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376章 家书抵万金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1.9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另一边。

李靖收到了李世民传过来的圣旨。

大致意思就是要乘胜追击,消灭东突厥。

这段时间,李靖也是在积极部署,关于如何一举歼灭东突厥剩下的兵力。

李承乾这边则是收到了李世民的密信,其中还有长孙皇后的信件。

看着两封信,李承乾果断的选择了长孙皇后的信先看了起来。

里面的内容,让李承乾暖心不已。

时刻叮嘱的是李承乾要吃饭,穿的暖和一些,然后就是提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说几个弟弟妹妹的事情,还有太上皇的事情。

最后一句则是关于李世民的。

说李世民收到了李承乾的信,很开心,同样很沮丧。

因为满朝武将从未有人提过这些事,还夸赞了李承乾做的事非常对,同时李世民也拨了内帑在长安采购一些鞋子,利用顺丰镖局送往其余五路大军。

李承乾越看笑容越甚。

这才是天可汗嘛,如果对自己的兵都不好,怎么能够管理好一个国家呢。

旁边的卫规看李世民的笑容,有些疑惑。

什么时候太子殿下看陛下的密信如此开心了?

难道是陛下夸奖太子殿下了?

看完长孙皇后的信,李承乾小心翼翼的折好,放在了一旁。看向李世民的密信,深吸一口气,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可里面的内容还是让李承乾大吃一惊。

刚看开头两个字,李承乾觉得自己是不是拿错信了,这封才是长孙皇后给自己的。

前后看了看,没错啊,就是李世民的。

没想到李世民会喊自己:承乾。

之后的内容,更是让李承乾讶异,通篇都是夸奖,唯一指责的地方就是玄甲军是保护他的,而他却指挥玄甲军上战场,李世民对此很不悦。

李承乾笑了。

因为从信中,他读懂了李世民的意思。

也能看出,李世民读懂了他之前的行为。

生擒颉利让玄甲军领功,本就是李承乾做给李世民看的,自己未来是皇帝,什么军功不军功的都不重要。

也可以说是李承乾对李世民的低头。

李世民职责李承乾,也是说明了李世民的谅解,更多的是一个父亲关爱儿子的安危,所以指责切勿乱指挥玄甲军。

并不是觉得玄甲军是李世民的亲军,怕有损失。

跟玄甲军比起来,李世民还是非常拎得清。

看完两封信,李承乾不知道为何今日神清气爽,干劲十足。

想了想,还是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回了信。

这次回信写的都是对二人的关心和嘱咐。

只不过是家书的名义。

也没有用八百里加急,而是让传旨的官员一同带回去长安。

就在传旨官员离开后,苏定方匆匆跑到了李承乾的账内。

“太子殿下,李将军请您去一趟。”苏定方有些微喘,很明显是跑过来的。

李承乾见此,一皱眉问道:“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边说,他边往帐外走去。

“是碛口的斥候传信回来,突厥兵退往阴山了,而且还让执失思力去了长安。李将军让您一同去商议此事。”苏定方用极快的语速说道。

看来情况有些紧急。

李承乾眉头也没有松懈,感觉这问题也是有些棘手。

原本李靖的策略是要攻打碛口。

可现在碛口的突厥兵却退往了阴山,这简直让李靖之前做的准备付之东流。

而且执失思力去长安。

这一段李承乾有影响,这是准备求和。

颉利已经被抓了,没想到突厥那边反应还是如此之快。

帅帐内。

李靖和尉迟敬德,还有一些将领围着沙盘打转。

看见李承乾进来,他们才停止了讨论。

“拜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免礼。

“执失思力是去长安求和了吗?现在碛口的突厥兵是由谁统领?一共多少兵马?”

还没等大家开口,李承乾就已经一连三问了。

回答的是尉迟敬德,对于李承乾,他还是有些敬佩的。

从对士卒的关心,尉迟敬德就非常敬佩。

再到直接玄甲军生擒颉利,尉迟敬德自问都做不到,更加敬佩了。

而且李承乾才十岁,已经超越了很多武将了。

尉迟敬德开口道:“执失思力是突厥一个部落的酋长,是颉利身边最信任的酋长之一,去长安的目的不确定,猜测是向陛下请罪求和。”

“碛口剩下的兵力是由一个叫康苏密的人统领,他是颉利之前的一名大将,正带着三万突厥兵退往阴山,恐怕是要集结更多的人。”

颉利不在了。

这个叫康苏密的能够半个月时间就统领颉利的兵马,说明深得颉利的信任,能力也很强。

可李承乾却疑惑了,难道历史改变了吗?

在颉利被擒的时候,康苏密不是带着萧太后和杨政道归降了吗?

想到此,李承乾问出了让大家都吃惊的问题。

“你们知道萧太后和杨政道在哪吗?”

“这......”大伙都咂舌。

怎么好端端的询问起了这两人。

大战在即,谁会想到这两个人?

李承乾看众人表情大约就猜测到了什么,抿着唇道:“你们别忘了,杨政道手上还有一万五千人,如果不解决的话,说不定会背刺我们一刀。”

闻言,众人眼神都变得凝重了起来。

反而是李靖眼疾手快的指着沙盘上的一处旗帜道:“在这儿。”

大家看了过去。

就在碛口通往阴山的地方。

李承乾神情凝重的看着沙盘上面布置,并没有兵力情况。

“康苏密有三万突厥兵,杨政道手上有一万五千人,如果他们合兵一处的话,那就是四万五千人。就凭借我们手中的三万人,根本吃不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