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 分类:游戏 | 字数:102.3万字

第一百八十三回 荣国府黛玉病愈添欢 庆芳闸众人共乐怡情

书名: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字数:7.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2

话说这一日,风和日丽,恰似天公作美,将那柔暖光辉倾洒于荣国府内外。且看荣国府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尽显奢华,处处透着富贵气象。曲径通幽处,花木扶疏,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锦绣画卷。

林黛玉自缠绵病榻许久,如今终得痊愈,面上气色渐复往日之娇柔韵致。她身着一件月白绫子的对襟袄儿,那绫子质地轻柔,宛如烟霞,上绣着淡雅的兰花,针法细腻,兰花仿若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领口与袖口皆镶着精致的滚边,似云卷云舒,恰到好处,滚边之上,还以金线绣着细细的回纹,更添几分华丽。

下着一条素色罗裙,裙裾随风轻摆,仿若仙子临世,罗裙上隐有暗纹,在阳光的映照下若隐若现,似是流动的水波,为她更添了几分楚楚动人之态,恰似那春日里弱不禁风却又风姿绰约的嫩柳。

其夫贾宝玉,因军中诸多要务缠身,不得不忍痛暂别娇妻幼子,前去军中料理军务。只见他一身戎装,英气逼人。那铠甲寒光闪烁,每一片甲叶皆打磨得精致无比,似在诉说着征战的荣耀,甲叶连接处,以金丝线巧妙编织,勾勒出精美的图案。头戴一顶银盔,盔顶红缨随风舞动,宛如烈烈火焰,银盔上还镶嵌着几颗细碎的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面色凝重中饱含关切,目光殷切地对着儿子贾玉澜谆谆叮嘱道:“玉澜,为父这便要奔赴军中,军中事务繁杂,归期不定。你每日于茶楼生意料理完毕,不论多忙多累,务必与阿诗玛一同回府,看望你母亲。她生性敏感,心思细腻,切不可让她独守空闺,徒生孤寂之感。”

言罢,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轻抚着贾玉澜的肩膀,似要将满心的嘱托都通过这一触传递给他,心中暗自思忖:“家中妻儿皆需照料,然保家卫国亦是重任,实难两全。”

贾玉澜身着一袭藏青色的长袍,袖口绣着简洁而不失高雅的云纹,那云纹线条流畅,仿若灵动的云朵。腰间束一条黑色丝绦,丝绦上系着一枚温润的玉佩,更衬得身姿挺拔。他与身着淡粉色旗装的阿诗玛听闻,赶忙恭敬地齐齐点头,言辞恳切且坚定:

“父亲放心,我等定当铭记于心,不负父亲嘱托。”阿诗玛的旗装剪裁合身,粉色的绸缎上绣着精致的花朵,领口与袖口的花边点缀得恰到好处,头上戴着小巧的旗头,上面镶嵌着几颗珍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言罢,贾宝玉利落翻身上马,身姿矫健如鹰,双腿轻夹马腹,那骏马便嘶鸣一声,向着郊外那军旗猎猎、气势威严的军营教场疾驰而去,扬起一路尘土,渐行渐远,直至化作远方一个小黑点。此时的贾宝玉,心中虽牵挂着家中妻儿,但一想到保家卫国的重任,便又坚定了前行的决心,暗自叹道:“但愿早日平定战事,归来与家人团聚。”

且说林黛玉,自宝玉与儿子儿媳离去后,偌大的府中瞬间显得稍显寂静。她款移莲步,身姿婀娜,宛如弱柳扶风,至那摆满琳琅书卷的书架之前。书架之上,古籍善本琳琅满目,散发着悠悠墨香,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她目光在一本本古籍间逡巡徘徊,似在寻觅着能契合此刻心境之物,终取了那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花间集》。

她移步至榻上,轻轻坐下,榻上铺设着柔软的锦被,绣着鸳鸯戏水的图案,色彩斑斓,针法精巧,鸳鸯仿佛要从锦被中跃出。她悠然展卷而读,沉浸于那诗词营造的绮丽世界之中,时而微微蹙眉,似在为诗词中的离情别绪而感伤;时而嘴角噙笑,仿若被那细腻的情思所打动,心中暗暗思量:“这词中情意,恰似我与宝玉之情,婉转缠绵。”

不多时,雪雁轻手轻脚,仿若怕惊扰了这一室静谧,端来一碗香茶。那茶盏之上,袅袅升腾着几缕热气,茶香氤氲,萦绕在鼻尖,仿若将人带入一个清幽的仙境。雪雁身着一件翠绿的襦裙,那翠绿的颜色如同春日新发的嫩叶,充满生机。梳着双丫髻,髻上各系着一个粉色的蝴蝶结,显得俏皮可爱。

她笑盈盈说道:“姑娘,喝茶。”林黛玉微微点头,如春日微风拂过湖面,放下手中书卷,缓缓伸出如削葱般纤细修长、洁白如玉的玉指,接过茶盏。她轻抿两口,那茶汤入口,醇厚回甘,唇齿留香,仿若一股清泉流淌于心间。

忽觉手中茶盏触感温润异常,似有一股暖流顺着指尖蔓延至心间。抬目观瞧,竟是个玉质茶盏,剔透莹润,宛如羊脂,在阳光映照下,隐隐泛着柔和光晕,盏身纹理细腻,似是天然生成的一幅淡雅画卷,仔细端详,那纹理竟似一幅山水图,有隐隐的山峦与溪流。

黛玉不禁细细端详起来,目光中满是惊叹与喜爱,越看越觉精巧绝伦,世间罕有。遂唤雪雁道:“你且拿个空茶盏过来。”雪雁听闻,脆生生应了一声,款步轻盈地外出。片刻功夫,便取了一个空茶盏,小心翼翼地轻轻置于桌上。那空茶盏亦是精致非常,虽无玉盏之温润,但瓷质细腻,釉色洁白如雪。

林黛玉将手中茶水缓缓倒入空盏之中,动作轻柔,仿若生怕惊扰了这玉盏的清梦,眼神专注,似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而后专心把玩起那玉质茶盏,口中喃喃自语:“这茶盏往日怎的从未见过?如此精致,实是稀罕物件。想必来历不凡。”又问雪雁:“你从何处寻来这般好物?”雪雁抿嘴笑道:“姑娘,这是宝二爷前两天从军中带回来的,当时宝二爷一脸郑重,特意嘱咐,此盏专为姑娘所用,旁人皆不准碰。只是当时姑娘正卧病在床,昏睡不醒,想来宝二爷未曾来得及告知姑娘。”

黛玉听闻,心中暖意顿生,如春日暖阳穿透云层,洒满心间。将那玉盏翻来覆去地赏玩,眼中爱意更浓,口中赞道:“真是个难得的好东西,也难为宝哥哥在军中那般忙碌,还如此惦念着我。这玉茶盏,入手温润,竟还隐隐有一股淡淡的香气,似兰如麝,沁人心脾。嗯,便叫它香玉盏吧!既是宝哥哥一番深情厚意,我便欣然笑纳了。”

说罢,嘴角噙着一抹浅笑,那笑容恰似春日绽放的第一朵桃花,温柔且动人,神色间满是幸福与甜蜜,心中暗自思忖:“宝玉待我,真真儿是极好的,即便身处军中,仍不忘我之所好。”

雪雁在一旁坐着做针线,手中针线穿梭如飞,眼睛不时看向姑娘。见姑娘如此开心,自己也跟着眉眼带笑,宛如春日绽放的小花:“嗯,姑娘开心就好。姑娘在屋里闷了这些时日,每日不是昏睡,便是恹恹的,今日天气这般晴好,阳光明媚,微风不燥,咱们不妨去院中走走,也好散散心思,活动活动筋骨。”

林黛玉本就心情愉悦,听闻此言,欣然应允。雪雁赶忙放下手中针线,动作迅速却不失轻柔,轻扶着黛玉,二人缓缓向庆芳闸边行去。一路上,黛玉看着府中的景致,心中感慨:“久病初愈,竟觉这府中一草一木皆格外亲切。”

今日黛玉心情格外欢畅,仿佛所有的阴霾都被这明媚阳光一扫而空。行至闸边,但见那闸中碧水悠悠,清澈见底,水中鱼儿欢快游动,或三两成群,相互追逐嬉戏,似在诉说着水底的趣事;或独自穿梭于水草之间,逍遥自在,仿若尘世的喧嚣皆与它无关。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摇曳,宛如绿色的丝带。

她不禁诗意涌上心头,那万千思绪化作丝丝缕缕的诗意,轻声吟哦起来:“鱼儿自在水中游,碧波荡漾意悠悠。”其声音婉转悠扬,如黄莺出谷,在这闸边轻轻回荡,脸上带着陶醉的神情,仿佛已与这自然之景融为一体,心中想着:“这般美景,若宝玉在侧,一同赏玩,岂不美哉。”

正此时,袭人和晴雯从后方款步而来。袭人穿着一件浅紫色的绫子夹袄,那绫子泛着柔和的光泽,夹袄上绣着几朵淡雅的梅花,梅花的花蕊以金线绣成,更添几分雅致。下着一条月白色的百褶裙,裙摆处绣着细密的花边,走动间,裙摆轻轻摆动,仿若流云。头上梳着一个发髻,斜插着一支碧玉簪,簪头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似要振翅欲飞,显得温婉大方。

晴雯则身着一件水红色的比甲,内衬白色绸衫,绸衫上以银线绣着细碎的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下着绿色撒花裤,腰间系着一条桃红汗巾,汗巾上绣着一对鸳鸯,色彩鲜艳。梳着别致的抓髻,髻上插着几支彩色的绒花,眉眼间透着灵秀。

她们见黛玉如此兴致盎然,面上洋溢着许久未见的笑容,也跟着欢喜起来。袭人笑着说道:“难得姑娘今日心情这般好,往日里姑娘总是愁眉不展,如今这笑容,可真是府中的一桩大喜事,想来老爷太太知道了,也必定欢喜。”

晴雯亦附和道:“是啊,姑娘心情好,咱们看着也跟着开心,这府里啊,也跟着热闹起来了。”说罢,二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黛玉的关切与欣慰,心中皆想:“姑娘能这般开心,真是再好不过。”

话音未落,便见紫娟领着贾菲、贾海、贾安,一路欢声笑语地走来。紫娟笑意盈盈,宛如春日盛开的牡丹,娇艳动人,身着一件浅蓝色的褙子,褙子上绣着淡蓝色的花朵,花朵错落有致,仿若一幅写意画。她笑意盈盈地说道:“难得今日姑娘心情好,咱们今日在这庆芳闸钓鱼玩,岂不快哉。这平日里啊,孩子们也难得有这般轻松的时候。”言罢,唤过三姐弟,说道:“贾菲、贾海、贾安,还不快去拜见母亲。”

三姐弟乖巧伶俐,如三只灵动的小鹿,依言先向黛玉盈盈下拜,动作整齐划一,稚嫩的脸上满是恭敬。贾菲身着一件鹅黄色的小袄,小袄上绣着几只活泼的小燕子,仿佛要展翅高飞。下着一条淡绿色的裙子,裙子上点缀着一些小小的碎花,显得活泼可爱。

贾海穿着一件藏蓝色的小长袍,长袍的袖口和下摆处绣着简单的几何图案,系着一根红色的腰带,腰带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玉佩,透着几分稳重。

贾安年纪最小,不过四五岁的模样,天真可爱,粉雕玉琢,穿着一件红色的虎头兜肚,兜肚上的虎头绣得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头上梳着两个小髻,髻上各系着一个金色的小铃铛,走动间,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而后才各自转向亲生母亲行礼,那模样,可爱至极。

其中贾安年纪最小,不过四五岁的模样,天真可爱,粉雕玉琢。手中拿着九曲连环锁,迈着蹒跚的小碎步,径直扑到林黛玉怀里,扬起那张红扑扑的小脸,奶声奶气地央求道:“母亲,教我解这个连环锁嘛,安儿怎么都解不开。”

黛玉见他这般憨态可掬,忍不住轻轻点了点他的鼻尖,那指尖触碰之处,软软的,滑滑的,笑意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好,等会儿母亲便教你。”心中满是对这孩子的疼爱,想着:“这孩子,真是招人喜欢,恰似宝玉幼时模样。”

不多时,小厮奉命拿来鱼竿、鱼食等物。众人齐聚闸边,一时间,欢声笑语回荡在庆芳闸畔。袭人、晴雯、紫娟各自拿起鱼竿,耐心地教孩子们如何抛竿、如何看鱼漂。贾菲、贾海一脸专注地盯着水面,眼神中满是期待,仿佛下一秒就会有大鱼上钩,贾菲还不时地问:“母亲,鱼什么时候才会上钩呀?”贾海则紧握着鱼竿,一言不发,神情严肃。贾安却有些坐不住,一会儿瞅瞅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手中还不时摆弄着九曲连环锁,嘴里嘟囔着:“这个怎么解呀。”林黛玉则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看着众人,脸上笑意从未消散。好一幅温馨和乐之景,恰似一幅细腻的工笔画,将这人间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期间,黛玉还不时起身,指点孩子们一二,说道:“钓鱼需得耐心,不可急躁,如同做人做事一般。”众人皆点头称是。

且说贾安紧紧偎在林黛玉怀中,那一双明亮澄澈的眼眸,恰似两汪清泉,盈满了纯真的期待,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九曲连环锁递到黛玉面前,奶声奶气地又催促道:“母亲,母亲呀,快教教安儿嘛。”黛玉见状,嘴角微微上扬,绽放出一抹恰似春日暖阳般柔和温暖的笑容,这般笑意,仿佛能将世间一切烦恼都悄然融化。她伸出如柔荑般的玉手,轻轻抚了抚贾安的头,那动作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嫩柳,温言说道:

“我儿莫要着急,这九曲连环锁啊,看似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实则内里暗藏玄机。只需静下心来,耐着性子细细琢磨,方能寻得破解之道。”

言罢,黛玉轻轻将那九曲连环锁置于灯下。昏黄的灯光悠悠洒落,映照着她如削葱般纤细的玉手与那泛着古朴光泽的金锁,二者交织,泛起一层如梦如幻的朦胧光晕,仿佛为这一幕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只见她玉指轻抬,缓缓捏住其中一环,而后侧过头,对着贾安柔声说道:“我儿仔细瞧好了,这第一环的解法,需先如此这般,巧妙地将其从这相连的扣中脱出。”话音未落,她手腕轻转,动作轻盈而娴熟,恰似翩翩起舞的蝴蝶,那一环便在她指尖灵动地脱出,伴随着一声清脆悦耳的“叮”声,宛如山间清泉滴落深潭,在园中悠悠回荡。

贾安见此,眼睛瞬间睁得溜圆,如同两颗明亮的黑宝石,紧紧盯着黛玉的一举一动,小脸上写满了好奇与专注。他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道:“母亲好厉害呀,安儿也要学,安儿定要学会。”黛玉见他这副模样,不禁莞尔一笑,又轻轻摸了摸他的头,继续耐心说道:

“这第二环的解法,可就与第一环大不相同了。需先将这一环微微退回些许,而后寻得那极为巧妙的角度,才可顺利脱出。”说着,她一边有条不紊地详细解说,一边以优雅娴熟的动作进行示范,每一个细微之处,皆彰显出她心思的聪慧与对贾安无尽的耐心。

贾安依着母亲的教导,赶忙伸出自己的小手,笨拙地摆弄起那九曲连环锁。只见他小脸涨得通红,恰似熟透的红苹果,额头上也微微沁出了汗珠,可无论如何努力,却始终不得要领。黛玉见他这般着急,眼中满是心疼与关切,轻轻握住他的小手,声音愈发温柔,如同春日里最和煦的微风:“我儿莫要着急,凡事都需慢慢来。这手指啊,要这般用力,仔细找准那机关所在之处。”

在黛玉的悉心引导下,贾安终于成功脱出第二环。刹那间,他兴奋得不禁欢呼起来:“母亲,母亲,安儿做到啦!”那稚嫩的欢呼声,清脆悦耳,仿若春日里黄莺在枝头欢快啼鸣,充满了无尽的喜悦与自豪。

黛玉眼中满是欣慰与疼爱,温柔地点点头,由衷赞道:“我儿当真是聪慧过人,如此便对了。这后面的几环,虽说愈发复杂难解,但只要依照前两环的法子,懂得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定能顺利解开。”贾安得了母亲的夸赞,顿时信心大增,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又继续埋头钻研起来。只见他小眉头微微皱起,小嘴紧紧抿着,模样煞是可爱,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此刻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手中的九曲连环锁。

黛玉则在一旁静静地耐心陪伴着,时而轻声给予细致的指点,那声音宛如天籁,在贾安耳边轻轻回响;时而投去饱含鼓励的目光,那目光恰似温暖的阳光,给予贾安源源不断的力量。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在黛玉的耐心教导下,贾安一环接着一环地解开了九曲连环锁。当最后一环成功脱出的那一刻,贾安兴奋得一下子跳了起来,而后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般扑进黛玉怀里,开心地叫嚷着:“母亲,安儿解开啦,安儿解开啦!”

黛玉赶忙紧紧抱住他,脸上洋溢着无比温柔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将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凝聚其中。她轻声说道:“我儿真棒,果真是聪明伶俐。往后遇到任何难事,也当如此,切不可急躁慌乱,只要用心钻研,持之以恒,必定能够攻克难关。”贾安乖巧地点点头,脆生生地说道:“安儿记住啦,谢谢母亲。”林黛玉爱怜地又摸摸他的头,轻声说道:“安儿真乖。”

众人玩乐间,夕阳渐西下,余晖洒在众人身上,镀上一层金色光辉。此时此景,林黛玉心中感慨万千,遂吟诗一首:

《庆芳乐景》

病愈身轻意自悠,庆芳闸畔乐无忧。

鱼儿戏水波光滟,稚子憨萌笑语留。

香盏凝情思旧忆,夕阳洒韵映新眸。

荣府此时添盛景,温情满院韵长流。

待众人尽兴而归,傍晚时分,府中已备好晚膳。餐桌上摆满了精致的菜肴,色香味俱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有清蒸鲈鱼,鱼身摆放得整整齐齐,鱼身上点缀着嫩绿的葱丝和鲜红的红椒丝,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还有那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看着便让人垂涎欲滴;另有一碟精致的时蔬,翠绿欲滴,清新爽口。

众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美味的晚餐,欢声笑语不断,气氛融洽。林黛玉心情愉悦,食欲也比往日好了许多,不时与众人交谈几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说道:“今日与大家共度,实是畅快,许久未曾有这般欢乐之时。”众人皆应和着,夸赞今日之乐。

用完饭,林黛玉回到房中,依旧沉浸在今日的欢乐之中。她手持一本戏曲书籍,款步走到那铺着锦缎的香妃榻前,轻轻卧下。榻上摆放着几个柔软的靠枕,绣着精美的图案,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也有寓意吉祥的如意祥云。她慵懒地倚靠着,翻开书页,借着窗外透进来的余晖,细细阅读起来。书中的戏曲故事精彩绝伦,讲述着一段才子佳人的传奇,她看得入了迷,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戏曲的世界之中。

雪雁用那珍贵的香玉盏给她泡了一杯香茶,轻手轻脚地端了过来。那香茶热气腾腾,茶香四溢,混合着玉盏本身的淡淡香气,更添几分雅致。雪雁正要开口,黛玉挥挥手指了指桌子,意思让她放在桌上。她沉浸在戏曲的世界里,边看边轻声哼唱起来,还不自觉地挥手做着动作,仿佛自己已然成为戏中的角色,时而蹙眉,时而展颜,完全陶醉其中。她哼唱的曲调婉转悠扬,似是从心底流淌而出,将那戏中的悲欢离合演绎得淋漓尽致。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天色渐暗。紫娟和雪雁走进房中,见黛玉如此专注,相视一笑,而后默契地开始点起灯。她们小心翼翼地将灯烛点亮,柔和的灯光瞬间照亮了整个房间,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接着,二人又忙着给黛玉铺床叠被,将床铺整理得舒适整洁。床铺四角挂着淡粉色的帐幔,帐幔上绣着细碎的花朵,在灯光下若隐若现,如梦如幻。

这时,林黛玉之子贾玉澜和妻子阿诗玛来给林黛玉请安。二人轻轻走进房中,贾玉澜恭敬地说道:“母亲,今日可好?”阿诗玛也跟着福了福身,甜甜地唤道:“母亲万安。”黛玉放下手中书籍,微笑着看向他们,眼中满是慈爱:“我今日心情极好,你们呢?”贾玉澜笑着回答:“今日与阿诗玛在茶楼,一切顺利,只是心中挂念母亲,忙完便赶回来了。”阿诗玛也笑着说道:“母亲开心,我们便放心了。”

黛玉欣慰地点点头,说道:“你们有心了,平日里也要注意身体,莫要太过操劳。如今茶楼生意虽重要,但也要顾好自己。”三人又闲聊了几句,贾玉澜说起茶楼今日来了几位有趣的客人,讲述着客人之间的趣事,引得黛玉和阿诗玛不时发笑。

贾玉澜和阿诗玛见黛玉有些疲惫,便告辞离开,让她早些休息。黛玉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温暖,在雪雁和紫娟的服侍下,在这温馨的氛围中,缓缓进入了梦乡。梦中,她与宝玉及家人一同在园中嬉戏,笑声回荡在整个荣国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