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 分类:军事 | 字数:18.4万字

第92章 京华迷局(青衿暗纹引双影)

书名: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6

寅时三刻·济州官道

残月碎成银鳞,铺在坑洼的官道上。青衿人裹紧褪色的青衿,袖中活字盒随着马车颠簸撞击肋骨,像极了冬儿哥哥坟头那截断碑——三年前,他正是在那截刻着\"犬\"字的残碑旁,捡到沾着蓝艾汁的舞弊墨卷。冬儿蜷缩在角落,发间新换的蓝艾带滴着晨露,将粗布裙角洇出小片水痕:\"谢哥哥,等案子结了,我们能给哥哥立块新碑吗?刻上他的真名...\"

陈三的马鞭突然绷紧,枣红马前蹄人立而起。松林深处传来夜枭三啼,惊飞的寒鸦扑棱棱掠过车顶,翅影在月光下如黑色纸钱。\"是徐阁老的'夜鹰卫'。\"陈三压低声音,钩链从袖中滑入掌心,算珠在黑暗中发出细碎轻响,\"他们用蓝艾汁喂弩箭,中者血凝如墨...\"

话音未落,三支淬毒弩箭破风而至!青衿人本能地将冬儿按进车厢角落,箭头擦着他耳际钉入车板,尾羽上的蓝艾汁正顺着木纹蜿蜒,在月光下泛着妖异的紫光。冬儿颤抖着攥住他手腕,指尖触到青衿帖内侧的暗纹:\"这纹路...和妈妈做的'明'字饼模一模一样...哥哥说,那是寒门学子的暗号...\"

车帘被劲风掀开的瞬间,青衿人迎面撞上一双淬了冰的眼睛。罩黑纱的女子悬在半空,银线缠在车辕上如灵蛇吐信,六扇门腰牌在月光下闪过冷光。她靴底的细雪灰簌簌飘落,落在青衿人的\"忠孝廉节\"纹鞋面上——那是只有京城权贵才有的雪后炉灰混着香灰的痕迹。

\"活字印章。\"女子的声音像刀削过冰面,\"交出来,否则这孩子的命...\"

\"苏枕雪!\"青衿人按住剑柄的手青筋暴起,却在看到她指尖的青衿帖残片时骤然顿住,\"你竟有'廉节双影'纹...\"

\"少废话!\"女子银线突然收紧,车厢顶梁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徐阁老的人已封了济川驿,再不走,你们连同舞弊证据都要喂狼!\"

冬儿突然指着她发间:\"蓝艾簪...和妈妈临终前戴的一样!\"青衿人这才看清,那支用辨伪草茎编成的簪子上,缀着极小的活字\"贞\",边缘还沾着未洗去的蓝艾汁液——正是冬儿母亲刻刀下特有的粗糙质感。

巳时初刻·京郊破庙

破庙的蛛网在春日的阳光下泛着珍珠母的光泽,梁上悬着的风铎偶尔发出两声清响,惊起檐下避雨的燕子。苏枕雪摘下面纱,左眼角的朱砂痣在灰尘浮动的光柱中忽明忽暗,像滴未干的血。她抛来的炊饼还带着灶台的温度,饼面上的\"元亨利贞\"活字印被热气熏得模糊,露出底下更小的密文:\"太学博士...竟用炊饼传讯?\"

\"不然呢?\"苏枕雪往火塘里添了枯枝,火星溅在她腕间的刀疤上,\"三年前,王张氏就是用饼模刻活字,替赵秉谦伪造卷子。她刻的'张弘文'印章,盖掉的何止是一个李墨生?\"

冬儿突然抓住她的手,指甲几乎掐进那三道\"品\"字形刀疤:\"妈妈的刻刀...是不是被你们夺走了?她临终前攥着断刀,说'活字吃了哥哥...'\"

苏枕雪猛地抽回手,火塘里的烟突然呛进喉咙。她别过脸去,声音却软了几分:\"王张氏死前,把刻刀藏在了义学断碑里。她刻了一辈子别人的名字,最后想给自己刻块墓碑...却连这都没能如愿。\"

青衿人望着残卷上的指痕,那凹陷的弧度与冬儿掌心的茧如出一辙。他忽然想起冬儿第一次替他刻印章时,指尖渗出的血珠滴在\"明\"字笔画间,竟与这指痕重叠:\"所以李墨生一直在查的...是自己被换卷的案子?\"

苏枕雪冷笑一声:\"何止是他?太学墙上的'廉'字被烧了七次,每次都有人用血重写。你们以为科举舞弊只是换卷?徐阁老的'洛书算珠'暗码,把寒门子弟的功名当骰子赌,会元换黄金,解元换良田...\"

陈三突然将钩链砸在供桌上,算珠崩落一地:\"我祖父当年撞死在贡院门前,手里攥的就是带'亨'字暗码的残卷!原来那些年的解元,都是用钱砸出来的...\"

未时正刻·国子监密阁

鎏金香炉里的沉水香换了新的,却掩不住暗格里经年的霉味。青衿人跟着苏枕雪踏入密阁,三十六盏长明灯将漆盒映得泛青,像极了济州府学典籍库的\"黄\"字书架——他曾在那里摸到带蓝艾汁的《四书章句集注》,揭开第一层贪墨的蛛网。

\"看这里。\"苏枕雪用银线挑开\"贞\"字漆盒,盒底刻着极小的算珠暗码,\"赵秉谦是'元'字三号,每次舞弊分赃三成;吴守业'亨'字十七号,管着誊录房换卷...而这个零号...\"

\"住口!\"青衿人突然按住盒盖,掌心的汗渗进木纹。冬儿的惊呼像根细针扎进耳鼓,他看见漆盒内侧的\"明\"字暗纹,想起李墨生递青衿帖时,拇指在\"明\"字水印上反复摩挲的动作——那不是寻常的道别,而是认出旧识的暗语。

\"太学博士说,青衿帖暗纹是寒门最后的防线。\"苏枕雪的声音从远处飘来,混着沉水香的苦,\"可你知道吗?这纹路本是用来标记被换卷的学子。你的青衿帖'明'字淡如薄烟,因为它浸过蓝艾汁,浸过...你亲生父母的血。\"

冬儿的哭声突然噎在喉间:\"谢哥哥的青衿帖...是用死人的血染的?\"

青衿人踉跄着后退,撞上身后的书架。《太宗实录》轰然坠落,露出夹层里半片泛黄的纸页,上面用蓝艾汁写着\"戊辰科顶名案\"——正是他被录入太学的年份。陈三捡起地上的算珠,某颗珠子内侧刻着极小的\"谢\"字,与太学瓮底残片的缺口严丝合缝。

他忽然想起冬儿哥哥坟头的断碑,\"犬\"字缺角与手中印章的\"谢\"字残笔竟能拼合。原来从一开始,他的名字就是别人的墓志铭,他的青衿,是寒门子弟用血肉织就的丧幡。

申时三刻·徐府密道

地道的石壁上渗着水珠,每走一步都能听见回声里混着的锁链轻响。苏枕雪的火折子照亮\"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时,青衿人看见每个笔画里都嵌着编号,\"廉\"字第三笔的紫斑在火光中如活物般蠕动——那是辨伪草显影的痕迹,是某任太学监生用生命留下的证据。

\"徐阁老的侄儿今年考会元。\"苏枕雪用银线挑开砖缝,\"飞鸽传题的密语就藏在蓝艾香粉里,而你们要做的...\"

\"用辨伪草让舞弊卷显形。\"青衿人接过冬儿递来的刻刀,刀柄上还留着王张氏的体温,\"可殿试戒备森严,如何让所有卷子都沾上辨伪草汁?\"

冬儿突然指着石壁上的活字密文:\"妈妈说,活字会吃人...他们刻的不是字,是锁链。\"她将刻刀插入\"廉\"字第三笔,刀刃没入时发出石破天惊的轻响,半片密信应声坠落,上面的\"顶名\"二字被蓝艾汁浸得发皱,\"谢哥哥,你看这印泥...和你青衿帖的水印一样!\"

苏枕雪猛地按住青衿人的肩膀,火折子突然熄灭。黑暗中传来靴底碾碎石子的声响,至少有二十人正从两侧包抄。陈三的钩链发出嗡鸣,算珠暗码连成\"敌众我寡\"的警示。青衿人摸出活字印章,\"明\"字暗纹在幽暗中微微发亮,与苏枕雪簪头的\"贞\"字遥相呼应。

\"走!\"苏枕雪甩出银线缠住梁木,\"徐阁老要灭口!殿试锣声一响,所有舞弊者都会动手——包括...\"

\"包括李墨生。\"青衿人握紧冬儿的手,刻刀在掌心刻出深痕,\"他袖中的青衿帖暗纹...是'廉节双影'的另一半。\"

酉时初刻·金銮殿惊变

午门的钟鼓震得青衿人耳骨发疼,太和殿檐角的瑞兽在朝阳下泛着金光,却掩不住空气中浮动的蓝艾香——那不是寻常的熏香,是掺了密语的舞弊信号。冬儿攥着蓝艾簪的手已满是冷汗,簪头\"贞\"字磕在石阶上,掉下的碎石里混着半粒蓝艾籽,与义学断碑旁的一模一样。

\"看!\"陈三压低声音,指向御花园东南角,\"那株蓝艾是今年新栽的,和冬儿哥哥坟头的...\"

\"是徐阁老种的。\"苏枕雪截断他的话,\"每科殿试,他都用寒门子弟的血浇灌蓝艾,说这是'借阴魂养文气'。\"

金銮殿内,监试官李墨生的目光与青衿人相撞。他官服第二颗纽扣偏左三分,正是太学暗语\"危险\"的信号。青衿人摸出掺了辨伪草的墨锭,砚台里的水突然泛起细不可闻的涟漪——那是飞鸽振翅的震动。

\"开始了。\"苏枕雪的银线缠上梁间的风铎,\"当啷\"一声脆响里,青衿人看见无数细如尘埃的蓝艾粉从房梁落下,飘向考生们的试卷。冬儿的蓝艾簪突然折断,辨伪草汁液顺着发间滴在案头,洇开的痕迹竟如展翅凤凰,与他青衿帖暗纹完美重合。

御笔朱批的\"正大光明\"匾额下,徐阁老举起茶盏的手突然顿住。青衿人挥毫写下破题句的瞬间,墨汁渗进纸背,试卷上骤然泛起细密紫纹,如蛛网般爬向每个舞弊者的名字。冬儿的抽泣混着考生们的惊呼,某张卷子上的\"徐\"字底下,渐渐显露出被覆盖的\"王二狗\"三字。

\"这是邪术!\"徐阁老拍案而起,袖口掉出的蓝艾叶茎上,\"徐\"字暗记与赵秉谦的如出一辙。青衿人望着金銮殿内此起彼伏的紫纹,想起太学博士的话:\"辨伪草不是邪术,是寒门学子的眼睛。\"

李墨生突然撕开官服,露出心口狰狞的刀疤——那是三年前为护舞弊证据留下的伤。他摸出半片残卷,卷角冬儿母亲的指痕与青衿人掌纹重叠:\"陛下,这是庚戌科真卷,上面的指印...是刻字匠人的血!\"

冬儿突然冲上御阶,将活字盒捧给帝王:\"这些印章...刻的不是名字,是墓碑!我哥哥的名字被刻在这里,谢哥哥的名字...被刻在别人的人生里!\"

殿外惊雷乍起,青衿人看见徐阁老踉跄后退,靴底的蓝艾汁在金砖上画出扭曲的\"廉\"字。而他笔下的\"公器\"二字,正被辨伪草的紫纹托起,像从血污中升起的星辰。

戌时正刻·国子监柏树下

暮春的风带着槐花香,太学墙上的\"廉\"字被重新漆成朱红,在暮色中如同一簇不熄的火。青衿人摸着新立的碑,\"王二狗\"三个字用辨伪草汁写成,遇水便会显形——这是冬儿坚持的\"寒门真迹\"。

\"谢哥哥,\"冬儿将蓝艾簪插在碑前,\"妈妈说青衿人刻良心,你做到了。\"

陈三擦拭着钩链上的血渍,算珠重新排成\"沉冤得雪\"的暗码:\"少爷,李大人说京闱案只是冰山一角...\"

\"那就把冰山凿穿。\"青衿人握紧手中的\"明\"字印章,苏枕雪递来的半片青衿帖残片在掌心发烫,\"你看这'廉节双影'纹,合起来是个'鉴'字——太学初代监生留下的暗号,就是让我们以血为鉴,永不复燃。\"

远处传来六扇门的马蹄声,苏枕雪的银线在月光下闪了闪:\"徐阁老背后的人...动用了内廷密档。\"

青衿人望着天上的星子,想起金銮殿上那些泛紫的试卷,想起冬儿母亲刻刀下的冤魂。他忽然明白,自己的青衿从来不是单薄的布料,而是千万寒门织就的铠甲,每一道暗纹里,都藏着不愿被吞吃的灵魂。

\"下一站,翰林院。\"他将活字盒收入锦囊,盒底新刻的\"廉\"字嵌着蓝艾碎屑,\"那里有更古老的活字,刻着更触目惊心的真相。\"

冬儿拽紧他的衣袖,发间蓝艾带在风中轻轻摇晃。陈三敲响太学晨钟,钟声里混着远处的更声,竟成了《捣练子》的节奏——那是希望的暗号,是辨伪草在春风里抽芽的声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