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 分类:游戏 | 字数:102.3万字

第一百九十三回 贾玉澜携妻归府探亲 林黛玉心疑儿媳有孕

书名:新良缘 作者:爱吃大鱼的小猫 字数:5.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2

话说那日,残阳如血,将暮未暮之际,余晖似金纱般轻柔地倾洒在这尘世之间,给世间万物都蒙上了一层如梦如幻的光晕。贾玉澜便携其妻阿诗玛,自他们悉心操持经营的那座茶楼,徐徐踏上归程,欲往荣国府探望林黛玉与贾宝玉。

二人乘坐着那雕栏画槛、装饰精美的马车,马蹄声声,仿若轻敲岁月的鼓点,不紧不慢地缓缓穿过荣国府门前那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街市。

街道之上,人群摩肩接踵,熙来攘往,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行人的谈笑声交织成一片,好一幅市井繁华之景。有那卖糖人儿的,手中糖稀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转眼间便在他手中变幻出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引得孩童们围聚欢呼;卖绸缎的摊位上,五彩斑斓的绸缎随风轻摆,宛如流动的彩虹,引得妇人驻足挑选。

但见那荣国府府门巍峨耸立,门前石狮子威风凛凛地蹲踞两侧,张着大口,似在守护着这府邸的荣耀与安宁。门上朱红的漆色虽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依旧透着一股庄重威严的富贵气象,那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贾府往昔那无与伦比的辉煌。

贾玉澜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那锦袍之上,以金线精心绣就雅致的云纹,每一道云纹皆线条流畅,栩栩如生,仿若云在袍间自在流动,又似蕴含着祥瑞之意。

腰间束着一条墨色丝绦,丝绦上系着一枚温润剔透的玉佩,玉佩质地细腻,触手生温,其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似是古老的图腾,寓意着吉祥如意。

走动之时,玉佩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低吟着古老的韵律,又似在诉说着主人的不凡身世。他头戴束发紫金冠,冠上明珠熠熠生辉,映衬得他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举手投足间尽显俊逸潇洒之态,恰似那画中走出的翩翩公子,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阿诗玛则身着一件淡粉色绫罗衫,袖口与裙摆处绣着细腻逼真的折枝桃花,那桃花娇艳欲滴,花瓣层层叠叠,仿若能闻到淡淡的花香,似将春日的烂漫与温柔穿在身上。外罩一件素色薄纱披风,薄如蝉翼,随风轻扬,更添几分温婉灵秀之气,宛如仙女下凡,轻盈飘逸。她梳着流云髻,发髻高耸,宛如天边飘逸的云朵,每一丝发丝都梳理得精致整齐,尽显温婉端庄。斜插一支碧玉簪,簪头垂下的珍珠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晃动,宛如灵动的露珠在荷叶上滚动,又似夜空中闪烁的点点繁星,为她的美貌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

二人轻移莲步,款入正堂。但见堂中布置得富丽堂皇,奢华至极。桌椅几案皆是用上等的红木精雕细琢而成,纹理细腻,质地温润,抚摸上去,仿佛能感受到木材的生命脉络。每一处雕刻都尽显工匠的精湛技艺,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无不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壁上挂着的名人字画,笔法精妙绝伦,意境深远悠长,或为山水写意,那山川河流在笔下气势磅礴,仿佛能听见瀑布的轰鸣与溪流的潺潺;或为花鸟工笔,鸟儿的羽毛根根分明,花儿的色泽鲜艳欲滴,为这正堂更添几分雅致的文化气息。

林黛玉身着一件淡紫色的对襟长衫,那长衫的衣摆处绣着淡雅高洁的兰花,兰花的姿态各异,有的含苞待放,似羞涩的少女,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有的娇艳盛开,宛如热情的舞者,展现出生命的绚烂与美好,宛如真花一般,仿佛能散发阵阵幽香。领口与袖口镶着精致的蕾丝花边,蕾丝的花纹细腻繁复,宛如古老的神秘图案,为整件长衫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精致与高贵。她头戴一支翡翠簪子,簪身碧绿通透,宛如一泓清泉,仿佛能洗涤人心的尘埃。耳坠上的明珠圆润硕大,摇曳生辉,与她那温润如玉的气质相得益彰,愈发显得她优雅脱俗,宛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超凡的魅力。

贾宝玉则穿着一件宝蓝色的长袍,长袍之上绣着精致威严的龙纹,龙纹张牙舞爪,栩栩如生,仿佛要从袍上腾飞而起,彰显着家族的尊贵与荣耀。腰间系着一条金色腰带,金带光芒闪耀,其上镶嵌着颗颗宝石,璀璨夺目,彰显着他不凡的身份与地位。他头戴一顶黑色方帽,帽檐下的眼神温和而慈爱,透露出一种历经世事的沉稳与豁达,让人不禁心生敬意。那眼神中,既有对家族的责任与担当,又有对亲人的关怀与疼爱。

见贾玉澜与阿诗玛进来,林黛玉与贾宝玉早已在堂中殷切相候,忙不迭起身相迎。贾玉澜与阿诗玛赶忙上前躬身请安,口中恭恭敬敬地说道:“父亲母亲安好,孩儿们回来看望二老,愿双亲身体康健,福寿绵长。”那声音清脆悦耳,带着满满的敬意与关切,仿佛一阵春风,温暖着长辈们的心。

林黛玉见了,眼中瞬间满是慈爱与欣喜,忙快走几步,轻轻拉住阿诗玛的手,那手柔软细腻,宛如春日的柔荑。她上下打量一番,眼神中透露出心疼之色,轻声说道:“我的儿,多日不见,怎的瞧着又瘦了些?可是近来太过操劳?”说罢,又转身对着贾玉澜,佯装嗔怪道:“你这做丈夫的,可得多上些心,我这好儿媳跟着你,若有半点委屈,仔细我不轻饶。”那嗔怪之中,却满是对儿媳的疼爱,宛如春日暖阳,温暖而柔和。

贾玉澜赶忙笑着连连应道:“母亲放心,儿子定当悉心照料,断不会让阿诗玛受半点委屈。”那笑容灿烂,仿佛春日暖阳,让人心中暖意顿生,又似带着一种坚定的承诺,让人安心。

少顷,丫鬟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莲步轻移,上前禀道:“老爷夫人,饭菜已备好,请移步饭厅。”众人遂起身,移步至饭厅。饭厅之中,烛火摇曳,昏黄的烛光将整个饭厅映照得温馨而浪漫。照得桌上那摆满的珍馐佳肴愈发诱人,盘中菜肴,皆是府中庖人精心烹制,色香俱全,单瞧那造型,便知是费了不少心思。

有那红酥手般的糕点,恰似美人的玉指,精致小巧,仿佛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其上点缀着些许糖霜,宛如冬日的初雪,更添几分诗意与浪漫;还有那芙蓉羹,宛如出水芙蓉,清新雅致,羹汤之上,漂浮着几片嫩绿的菜叶,宛如荷叶,更添几分诗意。羹汤色泽温润,香气扑鼻,仿佛将春天的气息融入其中。

林黛玉坐在主位,眼神慈爱而温和,静静地看着众人。她不经意间将目光落在阿诗玛身上,只见阿诗玛举箸之间,专挑那带酸味的菜蔬食用,那鲜嫩的青梅,被她轻轻夹起,放入口中,咀嚼之时,眉眼间竟似透着几分惬意与满足,仿佛那青梅的酸味是世间最美的滋味。而对那盘中色泽诱人的荤腥之物,如那烤得金黄的肥鸭,外皮酥脆,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阿诗玛却是看也不看,仿佛那香味于她而言,并无半点吸引力,甚至隐隐透着一丝厌恶。

贾玉澜见妻子如此,心中满是心疼与关切,忙夹了一块色泽油亮的肉,轻轻放入阿诗玛碗中,柔声道:“阿诗玛,多少吃些肉,莫要亏了身子。”那声音温柔似水,仿佛能将人心融化,又似带着丈夫对妻子深深的关怀与疼爱。

阿诗玛见不好拒绝丈夫的好意,只得微微皱眉,将那肉放入口中,勉强咀嚼几下,却立时觉得一阵恶心涌上心头,忙用帕子捂住嘴,做呕吐状。她忙端起一旁的汤盏,轻抿几口,那温热的汤汁滑入喉中,才稍觉好些。她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与无奈,眼神中却满是对丈夫的感激。

林黛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暗思忖:“莫不是这孩子有了身孕?瞧她这喜好酸味、厌闻荤腥的模样,倒与当年我怀玉澜时有些相似。当年我怀着玉澜,也是这般,见不得荤腥,独爱那酸溜溜的果子。若真是如此,可真是贾府的一桩大喜事。只是此事还需谨慎,莫要错判,平白空欢喜一场。”当下也不多言,只在心中留了个心眼,面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与众人闲话家常,偶尔关切地询问阿诗玛几句,言语间尽显关怀。

饭后,丫鬟婆子们训练有素,手脚麻利地收拾了饭桌。林黛玉心中惦记着阿诗玛,特意亲自去那小厨房,吩咐丫鬟取来新鲜的梅子,亲手泡了一杯梅子茶。她洗净双手,轻捻茶叶,放入茶壶,再将煮沸的水缓缓注入,那茶叶在水中翻滚、舒展,散发出阵阵清香。她手持茶盏,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阿诗玛面前。阿诗玛见状,连忙站起身来,双手恭敬地接过茶杯,轻声说道:“谢谢母亲。”说罢,轻抿一口,那酸酸甜甜的滋味在口中散开,阿诗玛脸上立时露出欢喜之色,眉眼弯弯,仿若春日盛开的花朵,娇艳动人,又似找到了久违的美味,心中满是满足。

林黛玉见她果然喜欢这梅子茶,心中更是笃定了几分,又不动声色地问了些阿诗玛平日里的症状,诸如是否嗜睡、晨起是否不适之类。阿诗玛一一作答,言语间带着些许羞涩,她微微低头,脸颊泛红,轻声说道:“母亲,近来不知怎的,总觉得困倦,晨起时也偶有不适。”林黛玉听后,心中已然笃定,阿诗玛定是有了身孕。她微笑着安慰道:“孩子,莫要担心,这都是正常的,你且安心养着。”眼神中满是慈爱与关怀,仿佛为阿诗玛撑起了一片温暖的港湾。

且说,贾玉澜对林黛玉说,母亲,我们回来,还没有去看望祖父,祖母。(指贾政,王夫人)。我们这就去看望。林黛玉点点头说去吧。然后夫妻二人去了贾政的住处。

贾政的住处,庭院深深,静谧而庄严。步入正厅,但见布置古朴典雅,桌椅摆放整齐有序,透着一股沉稳与庄重。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笔力苍劲,铁画银钩,透露出一股沉稳大气,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哲理。贾政端坐在主位,身着一件藏青色长袍,袍身简洁,却不失庄重,那颜色宛如深邃的夜空,彰显着他的深沉与内敛。他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威严,虽已年过半百,但精神矍铄,尽显一家之主的风范,那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王夫人坐在一旁,身着深紫色的旗袍,领口与袖口绣着精致的花纹,花纹细腻繁复,宛如盛开的花朵,彰显着她的雍容华贵。头戴珠翠,珠翠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映衬得她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慈爱,仿佛春日的微风,温暖而亲切。

贾玉澜与阿诗玛进入厅中,赶忙上前恭敬地请安:“祖父祖母安好,孙儿与孙媳特来探望。”贾政微微点头,说道:“回来就好,你们近来可好?”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长辈的关切与问候。贾玉澜忙回道:“托祖父祖母的福,一切都好。”

接着,几人便开始闲话家常,贾政询问了茶楼的生意,贾玉澜一一详细作答,言语中透着对生意的用心与自信。

他说道:“祖父,近来茶楼生意还算红火,我们新添了几种茶点,颇受客人喜爱。”贾政微微颔首,说道:“做生意,诚信为本,切不可贪图小利。”

贾玉澜忙应道:“孙儿谨记祖父教诲。”王夫人则拉着阿诗玛的手,关切地询问她的身体状况,阿诗玛轻声回应,言辞间尽显温婉:“祖母放心,孙媳一切都好。”王夫人微笑着说:“那就好,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说了一会儿话,贾玉澜与阿诗玛起身告辞。又前往贾琏、王熙凤的住处。

贾琏与王熙凤的院子里,布置得精致而华丽。一进院门,便瞧见满院的花草,虽已入秋,却依旧生机勃勃。那菊花绽放着五彩的花朵,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争奇斗艳,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花会。正房内,装饰奢华,桌椅皆为名贵木材打造,镶嵌着各种宝石,宝石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仿佛夜空中的繁星。贾琏身着一件宝蓝色绸缎长衫,腰间束着一条玉带,玉带光洁如玉,与他的长衫相得益彰,显得风度翩翩。王熙凤则穿着一件大红色的锦袍,上面绣着五彩凤凰,凤凰展翅欲飞,栩栩如生,光彩夺目。她头戴凤冠,凤冠上的珠宝熠熠生辉,耳坠明珠,明珠圆润硕大,摇曳生辉。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精明干练之气尽显,仿佛能看穿世间的一切。

贾玉澜与阿诗玛见着二人,口称伯父伯母。王熙凤笑着迎上来,拉着阿诗玛的手,说道:“哎哟,你们可算来了,一路上累不累?”那声音清脆响亮,带着热情与关切。贾玉澜笑着回应:“不累,伯母挂心了。”几人坐下后,王熙凤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府中的琐事,言语间透着她对府中事务的掌控与精明:“前儿个府里新来了几个丫鬟,我瞧着伶俐,便安排了些事儿给她们做。还有那园子,我正琢磨着再添些景致。”贾琏则在一旁偶尔插上几句,与贾玉澜谈论些家族中的事务与生意经:“玉澜,如今生意场上变幻莫测,你可得多留个心眼。”贾玉澜认真倾听,不时点头应和。

不知不觉,夜幕已然深沉,月光如水洒在贾府的各个角落。月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的银辉,仿佛给贾府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贾玉澜与阿诗玛方才回到自己的住处。

待寻得个空儿,林黛玉趁着贾宝玉独自一人在书房之时,悄然走了进去。书房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琳琅满目,仿佛一座知识的宝库。贾宝玉正坐在书桌前,手持书卷,专注地阅读着,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沉浸在另一个世界。林黛玉轻轻掩上门,走到贾宝玉身边,低声说道:“老爷,我方才瞧着阿诗玛的模样,怕是有了身孕。她专爱食酸,又厌闻荤腥,与我当年怀玉澜时一般无二。我旁敲侧击问了些症状,看来多半是真的。”她的声音轻柔而谨慎,仿佛生怕惊扰了这份喜悦。

贾宝玉听了,先是微微一怔,手中的书卷不自觉地停在半空,眼中闪过一抹惊喜,喜上眉梢,低声道:“如此甚好,咱们贾府又要添丁进口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得找个郎中来瞧瞧,确定一下。也好早些安排。只是此事暂且莫要声张,等郎中确诊了再说,别到时候空欢喜一场。”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了家族的未来与希望。

正是:

府中今日笑声扬,儿媳归宁聚一堂。

酸食厌荤含喜意,梅茶轻抿韵悠长。

悄然相告心中事,暗喜将添小凤凰。

但盼平安天赐福,阖家和美岁月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