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255章 遮羞布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长孙皇后也是尴尬的看了眼李世民。

只是实在不明白老爷子为何对这养老院如此执着。

难道真的对皇位还不放心。

如果是这样,也难怪陛下不答应了。

可如此僵持着也不是办法。

咕噜!

就在落针可闻的时候,忽然传来了一道肚子叫的声音。

李世民瞬间脸红的尴尬了。

从午膳开始就没吃东西,现下天都黑了,他能不饿吗?

长孙皇后更尴尬了,只能试探着问道:“阿爷,这功臣养老院到底是做什么的,能和二郎商量着来,眼下天都黑了,不如先用晚膳吧。”

想着好好坐下来吃顿饭,寻找解决的机会。

“哼。”

可李渊不上当,朝着李世民冷哼一声:“朕都没饿,他是饭桶吗?”

李世民脸更黑了。

能一样吗?他已经一日未进食了。

噗!

李承乾想到了‘饭桶皇帝’忍不住的就笑出了声。

可三道视线看过来,他笑不出来了。

特别是长孙皇后,眼神复杂的看着自己,就像是对自己这个儿子有点失望。

李承乾抿了抿唇:“父皇,母后。儿臣听孙神医说,一个人孤独久了就容易生病。儿臣也是担忧皇爷爷,所以想了大唐功臣养老院这个法子。”

看着三人疑惑的眼神。

他又继续道:“让皇爷爷随意出宫肯定不安全,可大唐功臣养老院可不同。”

“让跟着皇爷爷打天下的那些老臣有个解闷之处,还能够让百姓看到,大唐的功臣,朝廷有非常好的福利。”

“过十几二十年,跟着父皇那群打天下的也老了。他们的孩子也要为大唐出生入死,开疆扩土。要是能让功臣们没有后顾之忧,将士们在战场上也会抛头颅撒热血。”

这么一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感觉很不错的样子。

可……老爷子对这个皇位是什么心思,二人谁也不知道。

李承乾自然知道自己的爹娘想法,深吸一口气道:“儿臣打算在曲池坊建造一个不夜城,已经安排人去收地了。不如将大唐功臣养老院也安置在曲池坊,如此一来不止不需要国库和父皇的内帑出钱。所需建造的费用全由儿臣出,当初儿臣做生意的钱也是皇爷爷出,儿臣愿意将曲池坊两成的利润用于大唐功臣养老院。”

“在大唐功臣养老院,会分数十个院子。届时还望父皇和母后能同意,将宫内的内侍送一些去大唐功臣养老院,伺候这些功臣。”

“当然内侍的月俸无需父皇的内帑出,一切费用由曲池坊不夜城承担。”

李世民低头思索起来。

如此说来,彻底解决了李渊对皇位的觊觎。

让宫中内侍过去,实际也就是说明了,不怕他李二安插人手。

甚至还不需要国库和内帑拿出分文,便能够为他这个皇帝博得一个厚待功臣的名声。

长孙皇后却想到了很多问题:“可这些功臣均有朝廷的封赏,让他们去功臣养老院,他们愿意吗?”

这话倒让李世民眼前一亮。

不管如何安排,他还是觉得现在就挺好。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还是希望李承乾能够知难而退。

对于这个问题,李承乾早就有准备:“母后,功臣养老院本就是平时功臣们平时娱乐之所,并未限制他们的自由。”

“逢年过节,他们想儿孙满堂自然可以回去。可就是有些孤寡功臣,平时在府中也是一人,不如让他们聚集在一起颐养天年。”

“而且父皇就没想过大唐的土地制度有问题吗?”

嗯?

这让李世民、李渊、长孙皇后眼神瞬间一凝。

土地制度有问题?

这可是大唐建国规划好的,更是立国根本。

怎么会有问题。

李承乾这话让李渊都有些不满起来。

说着养老的事,怎么就说起了土地的问题?

“皇爷爷,父皇,母后。”李承乾脸色严肃了几分,拱手道:“大唐的土地可以说是军功制,传承制。”

“大唐现在有两千万人口,可父皇有没有想过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要不了几年人口会迎来爆发期?十年?二十年?又或者五十年后,人口会翻倍的上涨?”

“等到那时,大唐的土地还够分吗?”

三人突然陷入了沉思。

以前是粮食不够,所以人口增长缓慢。

现在是不缺粮食,百姓不缺粮生活好了会干什么?

剩下的不就是生孩子?

李承乾嘴角提了提:“大唐建国已经十载有余,已经有很多的土地落入了世家和勋贵的手中。难道没想过土地制度出现了问题吗?”

“如果再过五十年,世家要是不灭,百姓手中还会有土地吗?”

“另一个方面来说,父皇是大唐第二任皇帝,我便有二十多个兄弟姐妹,叔叔姑姑都有三十来个。”

“如果皇帝二十任,这皇亲国戚是不是要数百?上千?一堆的封王和郡王?”

腾!

说的李世民和李渊二人顿时脸红了起来。

因为他们的孩子确实有些多。

长孙皇后却语气微冷的斥责道:“承钱主要胡说,身为皇室,子嗣昌盛难道不是更好吗?”

这话李世民和李渊也想说,但长孙皇后反应是最快的,生怕惹恼二人。

同时她也是心惊李承乾胆子真大。

竟然连皇嗣都敢议论。

李世民最想要的就是自己子嗣兄弟和睦,李承乾这话,属实让长孙皇后惊出了冷汗。

“母后。”李承乾丝毫不惧的说道:“子嗣昌盛并未错,错就错在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没有皇帝给子嗣权力,皇子也就不会嚣张。”

“一代两代还行,五代之后,皇子全是温室里的花朵,别说骑马上阵了,恐怕足球都踢不动了。”

“因为他们会想,就算自己一事无成,他们也会富贵一生。回了封地,不说占着大量土地,还要欺压百姓,这难道是父皇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吗?”

嘶!

李世民眼神都变了。

这话是他说的没错,可他的儿子真有如此差劲?

“那你说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李世民阴沉着脸问道。

虽然不喜,但他也知道其中道理,并未苛责李承乾。

只是思维限制了他,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又能如何变?

长孙皇后却知道李世民正在隐忍,生怕李承乾被责罚,连忙道:“陛下,承乾还是孩子,他所说的勿要放在心上。”

“让他说。”李世民并未听长孙皇后的劝谏。

李承乾看李世民真要听,思忖着如何开口。

“很简单,取消封王制。”

呼!

整个甘露殿静的只能听见粗重的呼吸声。

取消封王制?

这要是传出去,之前被封王的那些人,还有宗族还不乱套?

就连李世民都被吓到了。

他虽然能压住文臣武将,可未必能压住宗族。

李唐李唐,李在前,唐在后。

李氏宗族没有得到利益,他们还会拥护李世民做这个皇帝吗?

“当然。”李承乾解释道:“这种改制不可能一蹴而就,之前封的肯定收不回来,要做也是从未及冠这群皇子开始。”

“儿臣想过,身为皇子如何为大唐服务和百姓服务。皇室提供他们儿时生活所需,一旦及冠皇室只需要给他们一处居所即可。至于生活的如何,全靠个人本事。”

“如果是如此,儿臣愿献出一半产业,资助所有宗族的孩子上学和生活。从此不再封王封地,就连朝堂亦是如此,爵位无传承,无封地,只有名头。”

“大唐愿为功臣养老。”

嚯!

李世民和李渊两人脸色都白了。

这是要将原有的制度全部推翻。

长孙皇后的嘴唇都哆嗦了一下,看向李承乾都不敢置信,这是自己的儿子。

如果真的按照李承乾如此去做,那朝堂肯定会翻天。

就连天下也会大乱。

李世民呼吸沉重,丹凤眼深深注视着李承乾。

感觉这太子要是上位,大唐绝对要翻天。

不封王,不封地。

大唐出了内乱,宗室还愿意拼了命的去平叛吗?

爵位不继承,不封地。

宗室都不愿意,这群文臣武将还会愿意给朝廷卖命吗?

没有足够的利益,谁愿意去买命?

“你可知如此做,朝堂会如何,大唐会如何,天下会如何?”李世民咬牙切齿的问道。

李承乾也是非常的严肃,一拱手:“儿臣知道,所以这并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

深吸一口气,他直接跪了下来。

“父皇,儿臣只是希望对待大唐百姓能够公平公正,能够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大唐文人能够真正的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万万不能州官放火,百姓点灯。”

“如今百姓能吃饱,可百姓的生活还是在水深火热,皇子封地的百姓父皇可有看过?皇爷爷可有看过?封爵官员的封地可又有看过?”

“大唐百姓每日有生有死,可有多少百姓是老死病死?又有多少百姓是饿死,打死?”

嘶!

不得说,这话非常重了。

李世民眼神都阴鸷了起来。

多少百姓老死病死?

又有多少百姓饿死,打死?

这话很重,对于他这个皇帝而言就是极重。

无时无刻在说他这个皇帝不称职。

是啊,没人说他一直以为大唐百姓能吃饱就行。

可一旦遮羞布扯下,李世民感觉被人扇了几巴掌一般。

恐怕他的天下,每日有百姓被人打死。

可谁又会跟他这个皇帝说一个百姓的死活呢?

默默的闭上了双眼。

李世民很愤怒,没错他愤怒李承乾扯下了遮羞布,可又欣慰,身为太子,他比自己称职,比自己爱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