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 分类:游戏 | 字数:102.3万字

第一百六十三回 荣国府承思膺重寄 潇湘阁执手话离情

书名: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字数:5.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2

话说宝玉伤愈,浑身上下较之前愈添沉稳练达之态,往昔的潇洒与英锐,如今皆悄然敛于沉稳内敛之中。恰值一年假期已满,恰似晴空突降惊雷,圣上旨意如疾风骤至,传召宝玉即刻进宫。

宝玉接得旨意,神色瞬间一凛,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移步内室,对着铜镜悉心整束衣冠。只见他专注地抚平每一处褶皱,精心调整每一枚配饰,力求以最庄重严整之仪态面圣。诸事完毕,便脚步匆匆,径直前往潇湘馆,欲与成婚多年的黛玉辞行。

彼时,黛玉正在窗前临帖,手中毛笔轻蘸墨汁,于宣纸之上挥洒才情。忽见宝玉神色匆匆而来,脚步之急切,让她心中已然猜到几分。虽满心忧虑如汹涌潮水翻涌,但深知君命如山,儿女情长此刻实难成为羁绊,只得强自镇定,尽力维持神色平静。她款步轻移,迎上前来,声音轻柔却难掩关切,轻声嘱咐道:“你此去宫中,万事皆要多加小心。不论结果如何,务必要尽早归来,莫要让我日夜悬心。”宝玉凝望着黛玉,眼中满是眷恋与不舍,仿佛要将她的容颜刻入心底,点头应道:“林妹妹放心,我去去便回。”言罢,转身离去,脚步匆匆却又透着几分沉重,每一步都似带着万般无奈。

不多时,宝玉已至宫中。但见宫阙巍峨高耸,直插云霄,殿宇生辉,阳光洒落在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刺得人目眩。入得殿内,眼前一片金碧辉煌之象,龙纹雕刻的梁柱,气势雄浑,撑起一片威严庄重的天地。圣上高坐龙椅之上,身着明黄龙袍,袍上金龙绣纹栩栩如生,似欲腾空而起。头戴冕旒,垂珠摇曳间,更添几分不怒自威之态。两旁朝臣恭敬而立,神色肃穆,大气都不敢出,整个殿内气氛凝重而庄严,仿佛空气都凝结了一般。

宝玉趋步向前,身姿挺拔如松,行以大礼,声音洪亮而清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圣上目光缓缓落在宝玉身上,见他英气内敛,沉稳有加,较出征前更多了几分历练后的成熟与稳重,不禁龙颜大悦,展颜笑道:“卿此次出征,奋勇杀敌,剿除倭寇,保我沿海百姓太平,实乃大功一件。朕今日特赐厚赏,以表嘉奖。”

言罢,只见太监们手捧托盘,鱼贯而入,步伐整齐有序。圣上一一指道:“这御赐的千年人参,采自长白山巅,历经千年岁月,集天地之灵气,乃滋补圣品中的圣品,可强身健体,固本培元,望卿日后多加保重;这一箱明珠翠玉,颗颗圆润饱满,色泽温润,件件皆为稀世珍宝,雕琢工艺更是巧夺天工,以显卿之尊荣;另有良田千顷,府邸一座,坐落于繁华之地,那府邸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望卿善加打理,莫负朕意。”

宝玉赶忙伏地,五体投地,诚惶诚恐奏道:“陛下隆恩浩荡,如天覆地载,臣实不敢当。此皆仰仗陛下圣明,运筹帷幄于朝堂之上,将士们舍生忘死,奋勇用命于疆场之中,臣不过在其间略效微劳,何德何能,敢受如此厚赏。”圣上笑道:“卿不必过谦,论功行赏,乃朝廷定制。此次沿海平倭,卿之功不可没。今倭寇虽平,然沿海之地经其多年荼毒,民生困苦,百业凋零,百废待兴。朕思来想去,唯有卿能担此重任,故欲派卿前往巡抚,治理地方,安抚百姓,不知卿意下如何?”

宝玉听闻,心中一凛,思绪如乱麻般翻涌。他深知此去责任重大,关乎无数百姓的生死存亡,圣上委以重任,实乃莫大信任。然而,想到与黛玉成婚多年,二人情深意笃,如胶似漆,却又要面临分离,心中实在难舍。但为了国家社稷,为了黎民苍生,他怎能推脱?犹豫片刻,宝玉毅然答道:“陛下如此信任微臣,臣愿肝脑涂地,以报圣恩。定当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治理好沿海,不负陛下重托,不负百姓所望。”圣上大喜,颔首道:“如此甚好,朕心甚慰。卿明日便启程吧,莫要贻误了时机。”

宝玉领命,退朝而出。一路上骑着骏马,心中五味杂陈。既感圣上厚恩,心中满是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又念及与黛玉的深情,实在不忍分离。他深知,此去沿海,山高水远,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也不知途中会遇到何种艰难险阻。但一想到沿海百姓的困苦,他又坚定了决心。

回到荣国府,众人见宝玉归来,纷纷围上询问。宝玉将圣上赏赐及委以巡抚重任之事如实相告,众人先是一阵惊喜,那惊喜之色溢于言表,而后又不禁感慨万千。贾政捋着胡须,面露欣慰之色,缓缓道:“我儿能得圣上如此看重,实乃家族之幸,望你此去,莫要辜负圣上的信任,当以国家为重,为家族增光。”说罢,心中暗自思忖,宝玉此次若能治理好沿海,必将为家族再添荣耀,只是这一路艰辛,不知他能否应对得当。

王夫人则红了眼眶,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叮嘱道:“我儿,此去路途遥远,山高水长,万事小心,一定要平安归来,切莫让为娘担忧。”她心中满是不舍,宝玉自小在她身边长大,从未离开过这么久,如今要去那遥远的沿海,怎能叫她放心得下。

黛玉听闻宝玉又要远行,原本强撑的镇定瞬间瓦解,心中一阵酸涩,泪水不由自主地在眼眶中打转。她紧咬下唇,努力不让泪水落下,那贝齿几乎要陷入唇中,留下浅浅的痕迹。待众人散去,宝玉来到潇湘馆,屋内静谧无声,唯有窗前的湘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也在为这即将到来的分离而叹息。见黛玉正独坐窗前,手中的团扇静止不动,神色黯然,似陷入沉思,那模样真真让人心疼。

宝玉心中一痛,快步走近,轻轻握住黛玉的手,那双手纤细而冰凉,仿佛握住了一片寒冰,让他的心也跟着揪紧。他满怀歉意道:“林妹妹,我实不愿与你分离,每念及此,心如刀绞。只是圣命难违,这是国家大事,我不能推脱。此去沿海,我定当尽早处理完事务,日夜兼程,速速归来与你相聚。”

黛玉抬眸,眼中盈盈含泪,似嗔似怨道:“你我成婚多年,情深意厚,又要再次分离,叫我如何放心得下。这一路山高水远,风波险恶,又不知会遇上什么艰难险阻。你叫我怎能不忧?”说着,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宝玉心疼不已,将黛玉轻轻揽入怀中,如同呵护稀世珍宝,柔声道:“林妹妹,你放心。我此去定会事事小心,保重自己。你在家中,也要照顾好自己,按时用膳,莫要为我太过忧心。等我归来,我们再不分开,从此相伴一生,再不分离。”

黛玉微微点头,泪水潸然落下,那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滑落脸颊。她轻轻挣脱宝玉怀抱,移步至妆奁前,从匣中取出一个荷包,递与宝玉,泣声道:“这荷包是我亲手所绣,针针线线皆饱含着我的心意,你带在身边,见物如见人。你此去,定要平安归来,倘若你有个万一,叫我如何独活。”

宝玉接过荷包,小心翼翼放入怀中,如同将黛玉的心妥帖安放。他又从腰间解下一枚玉佩,那玉佩温润光洁,纹理细腻,触手生温,放在黛玉手中,道:“这玉佩我自幼佩戴,伴我多年,如今交与妹妹。妹妹见它,便如同见我时刻在侧,保妹妹平安喜乐。”

二人正难舍难分之际,袭人在外轻声通传:“宝二爷,太太那边请您过去,说是有要事相商。”宝玉无奈,只得松开黛玉,又细细叮嘱道:“林妹妹,我去去就回,你莫要太过伤心。”黛玉微微颔首,哽咽道:“你去吧,早些回来。”宝玉转身离去,一步三回头,眼中满是眷恋,那目光仿佛要将黛玉的身影烙印在心中。黛玉送至门口,望着宝玉渐行渐远的背影,直至消失在视线中,仍久久伫立,心中默默祈祷他一路平安,早日归来。

宝玉来到王夫人房中,王夫人示意他坐下,目光中满是担忧与慈爱。“宝玉,你此次远行,为娘实在放心不下。虽说你已长大成人,又历经诸多事,但这一路山高水远,为娘还是千般万般的忧虑。”王夫人说着,眼眶又红了起来。

宝玉赶忙安慰道:“母亲放心,儿子定当小心谨慎,不会让母亲担忧。”

王夫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这一路的盘缠用度,为娘已给你准备妥当。除了圣上的赏赐,我又给你备了些体己银钱,你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还有,府里的来福和喜顺,都是忠心耿耿、办事得力之人,我打算让他们随你一同前往沿海,在身边也好照应你。”

宝玉感激道:“多谢母亲费心,有他们在,儿子也能安心些。”

王夫人微微皱眉,神色凝重起来:“宝玉,你此去巡抚沿海,肩负着圣上的重托,也关乎着咱贾府的荣耀。切不可因一时疏忽而坏了大事,凡事都要深思熟虑,不可莽撞行事。”

宝玉正色道:“儿子明白,定不辱使命,为家族增光。”

王夫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你与黛玉成婚多年,夫妻情深,为娘也看在眼里。只是你此去,切不可因儿女情长而误了正事。黛玉身子弱,你不在身边,我自会多加照拂,你也莫要太过忧心。”

宝玉心中一暖,说道:“有母亲照料,儿子自然放心。儿子此去,定以公事为重,只是心中实在不舍黛玉。”

王夫人轻叹一声:“唉,夫妻分离,自是痛苦。但你既担了这重任,便要以大局为重。等你功成归来,再与黛玉长相厮守不迟。”

宝玉点头称是,又与王夫人商议了些细节,这才告辞离开,回到潇湘馆与黛玉共度这为数不多的相聚时光。

此时,黛玉心中悲戚,遂吟一绝:

《别君愁》

成婚数载情丝绕,又闻君行海路遥。

执手依依肠欲断,唯期归日再相邀。

宝玉在旁听闻,亦心潮难平,暗自和诗一首:

《赴任念卿》

圣恩虽重别卿伤,此去何辞路渺茫。

但为苍生离爱侣,归时再诉意绵长。

且说那贾宝玉与林黛玉之子贾玉澜,正于茶楼之中,全神贯注地经营算账。只见他修长手指灵动飞舞,拨弄得那算盘珠子上下翻飞,发出清脆而富有韵律的声响,恰似一曲细密有致的乐章。彼时,阳光透过那雕花镂纹的窗棂,如丝缕金线般倾洒而下,正好落在他专注凝然的面庞之上,映照着他眉宇间隐隐透出的几分英气与沉稳,宛如墨画中的俊逸少年。而在他身侧的案几之上,一沓沓账本整齐罗列,其上详尽记录着这茶楼每日的收支盈亏,见证着他的勤勉与用心。

正忙碌得不可开交之时,府中伙计神色惶急,脚步匆匆地闯入茶楼,径直来到玉澜身旁,气息未匀,便喘着粗气禀报道:“少爷,宝二爷又要远行啦!”玉澜手中拨弄算盘的动作猛地一顿,原本专注的面容瞬间浮现出惊讶与焦急之色。(心中暗自思忖 )自父亲当年抗倭凯旋而归,这茶楼之中事务便如乱麻般繁杂,千头万绪缠绕不清。自己日夜劳心操持,竟抽不出片刻闲暇,至今都未能与父亲好好见上一面,以尽人子之孝。如今乍闻父亲又要踏上远行之路,心中顿时涌起无尽的自责与不舍,暗自思忖,无论如何,此番定要回去向父亲郑重告别,以表心意。

念及于此,玉澜当机立断,不假思索地迅速将手中账本递与身旁那位经验老到的老掌柜,言辞之中满是恳切:“掌柜的,此处事务暂且有劳您多费些心思,我家中突遇急事,须得立刻回去。”老掌柜伸手接过账本,面上带着沉稳与笃定,点头应道:“少爷但请放心前去,这里有老朽照应着便是。”玉澜得了这话,再不耽搁,疾步如飞地走出茶楼。只见他飞身跃上早已备好的快马,那马儿似通了人性,敏锐地感受到主人的急切,未等玉澜扬鞭策马,便长嘶一声,撒开四蹄,如离弦之箭般朝着荣国府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玉澜心急如焚,恨不能肋生双翅,即刻便回到府中。街边的行人来来往往,店铺鳞次栉比,却都似幻影一般在他眼前飞速掠过,他满心焦急,全然无暇顾及。马蹄扬起的尘土在他身后高高扬起,恰似他此刻纷乱如麻的思绪,剪不断,理还乱。

不多时,便已到荣国府门前。玉澜未等马匹停稳,便身姿矫健地翻身下马,随手将缰绳递给一旁迎上前来的小厮,脚步匆匆地往府内奔去。他穿过那曲折回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回廊,绕过那玲珑剔透、堆砌精巧的假山,一路行来,脚步匆忙急切,引得沿途的丫鬟小厮们纷纷侧目,面露诧异之色。

终于来到潇湘馆前,玉澜微微定了定神,抬手整了整因一路奔波而略显凌乱的衣衫,这才抬手轻轻叩门,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恭敬:“父亲,母亲,孩儿玉澜求见。”此时,贾宝玉与林黛玉正在屋内轻声交谈,氛围温馨而静谧。屋内传来父亲温润醇厚、熟悉无比的声音:“进来吧。”玉澜轻轻推开门扉,只见父亲正伫立在窗前,背对着他,手中握着一幅卷轴,似在凝神沉思。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父亲的身上,勾勒出他挺拔却又隐隐透着几分疲惫的身姿,那背影,仿佛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家国的重任。

玉澜赶忙走上前,恭敬地屈膝行礼,而后抬头望向父亲,眼中满是关切与不舍,声音微微发颤地说道:“父亲,听闻您又要远行,孩儿心中实在放心不下。孩儿因茶楼事务缠身,竟一直未能好好侍奉父亲左右,还望父亲恕罪。”贾宝玉缓缓转过身来,目光温和慈爱地落在玉澜身上,抬手轻轻轻抚他的头,语气温柔道:“吾儿无需自责,这茶楼之事关乎生计,亦是重要非常,你能如此用心操持,为父深感欣慰。此次远行,实乃圣上旨意,为父身为臣子,自当奉命而行,不得不从。”

一旁的林黛玉,原本静静坐着,此刻也站起身来,移步至玉澜身旁,眼中满是心疼与不舍,抬手轻轻理了理玉澜额前的碎发,轻声说道:“儿啊,你父亲这一去,山高水远,归期难料。你在家中,既要照看好这茶楼生意,也莫要累坏了自己的身子。为娘虽有诸多不舍,但你父亲身负皇命,也只能盼他平安归来。你既已懂事,往后家中诸事,还得多担待些。”玉澜望向母亲,见她眼中隐隐含泪,心中一阵酸楚,赶忙说道:“母亲放心,孩儿定当谨记您与父亲的教诲。孩儿在家中,定会好好照料母亲,将茶楼经营得蒸蒸日上,不让父亲母亲操心。”

玉澜又转过头,看着父亲,心中五味杂陈,言辞恳切地说道:“父亲此去,不知何时归来,孩儿定当在家中好好照料母亲,也会将茶楼经营好,不负父亲所托。父亲在外,风餐露宿,还望多多保重身体。”贾宝玉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对儿子的赞许与期许,语重心长地说道:“有你这番话,为父便放心了。你已长大成人,日后家中诸多事务,还需你多多担当。为父只盼你能秉持初心,做个有担当、有作为之人。”

父子二人又说了些叮嘱与宽慰的话,玉澜这才拜别父亲。走出潇湘馆,玉澜忍不住回首望去,只见父亲仍伫立在窗前,凝望着远方,似在思索着此次远行的种种。玉澜心中默默祈祷,愿父亲一路平安,早日归来。(而后转身,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往府外走去,心中已然暗暗下定决心,要挑起家中重担,不让父亲在外担忧 )

欲知宝玉此去沿海,又将经历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