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 分类:游戏 | 字数:102.3万字

第一百五十回袭紫晴诞儿添新喜 众稚子同拜慈母恩

书名: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字数:8.6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2

话说那钟鸣鼎食之贾府,历经数世繁华,恰似一座巍峨屹立之巨厦,纵经风雨如晦之洗礼,其雍容华贵之气度却丝毫不减。

府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尽显精巧,飞檐斗拱间,仿佛诉说着家族往昔的荣耀。那园中曲径通幽,繁花似锦,四季之景各有千秋,彰显着世家大族的不凡气象。

府中袭人、晴雯、紫鹃诸婢,自入府以来,便常伴宝玉、黛玉身侧,宛如春日柔柳,以温婉恭顺之态悉心侍奉,其情其景,恰似一幅细腻工笔,于悠悠岁月中徐徐铺展。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已然流淌过数个春秋。

且说袭人,素以温婉贤良着称,一日忽感腹中胎动,恰似春水生波,心中惊喜与紧张交织。此消息一经传出,贾府上下即刻忙碌起来,众人各司其职,奔走筹备。那负责采买的婆子们,穿梭于京城的各大商号,眼神锐利地挑选那质地最为上乘的绫罗绸缎,每一匹都要细细摩挲,感受其纹理的细腻,只为给即将出世的小生命裁制最柔软、最舒适的襁褓。

又寻来那成色绝佳的金银,请来手艺精湛的匠人,雕琢成小巧玲珑的长命锁、平安镯,其上的花纹精致入微,寓意着对新生命的美好祝福。一应婴孩物件,无不彰显贾府对新生命降临的殷切期待。

待分娩之日,产房内外气氛凝重如铅。房中众人敛声屏气,唯有袭人痛苦的呻吟声自内室幽幽传出,声声如重锤,敲击着众人之心。袭人面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额间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洇湿了衾枕。她紧咬银牙,贝齿几欲深陷下唇,双手紧紧攥着床单,指节泛白,拼尽全身之力。

终于,一声清脆响亮的婴啼划破长空,仿若黎明曙光,冲破这略显沉闷的氛围,为贾府注入一股鲜活蓬勃的生气。众人面露喜色,赶忙凑近一瞧,但见那婴孩粉雕玉琢,眉眼间透着袭人的温婉秀丽,恰似春日初绽之娇花,娇嫩欲滴。

宝玉听闻喜讯,欣喜若狂,三步并作两步冲进房中,轻轻抱起婴孩,眼中满是慈爱欢喜,为爱女取名贾菲,寓意其一生能明辨是非,如芳菲之花,绽放聪慧灵秀之姿,于这纷繁世间,坚守本心。

晴雯,生性直爽泼辣,恰似夏日疾风。见袭人喜得爱女,心中既为其高兴,又暗自期许自己亦能拥有这般幸福。未几,她果然怀有身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其间艰辛非常。

晴雯于产房之内,咬紧牙关,豆大的汗珠滚落额头,她却强忍着疼痛,不吭一声,只是紧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终于,一声洪亮啼哭传来,晴雯诞下一子。那孩子生得虎头虎脑,哭声响亮如钟,仿佛与生俱来便带着一股英气。宝玉闻讯赶来,见此健壮之子,满心欢喜,赐名贾海,愿他日后胸怀宽广,有海纳百川之度量,于世间闯出一番波澜壮阔之事业。

而后,紫鹃亦有了身孕。她心思细腻,孕期更是小心翼翼。每日都会轻抚着肚子,轻声与腹中胎儿说话。待到瓜熟蒂落,紫鹃诞下一子。这孩子生得白净清秀,眉眼含笑,恰似春日暖阳,令人见之便心生欢喜。宝玉满心慈爱,取“四季平安”之意,为其取名贾安,盼他一生顺遂,平安喜乐,不受世间烦恼所扰。

此几位女子,皆深明大义,心怀宽广,商议后让孩子们同拜林黛玉为母。黛玉本就心地善良,宛如澄澈溪流,纯净温柔。见膝下陡然添了这几个粉雕玉琢的孩童,心中慈爱顿生,只觉融融暖意自心底缓缓蔓延,如春日暖阳洒满心房。

每日清晨,晨曦初照,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屋内青砖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光斑。黛玉手持书卷,身姿婀娜,仿若画中仙子。她轻移莲步,走到孩子们中间,朱唇轻启,一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那婉转声音如黄莺出谷,清脆悦耳,于房中悠悠回荡。

孩子们睁着纯真无邪的大眼睛,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求知欲,紧紧盯着黛玉,跟着她一句一句念诵。那稚嫩童声,宛如世间最动听的乐章,充满生机与希望。袭人们常伴在旁,或为孩子们整理略显凌乱的衣衫,动作轻柔细致,犹如春风拂柳;或在一旁耐心辅助黛玉教学,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待,偶尔还会轻声纠正孩子们的发音。此场景温馨美好,恰似一幅细腻画卷,描绘着贾府中别样的天伦之乐。

贾珠之子贾兰,在辈份中作为兄长,已入职翰林院。如今更是沉稳持重,对这几个弟妹疼爱有加。平日里,即便公务繁忙,也常牵挂着家中弟妹,稍有闲暇,便会陪伴他们。而贾玉澜同样对弟妹关怀备至,宛如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时刻护佑着他们。

这日,贾玉澜刚从外面回来,手中拿着几个精致的小玩意儿,径直走向弟妹们玩耍的园子。贾菲眼尖,老远就瞧见了他,像只欢快的小鸟般飞奔过来,拉住贾玉澜的衣角,仰着粉嫩的小脸,满是期待地问:“玉澜哥哥,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说话间,眼睛还不时瞟向贾玉澜手中的物件,小脸上写满了好奇。贾玉澜笑着蹲下身子,将手中的一个用彩纸精心扎成的小风车递给贾菲,说道:“菲儿,这是哥哥特意给你寻来的小风车,风一吹呀,它就会咕噜咕噜转个不停呢。”

贾菲眼睛一亮,双手接过风车,迫不及待地跑开,在园子里欢快地奔跑着,边跑边回头看向贾玉澜,大声喊道:“哥哥,你看,风车转起来啦!”风车随着她的跑动呼呼转动,发出清脆的声响,贾菲银铃般的笑声也在园中回荡开来。

这边贾海瞧见了,也凑了过来,目光落在贾玉澜手中剩下的物件上,好奇地问:“哥哥,那还有什么呀?有没有我的?”说着,还不自觉地搓了搓手,一脸期待。

贾玉澜伸手摸了摸贾海的头,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的木雕剑,递给他说:“海弟,你不是一直想着像大英雄一样舞剑嘛,这把小剑送给你,愿你日后能像英雄般英勇。”贾海兴奋地接过木雕剑,立刻在原地有模有样地比划起来,嘴里还喊着“嘿哈”的口号,那认真的模样逗得一旁的人忍俊不禁。只见他时而向前刺出,时而挥舞一圈,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于战场之上。

贾安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眼中透着一丝羡慕。贾玉澜注意到了,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安弟,哥哥也给你准备了一份。”说着,拿出一个精致的荷包,荷包上绣着栩栩如生的花鸟图案,那鸟儿仿佛要展翅高飞,花儿宛如正在风中绽放。贾玉澜递到贾安手中,“这荷包给你,愿安弟喜欢。”

贾安接过荷包,小脸微红,小声说道:“谢谢玉澜哥哥。”说完,还羞涩地将荷包抱在胸前,眼神中满是欢喜。贾玉澜笑着搂住他的肩膀,说:“安弟不必客气,咱们是一家人。”

时光匆匆,转瞬三个孩子年满周岁。贾府大摆宴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那宁荣二府的正厅之中,张挂着鲜艳的红绸,绸面上绣着寓意吉祥的云纹图案,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似在为孩子们送上祝福。

厅内摆放着数张紫檀木桌,桌上摆满珍馐美馔,山珍海味应有尽有。那盘中的菜肴,或造型精美如花鸟鱼虫,或色泽诱人令人垂涎欲滴。周围的博古架上,陈列着各式古玩玉器,在烛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玉器上的纹理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步入府中花园,可见回廊上张贴着喜庆的楹联,红底金字,熠熠生辉。联语皆是对贾府及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字体或刚劲有力,或飘逸洒脱。花园中的树上挂满了造型各异的花灯,有寓意团圆的圆形花灯,上面绘着精美的神话故事;有象征吉祥的动物花灯,仿佛要从灯中跃出。微风吹过,花灯轻轻摇曳,宛如一幅动态的画卷。

众姐妹,迎春、探春、李纨等,皆身着华服,前来贺喜。迎春性格温柔,笑意盈盈地走进来,手中拿着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礼物,轻声说道:“瞧这几个孩子,长得越发可爱了,真是贾府的福气。”

说话间,眼神温柔地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探春一脸爽朗,大大方方地说道:“今日这大喜的日子,定要好好热闹一番,希望孩子们日后都能有出息。”说着,还习惯性地轻敲了一下桌面,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期待。李纨面带温和的笑容,眼中满是欣慰:“孩子们周岁,往后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她边说边轻轻理了理鬓角的发丝,神情中尽显温柔。

黛玉款步走来,与姐妹们一一见礼,笑道:“今日众姐妹齐聚,又逢孩子们周岁,实乃难得的喜事。姐妹们不妨以孩子们为题,吟诗联句,为这喜宴添些雅趣。”众人皆称妙。

袭人、晴雯、紫鹃作为孩子的母亲,也纷纷上前与姐妹们寒暄。袭人温婉地笑着,对迎春说道:“二姑娘,你向来心善,今儿又特地为孩子们准备礼物,这份心意,我们做娘的都记在心里呢。”迎春忙道:“袭人姐姐说的哪里话,孩子们皆是贾府的宝贝,我做姑姑的,疼他们是应当的。”

晴雯则大大咧咧地拉着探春的手,笑道:“三姑娘,你今儿个可得多作几首好诗,让我们也跟着长长见识。”探春打趣道:“晴雯姐姐,你这是给我下军令状呢,不过既在这喜庆日子,我自然是要好好吟上几首,为孩子们添添喜气。”

紫鹃走到李纨身边,轻声说道:“大嫂子,平日里多亏你照应着我们,今儿孩子们周岁,还劳你费心。”李纨拉着紫鹃的手,亲切地说:“紫鹃妹妹说的什么话,都是一家人,况且看着孩子们这般可爱,我心里也是欢喜得紧。”

贾巧此时早已与板儿喜结连理,夫妻二人携手而来。贾巧身着端庄秀丽的妇人服饰,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透着为人妇的温婉成熟。板儿虽出身平凡,但在贾府的熏陶下,也多了几分稳重。他们手中拿着给孩子们的贺礼,贾巧笑着说:“看着这些孩子,就像看到了当年我们小时候在府里玩耍的样子,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地长大。”板儿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贾府如今这般热闹,孩子们以后定是前途无量。”

宴席间,贾兰身着翰林院官服,气宇轩昂地与众人交谈。贾玉澜恭敬地对贾兰说道:“兰哥如今在翰林院任职,为家族增光添彩,实乃我等楷模。”说着,微微躬身,眼神中满是敬佩。贾兰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玉澜弟过誉了,我不过是略尽绵力。倒是你,将几个弟妹照顾得这般周到,实是难得。”贾巧也在一旁笑着说:“兰哥与玉澜弟皆是贾府的栋梁,日后贾府定能愈发兴旺。”

贾菲、贾海、贾安三个孩子,被众人的欢声笑语吸引,好奇地睁着大眼睛,在人群中穿梭。贾菲走到贾巧身边,拉着她的衣角,奶声奶气地问:“巧姐姐,你和姐夫是从哪里来呀?”

贾巧蹲下身子,温柔地摸了摸贾菲的头,说:“姐姐和姐夫从家里来,给菲儿带了好多好玩的礼物哦。”贾海则跑到贾兰身边,眼中满是崇拜,说道:“兰哥哥,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厉害,在翰林院做大官。”

贾兰笑着抱起贾海,说:“好呀,海弟如此志向,日后定能实现。”贾安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热闹的场景,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偶尔用手捏着衣角,显得有些害羞。

恰在此时,王夫人在一众丫鬟的簇拥下,缓缓走来。她身着华服,神色庄重中带着几分喜悦,说道:“今儿个孩子们周岁,可是贾府的大喜事,瞧这热闹的,可别怠慢了各位亲戚朋友。”袭人、晴雯、紫鹃赶忙上前请安。袭人说道:“太太,今日多亏您操持,才有这等热闹场面,孩子们能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也是他们的福气。”王夫人微微点头,说道:“都是自家孩子,理应如此。你们几个平日里照顾孩子也辛苦了。”

王熙凤与贾琏也携手而至。王熙凤一身艳丽服饰,光彩照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哟,这一屋子的热闹,可把我给吸引来了。孩子们周岁,我可得好好瞧瞧。”说着,便拉过贾菲的小手,笑道:“菲儿,瞧瞧伯母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说着,从丫鬟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锦盒,打开一看,是一个玲珑剔透的玉锁。“这玉锁可是特地为你寻来的,愿我们菲儿平平安安,聪慧伶俐。”

贾琏则笑着对宝玉说道:“宝兄弟,孩子们如今都这般可爱,日后定能为贾府增光添彩。”宝玉忙道:“全仗哥哥嫂嫂平日里关照,才有今日之喜。”

晴雯笑着对王熙凤说:“二奶奶,您今儿可真是光彩照人,这礼物也是贵重非常,孩子们可得好好谢谢伯母。”王熙凤打趣道:“晴雯,就你嘴甜。今儿个这么高兴,可都得尽兴才是。”

紫鹃也上前说道:“二爷二奶奶平日里事务繁忙,还特地抽空来为孩子们贺喜,这份心意,我们都记着呢。”贾琏笑着摆摆手:“紫鹃,说这些就见外了,都是一家人。”

众人相互寒暄着,气氛愈发热烈。忽闻下人疾步入厅,高声禀道:“启禀各位主子,邢岫烟姑娘与薛蝌爷听闻宝二爷家几位小公子、小姐周岁之喜,特携厚礼,前来恭贺。”

话犹未了,便见邢岫烟与薛蝌携手款步入厅。邢岫烟虽仍着一身素净衣衫,然其温婉气质自内而外,如兰之馨,难掩分毫。眉眼之间,尽是久别重逢的殷切欣喜,恰似寒梅初绽,蕴着融融暖意。薛蝌则生得仪表堂堂,身姿挺拔,面上带着和煦微笑,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持重,不愧是薛家的俊逸儿郎。

林黛玉一眼瞥见邢岫烟,刹那间,眼眶便已泛红,仿若春云含雨,盈盈欲滴。她莲步轻移,疾趋上前,一把紧紧拉住邢岫烟的手,尚未开口,那珠泪已然潸潸而下。邢岫烟亦是情难自抑,激动万分,二人相拥而泣,千般思念、万缕牵挂,皆融于这簌簌滚落的泪水中,似要将别后的悠悠岁月,尽皆倾诉。

贾宝玉在旁目睹此景,不禁心有所感,眼眶亦微微泛红,抬手轻轻以袖角拭泪,神情间满是感慨。

袭人见状,赶忙款步上前,轻声温言劝道:“今儿个可是大喜的日子,姑娘们久别重逢,更是喜上加喜,理当欢喜才是。邢姑娘难得来府中一趟,定要多住些时日,咱们也好多亲近亲近,说些体己话儿。”

邢岫烟缓缓松开黛玉,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帕,轻轻拭去面上泪痕,说道:“正是呢,我与林妹妹许久未曾相见,乍然相逢,一时竟难以自抑。这一见到妹妹,心中满是欢喜,可又忆起往昔共处的点点滴滴,难免触动心怀,伤感落泪。”

林黛玉紧紧拉着邢岫烟的手,声音哽咽,如泣如诉:“姐姐这一去,我日思夜念,寝食难安。今日总算是把姐姐盼来了,往后姐姐定要多留些时日,咱们姐妹方能好好叙叙这离别之情,说些贴心窝子的话儿。”

正说着,紫鹃与晴雯亦款步走近。紫鹃笑意盈盈,宛如春日微风拂面,轻声说道:“邢姑娘,您来了可真是太好了,府里顿时又添了几分热闹,多了不少生气呢。”晴雯则依旧是那副大大咧咧的性子,爽声笑道:“邢姑娘,您快瞧瞧这几个小宝贝,如今都已满周岁,长得粉雕玉琢般,真是越发招人喜欢啦!”

邢岫烟笑意温婉,轻轻点头,说道:“哎呀,时光匆匆,一晃眼,孩子们都长这么大了,看着他们这般可爱,着实让人满心欢喜。”言罢,薛蝌将手中所携贺礼,郑重递与宝玉,说道:“宝兄弟,些许薄礼,不成敬意,只愿孩子们日后皆能平安顺遂,茁壮成长,有个锦绣前程。”

宝玉赶忙双手接过礼物,连声道谢:“蝌兄太客气了,你们夫妇二人能亲临道贺,于孩子们而言,便是这世上最好的礼物了。”

众人正言语间,邢岫烟又从袖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精致荷包,递与袭人,说道:“袭人姐姐,这荷包是我亲手绣的,针脚虽不算精细,却也是我的一番心意,给菲儿玩耍吧。”袭人连忙双手接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邢姑娘如此费心,菲儿瞧见了,定会欢喜得紧。”

邢岫烟又与紫鹃、晴雯分别寒暄了几句,言辞间满是关切与亲昵。众人皆是满脸笑意,恰似春日繁花绽放,温馨美好。这一番相聚,使得本就喜庆非凡的周岁宴,更添了几分融融暖意与热闹祥和。众人遂围坐一处,或笑语连连,或浅斟慢酌,共叙情谊,其乐也融融,仿佛这世间的美好,皆凝聚在了此刻。

李纨笑着对邢岫烟说:“岫烟妹妹,许久未见,愈发端庄秀丽了。如今与蝌弟一同做生意,想必也有不少趣事。”

邢岫烟微微红了脸,说道:“不过是跟着蝌哥一起,学着操持些事务,倒也有些趣味。”

贾兰走上前来,向薛蝌拱手说道:“表叔如今从商,想必在生意场上也是风生水起,日后还得多向表叔请教。”

薛蝌赶忙还礼:“兰哥儿客气了,你在翰林院任职,才是前途无量,日后还望多多关照。”

众人正笑语喧阗、和乐融融之际,忽闻府外隐隐传来车马辚辚之声,其间夹杂着缥缈宫乐,悠悠然由远及近。众人不禁侧耳凝听,正自诧异间,便有小厮仓皇趋入,禀道:“启禀各位主子,皇宫里的元春娘娘得知宝二爷几位公子、小姐年满周岁,特遣宫女太监前来送礼致贺。”

王熙凤一闻此讯,即刻轻理云鬓,那乌发如墨,梳理得纹丝不乱,又整了整身上锦绣华服,衣袂翩翩间,尽显雍容华贵。面上瞬时绽出十二分的热络与干练,莲步轻移,款然疾趋府门相迎。

彼时,贾府府门外,红毯如锦,自门内迤逦铺至街边。两侧高挑的灯笼,绘就寓意吉祥之瑞图,于微风中轻轻摇曳,光影绰约。那为首的太监,身着色泽鲜亮的宫服,其上绣着精美的云纹,金线银线交织辉映,在日光下璀璨生辉。手中稳稳捧着一个朱红描金的礼盒,礼盒之上镶嵌着粒粒圆润的明珠,端的是庄重华贵。其后跟随的几名宫女,个个身姿婀娜,仪态端庄,身着素净而不失典雅的宫装,举止间尽显宫中教养。

王熙凤满脸堆笑,礼数周详地福了一福,言辞恭谨道:“有劳公公及各位姐姐跋涉而来,一路辛劳。娘娘的恩典,恰似春日暖阳,普惠我贾府,阖府上下感激涕零。愿娘娘凤体康泰,此乃我贾府之幸,亦是天下之幸。”那太监微微颔首,尖着嗓子说道:“娘娘心系贾府,闻得几位小公子、小姐今日周岁之喜,龙颜大悦,特命咱家送来贺礼,以表心意。”

说着,小心翼翼地打开手中朱红描金礼盒,只见里面端放着一对温润剔透的羊脂玉如意,如意上精心雕刻着松鹤延年之图,寓意着长寿安康;另有两副八宝攒珠钗,每颗宝珠皆圆润饱满、色泽莹润,镶嵌在精美的钗身之上,光彩夺目,象征着富贵吉祥;还有三套绣工精美的孩童锦袍,锦袍以蜀锦为料,上面用金线绣着麒麟送子、天官赐福等祥瑞图案,针脚细密,栩栩如生,饱含着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 。“

娘娘圣谕,望贾府上下秉持祖训,悉心照料,期冀几位小公子、小姐日后皆能长成国之栋梁、闺中翘楚,为我朝增光添彩,为贾府光大门楣。”言罢,微微扬起下巴,神色间透着几分宫中当差的自得。

王熙凤赶忙回首,向平儿递了个眼色,吩咐道:“平儿,还不速速去取些散碎银两来,要好生酬谢公公和姐姐们这一番辛苦。再着人去库房选几匹上好的绸缎,给姐姐们裁身衣裳,也略表咱们贾府的心意。”平儿心领神会,应了一声“是”,便疾步而去。不多时,只见她双手稳稳捧着几封银子,又有丫鬟随后抱着几匹色泽妍丽、质地精良的绸缎,一同恭敬地递与王熙凤。

王熙凤笑意盈盈,先将银子一一分与太监宫女手中,又命人将绸缎奉上,说道:“些许薄礼,不成敬意,权当给公公和姐姐们途中买茶之用,这绸缎给姐姐们做身衣裳,还望各位莫要嫌弃。”太监宫女们见状,纷纷屈膝行礼,口中齐声道:“多谢二奶奶赏赐,二奶奶费心了。”

这边林黛玉,早已款移莲步,轻盈而至。她身着月白绫子的衣衫,上面绣着淡雅的梅花,愈发衬得身姿婀娜。见太监宫女们一路奔波,神色间略有疲惫,心中不禁泛起怜惜之意。又念及元春娘娘对贾府的眷顾关怀,此番荣耀恩宠,心中既存对娘娘的感恩戴德,又为贾府深感欣慰。便以那如黄莺出谷般温婉的声音说道:“公公、姐姐们一路劳顿,不如暂且留下,一同用些饭食,稍作休憩,再回宫复命不迟。今日府中备下的皆是些家常精致菜肴,虽难比宫中珍馐,却也聊表一番心意。况且,姐妹们也好借此机会,与姐姐们多亲近亲近。”那太监赶忙躬身,一脸恭敬地回道:“林姑娘美意,咱家心领了。只是娘娘尚在宫中翘首以盼咱家回复,这旨意的传达、贺礼的回禀,丝毫耽搁不得,还望姑娘体谅咱家的难处。”

林黛玉闻言,微微点头,面上带着温婉的笑意说道:“既如此,便不强留了。公公、姐姐们一路保重,慢行。若娘娘有任何差遣,贾府上下必定竭诚效力。”

言罢,太监宫女们又齐齐行了礼,而后转身,迈着整齐的步伐匆匆离去。众人皆伫立原地,目送他们远去的背影。

但见那太监宫女们渐行渐远,终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唯余那宫乐之声,尚在空气中隐隐回荡。这一场周岁宴,因着元春娘娘的厚礼与关怀,更添了几分尊荣与喜气。贾府上下,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恰似那春花绽放,明媚非常。众人心中,既有对元春娘娘的感恩戴德,又对贾府的未来充满了期许,仿佛那锦绣前程,正徐徐在眼前铺展。

此时,众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吟诗联句。探春率先开口,她微微仰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周岁孩童似玉珠,天真烂漫绘新图。”诗句既描绘了孩子们的可爱,又寓意着他们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李纨听后,轻轻点头,接着思索片刻,接道:“娇颜粉面含聪慧,来日定能展抱负。”此句着重夸赞孩子们的聪慧,期待他们日后能施展才华。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诗句在厅中回荡,充满了文化氛围。

黛玉轻抿茶盏,而后缓缓吟道:“兰心蕙质期高远,贾府荣光盼再苏。”此句不仅表达了对孩子们品德和志向的期望,还隐隐流露出对贾府未来的期许。众人听后,皆赞叹不已。

众人正沉浸在吟诗的雅趣中,一直安静聆听的邢岫烟,起身盈盈福了一福,轻声道:“姐妹们才情斐然,叫我也心痒难耐,我也来凑个趣。”说罢,她眸光流转,思索片刻后吟道:“周岁娇娃映岁华,清风朗月伴新芽。冰心一片尘难染,德艺双馨耀府家。”

众人听罢,皆鼓掌称赞,李纨笑道:“岫烟妹妹这诗,既赞了孩子们天真纯净,又寄予了美好祝愿,当真是妙极。”邢岫烟红着脸谦虚道:“我不过是有感而发,比之姐妹们还差得远呢。”

贾海听着大人们吟诗,忍不住奶声奶气地说:“我也要学,我以后也要作很好听的诗。”众人听了,皆哈哈大笑,贾兰鼓励道:“海弟有志气,日后必能吟出佳作。”

贾菲也不甘示弱,说道:“我也要学,我要作比姐姐们都好的诗。”探春笑着摸摸贾菲的头:“菲儿这般聪慧,将来定能青出于蓝。”

贾安则有些羞涩地说:“我……我也会努力的。”紫鹃温柔地看着他:“安儿乖,咱们慢慢学,只要努力,定会有所成。”

宴席间,贾政一脸欣慰地站起身来,环顾四周,看着这热闹非凡、人丁兴旺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他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今日,我贾府喜添新丁,三个孩子年满周岁,实乃家族之大喜。

想我贾府,历经数代,能有今日之繁荣,皆赖祖宗庇佑,亦是众人齐心协力之功。如今孩子们茁壮成长,贾府人丁兴旺,望大家能继续秉持祖训,守礼尚德,让我贾府的基业,如那苍松翠柏,万古长青。”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举杯共饮,欢声笑语回荡在贾府的上空。

诗日:

红楼添喜降麟儿,三女诞婴各展姿。

菲海安名含美意,稚童同拜母恩慈。

诗书诵读传家礼,嬉戏玩游共岁时。

和睦一堂天伦乐,春风化雨润心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