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612章 李承乾被抓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就在李承乾还在外面收着门票钱。

里面已经开始上朝了。

“陛下到。”

随着张阿难一声吆喝,李世民走上了自己那张龙椅。

可看见下面的时候,他愣住了。

忽然发现今日上朝的人比平时少了很多,而且那些重要岗位的人都没来。

“咳。”李世民咳嗽了一声,看了眼身边的张阿难问道:“今日为何少了这许多人?”

张阿难也是朝下面望去,立即蹙起了眉。

摇头道:“回禀陛下,不知是为何。”

闻言的李世民脸色微微沉了下来。

每日上朝是公事,无事不得缺席。

而如今有如此多的大臣竟然公然不来,这是要造反不成?

想到此,下面便有一位官员站出来,捧着笏板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世民望过去,竟然是王珪 。

这还未开始,启奏什么?

何况缺席了这么多的大臣,这早朝还上什么?

心中虽然如此想,可李世民还是开口道:“说。”

王珪直起了身子,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道:“陛下,臣要弹劾太子殿下,公然在皇城城门之处收取路费。”

什么?

李世民和张阿难的眼神惊讶不已。

他们没听错吧?

刚才王珪说李承乾在皇城城门收过路费?

什么过路费?

他们怎么不知道?

就在此时,殿外晃过一道人影,一名内侍悄悄的从角落走进了太极殿,走路无声的绕过一群官员来到了张阿难旁边低声说着什么。

动作极其的轻,在王珪控诉李承乾的时候,根本没人发现这名内侍。

直到走到张阿难身边,才有部分人看见了他。

张阿难听完内侍的汇报,也是瞪大了眼,看了眼王珪和百官,又看了眼龙椅上的李世民。

想了想,他还是走到了李世民身边,用只有两个人听见的声音道:“陛下,刚才皇城城门处传来消息,太子殿下在城门摆了两张桌子,在收过路费。”

“很多官员都被阻挡在外了。”

“什么?”李世民声音不大,可隐约之中带着愤怒。

李承乾竟然在皇城收取过路费?

“谁给他的权力?”

张阿难听见这个问题,嘴角抽了抽,就这么看着李世民。

后者似乎想到了什么。

李承乾讨要圣旨,是为了收取百官的过路费?

“放肆,朕......”李世民还想说什么,发现下面百官直勾勾盯着他看,只能把要说的话咽回了肚子里,阴沉着脸道:“去将那逆子给朕喊来。”

“喏。”张阿难领命而去。

这件事恐怕要他亲自去才行。

从太极殿到皇城城门,距离可不近。

一刻钟后。

张阿难便带着一队金吾卫出现在了皇城城门口。

不少官员看见张阿难来了,连忙围了上去。

“张总管,陛下怎么说?”

“太子殿下这事做的实在是太过了,把皇城当什么地方了,公然在皇城收费......”

“是啊,张总管,此事陛下是否知晓,我们一定要进宫弹劾太子。”

。。。。。。

一些官员愤怒的很。

被堵在皇城外,过路的百姓都对他们指指点点,不知道的以为是他们犯了什么事呢。

张阿难也是为难的看向一旁正翘着二郎腿的李承乾,嘴角抽了抽,上前道:“太子殿下。”

“嗯?”李承乾似乎刚反应过来,睁开眼看了张阿难一眼,惊讶道:“呀,张总管,您怎么来了?”

咳咳~

听这语气,似乎太子殿下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张阿难有些无语的说道:“太子殿下,陛下让您去上朝。”

话说的非常委婉。

只要不是三岁孩子,都能够听出意思来。

什么上朝,明显是兴师问罪罢了。

“不去不去。”李承乾摆手道:“上什么朝,没见孤正忙着吗?今日这过路费才收了几百贯,还有这么多人没交过路费,孤走了他们怎么办?”

“这......”张阿难也是为难了。

而官员之中对李承乾这样的行为破口大骂:“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堂堂大唐太子,竟然公然收取百官的过路费,成何体统?”

“今日某一定要找陛下弹劾与他,一定。”

。。。。。。

李承乾对于这些话充耳不闻,毕竟说来说去,也就是这几句话。

他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行了行了,你们真的是,烦不烦。”李承乾掏了掏耳朵,对着刚才说话的那些官员道:“你们要进去,就交过路费,皇宫都进不去,弹劾什么弹劾?”

“再说了孤怕你弹劾吗?分清楚局势在说话。”

说着,他扭头看向张阿难道:“张总管,去告诉父皇,孤现在正忙着,上朝的事之后再说。”

张阿难看看面前的官员们,再看看李承乾,一时为难住了。

在想要不要押着李承乾去太极殿。

毕竟这事传到陛下那里,结局也是如此。

李承乾似乎看穿了张阿难的表情,往后缩了一下道:“张总管,你可别想着用强,孤今日可是带着猛虎营的人,你看看是金吾卫厉害,还是猛虎营厉害。”

闻言,张阿难嘴角抽了抽。

看了眼皇城外,确实有一队东宫士卒全副武装的等候着。

他也丝毫不怀疑自己动了李承乾,猛虎营这群人会冲上来。

毕竟猛虎营的战斗力,没见过,他也是听说过的。

这要是在这里闹出大的动静,传出去恐怕又是一阵腥风血雨。

无奈,张阿难只能让人回去通知李世民。

房玄龄和杜如晦等秦王府一派官员互相对视一眼,一句话都没说。

之前他们支持李承乾是看在李世民的面子上。

而如今李承乾的做法,他们虽然愤怒,可也没有其他官员那样失去理智。

都在想太子的用意是什么。

李承乾从来不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肯定有原因的。

正如他们所想,李承乾确实有原因。

具体是什么,他并没有明说,同时嘛也是为了赚钱。

不一会儿。

在皇城内出现了一道黄色身影。

待人走近,张阿难率先拱手道:“陛下。”

城门外的大臣们看见李世民来了,也是一起拱手喊道:“拜见陛下。”

可被人拦着,他们靠近不了城门。

李世民看着平时上朝的百官,一小半都在这里,气愤的指着李承乾问道:“逆子,你到底要干什么?”

听说李承乾竟敢违抗他的命令,便已经非常愤怒了。

可如今看着一群官员委屈的样子,他的愤怒值已经爆表了。

听说了李承乾带着猛虎营,李世民来的时候也是喊来了数千金吾卫。

这架势,就好像是要对掏一般。

李承乾看情况,就知道优势不在己,舔着个笑脸道:“儿臣拜见父皇。”

“呵呵,你还知道朕是你父皇,朕让你去上朝,为何不去?”李世民都气笑了。

“那怎么能呢。”

李承乾指着桌案道:“这儿臣不是正在忙事情嘛。”

“忙事情?就是在这里收过路费?朕把这三座城门使用权给你,就是给你收过路费的?”李世民愤怒道。

啥时候他李世民穷到只能收过路费了?

还是说李承乾已经疯到赚百官的钱了?

真有这么缺钱吗?

李承乾依旧是一副笑脸道:“父皇,您圣旨上也没说不能收过路费不是?而且这使用权是儿臣的,那么收不收过路费,不是儿臣说的算吗?”

“你......”李世民发现自己根本说不过李承乾这张嘴,比魏征还能说大道理。

说不通,那只能来硬的了。

“来人,将太子给朕拿下。”

“喏。”李君羡立马就上前要去抓人。

李承乾一看来真的,连忙往后一躲,躲到了张阿难身后道:“父皇您不讲理,大唐皇帝陛下金口玉言,何况圣旨已下,身为君子就要坦荡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呵呵,今日朕就要食言了,你能拿朕怎么着?”李世民真想说有本事玄武门对掏啊。

可这话不能乱说。

只能心中想一想。

他可是玄武门老祖宗,丝毫不惧面前的李承乾。

就算李承乾有东宫六率又如何?

有猛虎营又如何?

他老子就是他老子。

“将这逆子给朕拿下。”

在李世民再次下令的时候,李君羡便真的动手抓人了。

奈何周围全是人,李承乾利用自己瘦的身体在人群中穿梭,哪怕有不少大臣也上手了,可就是没抓到人。

这一幕看的李世民眉头紧皱。

等李承乾逃到了城门之外,对着里面大喊道:“李二,你给我等着。”

这下他是真的生气了。

本来吧,他只是想利用过路费这件事搞点事情,整整官场的作风问题。

可谁知道李世民不讲武德,上来就是要抓他。

他李承乾也不是好惹的的。

李世民听见这个称呼,彻底愤怒了:“你们还愣着干什么,给朕上,抓住这逆子。”

叮当叮当~

数千甲胄碰撞声响起。

金吾卫全员出动,知道李世民已经发怒了,再不听令恐怕受罚的就要是他们了。

而李承乾注意到那边的动作,额头冷汗都出来了。

“纥干承基,快,快跑。”

随着李承乾一声喊,便有一辆豪华马车驶了过来。

李承乾也是不要太子形象了,不等马车停稳,就跳着上了马车,两只手死死的抓住车沿。

一边驾车的纥干承基一边去拉李承乾。

好不容易坐稳了,发现整条路已经被金吾卫堵死了。

李世民看着这结果,冷笑了一番。

孙猴子逃不出五指山,太子没做皇帝之前,永远只是太子。

而李承乾脸也黑了。

唉,失策。

算了。

无奈,他只能重新跳下马车,双手负背走向李君羡,就如君王降临一般,丝毫不见任何要被抓的惊慌表情。

反正也奈何不了他,有何可惧?

不就是收个过路费吗?

也不是造反。

就现在的情况,他造反都能够扭转局势。

有本事流放去岭南呀......

李承乾心理建设做的非常好。

可不知情的李君羡却有些诧异,没想到李承乾丝毫惧色。

同样也知道这是陛下的命令,只能对李承乾拱手道:“太子殿下,末将得罪了。”

说着,已经上手去抓了。

就跟拎小鸡仔似的,李承乾嘴角抽了抽。

他这个大唐太子不要点面子的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