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 分类:军事 | 字数:50.3万字

第43章 尺定八荒(下)

书名: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6

【寅时三刻·漠北铁尺泉】

漠北的铁尺泉在冬至子夜泛着幽蓝微光,冰面下的细流声如泣如诉。谢明砚身着褪了色的素色龙袍,膝头浸在泉水中,十二章纹里的铁尺莲花刺绣已磨得发白,唯有袖口处母后亲手缝的莲花佩碎玉,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虎娃蹲在泉边,冻得通红的小手攥着平安绳,绳头银饰刻着的\"腐正\"二字被磨得发亮——那是已故皇后临终前挂在他腕间的信物。

\"陛下,泉温比昨日又低了两度。\"伍长单膝跪在冻土上,狼首刀插入地面三寸,刀柄缠着的红绳是十年前漠北牧民所赠,如今已被泉水泡得发胀。他伸手试水温,糙粝的掌心触到泉底细沙中的铁矿颗粒,\"铁尺泉的水脉怕是被谢府截断了,不然不会连淘铁砂的百姓都断了生计。\"

谢明砚望着泉中月影,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母后背着他在泉边躲避追兵,用冻得开裂的手捧水为他清洗伤口:\"那时母后说,铁尺泉的水最是公允,能洗去铅粉,也能照见人心。\"他顿了顿,指尖划过虎娃腕间的平安绳,\"如今才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世如治水,堵不如疏。\"

虎娃忽然拽住他的衣袖,小脸上挂着冰晶:\"陛下,泉底有好多小石子,像粮仓的钥匙。\"谢明砚俯身望去,泉底细沙中果然埋着无数铁矿颗粒,在月光下排列成粮仓的形状。他想起户部前日急报,江南、漠北粮仓均出现铅粉污染,腐正官仓的封条被撕毁大半。

【卯时初·江南腐正稻田】

江南的稻田笼罩在铅灰色的薄霜中,青禾的榆木轮椅碾过结霜的稻穗,轴头\"铁骨\"二字被露水浸得发涨,那是父亲入狱前亲手刻下的字迹。老算盘背着生了锈的验银戥子,戥盘里的稻谷凝结着白霜,每粒米上都有细小的铅粉斑点:\"青女史,铅粉霜又冻坏了三成稻穗,照这样下去,春荒时怕是要易子而食。\"

陈大郎握着缺口的铁尺镰刀,刀刃上的锈迹混着铅粉:\"方才路过刘寡妇家,她七岁的娃子咳血咳得睡不着,攥着半块铅粉饼子说是铁尺会发的救济粮。\"青禾摸出父亲的断尺,木质尺身被虫蛀出几个孔洞,断口处还嵌着二十年前的铅粉——那是父亲被谢府诬陷私炼铅粉时折断的证物。

\"不是救济粮,是谢府的毒计。\"青禾用断尺挑起稻穗上的霜花,铅粉霜遇热化作灰黑色液体,\"他们在上游倾倒铅粉矿渣,又买通漕运衙门,将腐正粮仓的好米换成毒米。\"她望向远处的村落,袅袅炊烟中混着刺鼻的金属味,正是铅粉燃烧的气息,\"百姓越饿,越容易信谢府的谣言。\"

沈毅的飞鱼服染着晨霜,单膝跪地呈上密报,信封边缘的火漆印被刻意蹭花,露出底下三瓣莲纹:\"青女史,漕运总督府的密信里提到'铁尺泉稻种',谢府似乎在截杀运送稻种的商队。\"青禾注意到密报字迹歪斜,显然是用左手写的, 很可能已遭灭口。

【辰时正·京都乾清宫】

乾清宫的金砖上落着薄薄一层铅粉,谢明砚盯着户部尚书呈上的粮册,册页间掉出几粒发黑的稻谷,谷壳上凝结着霜状铅粉。左都御史张明远的官服打着补丁,朝珠用晒干的稻穗串成,每颗珠子上都刻着\"腐正\"二字:\"陛下,江南、漠北同时报灾,铅粉霜毁了秋粮,谢府趁机散布谣言,说这是'铁尺会逆天改命的报应'。\"

\"逆天?\"谢明砚的铁尺重重拍在御案上,震落砚台里的铅粉墨,墨汁在奏疏上晕开一片灰斑,\"传朕令:开腐正官仓放粮,漕运总督及以下官员一律停职审查。再敢私扣赈灾粮者,斩立决。\"话音未落,司礼监太监跌跌撞撞闯入,官服下摆沾着草屑:\"陛下,漠北铁尺郡牧民暴动,抢了腐正粮仓!\"

虎娃不知何时爬上御案,手里攥着一把铅粉霜米,小脸上满是困惑:\"陛下,这些米好苦,像去年冬天没吃完的药。\"谢明砚接过米粒,指尖触到谷壳上的铅粉颗粒,想起母后临终前的叮嘱:\"粮食是天下的良心,若连粮食都掺了毒,这天下便真的没救了。\"他蹲下身,替虎娃拂去衣襟上的铅粉:\"虎娃不怕,等春天到了,咱们一起去漠北种新稻。\"

【巳时二刻·漠北铁尺郡】

漠北铁尺郡的腐正粮仓外,牧民们举着木棍、弯刀,将粮仓围得水泄不通。伍长站在粮仓门口,狼首刀横在胸前,刀刃映着人群中飘动的谢府莲花旗。小顺举着喇叭喊话,声音被北风吹得断断续续:\"乡亲们!粮仓里存的是去年的陈粟,铅粉霜米都被挑出来埋了!\"

\"放屁!\"为首的牧民挥舞着染铅的羊骨棒,\"我家娃子吃了你们的米,现在还在吐黑水!\"人群中响起阵阵附和,有人抛出燃烧的铅粉球,引燃了粮仓顶棚的干草。伍长皱眉,闻到空气中混着的沉水香——那是谢府用来掩盖铅粉味的西域香料。

\"都给我住手!\"伍长突然扯开衣襟,露出心口狰狞的刀疤,\"这道疤是十年前为救铁尺郡的老额吉挡的马贼刀!我伍长在漠北喝了十年马奶酒,吃了十年手抓肉,会用毒米害你们?\"人群顿时安静,有牧民认出他腰间的狼首刀:\"是伍头!当年救过咱们部落的伍头!\"

趁此机会,小顺带人抬出几筐发霉的铅粉霜米:\"大家看!这些米都长了黑毛,真正的腐正粮在这儿!\"他掀开另一筐,里面是金黄的粟米,\"谢府把毒米混进粮仓,就是要逼你们反铁尺会!\"

【未时初·江南腐正医馆】

江南腐正医馆的木门吱呀作响,青禾转动轮椅绕过药柜,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铅粉味与沉水香混合的气息。老算盘坐在柜台后,面前堆着厚厚的医案,每一页都写着\"咳血腹痛\"等字样:\"青女史,今日又收了三十七个铅粉中毒的百姓,可咱们的贪银解药只剩下三剂了。\"

青禾望着空荡荡的药柜,指尖抚过父亲的《铅毒论》手稿,稿纸上有多处被水浸过的痕迹:\"贪银矿都被谢府把控着,西域商路又断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翻开手稿最后一页,父亲用朱砂写着\"铁尺泉稻种可抗铅毒\",字迹力透纸背,\"当年父亲想推广铁尺泉稻种,却被谢府诬陷为'妖术',如今看来,这或许是唯一的活路。\"

虎娃抱着一袋稻谷推门而入,小脸冻得通红:\"青姑姑,这是漠北的老牧民送的稻种,他们说用铁尺泉水泡过,不怕铅粉霜!\"青禾接过稻种,用断尺剖开米粒,里面果然没有铅粉痕迹,稻芯呈淡金色,隐约可见铁尺形状的纹路。老算盘惊呼:\"青女史,这稻种的铅含量比寻常稻低九成!\"

【申时三刻·京都御花园】

御花园的石碾子旁,谢明砚撸起衣袖,亲自碾磨铁尺泉稻种。石碾子吱呀作响,碾出的米浆泛着淡淡银光,虎娃蹲在一旁,用平安绳编成小筛子,筛去米里的铅粉颗粒:\"陛下,老算盘说铅粉霜遇热就化,就像冬天的雪。\"

谢明砚望着天际的铅云,想起西域商人的密报:\"谢府在漠北私建铅粉炉,将矿渣磨成霜,混在雪里往下撒。\"他握紧碾子把手,掌心磨出血泡:\"铅粉怕火,贪官怕百姓,只要咱们把铁尺泉稻种推广开,谢府的阴谋就不攻自破。\"

司礼监太监呈上青禾的密信,信中夹着一小块灰黑色矿石:\"陛下,这是青女史用重金从谢府矿奴手里换来的贪银矿样,她说若能炼出贪银,便可制解药。\"谢明砚望着矿石,忽然想起母后教他辨认矿石的场景:\"贪银生于铅粉矿脉,却能克铅毒,这或许就是腐正之道的玄机。\"

【酉时正·漠北互市关】

漠北互市关的城楼下,伍长用狼首刀挑开谢府商队的粮袋,里面装的竟是混着铅粉的麸皮,麸皮中还掺着几枚铁尺莲花纹铅粉。商队首领冷笑道:\"伍大人,这是喂牲口的料,莫非你要抢?\"

伍长抓起一把麸皮,闻见熟悉的沉水香:\"谢府好手段,用牲口料换百姓的粟米,再往腐正粮里掺铅粉霜,两头赚黑心钱。\"他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驼铃声,一队西域商队缓缓驶来,领头的商人掀开毡帐,露出腰间的三瓣莲纹银饰。

\"伍大人别来无恙?\"商人抬手施礼,语气带着试探,\"我们有贪银矿,想换你们的铁尺泉稻种。\"伍长的刀瞬间抵住对方咽喉,刀刃映着商人眼底的惊恐:\"谢府余孽,还敢来试毒?\"商人慌忙掏出西域王庭的金印文书:\"我们是被逼无奈,谢府垄断贪银,断了我们的活路啊!\"

【戌时·天下腐正局】

江南的腐正稻田里,青禾指挥百姓用铁尺泉水泡种,老算盘举着验银戥子来回奔走:\"泡足三个时辰,铅粉霜自己就掉了!\"陈大郎挥舞着新铸的贪银镰刀,刀刃刻着\"腐正\"二字:\"乡亲们看好了,这稻种秆子粗、穗子大,铅粉霜一沾就化!\"百姓们围拢过来,有人捏起稻种放在嘴里嚼,脸上露出惊喜:\"真没苦味!\"

漠北铁尺郡的粮仓前,伍长将谢府的莲花旗撕成布条,用来缝制粮袋:\"大家听着,这些袋子里装的是铁尺泉粟米,饿了就吃,别省着!\"牧民们捧着粮袋痛哭,一位老妇人颤巍巍地握住伍长的手:\"伍头,是我们错怪你了...错的不是你们,\"伍长望着远处的铅粉山,\"是谢府把人心搅浑了。\"

京都乾清宫前,谢明砚亲自向百姓分发铁尺泉稻种,虎娃踮着脚将平安绳系在每个粮袋上:\"伯伯婶婶们,春天种下铁尺稻,秋天就能收银米啦!\"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跪下叩首:\"愿铁尺会保佑我儿平安长大。\"虎娃慌忙扶起她,妇人衣襟上别着的铁尺莲花布贴掉在地上,露出底下谢府的莲花暗纹——原来她曾是谢府的眼线,此刻却真心为稻种落泪。

这一夜,江南的稻田里点起贪银灯,灯光如繁星闪烁;漠北的毡帐里飘出粟米香,牧民们用马奶酒祭天;京都的民心尺下,百姓们用铁尺丈量土地,将铅粉霜扫进熔炉。谢府的最后一处铅粉矿被改造成良田,青禾带着百姓种下铁尺泉稻种,虎娃用平安绳在田边扎起稻草人,绳头银饰在风中摇曳,如同一把把小尺,量尽天下不公。

谢明砚站在乾清宫之巅,望着天下舆图上蔓延的铁尺莲花标记,终于明白,腐正之道从来不是高悬天际的星象,而是落在百姓肩头的粮袋,是浸在铁尺泉中的稻种,是刻在民心深处的一杆秤。虎娃扯了扯他的衣袖,指向天际:\"陛下,铅云散了,星星出来了。\"谢明砚望去,北斗星杓隐约可见,如同一把铁尺,永远悬在六合之上,丈量着这片他与百姓共同守护的土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