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 分类:游戏 | 字数:102.3万字

第二百回 贾安喜中解元郎 贾府欢庆贺新禧

书名: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字数:7.2千字 更新时间:07-24 14:30

话说当日,那赫赫扬扬之贾府,自国朝定鼎以来,历经数世繁华,钟鸣鼎食,簪缨世家之誉,名动京都。府中子弟,或文采斐然,或武艺精湛,世代皆有出类拔萃者,为家族增光添彩。

且说这贾府中有一公子,名唤贾安,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之聪慧。他眉眼含情,顾盼生姿,恰似春日初绽之花朵,明媚而灵动。其对诗书典籍,仿若天生结缘,自识字起,便手不释卷,沉醉于那字里行间的奇妙世界。

每日晨曦未露,万籁俱寂之时,贾府中他人尚在酣睡,贾安便已起身,于书房中秉烛苦读。那烛火摇曳,光影在他专注的面庞上跳跃,映照出他对知识的渴望。

四书五经,在他手中摩挲无数遍,书页已然泛起微黄,如同岁月镌刻的痕迹;诗词歌赋,从他口中吟诵而出,韵律悠扬,仿若天籁之音,回荡在书房之中。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十数载的光阴,于他而言,不过是沉浸书海的匆匆一瞬。窗外的花开花落,见证了他的勤勉;天边的月缺月圆,陪伴着他的孤灯清影。

时光荏苒,不觉间,科考之期渐近。此乃关乎家族兴衰荣辱之大事,贾安深知自己肩负的期望之重。临行前,他精心装扮,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那锦袍质地精良,触感柔滑如脂,袍角绣着淡雅云纹,恰似天边悠悠白云,随风飘动,为他增添了几分飘逸出尘之态。头戴黑色方巾,方巾之上镶着一枚温润白玉,玉质莹润,光泽内敛,与他俊朗的面容相得益彰,愈发衬得他气宇轩昂,风度翩翩。

他神色庄重,迈着沉稳的步伐,依次向祖宗牌位、长辈们辞行。至贾政跟前,他恭恭敬敬地躬身,深深一揖,言辞恳切地说道:“祖父,孙儿此番前去,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家族所望,为我贾家争光添彩。”贾政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期许之色,语重心长地说道:“吾孙此去,当沉稳应对,以平日所学,展我贾家风采。切不可慌乱,亦不可骄躁,务必竭尽所能,方不负这多年的苦读。”言罢,轻轻拍了拍贾安的肩膀,那动作虽轻,却蕴含着无尽的期望与鼓励。

随后,贾安带着书童,乘上那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向着贡院而去。一路之上,街市热闹非凡,行人熙熙攘攘,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好一片繁华景象。然而,这一切皆入不了贾安的眼,他心中所思所想,唯有即将到来的科考。车窗外的喧嚣,仿若隔世之音,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默默回顾着所学知识,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反复检查自己的装备。

待至贡院,但见那贡院大门巍峨高耸,气势恢宏,仿若一座庄严肃穆的殿堂,承载着无数士子的梦想与希望。门前守卫森严,士卒们身着甲胄,手持长枪,神色冷峻,尽显威严。考生们身着各异,有身着素袍的寒门学子,亦有衣着华丽的世家子弟,却皆神色凝重,怀揣着各自的梦想与抱负,仿佛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对未来的期许与忐忑。贾安随着人流,依次接受搜检。差役们检查得极为仔细,从衣物的每一道缝隙,到笔砚的每一处夹层,皆不放过,生怕有丝毫作弊之嫌。贾安虽内心紧张,心脏如鼓般跳动,但仍强作镇定,神色从容,任由差役们检查。搜检完毕,他领取号牌,怀揣着紧张与期待,踏入贡院。

步入考场,内里一间间号舍排列整齐,却狭小逼仄,仅容一人容身。那号舍仿若一方小小的囚笼,却又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贾安寻得自己的号舍,轻轻放下考篮,将笔墨纸砚一一摆好。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谨慎,仿佛这些物品,便是他征战考场的利刃。他仔细打量着号舍,虽空间狭小,却打扫得还算干净。墙壁上隐约可见前人留下的字迹,或激励,或感慨,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贾安深吸一口气,暗暗给自己鼓劲,然后坐在简陋的桌椅前,等待着试卷的分发。

待考官分发试卷,他双手恭敬地接过,展开试卷,目光迅速扫过题目。只见他时而双眉紧蹙,似那巍峨山峦,凝聚着思索的力量,仿佛正与难题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时而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似已觅得解题思路,犹如在黑暗中寻得了一丝曙光。手中毛笔如灵动游龙,蘸饱墨汁,于试卷上洋洋洒洒。他先以端正小楷书写破题之句,那字迹娟秀工整,笔画刚劲有力,起承转合间,尽显深厚功底。论述部分更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自己平日所学,如珍珠般串联在一起,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写到精彩处,他不自觉挺直身躯,目光灼灼,仿佛要将满心的才学毫无保留地倾泄而出,那股自信与豪情,溢于言表。考场内寂静无声,唯有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仿佛在谱写着士子们的命运之歌。

终于,放榜之日来临。天色尚早,贾府的门房便已如翘首盼归巢的鸟儿,早早守在门前。那门房伸长了脖子,眼睛紧紧盯着远处,满是期待之色。忽听得远处锣声阵阵,恰似那激昂的战鼓,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一名报子如旋风般疾奔至府前,扯着嗓子,高声唱道:“恭喜贾府,贾安公子高中解元!” 这声音清脆响亮,宛如洪钟,瞬间划破了贾府清晨的宁静,好似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这消息,恰似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贾府的各个角落。且说贾政,此时正在书房中静静地翻阅典籍,听闻此讯,手中的书卷竟不由自主地滑落于地。他先是一愣,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随即满脸洋溢着喜色,双眼中光芒闪烁,仿佛两颗璀璨的星辰。他连连说道:“我贾家世代簪缨,累受皇恩,如今又出此才俊,实乃祖宗庇佑,上天眷顾啊!” 言罢,急忙整冠束带,双手微微颤抖着将帽子扶正,又仔细抚平衣袍褶皱,那动作急切而又庄重,似是要以最得体的姿态去迎接这份荣耀,旋即迈着大步,往那前厅而去。

贾琏与王熙凤正在房中商议家事,听闻这喜讯,二人皆是又惊又喜。贾琏身着藏青色长袍,腰间束着一条金色丝绦,显得格外精神。此刻,他激动得一个箭步,大步流星地跨出门去,口中高声喊道:“快去,吩咐府里的下人,速速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咱们贾府可要好好庆贺一番!” 王熙凤一身大红绫罗裙,外罩五彩织锦披风,脸上脂粉未干,此刻亦是满脸堆笑,嘴角高高扬起,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她转过身来,对着身旁的丫鬟们说道:“还愣着作甚,一个个的!赶紧把那压箱底的绸缎拿出来,仔细布置一番,可千万不能失了咱们贾府的体面!这等喜事,定要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丫鬟们领命,如纷飞的蝴蝶,各自忙碌起来。

且说贾安的生母紫鹃,身着淡紫色衣衫,那衣衫剪裁得体,尽显温婉气质。头梳流云髻,髻上斜插一支碧玉簪,簪子在晨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此刻,她早已喜极而泣,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衣衫。她双手合十,眼中满是晶莹的泪花,嘴唇微微颤抖,喃喃自语道:“我儿多年苦读,这一路的艰辛,只有为娘知晓。今日终得偿所愿,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呐!” 言罢,急忙迈着细碎的步子前往佛堂,每一步都似带着无尽的感恩,那步伐虽小,却坚定有力。她虔诚地燃香拜佛,香烟袅袅升腾,仿佛带着她的感恩之情,直达上苍。

不多时,但见贾府上下,已然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那红灯笼高高挂起,于各处廊檐之下随风摇曳,灯笼上绣着精致的牡丹图案,红的似火,粉的如霞,寓意富贵吉祥。微风吹过,灯笼轻轻晃动,映得整个庭院红彤彤一片,恰似被那喜庆的氛围点燃。小厮们身着青色短打,腰间系着蓝色布带,如穿梭的燕子,往来忙碌。他们脚步匆匆,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有的忙着搬挪桌椅,有的忙着摆放杯盘,一举一动间透着喜悦。那桌椅皆为紫檀所制,质地坚硬,纹理精美;杯盘则是景德镇的官窑瓷器,洁白如玉,上面绘着精美的花纹,彰显着贾府的富贵。丫鬟们则精心挑选府中的古玩字画,将其一一陈列。那字画或是名家山水,笔墨之间尽显山川的雄伟壮丽;或是工笔花鸟,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这些古玩字画为这喜庆的氛围更添几分雅致,使得贾府愈发显得格调高雅。

这边厢,贾安身穿一袭鲜亮的大红袍,袍身绣着金色蛟龙,那蛟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仿佛要腾空而起。头戴金花,骑着高头大马,缓缓游街示众。那马毛色光亮,四蹄矫健,行走间昂首挺胸,威风凛凛。街道两旁观者如堵,人群熙熙攘攘,百姓们纷纷交头接耳,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只听得一人说道:“瞧这贾家公子,真是气宇轩昂,不愧是高中解元之人呐!这等风采,日后必成大器!” 另一人附和道:“可不是嘛,贾家向来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这贾安公子日后前途定然不可限量!”贾安面带微笑,向众人微微点头示意,心中却深知,这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

贾安回到贾府,亲友们早已齐聚一堂。贾母虽已仙逝,但她的画像高悬于正堂之上,仿若正微笑着俯瞰这一切,眼神中透着慈爱与欣慰。贾安先至祖宗牌位前,神色庄重,双膝跪地,磕了三个响头,心中默默道:“列祖列宗在上,孙儿今日高中解元,皆赖祖宗福泽庇佑,孙儿定当不忘祖训,光宗耀祖。” 而后,转身向贾政恭敬行礼,说道:“孙儿能有今日,全赖祖父平日的悉心教诲,以及家族的荫庇。孙儿定当铭记于心,不敢有忘。” 贾政笑意盈盈,轻抚胡须,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说道:“吾孙年少有为,实乃贾府之幸。望你日后秉持初心,勤勉奋进,为家族增光,为朝廷效力,莫负了这大好前程。”

此时,贾宝玉匆匆赶来,他身着宝蓝色锦袍,领口袖口绣着精致回纹,那回纹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头戴束发紫金冠,冠上明珠闪烁,光芒夺目。眼中满是慈爱与骄傲,快步走上前,轻轻拍了拍贾安的肩膀,说道:“安儿,你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今日高中解元,为父深感欣慰。你这一路的辛苦,终是没有白费。往后的路还长,万不可骄傲自满,仍需砥砺前行。” 贾安连忙躬身说道:“父亲教诲,孩儿定当牢记心间。” 贾宝玉心中感慨万千,想起贾安幼时牙牙学语便对诗书感兴趣,这些年看着他日夜苦读,如今终成大器,不禁眼眶微微湿润,那是欣慰与自豪交织的泪水。

林黛玉也款步走来,她身着淡粉色绫罗裙,外披白色薄纱,如弱柳扶风般的身姿,更显婀娜。此刻,她也因这喜事添了几分喜色。她微微浅笑,嘴角露出两个浅浅酒窝,犹如春日绽放的花朵,娇艳动人。说道:“安儿高中,实乃贾府之大喜。想你自幼便才情出众,如今得偿所愿,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往后,不可忘了往日所学,更要修身养性,方不负这功名。” 贾安赶忙作揖道:“大娘教诲,孩儿铭记。” 林黛玉心中却暗自思忖,贾家虽因贾安高中而添光彩,但家族未来之路仍充满变数,只望贾安能坚守本心,为家族撑起一片天。她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却又很快被喜悦所掩盖。

贾安的祖母王夫人,拄着拐杖,在丫鬟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来。她身着深紫色织锦长袍,袍面上绣着繁复的花纹,尽显雍容华贵。头戴凤冠,上面的珠翠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摇晃,发出清脆的声响。她眼中闪着泪花,满是疼惜地看着贾安,说道:“我的儿,你可真是咱们贾家的骄傲。这些年,你受苦了。” 贾安忙上前扶住祖母,说道:“祖母,孙儿不苦。能有今日,全托祖母的福。”王夫人轻轻抚摸着贾安的脸庞,仿佛又看到了他小时候的模样,心中满是疼爱。

且说那紫鹃,身为贾安生母,自听闻儿子高中解元的喜讯,早已按捺不住满心的激动与欢喜。此刻,她身着一件素色锦袍,袍角绣着几缕淡雅的兰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恰似她此刻难以平静的心。她疾步朝着贾安所在之处奔去,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那泪水,既有多年来对儿子苦读的心疼,更有如今得偿所愿的欣慰。

待至贾安身前,紫鹃再也无法克制内心的情感,双手不由自主地合十,像是在向上天表达着无尽的感恩。她嘴唇颤抖,声音带着哭腔,泣声道:“我的安儿啊……”话未出口,泪已先流,那泪水顺着她略显憔悴却满是喜悦的脸颊滚滚而下,“终于高中了……”这短短几个字,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其中饱含着无数个日夜对儿子的期盼与担忧。

贾安看着母亲这般模样,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他眼眶泛红,连忙上前一步,伸出双臂,将紫鹃紧紧拥入怀中。紫鹃顺势靠在儿子的肩头,哭得愈发悲切,仿佛要将这些年的艰辛与压力都随着泪水一同宣泄而出。贾安轻轻拍着母亲的后背,如同小时候母亲安抚他一般,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母亲,孩儿让您受苦了……”

紫鹃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贾安,双手轻轻抚摸着他的脸庞,像是要把儿子此刻的模样深深印刻在心底。“我的儿,这些年,你日夜苦读,为娘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如今你高中解元,也算是苦尽甘来,老天爷到底是眷顾咱们的……”说罢,又将贾安紧紧抱住,似是生怕一松手,这一切就会化为泡影。母子二人相拥而泣,那场景,任谁见了,都不禁为之动容,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只余这对母子间深厚的情感在空气中蔓延。

袭人、晴雯也走上前来,袭人一身淡绿色衣衫,显得清新淡雅,犹如春日的嫩叶,充满生机。她笑道:“安儿,你高中解元,可真是天大的喜事。日后可要好好的,莫要辜负了这一番努力。” 晴雯则身着桃红色袄子,配着葱绿绫子的裙子,俏皮活泼,恰似那枝头跳跃的小鸟。她俏皮地说道:“哼,我就知道安儿定能高中,瞧,这不就应验了。” 贾安笑着向二人致谢,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贾菲、贾巧姐妹俩,手挽着手,满脸笑意地走来。贾菲身着鹅黄色衣衫,上绣粉色桃花,宛如春日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贾巧则穿着水蓝色裙子,外罩月白绫子的短袄,清新秀丽,似那出水芙蓉。贾菲说道:“安弟,你如今高中,往后可不能忘了我们这些姐姐。” 贾安连忙说道:“姐姐们放心,孙儿怎会忘记。”姐妹俩看着贾安,眼中满是喜悦与骄傲。

贾玉澜、贾兰两位兄长,亦是满脸欢喜。贾玉澜身着褐色长袍,显得沉稳大气,举手投足间尽显成熟风范;贾兰穿着淡青色衣衫,透着文雅之气,犹如那温文尔雅的书生。贾玉澜拍了拍贾安的肩膀,说道:“贤弟,恭喜你。日后咱们兄弟一同努力,为贾家再创辉煌。” 贾兰也点头说道:“是啊,安弟,愿你一路顺遂,前途似锦。”贾安感激地看着两位兄长,心中暗下决心,定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阿诗玛、李纨与王板儿也纷纷上前道贺,阿诗玛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笑容灿烂,如同那盛开的鲜花,充满活力。她说道:“安弟,今日之喜,真是让咱们贾府蓬荜生辉。” 李纨则穿着素净的青灰色衣衫,端庄贤淑,尽显温婉气质。她说道:“这都是安儿自己努力的结果,往后可要继续加油。” 王板儿穿着一身粗布衣衫,朴实憨厚,笑着说道:“安弟高中,真是可喜可贺啊!”众人的祝贺声,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拂着贾安的心。

宴席之上,众人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有红焖熊掌,那熊掌炖煮得色泽红亮,入口即化;清蒸鱼翅,鱼翅鲜嫩爽滑,汤汁鲜美;烤鸭烧鹅,外皮酥脆,肉质鲜嫩,香气四溢。还有那各种精致的点心,造型各异,令人垂涎欲滴。丝竹之声悠扬婉转,萦绕在贾府上空那丝竹之声,如潺潺流水,又似嘤嘤鸟语,在贾府的每一个角落婉转流淌,为这喜庆的氛围更添了几分旖旎。众人沉浸在这欢乐之中,推杯换盏间,言语尽是对贾安的赞誉与祝福。

贾琏再次举杯,站起身来,神色飞扬地说道:“今日我贾府喜添新禧,贾安贤侄高中解元,实乃家族之荣耀。想我贾家,世代簪缨,如今贤侄又崭露头角,往后的日子,必定更加兴旺。来,大家同饮此杯,为贤侄庆贺!”说罢,一饮而尽,众人纷纷响应,杯盏碰撞之声清脆悦耳,仿若在演奏一曲欢快的乐章。

王熙凤也不甘示弱,她笑语嫣然,眼神灵动,说道:“安儿啊,你这一喜,可是给咱们贾府长了大脸面。日后在那官场之中,可要长袖善舞,多结交些达官显贵。若有什么需要二婶帮忙的,尽管开口,二婶我别的本事没有,这操持内外之事,还是有些手段的。”贾安连忙起身,恭敬地说道:“多谢二婶关爱,侄儿定当铭记于心。”

此时,贾宝玉放下手中的酒杯,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安儿,你今日高中,固然可喜可贺。但这官场如战场,波谲云诡,往后行事,切不可莽撞。想当年,为父也曾怀揣壮志,奈何世事无常……”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仿佛回忆起了往昔的种种。林黛玉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莫要扫了众人的兴致。贾宝玉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罢了罢了,今日是安儿的大喜之日,不说这些扫兴的话。安儿,你定要坚守本心,莫要被那官场的污浊之气沾染。”

贾安郑重地点点头,说道:“父亲教诲,孩儿定不敢忘。孩儿自当以家族荣誉为重,以圣贤之道为指引,在仕途上兢兢业业,不辱没贾家的名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的兴致愈发高涨。贾菲与贾巧姐妹起身,为众人献上一支优美的舞蹈。她们身姿轻盈,如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彩袖飘飘,裙摆飞扬。贾菲的舞姿灵动活泼,似春日里跳跃的音符;贾巧的舞姿则温婉含蓄,如秋水般宁静柔和。两人配合默契,将舞蹈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众人阵阵喝彩。

李纨看着姐妹俩的舞蹈,眼中满是笑意,转头对身旁的阿诗玛说道:“瞧瞧这两个孩子,真是出落得越发标致了,这舞也跳得如此精彩。”阿诗玛点头附和道:“是啊,贾府里的姑娘们,个个都是才貌双全,将来必定能觅得好归宿。”

贾玉澜与贾兰兄弟俩,则凑到贾安身边,低声与他谈论起日后的打算。贾玉澜说道:“贤弟,如今你高中解元,正是大好时机。往后可多与那些翰林学士们交往,增长见识,积累人脉。”贾兰也说道:“不错,安弟,这科考之路,不过是个开端。日后还有殿试等诸多考验,切不可掉以轻心。”贾安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称是,心中对两位兄长的建议充满感激。

随着夜色渐深,宴席仍在继续。那灯笼的光芒愈发柔和,将贾府映照得如梦如幻。小厮们不停地穿梭在席间,为众人添酒上菜。丫鬟们则在一旁轻声笑语,分享着这份喜悦。

不知何时,外面飘起了细细的雨丝,雨丝轻轻落在庭院中的花草树木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也在为贾府的喜事轻声吟唱。雨滴打湿了灯笼,那红色的光晕在雨幕中显得愈发朦胧,为这喜庆的夜晚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诗意。

贾安望着这热闹而又温馨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今日的成就,离不开家族的支持与关爱。这一场庆贺新禧的盛宴,不仅是对他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的期许。他暗暗发誓,日后定要奋发图强,为贾家的繁荣昌盛,为家族的荣耀,全力以赴。

在这欢声笑语与细雨沙沙声中,贾府的这场庆贺新禧之宴,缓缓落下帷幕,然而,贾安的人生新篇章,才刚刚开始,那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未来,正等待着他去书写。而贾府,也仿佛在这场喜事的照耀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迈向未知的岁月。 正是:

十载寒窗苦作舟,一朝折桂占鳌头。

解元高中声名远,贾府欢腾喜气稠。

亲友同来贺新禧,街坊共赞颂风流。

鹏程万里今展翅,来日辉煌耀九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