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 分类:军事 | 字数:36.9万字

第227章 狼嚎余音:延绥镇的雪夜追凶

书名: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6

一、雪原狼踪

延绥镇的雪还没停,谢明砚披着羊皮袄,跟着秦翁的猎户队伍往长城外的\"黑风口\"走。货担里藏着从郑魁地窖搜出的半张狼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着三个红点——是\"白狼祥瑞\"的分据点,其中离得最近的\"狼啸谷\",就在黑风口内侧。

\"谢掌柜,这谷里邪乎得很。\"秦翁的孙女秦丫攥着哥哥的狼骨符,断指处缠着的布条又渗了血,\"前儿个有个逃兵说,那里的'白狼'比郑魁养的还凶,见人就咬,其实......\"她往雪地里啐了口,\"其实是兵卒假扮的,专抓说闲话的百姓。\"

谢明砚的目光扫过雪原,远处的狼嚎声像哭丧,听得人头皮发麻。林羽突然勒住马,指着雪地上的脚印——是人的靴印,混着狼爪印,却往同一个方向去:\"这不是真狼的脚印,爪尖太齐,是用铁皮做的假爪套。\"

(一)假狼真凶

走到狼啸谷口,一股腥臭味扑面而来。谷里的雪被染成了暗红色,十几具百姓尸体冻在冰里,喉咙都被撕开,伤口边缘却留着整齐的刀痕。秦丫突然指着冰崖下的山洞,那里挂着十几张白皮,细看是用羊皮染的,里面塞着稻草,眼睛是用玻璃珠做的——是假白狼的皮。

\"看这儿!\"林羽从一具尸体手里拽出块布,上面绣着\"镇抚司\"三个字,是郑魁私兵的标记。谢明砚蹲下身,发现尸体的指甲缝里嵌着黑火药渣,雪地里散落的引线头,与边关军火库的样式一模一样。

突然,山洞里冲出二十多个\"白狼\",嘴里喷着白气,手里的弯刀闪着寒光。谢明砚拽着秦丫往冰后躲,林羽甩出铁链缠住最前面那只\"狼\"的腿,铁链拽动时,\"狼\"皮裂开,露出里面的兵卒制服——是郑魁的亲信周把总,脸上还沾着未擦净的白漆。

\"谢掌柜,你跑不掉的!\"周把总扯掉狼头套,鼻尖冻得通红,\"郑总兵说了,谁拿到你的人头,就能领走剩下的军饷!\"他挥刀就砍,刀刃上的冰碴溅在谢明砚脸上,像小刀子割肉。

(二)狼皮密信

谢明砚侧身躲过,货担里的短刀滑入手心,却故意卖个破绽,让周把总逼到冰崖边。林羽突然踹向冰面,周把总脚下一滑,摔在冰窟里,怀里的狼皮密信飘了出来。谢明砚伸手接住,上面用狼血写着:\"白狼计败露,速将剩余军饷转移至宣府王同知处,以'雪狐祥瑞'为名续敛\"——落款是\"东厂掌刑千户\"。

\"原来你们不止养白狼,还要造雪狐。\"谢明砚冷笑,将密信塞进秦丫怀里,\"带这个去巡抚衙门,就说......就说谢掌柜请他来黑风口验'祥瑞'。\"秦丫攥着密信,往谷外跑时,假狼们想追,却被林羽的铁链缠住了腿,冰崖上顿时一片狼嚎般的惨叫。

周把总从冰窟里爬出来,嘴里喷着血沫:\"你以为杀了我就完了?王同知在宣府养了百只雪狐,每只都喂了童血,比白狼更......\"话没说完,就被谢明砚一脚踹回冰窟,冰层裂开的瞬间,露出底下冻着的十几具孩童尸,都是被用来\"喂狼\"的百姓娃。

二、军帐夜谈

三更的梆子敲过,谢明砚与林羽躲进废弃的军帐。帐外的风卷着雪粒,打在帐布上哗哗响,像无数只爪子在挠。林羽用火折子烤着冻硬的干粮,突然说:\"陛下,秦丫刚才说,郑魁的私兵里,有个叫赵二的,是被抓来的猎户,他弟弟就死在狼啸谷......\"

谢明砚的指尖在狼皮地图上划着,红点旁的批注\"每只雪狐抵税五十两\"刺得眼睛疼。他想起在延绥镇粮仓看到的景象:士兵们啃着树皮,而郑魁的私兵却抱着酒坛——那些酒,是用军饷换的。

\"吱呀\"一声,帐帘被掀开,赵二裹着件破棉袄走进来,手里攥着块染血的狼皮,上面绣着个\"赵\"字:\"谢掌柜,我知道王同知的底细。\"他往火边凑了凑,冻裂的嘴唇哆嗦着,\"他是郑魁的表兄,去年就开始在宣府收'狐魂税',说是雪狐能保来年无灾,其实......\"他抹了把脸,\"其实是用娃的眼珠子喂狐,说这样狐毛才会发亮。\"

(一)兵卒血书

赵二从怀里掏出卷血布,是用他弟弟的裹尸布改的,上面用血写着宣府\"雪狐窟\"的位置:\"就在知府衙门后院的地窖,有三十个兵卒看守,都是郑魁的旧部。\"布角还粘着根狐毛,白得发亮,根部却泛着暗红——是染过血的。

谢明砚突然想起郑魁账册里的一句话:\"北地苦寒,祥瑞易售。\"原来这些贪官,早就把边关的苦难当成了敛财的工具。他摸出藏在怀里的\"民心玺\",印面的朱砂在火光里泛着红,像无数双百姓的眼睛在看。

\"我带你们去宣府。\"赵二突然拔刀,在自己胳膊上划了道口子,血滴在雪地里,\"我弟弟的仇,总得有人报。\"林羽按住他的手,往帐外指——远处的雪原上,有队火把正往这边来,是郑魁的余孽追来了。

(二)雪夜突围

谢明砚让赵二带着秦丫往宣府方向走,自己与林羽留下来断后。货担里的鞭炮被点燃,在雪地里炸出串串火星,像群乱窜的萤火虫,把追兵引向相反的方向。林羽甩出铁链缠住最前面的骑兵,谢明砚趁机跃上一匹无主马,手里的短刀劈开风雪,刀刃上的冰碴溅在脸上,却没觉得冷——心里的火,比身上的羊皮袄更暖。

追兵的箭射过来,谢明砚侧身躲过,箭杆擦着耳朵飞过,钉在雪地里,箭尾系着块布条,上面写着\"拿谢掌柜者,赏银千两\"。他突然勒住马,回头望去,狼啸谷的方向传来狼嚎,不是假狼的嘶吼,是真狼的哀鸣——是被郑魁他们折磨过的灰狼,在为死去的百姓哭。

三、狐影初现

宣府的雪比延绥镇更大,城门口的牌坊上挂着十几张狐皮,白得刺眼,风吹过时,皮上的血痂簌簌往下掉。谢明砚扮成收皮货的商贩,牵着马走进城,货担里的\"石铃\"在风里响,声音混着城楼上士兵的咳嗽声——他们的棉袄里塞着稻草,冻得直跺脚。

\"客官买狐皮不?\"个卖皮货的小贩凑上来,眼里闪着慌,\"这可是'雪狐祥瑞',知府大人说,挂家里能避邪......\"他的手在狐皮底下偷偷比划,是秦丫说的暗号:\"王同知在府衙后园宴客,都是京里来的官。\"

(一)宴客秘闻

谢明砚绕到府衙后园墙外,听见里面传来划拳声。透过窗缝往里看,王同知正给个穿锦袍的官员敬酒,那人手里把玩着只白狐,狐眼是用红宝石嵌的——是东厂提督的干儿子,李千户。

\"李大人放心,这雪狐的'魂'足得很。\"王同知的声音油滑,\"每只都用三个童男的血喂过,皮毛比延绥的白狼亮多了,送进宫去,保管圣上喜欢。\"他掀开桌布,底下露出个铁笼,里面关着只小狐,爪子被铁链锁着,眼睛淌着血,笼底铺着的,是孩童的指甲。

李千户突然笑起来,从怀里掏出张银票:\"这是东厂的定金,剩下的,等狐皮送进京再结。\"银票上的印章,与郑魁地窖里的军饷单同出一源——是用童骨拓的假印。

(二)狐窟血证

林羽撬开后园的角门,谢明砚跟着钻进地窖,一股甜腥味扑面而来。三十只雪狐被关在铁笼里,毛被梳得发亮,却都蔫蔫的,笼底的粪便里混着碎骨渣。地窖深处的石台上,躺着个昏迷的男孩,右手被按在砧板上,旁边放着把锋利的小刀——是要取他的指节,给狐\"加料\"。

\"住手!\"谢明砚的短刀抵住刀斧手的喉咙,男孩突然睁开眼,认出他怀里的狼骨符:\"你是......救了秦丫姐姐的人?\"他的声音发颤,\"我哥就在那只最大的狐狸笼里......\"

谢明砚顺着男孩指的方向看去,最大的铁笼里,果然堆着具孩童尸,头骨被撬开,里面的脑浆已经空了——是被狐狸舔食的。笼壁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字:\"我叫狗剩,爹是宣府兵,娘说等爹回来......\"

四、雪落狐鸣

天亮时,宣府的百姓围在府衙外,看着谢明砚将雪狐、铁笼、血书一一摆在雪地上。王同知被捆在旗杆上,李千户却趁乱想逃,赵二带着猎户们拦住他,手里的猎刀在雪光里闪着冷光:\"你拿娃的命换钱,就别想活着出城!\"

谢明砚突然扯开羊皮袄,露出里面的龙纹令牌,却没说自己是皇帝,只朗声道:\"这些雪狐,是用百姓的血染的;这些军饷,是用士兵的命换的!谁再敢说这是'祥瑞',就问问他们手里的刀答应不答应!\"

百姓们举着猎刀、锄头,齐声高喊:\"杀贪官!还我娃!\"声浪震得城楼上的积雪簌簌往下掉,惊飞了檐角的乌鸦,叫声里混着狐狸的哀鸣,像在为死去的孩子哭。

(一)民心如刃

赵二一刀砍断旗杆上的绳索,王同知摔在雪地里,百姓们涌上去,拳头、石块、猎刀雨点般落下。谢明砚看着这一切,突然明白:民心不是块温顺的玉玺,是把磨得雪亮的刀,你若护着它,它就护着你;你若伤了它,它就会劈碎你。

秦丫捧着哥哥的狼骨符,放在雪狐的尸体旁,轻声说:\"哥,你看,坏人遭报应了。\"风卷着雪落在她脸上,像哥哥生前跟她堆的雪人,凉丝丝的,却不刺骨。

(二)狼狐同鉴

离开宣府时,谢明砚让人把雪狐的尸体烧了,骨灰撒在长城脚下。赵二带着猎户们在城门口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狼狐同罪\"四个大字,字缝里嵌着王同知和李千户的指甲,还有那些被害死的孩童的名字。

\"谢掌柜,往哪去?\"林羽牵着马,货担里的密信已经凑齐,能串起从终南山到宣府的贪腐链。谢明砚望着大同的方向,雪地里的狼嚎和狐鸣渐渐远了,却像刻在了骨头里:\"去大同,那里的'瑞雪',怕是也不干净。\"

雪落在他的羊皮袄上,很快积了薄薄一层,像给这身微服的伪装,又添了层沉甸甸的分量。他知道,只要还有人拿百姓的苦难当\"祥瑞\",这趟微服之路,就永远走不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