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 分类:军事 | 字数:36.9万字

第26章 尺定山河

书名:乌纱劫血墨山河 作者:十万蝉声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6

【卯时三刻·京都·新朝初立】

乾清宫的鎏金铜鹤香炉里飘出柏香,谢明砚穿着青缎常服,袖口别着半片莲花佩碎玉,正用狼毫在《江南盐政疏》上圈改。他指尖停在\"官收官卖\"四字,墨点落在旁注的\"腐正\"二字上,将其晕染成\"富正\"。龙书案上,谢府私兵布防图被改造成农田水利图,江南铁矿勘舆册摊开在《铁尺会旧档》上,老算盘连夜核账的《贪银清册》用铁尺镇着,册角露出\"均田免赋\"的草稿。

\"苏州府私盐库的钥匙,该分给百姓了。\"他用镇尺压平奏疏,镇尺是用双生尺残片熔铸的,\"每户织工分半把钥匙,开库时需十户同往。\"我握着父亲的断尺立在一旁,尺身\"铁莲生\"刻痕里的血垢已被磨去,露出细密的刀纹——那是父亲当年在长白山刻下的矿脉走向。

窗外传来晨钟,十八声钟响后,午门方向传来木轮车滚动的吱呀声。谢明砚望向窗外,晨光中,青禾的轮椅正碾过青石板,轮椅扶手挂着谢府私盐库的鎏金钥匙串,每把钥匙都系着织工们编的铁尺结。\"青女史主持分盐,比我更合适。\"他袖口露出半封密信,信头\"谢太师绝笔\"几字被朱砂划去,正文\"龙脉即铁矿\"旁,父亲的朱笔批注清晰可见:\"龙脉即民脉,断不可绝。\"

【辰时正·江南·铁尺新田】

太湖边的水田里,织工们赤着脚插着铁尺莲花稻,青禾的新假肢关节泛着贪银的幽蓝,老算盘跟在身后,腰间挂着用谢府火漆印改的量斗。\"稻根三寸下埋铁矿碎。\"他用验银戥子敲了敲田埂,戥盘里装着磨成粉的贪银锭,\"铁磁粉能驱虫,就像当年用它验伪银。\"

青禾转动轮椅碾过田垄,假肢与湿润的泥土摩擦,发出\"沙沙\"声。远处芦苇丛中,三个孩童举着铁尺形状的木牌,牌面用炭笔写着\"丈量不公\",看见她望来,最小的女孩举起木尺,露出缺了一角的边缘——那是模仿青禾的断尺刻的。

\"青女史,这稻真能吃?\"中年织工直起腰,腰间挂着谢府私盐库钥匙改成的挂件,钥匙环是用腐正尺碎片打的。青禾摸出铁尺,刃面映着稻苗的铁色芒刺:\"能,就像铁尺会能从谢府手里夺回田地。\"话音未落,田边的老槐树突然发出断裂声,树根处露出黑黝黝的洞口,里面隐约可见刀枪反光。

老算盘握紧验银戥子:\"是谢府私铸洞。\"青禾转动轮椅挡在织工身前,铁尺尖挑起洞口的蛛网,网丝沾着沉水香灰——这是谢府用来防虫的手段。洞内深处,整齐码放着刻有\"腐正\"二字的兵器,刀柄缠着铁尺会旧旗的残片。

【巳时二刻·边疆·狼首归田】

嘉峪关外的沙地上,铁尺莲花旗换成了犁耙图案,李大叔正用狼首刀削着木犁。刀刃\"斩贪\"二字已被磨平,露出底下用酸水蚀刻的\"耕\"字。伍长蹲在一旁,臂上的铁尺刺青被新刻的稻穗图案覆盖,他正用谢府沉水香刀鞘改造成喂鸡的食槽,刀鞘上的莲花纹被敲成凹痕,像朵被踩扁的花。

\"李大叔,\"伍长举起一块腐正尺碎片,碎片边缘的\"腐\"字缺了半边,\"这铁打锄头够锋利吗?\"老人接过碎片,在沙地上划了道深痕:\"比谢府的刀更利,就像当年用贪银铸尺,如今用尺铸犁。\"远处传来驼铃声,却不是商队,而是扬起的沙尘中,三十余名谢府私兵徒步而来,每人腰间挂着空盐袋。

李大叔握紧狼首刀,却见私兵们远远跪下,领头的青年抛掉兵器,露出腕间褪色的莲花刺青:\"谢府说我们是'莲心'死士,可我们都是被抓来的......\"他从怀里掏出盐引,上面盖着谢府的火漆印,\"这些盐引能换亩地吗?我们不想再吃人血饭......\"伍长看见刺青边缘的灼伤痕迹,突然想起父亲账本里的记录:谢府用沉水香毒给死士纹面,防止他们逃跑。

【未时初·京都·腐正论衡】

午门城楼的\"民心尺\"前,青禾正在分发钥匙,铁尺结在她指间翻飞。老叟的女儿接过钥匙时,腕间的银镯与钥匙碰撞,发出清响——那是用老叟留下的腐正尺碎片熔铸的,镯内侧刻着\"正\"字。

\"按《腐正法》,私盐库的盐十分取三充公,\"谢明砚的声音从城楼传来,他换上绣着铁尺莲花纹的官服,\"余下七分,你们说怎么分?\"人群沉默片刻,忽然有个扎羊角辫的孩童举起铁尺:\"我家没米了,要换米!\"接着,无数铁尺举起,刃面映着阳光,拼成\"换种换农具\"的字样。

我站在谢明砚身侧,看见他袖口露出青禾送来的《太湖铁矿共治议》,里面夹着半粒铁尺莲花稻。纸上用炭笔写着:\"矿脉丈量,用百姓铁尺,十尺为丈,百尺为里。\"谢明砚摸出朱笔,在\"官管\"二字上画了圈,添上\"民参\":\"沈兄,父亲们当年在长白山立的誓,或许该让百姓自己来守。\"

【申时三刻·太湖·尺祭英魂】

初代目藏铁洞前,青禾将双生尺插入铁矿脉,谢明砚把莲花佩碎玉嵌入石壁。铁水不再沸腾,而是泛着温润的银光,老算盘用验银戥子量了三斗贪银粉,撒在铁水表面。银粉与铁矿发生反应,滋滋作响,凝结成无数小铁尺,刃面映着二十年前太湖沉尸的脸。

\"初代目铸尺时,用的是自己的肋骨血。\"青禾转动轮椅,让铁尺莲花簪的影子投在铁水上,簪头狼首刀断口处,还嵌着谢府刺客的衣角碎片,\"他说铁尺不是杀人刀,是量心器。\"铁水突然凝固,形成一面三丈高的镜子,镜中浮现铁尺会义士被围杀的画面,又渐渐淡去,露出今日举尺丈量土地的百姓。

谢明砚摸出父亲的绝笔信,在火中焚化。灰烬落在铁水上,竟聚成莲花形状。我握紧断尺,尺身与铁水共鸣,发出\"嗡嗡\"轻响,那是铁矿脉与人间香火共振的声音。老算盘忽然跪下,对着铁矿脉磕了三个头,他空荡的左袖垂在地上,像面残破的旗帜。

【酉时末·天下·尺影长留】

京都的铁匠铺里,老铁匠将腐正尺熔入炉中,火星溅在\"铁尺莲花\"的招牌上。新打制的犁头、锄头、菜刀整齐排列,每一件器具上都刻着细小的铁尺莲花纹,刀柄上系着织工送的红绳。学徒们唱着新学的童谣:\"铁尺打犁头,莲花种稻田,贪银化春雨,润我好丰年。\"

江南的稻田里,铁尺莲花稻的芒刺逐渐转白,老算盘蹲在田边,用验银戥子测量稻杆的含铁量。青禾坐在田埂上,轮椅旁放着从谢府私铸洞取出的兵书,书页间夹着朵晒干的莲花,那是谢明砚送的。远处,孩童们举着铁尺木牌,正在丈量新分的田地。

边疆的开垦地上,伍长用狼首刀刻的\"均田免赋\"木牌插在田垄旁,李大叔赶着驮着稻种的骆驼走过。归降的私兵们赤着脚翻地,腕间的莲花刺青被风沙磨淡,露出底下未愈合的刀疤。夕阳下,铁尺莲花旗在新建的村公所上空飘扬,旗面的弹孔被缝成莲花形状。

谢明砚在乾清宫的舆图上,用铁尺莲花印泥标记铁矿脉,每个标记旁都注着\"民管\"二字。我站在他身后,看见窗外百姓举着铁尺丈量街道,影子被夕阳拉长,与长白山的铁矿脉、太湖的莲花倒影重叠。青禾的轮椅停在午门\"民心尺\"旁,老算盘为她别上一朵真莲花,花瓣上的露珠滚落在地,映出天边的彩虹。

这一年的冬至,天下大治。铁尺莲花稻开镰时,百姓们用新打的铁尺丈量收成,谢明砚废除了\"劝农捐\",改为\"均田税\"。青禾在太湖办起铁尺学堂,教孩子们用铁尺丈量天地。老算盘的《腐正尺田则》被刻在石碑上,立在每个州县。而谢府老宅的地基上,长出了成片的铁尺莲花,花瓣铁色,花蕊雪白,像极了初代目铁尺与谢府莲花佩的倒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