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 分类:军事 | 字数:18.4万字

第20章 永恒之道

书名: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6

【子时·江南·莲花夜祭】

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打在青石板上,莲花教总坛的飞檐下,三十六盏莲花灯在雾中明明灭灭,宛如鬼火漂浮。我伏在屋脊上,透过瓦当缝隙望去,数百教众身着素白长袍,袍角绣着暗红莲花,正绕着坛中谢淑妃的画像缓缓走动。坛主手持包着红绸的狼首刀模型,刀尖挑起一张黄纸,声音混着雨声传来:\"铁尺凶煞,莲花慈航,捐银十两,可镇宅免灾......\"

老算盘缩在檐下,怀里的账本被雨水浸透,纸页间渗出的墨痕如蜿蜒的血迹:\"自上月至今,扬州府已有三千零七十二户捐了'莲花税',说是......\"他突然噤声,目光凝固在账本夹层露出的一角黄纸上——那是谢府旧部的密信,落款处的\"莲花圣母\"印玺,竟用的是漕运总督府的朱砂。

【丑时·长白山·矿莲交替】

长白山的矿洞深处,烛火将我的影子投在渗着矿砂的石壁上,宛如跳动的幽灵。守山军户王老汉跪在我脚边,粗糙的手掌攥着一把铁矿砂,砂粒间嵌着半片黑色莲花瓣:\"大人您瞧,每当这铁矿脉发红,县太爷就免了咱的矿税;可山下莲花一黑,税吏就跟催命似的......\"他浑浊的眼窝里映着矿洞深处的幽光,那是莲花池方向传来的诡异光芒。

姑母的铁尺敲在石壁上,震落几星铁锈:\"看这石刻年号,\"她指着石壁上模糊的刻痕,\"永乐九年,铁矿产量激增,同年御史台弹劾户部尚书贪腐十二万石漕粮......\"话音未落,洞外突然传来惊呼,一名军户踉跄着冲进洞:\"大人!莲花池的黑莲全枯了,长出了白莲花!\"

【寅时·边疆·刀铭惊变】

边疆大营的帅帐外,值夜的兵士举着火把来回巡视,狼首刀在月光下闪着冷光,刀柄上的\"甘州巡抚\"四字还带着新鲜的刻痕。百户捧着刀鞘的手微微发抖,鞘底残留的狼毛沾着夜露:\"子时初刻,巡夜兵丁看见一白衣人影闪过,那身形......竟与天狼部义子大人一模一样......\"

我接过狼首刀,指尖抚过新增的刻字,刀身突然映出甘州城的画面:巡抚衙门后宅,一名官吏正将倭寇奸细的通关文牒塞进密匣,匣盖上刻着谢府的莲花纹。刀鞘里掉出的密报上,用狼血写着:\"莲花教暗桩已渗透三边总督府\"。

【卯时·金銮殿·御史死谏】

卯时的金銮殿内,丹陛前的血迹尚未清理,左都御史的血书在御案上摊开,\"莲花教祸国\"四字被鲜血浸透,力透纸背。皇帝盯着血书,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御案边缘,那里刻着与谢府莲花纹一模一样的暗纹:\"谢爱卿,江南织造密报,莲花教众已达十万之众......\"他递来的织锦上,莲花纹间藏着\"双生宿主归位\"的密语,用的是只有皇室才懂的璇玑织法。

【辰时·扬州·漕帮反水】

扬州漕运码头的雨幕中,漕帮帮主堵在船头,腰间别着刻有莲花纹的短刀:\"谢大人若不答应缴'莲花税',这一船漕粮,咱们漕帮可保不住!\"青禾扶着船舱边缘,腿上的旧伤在潮湿中作痛,她突然扯开一袋漕粮,露出里面混着的沉水香米:\"这是谢府专供京城的贡米,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我捏起一粒米,米腹间有细小的\"谢\"字凹痕:\"谢府旧部用漕船私运香料,却借莲花教之名胁迫漕帮。\"话音未落,江面突然传来号角声,三艘挂着半掩莲花旗的商船破浪而来,船头立着的黑衣人,正是昨夜在莲花教总坛见过的坛主。

【巳时·莲花教总坛·圣母现形】

巳时正,御林军撞开莲花教总坛的朱漆大门时,谢淑妃的画像正被教众顶礼膜拜。我挥剑砍断悬挂画像的绳索,画像翻落间,露出墙壁暗格里的鎏金盒子,里面躺着谢太师的《治世书》,书页间夹着谢淑妃的懿旨:\"着莲花教广收信众,三年内须得信众百万......\"

\"谢大人果然来了。\"坛主摘下青铜面具,露出漕运总督的面容,他腰间的佩刀赫然是铁尺会的断尺样式,\"当年谢太师养贪腐以强铁尺,如今我等不过是萧规曹随——你以为铁尺会的清正廉洁,离得开谢府的金银粮草?\"

【未时·公堂·双生对质】

未时的江南巡抚衙门公堂内,漕运总督被铁链锁在堂柱上,却仍昂首冷笑:\"天下官,天下贪,铁尺会与谢府本就是一根藤上的苦瓜!\"他忽然指向我腰间的双生尺,\"谢大人可知,你父亲当年的铁尺会首义,用的全是谢府私矿的铁矿?\"

堂下百姓哗然,一名老叟突然挤到堂前,手里攥着被撕成两半的土地证:\"就算铁尺会拿过谢家的粮,那也是为了给咱们争地!谢府的莲花税,才是要咱们的命!\"少女紧跟着举起一束白莲:\"我娘卖了陪嫁首饰捐'莲花税',结果田还是被谢府占了!\"公堂外的呼喊声越来越响,\"铁尺量地莲花吸血\"的声音震得门窗嗡嗡作响。

【申时·长白山·矿莲真相】

申时的长白山矿洞深处,姑母用铁尺撬开一块凸起的石壁,露出后面的暗室。室中整齐码放着数十个陶瓮,瓮中装着黑色粉末与白色颗粒:\"看这标签,'甲丑年贪银磨粉'、'乙寅年廉吏录'......谢府矿监每年将贪腐官员的赃银磨成粉,混在铁矿砂里;又将清廉官员的记录烧成灰,拌在莲花肥中。\"

我拾起一撮黑色粉末,指尖沾上细密的银沙:\"所以铁矿盛则清官显,莲花盛则贪官现......\"洞外突然传来孩童的笑声,透过矿洞口望去,几个孩子正在莲花池边栽种白莲,他们手中的小木尺上,歪歪扭扭刻着\"均田\"二字。

【酉时·边疆·刀归民心】

酉时的边疆重镇,狼首刀被郑重地交到老军户李大叔手中,刀身映着他眼角的皱纹:\"当年跟着总兵大人抗倭,他总说'刀是死的,人是活的'......\"李大叔用粗粝的手掌抚过刀身,忽然从怀里掏出一枚铁钉,在刀柄刻下一个\"廉\"字,\"现在咱们百姓自己刻尺,看哪个贪官敢歪!\"

倭寇降卒们列队站在城楼下,每人的兵器上都新刻了铁尺莲花图腾。为首的伍长举起横刀:\"以前为谢府杀百姓,现在为百姓杀倭寇!\"他的刀刃上,前日刻的\"贪\"字旁,新添了一道深深的\"斩\"痕。

【戌时·尾声·丈量千秋】

戌时的京都,\"民心尺\"前点起了长明灯,百姓们手持铁尺与莲花,依次在碑前驻足。有人用铁尺刻下最新查出的贪官名字,有人用莲花汁在碑侧绘出清廉官员的府邸位置。姑母站在我身侧,望着碑面上渐渐密集的刻痕,银锁在晚风中轻轻晃动:\"你父亲若能看见这景象......\"

我翻开谢太师的《治世书》,泛黄的纸页间飘落一张纸条,是父亲的笔迹:\"腐正如阴阳,缺一则道毁。今以吾身铸尺,望后世以心为度。\"窗外,铁尺星与莲花星已完全合为一体,化作一颗璀璨的\"民星\",照亮大康万里山河。

下章预告:千秋尺度

谢明砚在江南设立\"自量司\",允许百姓用铁尺丈量土地、用莲花标记贪腐,却发现谢府旧部将\"莲花税\"改为隐蔽的\"青苗钱\",借春耕之名继续盘剥。与此同时,长白山的铁矿与莲花开始同步生长,矿脉深处传出隐隐轰鸣,守山军户在梦中见到初代目与谢太师对坐论道,醒来后竟能背诵《均田免赋诏》全文。

边疆的狼首刀突然不再刻字,却在刀柄浮现出百姓的面孔,但凡被刻刀之人,皆主动向官府退还赃银。更神秘的是,江南百姓发现,将铁尺与莲花一同埋入田间,来年作物必定丰收,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形成\"春耕埋尺,秋收献莲\"的习俗。

姑母在皇陵地宫发现初代目的《丈量天工开物》,里面详细记录着用贪腐与清廉之气培育特殊作物的方法,而培育的关键,竟是双生血脉的精血。此时正值江南乡试,新科状元在谢府旧宅发现密道,密道尽头的石壁上,用铁尺与莲花的汁液写着:\"丈量之道,不在天地,而在人心昼夜之间。\"

谢明砚望着田间地头的铁尺莲花,忽然明白,真正的永恒之道,或许正如初代目所言——当贪腐与正义成为百姓眼中的尺与度,当每一寸土地都由民心丈量,这天下,便有了永不倾斜的天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