么又让孤去,一天天没完没了是吧。”

在审判俘虏的同时,李承乾也是协助着制定了战争法。

未来所有的俘虏都需要接受审判,包括敌国的国君亦是如此。

听见李承乾的话,所有内侍都低下了头,巴不得塞住自己的耳朵,这可不是他们该听的。

“行了行了。”李承乾挥挥手,也不为难面前的内侍,说道:“孤这就去。”

一刻钟后。

李承乾到了甘露殿,发现了不少的大臣都在。

其中还有一部门五姓七望的官员,他们现在看李承乾是又恨又惧。

恨的是李承乾总找他们五姓七望的麻烦,他们总结出来自家也没有挖李家祖坟,怎么太子总跟他们过不去。

惧的是李承乾的手段。

审判俘虏这件事一日不定,他们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李承乾又抽什么风,把突厥这群文臣将领拉去朱雀门前来一场公审。

“儿臣拜见父皇。”

“来啦。”李世民抬头看了眼行礼的李承乾,露出了一个笑容道:“之前你交上来的官员名单朕和大臣们商议了一下,是不是该派一些老练的官员前去,你这派的都是一些年轻的官员,是否有些不妥?”

去年科举中榜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都派他们去,李世民还是有担忧的。

李承乾却不这么认为,拱手道:“父皇,新人事新作风,老练的官员已经熟悉了大唐的官僚体系,如今突厥运用的体系完全不同,如果派他们去,不一定是好事。”

新人事新作风。

李世民和大臣们嘴里默念了几遍,觉得很新颖。

改革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所以大家很容易接受了李承乾的意见。

那就是改革。

而且大唐也改了许多,从朝廷虽然不明令禁止商贾,但私下对商贾还是有排斥的态度,到现在太子带头鼓励从商。

税收也是多了起来。

李世民支持李承乾的原因可不仅仅是李承乾给他的银钱,而是长安城的税收才短短半年就高于过去一年的税收。

收上来的不是粮食,反而全是铜钱和布帛。

对此,李世民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国库钱多了,大家都开心。而且百姓也没有吃不饱饭,反而似乎生活更好了,每次私下都能听见侍女和内侍们在宫中议论,说家里做了小生意,现在生活好了许多。

以前都是他们这些内侍和侍女往家里寄东西,现在轮到家里给他们寄东西。

这种转变,李世民还是非常欣慰的。

“好,既然太子如此说,那朕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就按照太子的意思去办。”李世民拍板道:“即刻让官员去突厥上任,另外突厥也按照太子的意思,以后就叫突厥特区,实行军政两制。”

“封李道宗为突厥军区司令。”

关于这个军区司令,李世民也是请教过李承乾。

李承乾给出的意思,相当于是行军总管的意思。

这让李世民感觉新颖,而且司令似乎更贴合实际。

大臣们也是从李世民这里听到了解释,感觉没什么问题,可以接受,不就是行军总管嘛,只是一个代名词罢了。

“突厥特区五十年内的税制不需要向大唐缴纳,所有税均用于突厥特区建设,算是大唐给与突厥百姓第一个利民政策。而突厥特区除非有请求,不然军队不得搅扰民生,突厥内部也组织警卫队,维持突厥治安,人选就有......”

李世民说了一大堆,基本上都是李承乾制定好的。

相当于是一国两制。

但跟后世还是有区别的,那就是学习完全顺应大唐,突厥除了节日不变,其余的全都改变了。

这也是李承乾坚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