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 分类:军事 | 字数:160.5万字

第672章 旧疾复发

书名: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作者:90后 字数:3.7千字 更新时间:07-30 04:46

得到了长孙无忌有可能会被立为左仆射的时候,长孙皇后便第一时间来了甘露殿。

见到长孙皇后,李世民连忙起身上前搀扶:“观音婢,你怎么来了,有事让人过来喊朕即可。”

如今的长孙皇后已经怀孕五个月了, 肚子微微隆起。

走路的时候也是有些笨重。

长孙皇后微垂眼睑,在李世民的搀扶下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陛下,听闻裴寂要告老还乡了?”

闻言的李世民倒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这件事迟早是要公诸天下的。

微微点头,语气不见一点波澜:“是啊,裴寂一直追随太上皇,如今年事已高,确实该告老还乡了。”

就如同在说一个陌生人,理所应当般。

长孙皇后心里更加的确信左仆射一职,李世民恐怕心属长孙无忌了。

一直以来,长孙无忌的职位都被长孙皇后压着,不然的话长孙无忌官职早就超过了房玄龄、萧瑀等人了,也不会只是做一个尚书的位置。

“陛下,裴寂追随太上皇劳苦功高,如此让他告老还乡,大臣们会不会议论?”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了。

不信李世民所说的裴寂会主动提出告老还乡,肯定是李世民从中做了什么。

而且裴寂是老臣派的领头人物,朝堂上没有了裴寂,老臣派又该何去何从?

虽然这几年,李世民尽量的孤立老臣派,把他们调去了一些空闲衙署,可毕竟是当初跟着李渊打江山的老人,不是能一下子能够清完的。

何况大唐朝堂错综复杂。

老臣派背后可不止有李渊和太子,还有家族势力。

一步踏错,那可是步步错了。

李世民自然听明白了话中含义,脸色微微有些难看:“裴寂虽有功,可朝堂也是需要新鲜血液,仗着军功总不能待在这个位置上一辈子吧?”

话糙理不糙。

特别是天子已换,那么左仆射如此重要的职位肯定是需要李世民自己信任的人来做。

长孙皇后微微叹息一声。

“那陛下有想过让谁来做左仆射吗?”

虽然后宫不得干政,可长孙皇后此举却是想看看李世民内心的人选。

若不是长孙无忌,那她当然不会过多询问。

但若是长孙无忌的话,长孙皇后势必要说几句。

李世民诧异的看了眼长孙皇后。

平时的长孙皇后极有分寸,为何今日却过问起了朝堂之事?

难道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这长孙无忌走了还没两个时辰,消息便传的如此之快了?

李世民扫视甘露殿内伺候的内侍一眼,并未发现有异常。

想不通就不去想,轻声道:“辅机这些年替朕办了不少事,而且忠心于朕,也有能力.......”

“陛下,万万不可。”还不等李世民将话说完,长孙皇后便立即打断了他的话。

李世民十分不解,蹙眉道:“为何?”

“陛下,他乃是臣妾的阿兄,若陛下让他来做左仆射这个位置,难道就不怕大臣们会说陛下任人唯亲吗?”长孙皇后委婉的说道。

听见这个理由,李世民不屑的冷哼。

“辅机自小与朕一同长大,如今能力出众,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谁敢在背后嚼舌根?”

长孙皇后算是看出来了,李世民是铁了心要升长孙无忌的官职。

“陛下,你就不怕外戚做大吗?”

这句话很扎心了。

可李世民是谁?

他可是天可汗,千古一帝。

自信的光芒闪耀着他,非常有信心的说道:“辅机不会,任何人都会,唯独辅机,朕相信他不会。”

完全属于盲目自信了。

长孙皇后都无语了,看着如此的李世民,很吸引人,但同时也是非常的担忧。

自信的人向来都是能够吸引异性的。

可这件事不同。

她想了想,还是开口劝道:“陛下,阿兄能够得到如此信任臣妾自然是开心的,可有曾想过,对于陛下他或许是忠心耿耿,可换做其他人呢?”

“嗯?”李世民有些不明白,蹙眉道:“什么意思?”

忽然,长孙皇后有些伤感的说道:“臣妾得陛下庇荫已是万分幸运,阿兄得陛下如此信任,亦是长孙家万分荣幸。可臣妾怕日后长孙家掌握了太大的权力,会.......会......”

说到最后,长孙皇后已经哽咽。

李世民一听,连忙拉住了长孙皇后细嫩的手,安慰道:“观音婢,你怎么会如此想?有朕在,谁敢对长孙家如何?”

后面什么意思,他自然是明白的。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长孙皇后有如此想法。

天下如今都是他李世民的,还有谁能够威胁到长孙氏?

爱屋及乌,哪怕长孙无忌不是从龙之功,李世民也会护佑长孙氏一世。

长孙皇后突然呼吸有些急促。

紧张的李世民连忙对张阿难喊道:“快,快喊太医。”

“喏。”

张阿难飞快的跑出了甘露殿,往太医署的方向跑去。

夜幕降临。

李承乾、李丽质等人都站在了立政殿外。

听说长孙皇后旧疾复发,能到的子女几乎都来了,还有不少的妃嫔和皇子也是等候在了立政殿外。

孙思邈也是被李承乾让人快马加鞭接了过来。

在孙思邈和太医署的太医合力下,长孙皇后的情况已经好了许多。

张阿难忽然走到了立政殿的门外,对李承乾道:“太子殿下,陛下让您进去。”

里闻言的李承乾脚步瞬间抬起,便走进了立政殿。

而张阿难对剩下的嫔妃、皇子、公主道。

“诸位,陛下有令,皇后殿下无恙,你们也早些回去歇息吧。”

紧接着,嫔妃们松了口气,纷纷和张阿难说了句话,便离开了。

无非就是让张阿难传话给李世民,表示他们已经来过了。

这个时候,要是长孙皇后真有什么事,没来的嫔妃恐怕容易吃瓜唠。

在宫中,时刻都要小心谨慎。

哪怕无人害你,也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一举一动丢了性命。

走进立政殿。

长孙皇后苍白着脸躺在卧榻之上,双眼紧闭。

但依旧能够看出姣好的容颜。

而李世民就这么坐在床榻旁,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看见孙思邈,李承乾上前两步问道:“母后如何了?”

发现是李承乾,孙思邈蹙了蹙眉抿着唇道:“情况不太好,今日皇后殿下急火攻心,引发了旧疾,加之怀有身孕已有五月之久,老夫给皇后殿下开了药,暂时的压住了病疾,但.......”

后面的话,孙思邈没说。

但李承乾身为后世,太清楚这些医生没说完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要么就是长孙皇后的病情加重,要么就是腹中胎儿不稳。

反正就不是什么好事。

李承乾脸色一沉,语气冰冷的道:“孤之前让你研制压制气疾的药物,可有进展?”

“这......还未曾。”孙思邈也是叹息一声。

并没有责怪李承乾语气不好的意思。

毕竟儿子担忧母亲,是常理,不管是帝王家又或者普通百姓,都以百善孝为先。

李承乾顿时气的不行:“孤投入了几十万贯,在长安城开设医院,邀请了大唐百姓名医来长安协助与你,如今过去这么久了,就一点进展都没有吗?”

这话询问的孙思邈更加的惭愧了。

是啊,李承乾已经是在尽全力支持他了,可压制气疾的药物,确实不好找。

中医都是以调理为主

而李承乾需要的是那种快速见效的药物,对于孙思邈而言,可以说是小学生拿着高中生的数学试卷在考试,而且要求考及格。

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李世民蹙紧了眉,感觉李承乾有些吵闹,打扰到长孙皇后歇息了。

“闭嘴。”

紧接着,他站起身,阴沉着脸转过身直勾勾的盯着李承乾。

这股威压,让太医署的太医们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语气阴沉道:“今日是不是你让人来传信,告诉你母后左仆射一事?”

在场的人听的云里雾里。

管左仆射何事?

左仆射不是裴寂吗?

难道长孙皇后的病情和左仆射有关?

联想到这些,他们巴不得捂上自己的耳朵,生怕听见什么不该听的隐秘。

李承乾倒是诧异。

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去查这件事。

做的倒是不隐秘,李世民想查肯定会查出来,但不去查肯定是不会露馅。

难道是长孙皇后听了这件事后,才气急攻心,旧疾复发的?

忽然,李承乾有些后悔了自己的冲动。

明知道长孙皇后身体不好,还多次利用她,抿抿唇他承认道:“是。”

李世民原本还半信半疑,如今听李承乾承认了,直接是气不打一处来:“逆子,你连你母后都利用?”

太难以置信了。

知道太子心思深沉,可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难道是为了裴寂?

是了,裴寂要是继续在左仆射的位置上,李承乾这个太子肯定是受益的。

不得不让李世民多疑。

李承乾紧绷下颌:“儿臣只是不想让舅父担任左仆射一职,并无过错,而且母后也跟儿臣提过,并不想让长孙家担任更高的官职,儿臣所做只是依照母后的意思办。”

听见这狡辩的话,李世民气的直接开始抽腰带。

“逆子,还不知错,朕要命谁为左仆射,还不需要你同意。”

啪~

一腰带抽在了李承乾的胳膊上。

嘶~

只听李承乾吃痛,吸了一口冷气。

李世民还不解气,又是两腰带抽在了李承乾身上。

这一幕可把太医们吓傻了,连忙下跪不敢抬头。

对待自己儿子都如此,他们要是此刻去触天子霉头,恐怕没命活着走出去了。

李承乾虽然吃痛,可眼神就这么坚定不移的盯着李世民,丝毫没有惧怕。

就像是用被打的痛去换对李世民的失望之色。

打了好几下,李世民察觉李承乾的不对劲,也是愣住了。

“知不知错?”愣住也是一下子,李世民那种天生的自信又回来了,他不信李承乾还能闹翻天。

李承乾咬牙切齿的道:“不知。”

“你......”李世民气的也是踉跄了一下,往后退了两步。

想打,可看着李承乾被打时候的模样,又一把将腰带丢在了地上,指着外边吼道:“滚出去,朕不想看见你。”

李承乾头也不回的走到了立政殿外。

可没有回东宫,而是双膝弯曲,就这么跪在了立政殿外。

他不是知错,只是认为自己不应该利用长孙皇后的心理去影响李世民和长孙无忌。

毕竟这世上,或许只有长孙皇后才是真正将爱给了他。

其它的爱,都是掺杂了各种因素。

就这样,太子跪在立政殿外的消息,也是立即传去了那些世家士族的耳中。

认为是李世民惩罚了太子,他们都很开心。

同时也是一致认为,挑拨李世民和李承乾的父子感情,肯定是打败太子的最快捷径。

就这样,不少官员在家中开始写奏折,上书太子失德、太子与民争利、太子强取豪夺之类的弹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