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 分类:军事 | 字数:18.4万字

第1章 人皮丈量旗

书名: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6

【卯时·血诏惊梦】

昨天夜半时分,我从噩梦中惊醒,冷汗浸透了我全身。梦里父亲被按在验骨台上,司吏手中的青铜尺正缓缓敲向他的手指,每一下都伴随着骨骼碎裂的脆响。鲜血滴在案头的《均田诏》上,\"均\"字的最后一笔被染成猩红,渐渐扭曲成\"君\"。烛火在穿堂风中摇曳,将桌上《均田诏》抄本的朱笔批示投射成晃动的绞索,仿佛下一秒就会套上我的脖颈。

此刻我正愣愣的呆坐于书桌前,还在回想昨夜的梦。\"少爷,该去县衙了。\"书童小四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总是准时在卯时三刻出现,仿佛是我影子里长出的人。掀开轿帘时,他腕间的断尺刺青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像道永不愈合的伤口。轿子碾过青石板,我隔着竹帘缝隙看见西街墙角蜷着具尸体,后颈的\"田\"字烙痕还在渗血,指尖紧紧攥着半块硬饼,饼上沾着的泥土里混着草屑——那是用来换\"尺头银\"的断指信物,每根断指能换三百两白银,足够买通衙役免去一顿毒打。

县衙照壁前,新刷的\"忍\"字碑泛着湿润的光泽,新鲜的血珠顺着笔画蜿蜒而下,在\"心\"字钩处聚成小潭,倒映着我苍白的脸。典吏李忠佝偻着腰迎来,他的背影像根弯曲的铁钉,袖口的莲花补丁沾着暗褐色污渍,凑近时一股混合着沉水香与腐肉的气味扑面而来,让我想起京都义庄的停尸房。\"谢大人,老爷在后堂候着,\"他压低声音,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今日要验三十七个新抓的'丙等奴',都是些带崽的母羊,乳量足得很。\"

【巳时·验骨台的晨雾】

验骨台设在社树旁,八棵合抱粗的槐树围成圆圈,树干上斑驳的树皮剥落处,露出底下层层叠叠的人皮,每张人皮上都用虫血写着\"忍\"字。青铜尺在晨雾中凝着水珠,司吏用鹿皮擦拭时,我看见尺头刻着的\"顺天量地\"四字已被磨得模糊,边缘嵌着指甲大小的骨片——那是历代验骨者的指骨,用农奴的血浸泡而成。

七个孩童被按在石台上,最小的不过三岁,后颈的皮肤在寒风中绷得发亮,能看见青色的血管突突跳动。\"丙等奴小花,腿骨一尺一寸。\"司吏的铜铃响过,管家的烙铁已触到皮肤,孩子的惨叫撕裂晨雾,像把生锈的刀剜进我心口。恍惚间,我想起七岁那年,父亲握着我的手写\"均\"字,他的掌心温暖,袖口飘来艾草香,教我\"均者,平也,如晨露坠荷,不偏不倚\"。此刻,艾草香被皮肉焦糊味取代,司吏的袖中掉出块碎银,上面刻着\"丙-79\"——那是冬子的编号,上周我还见过他追着蝴蝶跑,如今却成了验骨台上的一具童尸。

李员外凑过来,金牙在阳光下闪着寒光,腰间的人骨朝珠随呼吸轻晃,每颗珠子都刻着农奴的编号。\"谢大人,\"他用袖口掩鼻,却掩不住眼中的贪婪,\"这童骨可遇不可求,做成算珠能延年益寿,谢家公子的算盘珠子,颗颗都是这般通透。\"他袖口的人皮护腕上,密密麻麻刻着\"丙-80丙-81\"……我认出\"丙-80\"是卖花女孩小铃,三天前她还举着野花冲我笑,此刻却成了谢府公子养颜汤里的胎盘碎屑。

王富仁从后堂走出,翡翠扳指撞得验骨台作响,发出清脆的\"当当\"声。\"谢大人这般慈悲,\"他嘴角扯出一抹笑,眼神像淬了毒的刀,\"不如替这孩子受刑?正好试试新铸的铁尺是否锋利。\"他身后跟着稳婆,手中铜盆里的\"种子汤\"漂着羊血与婴儿脐带,腥甜气味混着沉水香,令人作呕。我看见稳婆手腕上戴着的银镯,刻着谢府的莲花纹样,镯子里侧刻着\"丙-57\"——那是她当年作为农奴的编号。

【申时·人粮置换的黄昏】

\"人粮置换所\"的铜秤盘上结着暗紫血痂,衙役用竹片刮动时,发出指甲划玻璃的刺耳声响,听得人头皮发麻。张嫂被按在石台上,产后松弛的腹部垂着妊娠纹,像干涸的河床,腰间的\"乙\"字烙痕还在渗脓。衙役的铁尺砸在她胸口,乳头破裂的瞬间,我闻到一股混着铁锈的甜——那是母亲临终前喝的藏红花汤药味,碗底沉着的血垢也是这般浓稠。

\"乳距二寸七分,不合格!\"衙役甩起皮鞭,鞭梢的耳骨铃铛骤响,每片耳骨都来自抗税者的耳朵,\"剜目灌蜡,充作人烛!\"

张嫂望向襁褓里的婴儿,目光涣散如死灰,腕间的草绳手环晃出残影——那是小花用狗尾草编给弟弟的,她曾说等弟弟满月,要编个更大的挂在摇篮上。血乳混合液滴在秤盘里,我数着滴落的次数,三十七滴,对应她\"欠\"的三十七捧汗,每滴都混着蚀契虫幼虫,那些细小的虫子会钻进她的脏腑,啃食她的生机。

档案库里弥漫着福尔马林与腐肉的气味,比义庄更令人窒息。《皇庄奴籍册》的\"甲等畜\"栏里,李员外的母狗\"旺财\"每月消耗人乳三石,配种记录详细到时辰,甚至有\"乳距三寸,色白而丰\"的批注。我翻开\"丙等奴\"卷宗,赫然看见母亲的陪嫁银锁纹样——那是谢府丫鬟的标记,旁边用朱笔写着\"乳距二寸九分,合格,充播种台\",落款是谢府三公子的私印。指尖抚过纸页,我仿佛触到母亲的体温,她临终前塞给我银锁时说:\" 明砚 ,带着它,去寻你父亲的正义。\"

【酉时·慈恩寺的虫语】

小四带我穿过乱葬岗,腐草间的磷火与天狼部的狼眼一样幽绿,忽明忽暗,像极了母亲悬梁那晚床头的油灯。破窑口的残砖上,\"尺在人心\"的虫血字已被露水冲淡,却在暮色中泛着诡异的荧光。盲眼老妇拄着甲虫拐杖迎出,杖头的纹路与我香囊里的铁尺纹样吻合,那是父亲留给我的唯一信物。

\"令尊当年用蚀契虫蛀空谢府密档,\"老妇的手指划过窑壁,虫蛀痕迹组成复杂的星图,每道痕迹都是一条人命,\"真诏残片藏在慈恩寺第七尊罗汉佛眼内,只有用你母亲的银锁才能开启。\"她剧烈咳嗽着,咳出的血沫落在我手背上,形状像极了铁尺会的断尺标记,\"你母亲......她本不是谢府的人,却用一生守护真诏......\"

窑内,二十七个农奴围坐成圈,每人手中的农具柄都缠着布条:红布代表断指,白布代表丧子,灰布代表家园被占。张石柱正在熔铸铁尺,炉中跳动的火焰映着他胸前的\"田\"字烙痕,那是李员外亲手用铁尺刻下的。\"这是谢府管家的肋骨,\"他用铁钳夹起暗红金属,骨骼裂纹里嵌着珍珠粉,\"这狗东西用农奴的骨头磨粉涂指甲,老子就用他的骨头铸尺。\"

突地,窑顶传来瓦片轻响,一支弩箭破空而至!小四猛地推开我,箭头擦着耳际钉入墙壁,箭尾的莲花镖旗上,农奴血写的\"灭口\"二字还在往下滴血。张石柱握紧铁尺冲向窑口,铁尺与谢府侍卫的兵器相撞,迸出的火星照亮了对方袖口的天狼部狼头刺青——原来谢府早已与外族勾结,用农奴的骨头铸造侵宋的箭杆。

【子时·佛眼玄机】

慈恩寺的十八罗汉像在月光下投出狰狞影子,第七尊罗汉的佛眼空洞如死人瞳孔,仿佛早已预见这世间的苦难。我摸出母亲的半片银锁,断口处的\"忍\"字与佛眼边缘的纹路严丝合缝,插入瞬间,无数萤火虫从佛腹飞出,尾部荧光组成\"铁尺会\"三字,照亮了佛眼中的暗格。

木盒里的真诏残片虫蛀严重,\"过百亩者籍没\"的字样却清晰可辨,每字边缘都有蚀契虫啃食的痕迹,仿佛是历史的牙齿在啃咬谎言。盒底躺着父亲的断笔,笔杆刻着\"理刑\"二字,缝隙里嵌着暗红血垢,那是他在狱中用断指血刻下的。我想起父亲狱中书信的最后一句:\"明砚 ,丈量天下者,终将被天下丈量。\"此刻,这句话在萤火虫光中显形,宛如父亲的遗言。

寺外传来马蹄声,王富仁的怒吼混着天狼部的狼嚎:\" 谢明砚 ,你逃不了!谢府的人早已包围这里,乖乖交出真诏,饶你全尸!\"我握紧铁尺,尺头缺口映着月光,与父亲断笔的残痕重合,仿佛两代人的血终于在这一刻交融。萤火虫群从四面八方涌来,在我周围组成铁尺形状的光墙,照亮了殿内的壁画——那是被篡改的《均田诏》颁行图,官员们的脸都被虫蛀成空洞,只剩下乌纱帽下的白骨。

此刻,我终于明白,父亲的断笔不是文人的笔,而是铁尺会的刃;母亲的银锁不是士族的标记,而是真诏的钥匙。乌纱帽下的白骨堆得越高,铁尺的光芒就越亮。慈恩寺的晨钟响起时,我握着真诏残片踏入夜色,身后的萤火虫群汇集成\"均田免赋\"四字,宛如黎明前最后的星光,照亮了我即将踏上的血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