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577章 老狐狸们的对决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46

用完晚膳,李光度安排了居住的地方。

等李光度一行人离开,侯君集便来找李承乾了。

“太子殿下,您真的要给僚族专门安置一块地方吗?”侯君集蹙眉问道。

李承乾有些诧异:“不可以吗?”

“那倒不是。”侯君集抿着唇道:“可陛下那边只是让我们平乱,并没有说给僚人安置一块地方啊,特别是开荒是朝廷大力支持的,开荒的土地要是私自分给了僚人,朝堂上恐怕说不过去啊。”

这一次来岭南,李世民给他们的任务是平乱,而不是收复僚人。

李承乾真要这么做了,侯君集还是有些担忧。

闻言,李承乾有些不悦。

“侯将军,孤乃大唐太子,孤的决定难道会危害大唐吗?”说着,李承乾起身双手负背道:“招安僚人,难道就不是平乱了?一定要大军冲杀,将僚人赶尽杀绝叫平乱?”

“岭南的局势想必这几日你也了解了,一旦朝廷这么做了,那么僚人对大唐只会痛恨,接下来俚族和冯家会渔翁得利,不是吗?况且大唐有十数万僚族,不是说朝廷没有能力平乱,而是孤在岭南大肆屠戮,那么其他地方的僚族又会如何?”

“如今的大唐,还有什么比安抚僚人更好的办法呢?”

侯君集被李承乾一连串的问题给整语塞了。

岭南的局势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

而李承乾的想法是用僚族去抗衡俚族和冯家。

这种三足鼎立的办法又能持续多久呢?

看侯君集不说话,李承乾深吸一口气道:“就这样吧,先回去休息,明日让陈龙树回泷州调兵。”

“是。”侯君集无奈的只能先走了。

紧接着,李承乾便喊来了纥干承基。

“太子殿下。”纥干承基刚进屋子便对李承乾拱手道。

李承乾颔首,对纥干承基道:“明日你去接管李光度给的五千兵马,粮草问题先让尹州府出,等孤从林邑调粮过来。”

“喏。”纥干承基迅速领命。

“待会儿把这封信送回长安。”李承乾把书案上的信交给了纥干承基。

“喏。”

“好了,早些休息吧。”

。。。。。。

次日一早,陈龙树按照李承乾的吩咐,带着几个人便回泷州调兵去了。

尹州这边李承乾还不忘安排十几个猛虎营的士卒,护送乞儿们前往广州府,顺便还给公孙达带了一封信。

一连数日,李承乾都在尹州,几乎都未出过门。

弄的李光度胆颤心惊的。

天天一个太子待在尹州府,他这个都督能够不紧张嘛?

特别是觉得李承乾这人,感觉非同寻常,做出来的事也是不按常理出牌。

一瞬间让李光度这个老狐狸都有些棘手。

半月后。

陈龙树来信,说兵马已经调集完毕,有五千之众。

这已经是陈龙树的家底了。

加上尹州这边的五千兵马,李承乾现在手上能用的兵就有一万余众。

长安城。

甘露殿内。

李世民接见了远道而来的冯盎。

“冯盎,你该当何罪,僚人竟然攻下了南扶州,你这个总管是怎么当的?”李世民愤怒的看着冯盎。

做足了准备的冯盎连忙下跪道:“冯盎失职,还请陛下恕罪。冯盎此次入朝,就是想请陛下下旨,臣愿收复失地,恳请朝廷能够出兵助我。”

看着冯盎如此作态,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道:“好了,关于出兵一事朕另有打算,既然你来长安了,便好好的休息休息,等消息吧。”

按照李世民的作风,要是没有派李承乾去,他绝对不会发这么大的火。甚至会好言安慰,设宴赏赐,算是鼓励冯盎去平乱,给他下套。

毕竟岭南山高皇帝远,朝廷的手插不到那么远。

可如今李承乾在岭南,冯盎又来了长安。

这是一个机会。

绝对不能让冯盎做大做强了。

让冯盎退下后,李世民看了眼张阿难道:“太子可有消息?”

“回禀陛下,太子殿下有奏折呈上来。”张阿难说着,连忙去龙案帮着翻找。

找到了后,第一时间递给李世民,一共三份奏折。

看完奏折的李世民刚压下去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党仁弘,好你个党仁弘,朕派你去广州府做都督,你就是这么给朕做都督的?”

看着李世民如此生气,张阿难瞬间低下了头。

砰~

一把将奏折甩在了龙案之上,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开始看起了第二本奏折。

这一本奏折就有意思了,李世民看了许久,嘴里念叨着:“大食国,阿拉伯帝国......”

顿了顿, 他对张阿难道:“传房玄龄,杜如晦,李靖。”

“喏。”张阿难松了口气,立马便退出了甘露殿。

等看第三本奏折的时候,李世民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发现这李承乾去一个地方就没有好事。

一堆的麻烦。

索性将三本奏折全都丢在了一旁,靠着龙椅,昂起头揉了揉眼。

半个时辰后。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全都来了。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

李世民微微抬起头,看见三人道:“来了,你们看看吧。”

说着把面前的三本奏折往前推了推。

眼疾手快的张阿难上前将三本奏折分别递给了三人。

三人看完一本,相互交替起来。

直到每个人把三本奏折都看完,纷纷皱起了眉。

首先开口的就是房玄龄:“陛下,党仁弘一事,恐怕暂时不好解决。”

“为何?”李世民心知肚明的问道。

房玄龄分析道:“如今岭南冯盎势大,党仁弘是陛下安排的,要是将党仁弘调回来,那么广州府又该如何?”

听见这话,李世民也是有这样的担忧。

广州府算是朝廷最后掌控的州府,其余地方要么就是冯盎的人,要么就是俚族的人在掌控。

可偏偏这个党仁弘不争气。

简直要气死他了。

“至于大食国......”房玄龄看了看李靖和杜如晦,然后道:“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如今跟萨珊王朝交战的就是大食国,这大食国狼子野心,而且阿布·宛葛素是穆斯林穆罕默德的舅舅,他死在了大唐肯定是要被大食国追究问责的,可大食国在大唐的布局,也能够看出来,他们对大唐恐怕是虎视眈眈了。”

“臣以为,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办,先行问责,只是问责之人该派何人去?”

李世民蹙起了眉,确实不太好办。

如今大唐不到迫不得已,肯定是不能够再打一场如此大的仗了。

休养生息才是大唐需要做的。

李靖这个时候却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此事由党仁弘起,那就要派党仁弘去解决为最佳。”

师徒就是师徒,坑人都不换个人坑。

闻言,李世民深深皱起了眉:“哦?为何?”

李靖不卑不亢的说道:“陛下您想,党仁弘身为广州府都督,而且怀圣寺的建立党仁弘肯定是知晓的,那么党仁弘与穆斯林商贾绝对熟悉。既然熟悉,派他去大食国,最佳。”

“嗯,有道理。”李世民微微颔首,但转念一想问道:“可党仁弘是广州府都督,他要是离开了,广州府又该由谁来管呢?”

一下子,房玄龄和李靖都沉默了。

出使大食国最佳人选是党仁弘。

那么广州府都督位置就会空闲,一旦被冯盎抓到了机会,广州府恐怕未来朝廷都管不到了。

杜如晦突然站出来拱手道:“陛下,有一人非常合适。”

“哦?谁?”李世民眼前一亮。

有人合适吗?

他怎么想不起来。

“魏征。”杜如晦道。

魏征?

这下李世民、李靖、房玄龄三人猛地抬起头看向杜如晦。

杜如晦解释道:“既然魏征在岭南处理开荒一事,让他兼任广州府都督一职应该不成问题。何况魏征此人刚正不阿,正好处理广州府一事为最佳。”

“妙啊,哈哈哈。”李世民瞬间眉开眼笑了起来。

一下子解决了两件事,他非常的开心。

可到了第三件事,那就是冯盎一事。

李世民将冯盎的事告诉了三人,三人纷纷皱起了眉。

要说老狐狸,冯盎在这四个人面前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冯盎顶多就是一个军阀,而面前四人可是打天下的组合。所以冯盎那点小心思都不需要说破,四个人都明白了。

“陛下,冯盎身为岭南总管,眼下南扶州被僚人所占,他却跑来长安求援,实属失职 。”房玄龄道:“冯盎统领十万兵马,区区僚人,怎么可能还需要朝廷援助?”

这话是没错,可李世民却皱着眉没说话。

严重怀疑这十万兵马的真假。

岭南上交朝廷的赋税并不多,因为当初要辖制境内的僚人,还有南召等国。

如今林邑已经属于大唐,虽然没有划入岭南的版图,可李世民是有这个打算的,也希望岭南能够越过越好。

可现在看来,他需要三思了。

李靖却道:“陛下,臣以为既然太子殿下在岭南,朝廷的援兵也已经赶往岭南,那么冯盎这个时候最好是在长安,不能返回岭南打扰太子殿下。”

“另外陛下可以下旨,让太子殿下在岭南趁冯盎不在,削弱他的实力。”

这招够狠。

不放回岭南,不就是囚禁在长安?

当然囚禁也有很多种。

坦白的囚禁,直接让人看管起来。

另外一种就是让琐事拖住冯盎。

李世民当即同意了李靖的看法,具体如何拖住冯盎他不管,但就是三个月内,不能让冯盎回岭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